主要分類與馴化源地
馴化是人類文明演進過程中發生的一個顯著行為。根據馴化的種類不同,我們可以把人類對它們的馴化大致紛為兩類:植物的馴化和動物的馴化。
植物的馴化
很多學者認為,植物的馴化在人類歷史上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大約在1萬多年前,一些地區出現了較為穩定的居住人群。這些人們在偶然觀察到植物的種子落地後能生根發芽,看到植物的塊莖也能自己進行生長繁殖,於是嘗試用這些部分進行種植。結果獲得成功。一些較早進行植物馴化成功的地方,就形成了今天比較著名的馴化源地。
中美洲馴化源地
人們普遍認為,中美洲區較早馴化出一些重要的糧食作物。如玉米,豆類,南瓜等易種植的作物。
西亞馴化源地
人們發現,西亞也是世界上較早馴化植物比較典型的地區。本區人們在早期馴化成功小麥,大麥等作物。
東南亞馴化源地
在東南亞地區,人們研究出本區主要在早期馴化了芋頭,薯類,香蕉等作物。
東非高原馴化區
在東非高原上,人們主要馴化了硬麥,高粱,穀子等糧食作物。
地中海馴化地
在地中海區,人們發現,那裡主要為人類馴化了大麥,燕麥等糧食作物。
中國北方馴化地
在中國北方,人們發現,主要在早期馴化成功像穀子,大麥,蕎麥等重要作物。
早期的植物馴化主要局限於糧食作物的馴化。這與那時人們的生產力水平和處境是相符的。
動物的馴化
人們普遍認為,動物的馴化要晚於植物的馴化。考古發現,動物的馴化主要發生在距今大約8千年前,動物馴化的源地,要比植物馴化的源地少得多。動物馴化地人們比較認同的是以下兩個地方:
西亞動物馴化地
在本區,人們主要馴化了我們今天最熟悉的動物類,如牛,綿羊,山羊,驢子等動物。
東南亞動物馴化地
在東南亞,人們考證發現,本區主要馴化了兩種動物:雞和豬。
從上面看出,無論是植物的馴化,還是動物的馴化,都是人們在被迫適應環境生存的條件下造就的行為。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辛苦勞動譜寫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文明。
馴化方法
馴化行為是人類戰勝自然的一大勝利。馴化促進了人類的文明發展。在長期的馴化過程中,人們積累了很多馴化的經驗。下面簡要介紹馴化的一些方法。
傳統方法
植物的馴化方法
傳統方法一般比較原始,程式簡單但時效性可能很長,產量也可能不夠高。這些方法主要是直接利用植物的種子或者塊莖進行種植培育。比如,種玉米,種水稻,種薯類等作物。在改進過程中人們逐步來改善植物的土壤乖生長環境,以達到提高產量的效果。為達到境產的效果,人們境施各種有機和無機肥料。但不管如何,其前提是尊重植物的自然生長特性的。
動物的馴化方法
動物的傳統馴化方法就是進行圈養,欄養,或者進行放牧等。其動物的食料主要是野生動植物或者是莊稼種植後的產物。其突出特點是沒有改變動物的原本天然生長特性。故提高產量是有限度的。在傳統方法上,人們主要有以下表現:
1)早期發育階段:利用幼齡動物可塑性大的特點,進行人工馴化。
2)個體馴化與集群馴化:個體馴化是對每一個動物個體的單獨馴化。如馬戲團的每一個動物都要訓練出一套獨特的表演技能,動物園中營單獨生活的大型獸類克服驚和易激怒的訓練。在野生動物養現場,集群馴化具有更大的實用意義。集群馴化是在統一的信號指引下,使每一個動物都建立起共有的條件反射,產生一致性群體活動。
3間接馴化:間接馴化是利用同種的或異種的個體之間在馴化程度上的差異,或已馴化動物對未馴化動物之間的差異而進行的。這種馴化也就是在不同馴化程度的動物中,建立起行為上的聯繫,而產生統一性活動的效果。如利用馴化程度很高的牧犬協助人去放牧鹿群,是一種很得力的工具,在人一犬一鹿之間形成一條“行為鏈”,會取得很好的放牧效果。
4)性活動期馴化:性活動期是動物行為活動的特殊時期,由於體內性激素水平的增高,出現了易驚恐、激怒、求偶、毆鬥、食慾降低、離群獨走等行為特點,給飼養管理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必須根據這個時期的生理上和行為上的特點,進行特別的針對性馴化工作才能避免生產損失。如保持環境安靜,控制光照,對初次參加配種的動物進行配種訓練,防止拒配和咬傷,特別是利用燈光、音響或其它信號,在配種期建立起新的條件反射,指引動物定時交配、飲食、休息等,形成規律性活動。不僅可以保證成年動物避免傷亡,而且可以提高繁殖率。
現代方法
現代方法一個共同特點是從改變動物和植物的生物特性入手,進行馴化。比如為提高水稻產量,人們發明了水稻雜交技術。為提高生豬的產量,也進行雜交繁殖馴化。這些技術一般都是利用人類自身的智慧改變生物的遺傳基因組合,或者替代生物的生長環境,從而達到最大限度為人類完全控制的目的。
在馴化方法上,人們往往是傳統方法與現代方法相結合,物理方法與化學方法,生物學方法並用,才會取得最大效果。
藥用動物人工馴化
人工馴化的總目標是促使產品的增加,動物在馴化過程中生活習性、生理機能和形態構造的改變都是在人工控制下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由於藥用動物種類繁多,進化水平不一致,在變野生為家養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也不同,綜合各種藥用動物人工養殖情況,在動物訓化上有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人工環境的創造
動物在野生狀態下,根據其生活要求,可以主動地選擇適合生存的環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創造環境。人工環境是人類給動物提供的各種生活條件的總和,與野生環境不可能完全一致,要求動物必需被動地適應人工環境。良好人工環境的產生是在模擬野生環境的基礎上,又根據生產要求而加以創造。由於氣候穩定,食物充足和敵害減少,動物的繁殖成活率會明顯提高。但是,當前有些動物飼養場僅是單純形式上的模仿,由於對該動物生物學特性了解不夠,在人工環境的提供上不能滿足其在主要生活條上的要求,於是出現了當代不能存活,不能繁殖或後代發育不良等現象,導致工作失敗。
食性的訓練
動物的食性是在長期地系統發育過程中形成的,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動物的食物也有所改變。人工提供的食物既要滿足動物的營養需要,又要符合其適口性。但是,食性又是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改變的。一個優秀的動物飼養者就是善於從飼料組合,食性訓練工作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群性的形成
藥用動物在野生條件下有的種類營群體生活,也有很多種類營獨居生活。人工飼養實踐證明,獨居生活的動物也可以人工馴化而產生群居性。如麝在野生時是獨居的,在人工飼養過程中通過群性馴化,可以做到集群飼喂,定點排泄,將來有可能像鹿一樣集群放牧。群性的形成給人工飼養管理帶來很多方便,有些動物種類成體集群較困難,但可以在幼體時期集群飼養。
打破休眠期
很多變溫動物具有休眠習性,這是對逆境條件的一種保護性適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通過對氣溫的控制,食物的供應等措施,不使動物進入休眠狀態而繼續生長、發育和繁殖,可以達到縮短生產周期,增加產量的目的。如土鱉蟲的快速繁育法就是打破一個世代中的兩次休眠,而使生產周期縮短一半,成倍地增加了產量;人工養蠍在打破休眠上也出現了可喜的成就;其它變溫動物的養殖都有可能從這方面獲得成功。
克服就巢性
就巢性是鳥類的一種生物學特性。野生鳥類就巢性強,在家養條件下隨著產卵率的提高,就巢性逐漸降低,如野生鵪鶉就巢性較強,每年僅能產卵20枚左右。經過人工馴養的鵪鶉已克服了就巢性,產卵量提高到每年300枚以上。具有很大藥用價值的烏骨雞是屬於肉用型,雖經數百年馴養,由於長期以來沒有以克服就巢性為主要選擇目標,就巢性依然很強,每產10枚卵左右就出現“抱窩”行為,長達20天以上。所以,每年僅產卵50枚左右。近年來各地烏骨雞飼養場在研究克服就巢性方面,探討出許多有效方法,可以使就巢期縮短到1~2天,使年產卵量提高到100枚到120枚。
改變刺激發情、排卵和縮短胚胎潛伏期
在野生哺乳動物中,很多種動物具有刺激發情、刺激排卵和具有胚胎潛伏期的生物學特性,限制了人工授精技術的套用和使妊娠期拖得很長。如紫貂的妊娠期為9個月左右,而真正的胚胎髮育時期僅為28~30天。小靈貓的妊娠期變動在80天到116天之間,都說明具有很長時間的胚胎潛伏期。由於上述原因會造成不孕,胚胎吸收或早期流產,對繁殖效果影響很大。隨著逐代的人工馴化,上述情況會不斷改變,但對這方面的研究還遠遠不夠,還沒有使動物在家養條件下的繁殖力比野生狀態有明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