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昆志

馮昆志,漢族,生於瀋陽,是一名相聲演員。

相關資料

相聲發源在北京,流行於全國,而能形成群體地域表演特點的卻不多。瀋陽相聲則完全代表了東北三省觀眾的審美需求,目前已經成為瀋陽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即將申報省級“非遺”項目。

相聲發展和演變的過程,概括說為“像生——像聲——相聲”。“像生”最早見於宋代的《東京夢華錄》等風俗書里。明清以來,文獻記載出現了“像聲”或“象聲”。清代李振的《百戲竹枝詞》載:“圍設青綾好隱身,象聲一一妙於真。”這裡的“象聲”偏重於聲音模擬。當今的相聲則出現是在清末。

瀋陽相聲的悠久歷史

根據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行的劉世英著《陪都紀略》記載,瀋陽最早的相聲藝人名為張太:“有張太,學相聲。叫人樂,嘴頭靈。約薄話,想得精。”

光緒末年(1900年左右)北京相聲藝人范有緣(本名范長利)和朱天瑞來到瀋陽,開始在小河沿撂地攤(露天演出),後又進茶社表演。民國十年(1921)北京相聲藝人馮昆志一家來到東北,與其子馮振聲、徒弟德淑珍、馮少奎等人組成“馮家相聲班”,活動於遼吉黑三省,後來馮振聲又收徒楊海荃、常福荃、祝景荃等人。這些徒弟的“說、學、逗、唱”俱已形成適應東北觀眾欣賞品味的藝術特點。

轟動全國的輝煌年代

瀋陽解放後,1949年初,相聲藝人自發組織成立了“瀋陽相聲大會”,先在北市場“四海昇平”茶社演出,後又移至北市場“會文茶社”。1958年8月在文化部主辦的第一屆全國曲藝會演中,瀋陽相聲藝人小立本、楊海荃首開歌頌體裁相聲先河,表演的相聲新作《社會主義好》引起轟動,受到周恩來總理的好評。

1959年瀋陽曲藝團成立,瀋陽相聲大會併入該團,改名為瀋陽曲藝團相聲隊。1966年“文革”開始,瀋陽曲藝團解散,相聲演出被禁止。1977年瀋陽曲藝團重新恢復,著名的相聲演員有楊振華、金炳昶、王志濤、馮景順、王可軍、陳連仲、常佩業等,他們與專業作者白紀元、里果等創作了《特殊生活》、《好夢不長》、《我愛中國》等相聲新作,在全國引起轟動。1979年瀋陽曲藝團攜相聲《假大空》、《台灣來信》等參加國慶三十周年獻禮演出,獲得大獎。從此瀋陽相聲蜚聲全國,獲得了“新相聲,聽瀋陽”的讚譽。

20世紀80年代,瀋陽曲藝團相聲隊堪稱國內頂級團隊,相聲演員近三十名,多次參加國內大賽並獲殊榮。專業、業餘兩支相聲隊伍,培養了大批的相聲觀眾,使瀋陽相聲與北京、天津形成了相聲界的鼎足之勢。

擁有的重要價值與當前窘況

瀋陽相聲傳統曲目,據不完全統計有600多段,主要靠藝人口傳心授,沒有固定的腳本,就內容分為諷刺類,如《生意經》、《丟驢吃藥》等;讚頌類,如《八扇屏》、《謝學士》等;娛樂類,如《選單子》、《地理圖》等。目前代表性傳承人為楊振華、金炳昶。

社會價值中,瀋陽相聲既謳歌真、善、美,也鞭撻假、惡、醜,但以嘲諷為主,構成喜劇性的鮮明特徵。文化價值中,瀋陽不少相聲蘊涵著真才實學,真知灼見,特別是那些讀字、問難、吟詩、答對的相聲本身就是在宣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此外,瀋陽相聲還具有獨特的娛樂價值,比如內容方面的愉悅身心、審美情趣等。

近幾年,瀋陽相聲的市場生存環境越來越窄小,演員流失嚴重。現階段瀋陽曲藝團僅有演員6人,連基本的相聲專場演出都難以完成,且後備力量薄弱,最年輕演員都已30歲以上。這種現狀已引起相關文化部門的關注。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