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父親當時是滬杭鐵路杭州閘口機務房負責機車檢修和調度工作的技術人員。家住鐵路幹線附近,馮先霈少時即與鐵路有深厚的感情。國小在杭州就讀,在上海念完中學,193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1938年大學畢業後在湘桂鐵路桂南工程局實習,1939年進入敘昆鐵路工程局,先後擔任實習生和工務員,1941年擔任川滇鐵路公司工務處幫工程司,1944年參加赴美培訓考試,錄取後,於1945年赴美國南方鐵路局公司(Southern Railway System)實習。在美期間,前期在現場實習養路機械化,後期參加橋樑結構物等設計工作。結業時,撰寫論文的題目為:運行中鐵路軌道換軌大修工作機械化(Rail Relaying Work by Machines Without Interrupt Traffic)。
1946年回國後,在雲南滇越鐵路河碧段修復工程處擔任副工程司兼分段長。1947年調至上海鐵路局工務處,擔任軌道總管室工作股長,主管滬寧、滬杭兩鐵路的養路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上海鐵路局工務處任秘書室主任,經濟材料課課長。
1951年,馮先霈與妻子陳靜宣(化學工程師)同時調鐵道部工作,工務局長袁仲凡本已推薦他到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任教授,但因大連鐵道研究所剛成立,更需科研人才,鐵道部人事局決定派馮先霈夫婦赴大連任職。1952年10月,大連鐵道研究所合併成為北京鐵道部鐵道研究所分所時,他被選派參加在北京西郊籌建新所工作。此後,馮先霈一直在北京鐵道研究所(1956 年改為鐵道科學研究院)從事鐵道科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直至退休。
科學技術成就
馮先霈在少年時,就立志為鐵路事業奮鬥。受父親的影響和教育,國小畢業後離開杭州,考入當時上海水平最高的私立南洋模範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交通大學。以優異的成績從鐵道專業畢業,並取得學士學位。
馮先霈完成學業時,適值日本侵略軍侵華,占領沿海鐵路。因此,他隻身赴祖國西南大後方,相繼在湘桂鐵路、敘昆鐵路和川滇鐵路等地工作。1944年,為了深造,他參加出國赴美的培訓考試合格,並於1945年至1946年間在美國鐵路接受培訓。在培訓期間,他每天隨工班參加工作、學習實際操作,從日常養路維修到機械化軌道大修換軌,從最簡單的木枕道釘起拔器和魚尾板螺栓拆卸機到大型新舊鋼軌置換機械等10餘種養路機械(20世紀40年代還沒有焊接長鋼軌的無縫線路),他都逐一記錄其操作方法及換軌工班應配備的機械種類及數量(記錄在結業論文中)。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在回國後把養路機械化套用到祖國的鐵路上。培訓一年後,他更加堅定了為祖國鐵路事業報效的決心。
從美國鐵路實習回國後,先後在雲南和上海鐵路參加工作。1952年,國家為加強科研,他奉調到大連鐵道研究所。該所在日本侵略者占領中國東北時期,稱為“南滿鐵路株式會社大連鐵道研究所”。日本戰敗投降後,由前蘇聯中長鐵路兼管。1951年,前蘇聯與中國政府商定將中長鐵路全部移交中國。馮先霈被調到大連鐵道研究所時的工作主要是從前蘇聯索柯洛夫所長手中接管和清點該所的資產,以便完成蘇方移交手續。該所在日本侵略者經營時,其規模與設備,堪稱上乘,有當時較先進的材料試驗室和化學試驗室,還有一座大型機車定置試驗台,在日本投降時已接近竣工,設在占地數百平方米的實驗室內,為世界各國鐵路少有。交接清點工作歷時半年,於1952年6月編造清冊,完成交接。此時,鐵道部決定該所為北京鐵道研究所的分所,並與設在唐山鐵道學院內的唐山研究所合併,共同在北京組成鐵道部鐵道研究所。馮先霈到京後被派到西郊擔任建所工作。新所建成後,馮先霈即專門從事鐵路科研事業,並為此奮鬥了一生,直到1987年離開工作崗位,從1938年開始參加鐵路工作起,前後共50載。
創辦科研組織 建立科研基地
1952年8月,鐵道部決定大連鐵道研究所改由北京鐵道研究所領導,名為鐵道研究所大連分所。馮先霈10月受命參加北京新所的籌建工作。作為工地負責人之一,在5個月內建成了辦公室、食堂和家屬宿舍等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953年三地職工匯合,3月1日研究所成立3周年之前搬入新址奠定了基礎。3周年慶祝大會由茅以升院長主持,鐵道部副部長武競天和中國科學院秘書長錢三強前來祝賀。
1955年,鐵道部決定在北京為科研修建環形鐵道試驗線。是年11月,鐵道部委派以機務局局長岳志堅為組長,研究所龐瑞為副組長的10人考察團赴蘇對全蘇運輸科學研究院及其環形試驗線進行考察。馮先霈則在北京擔任環形鐵道試驗線籌建組副組長,負責在北京的選址和建線工作。
環形試驗線原計畫修建10公里的圓形線,圓內不可有高大建築物,因此,該線必須建在郊區。馮先霈與北京城市規劃局多次進行聯繫選址。因為圓周10公里的環形線,環內面積約8平方公里,而且環內還有二條環內試驗線,環內要求沒有居民村落,以保護建成後進行高速行車試驗時的人身安全。這些要求在北京市區周邊的平原地區很難選定。馮先霈在城市規劃局先後指定的長辛店以西的燕山余脈山麓、豐臺永定河故道以及西郊機場附近的地點考察,均因各種原因而被放棄,最後才選定現在的東壩以北、南皋村以南酒仙橋以東的地址。他在選址方面考慮周到,付出了很大的辛勞。環形試驗線的測量及設計由鐵道部指定第三勘測設計院承擔。1957年初開始測量,馮先霈與龐瑞參與其事。初測後,發現建成的環形試驗線東邊緣落在潮白河的河谷中,工程較為複雜,工期要延緩,因此,經報請上級批准,將環形線長度由10公里縮短至9公里,以避開複雜的工程。該試驗線的施工及鋪軌等,包括將該線與東郊車站的連線均由北京鐵路局承擔。該試驗線於1957年底建成,是當時世界第二、亞洲唯一的環行鐵道試驗基地。1958年開始啟用,為中國鐵路新型機車車輛、線路、通信信號以及列車提速、重載和高速運行等基礎研究試驗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為編制和執行12年鐵路科技發展遠景規劃獻策獻力
1956年,全國向科學進軍,鐵道部決定將鐵道研究所擴編為鐵道科學研究院(鐵科院),並責成鐵科院參加黨中央和國務院主持編制的《鐵道科學研究12年(1956~1967)發展遠景計畫》(簡稱《12年規劃》)的工作。鐵科院派出以唐振緒和李泮明副院長為首的26人參加起草,馮先霈是其中的一員。參加編制規劃的還有鐵道部的高級工程師和高等院校的教授等。規劃按專業分別編寫,其中鐵路軌道結構和養護編寫組由馮先霈、唐山鐵道學院教授沈智揚和部工務局高級工程師李德濬等人組成。他們閱讀了儘可能得到的國內外有關資料,並調查了國內鐵路現狀和徵集各方面的意見,提出了線路強度、重型軌道、預應力混凝土軌枕、整體道床及其彈性扣件、彈性墊層、無縫線路、高錳鋼道岔、養路機械化等20 多項研究課題。
根據 《12年規劃》 ,鐵科院作為主力開展研究工作,其中預應力軌枕在原設計基礎上經過深入研究試驗,作了很大的改進;以馮先霈為主任的線路上部建築研究室對彈性扣件的研究,經多方案的選擇,成功選用了最佳方案;對焊接長鋼軌無縫線路研究方面則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確定了無縫線路軌道橫向剛度要求及防止鋼軌縱向伸縮要求的軌道結構,並同時開展各種焊接方法的研究,工作進展順利。於1957年在北京西直門至門頭溝支線上鋪設了長度為1公里的實驗線路(現已全部拆除),當時的呂正操副部長親臨現場視察,由馮先霈陪同講解。此後,焊接長鋼軌無縫線路技術在全國鐵路上迅速發展。其他如軌枕彈性墊層、高錳鋼整鑄轍岔以及整體道床等研究項目,均在較短時期內取得成果,並投入實際運用。除重型鋼軌外,《12年規劃》有關的各個項目,都達到了原定的目標。
中國鐵路重型鋼軌的開拓者
早在1953年,上海鐵路局滬寧線崑山附近發生鋼軌(美制90 磅/碼)折成數段,造成列車脫軌、人身傷亡的重大行車事故時,馮先霈就開始下決心要研究高質量、長壽命的新型鋼軌。1954年,鞍山鋼鐵廠開始生產國產鋼軌,馮先霈作為鐵道部專家參加軋制鋼軌技術條件的討論。多次向鞍鋼科技人員介紹滬寧線斷軌事故的嚴重性,向他們宣傳鐵路幹線鋼軌每天要經受成千上萬次的彎曲疲勞和接觸疲勞的嚴峻工作狀況,說明對鋼軌質量的要求不同於其他建築鋼材,鞍鋼科技人員印象深刻。但是,在討論中,生產和使用雙方各執己見仍然難以避免。
因此,1956年,為了提高鋼軌質量,馮先霈主持了“延長鋼軌使用壽命”的研究課題。他與助手陳光祖和梁健博等經常赴鐵路現場,調查和了解鋼軌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他一方面把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反映給生產廠家,另一方面開始探討製造新的鋼軌。
要使鋼軌在使用中達到合理的壽命,一方面要看軌道養護的措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鋼軌的生產材質。它是一門多專業的技術,既有理論(力學與材料學等)問題,又有實際(製造與運用)問題。為此,馮先霈自學了煉鋼和軋鋼等各方面的知識。他和助手們每年都要到鋼軌發生嚴重問題路段徒步檢查。這些線路區段如京包線的大同至張家口,石太線的陽泉至石家莊;南方湘桂線的衡陽段和京廣線的郴州段,浙幹線的金華段,以及寶成線的秦嶺段等,他都多次去檢查,並向養路工人和技術人員調查。當時鋼軌在使用中的問題主要是曲線鋼軌嚴重磨損和鋼軌接頭螺栓孔破裂。前者是鋼軌材質強度不夠,因而不耐磨,後者則與鋼軌接頭處軌道養護不良有關。為此,馮先霈和鐵道部有關部門交換意見,並向鞍鋼提出增強要求,提高鋼軌鋼材含碳量(平均含碳量從0.71%提高到0.74%),使抗張強度提高到每平方毫米80公斤以上,以提高鋼軌的耐磨性能。1963年秋,在調查長大線北段的鋼軌使用情況時,調查組到達哈爾濱後,包括鐵道部和鞍鋼廠高級工程師在內的人員,都認識到須再提高鋼軌的耐磨性能。於是,回到鞍山,又提出了增加鋼軌鋼含錳量的方案。經過兩年的選材研究,到1965 年選定的鋼材成分中最高錳含量從0.9%增至1.10%,並適當調低矽含量後,製成了一種中錳鋼的優質鋼軌。在選材中,馮先霈發揮了主要作用。
1955年,馮先霈還在 《人民鐵道》 報上提出研究在軌道上鋪設焊接長鋼軌無縫線路(這種新技術當時國外剛開始研究和少量試鋪),並在擔任研究室主任時,根據國家《12年規劃》的要求,於1956年開始籌劃研究,由該室的張澤珪工程師主持研究解決加強軌道橫向剛度及鋼軌縱向伸縮的問題,由焊接研究室研究鋼軌的焊接技術,研究達到預期目標。
此外,對於鋼軌在冶煉過程中殘留的微量氣體及固體夾雜物造成的鋼軌折斷,馮先霈也向廠家提出建議,並在鋼軌用鋼從平爐鋼改為吹氧轉爐鋼後,鋼軌的質量得到了提高。
但是,馮先霈認為,要徹底解決鋼軌的問題,必須發展重型(60公斤/米以上)鋼軌。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馮先霈在鐵道部組織的辯論會上,根據鐵道部技術政策機車車輛最大軸重不超過23噸的規定,曾極力主張發展中國鐵路自己的60公斤/米鋼軌,並得到與會專家和領導的肯定。此後,馮先霈領導的課題組與有關單位合作,隨即開始著手研製60公斤/米的重型鋼軌。經過多次方案比較與選型,完成了重型鋼軌設計,於1965年報部,1967 年獲得批准。時值“文化大革命”時期,由馮先霈親自主持制定,並得到鐵道部領導批准的方案被擱置。直至8年後的1975年初,在領導、科研、設計、現場等多方面迫切要求的情況下,鐵道部工務局總工程師雷樹林約見了馮先霈,重新提出要求組織人力與鋼廠試製與生產60公斤/米重型鋼軌問題。但由於當時的環境條件,各單位都不願派出人員參加試製工作,只有馮先霈,為了鐵路事業,單槍匹馬,在雷樹林總工的支持下,於1976年春節後立即趕赴包頭鋼鐵廠(1973年國家標準局主持召開的石家莊會議確定60公斤/米鋼軌因鞍鋼大型軋鋼廠的軋機功率不夠而由包頭鋼鐵廠試軋),得到包鋼廠的大力支持。1976年,馮先霈在這一年中,全身心地投入重型鋼軌的試製工作,先後7次獨自赴包頭,在當時沒有任何外國資料參考,也沒有內援的情況下,完全依靠他和包鋼科技人員的努力,終於在1976年12月21日中午11時軋出了基本符合鋼軌斷面設計要求的60公斤/米重型鋼軌。從此,在中國鐵路上出現了自己設計和軋制的重軌鐵路。包鋼廠利用庫存鋼胚試生產的80餘噸60公斤/米重軌,在京廣鐵路的琉璃河至竇店間試鋪,成為中國第一條重軌線路(魚尾板也在馮先霈的奔走下,由鞍鋼中型軋鋼廠生產)。試用證明,這種鋼軌完全符合設計標準,安全、可靠。
1978年中國對外開放後,從國外資料獲悉,日本新幹線和國際鐵路聯盟(UIC)的60公斤/米鋼軌標準,與中國的60公斤/米鋼軌的斷面極為相似。
因此,對於中國鐵路的60公斤/米重型鋼軌,從1963年鐵道部召開學術討論會決定研製和1965年開始設計到1976年包鋼廠試製成功和1978年在幹線上正式試鋪,馮先霈是鐵路系統始終參與的唯一主持者,是當之無愧的鐵路重型鋼軌的開拓者。目前,由馮先霈開拓的60公斤/米重型鋼軌在中國鐵路幹線上得到全面推廣,成為中國鐵路的主型鋼軌。
積極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
1978年,年過花甲的馮先霈被調離科研第一線,專職從事鐵科院學術交流工作,一乾又是9年,在這期間,他不但幫助院領導籌備院內各種學術會議,還先後審查和選編了各類學術論文13 集。
1982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出版 《交通卷》 (包括鐵路、公路等6項交通方面的內容)。其中鐵道工程編寫組邀請時任鐵道部總工程師的譚葆憲任組長、馮先霈及吳鈺、王鼎文任副組長。馮先霈除撰寫鐵路工程方面的相關條目外,還承擔審核世界和中國的鐵路史、鐵路工程界名人簡史以及著名鐵路橋樑、隧道等內容的任務。
此前的1977年,馮先霈應鐵科院教育中心之聘,還擔任該中心碩士研究生導師,翌年招收了一名研究生,研究鋼軌在軋制過程中的內應力問題。該研究生於1981年通過論文答辯,取得碩士學位。後來,由於馮先霈調離科研第一線,沒有再招研究生。
1980年,國際鐵路重載協會(IHHA)召開第二屆國際鐵路重載運輸會議,向中國徵集論文,並邀請論文作者參加會議。馮先霈撰寫的“中國重載鐵路的鋼軌問題”論文入選。1982年,以中國鐵道學會名義組織了3人小組赴美時,馮先霈作為成員,參加了會議,並在會上宣讀了論文。中國鐵路的這篇學術論文報告,受到與會代表的關注和歡迎。從此,中國與國外鐵路組織建立了關係,打開了重載鐵路學術交流的國際渠道。
1984年,北美鐵道工程學會(AREA)組團來中國參觀訪問,20餘位國外鐵路工程專家(除美國外,還有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專家)考察隴海、寶成、成昆和貴昆等鐵路後,在成都和武漢雙方舉行技術座談會時,年已古稀的馮先霈擔任了翻譯,以流利的英文和中文,熟練的專業術語,使中外雙方得以交流,博得了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為此,北美鐵道工程學會代表團回國後,授予馮先霈為該會終生會員(1946年,馮先霈在美國時曾被吸收為該會普遍會員)。此後,1985年,馮先霈還接受AREA的邀請,隻身一人赴美國芝加哥參加該會例行的年會。這是因為馮先霈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並結識了許多國際鐵路界的高級技術專家,還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1991年,為獎勵馮先霈曾為鐵路工程做出的特殊貢獻,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待遇。
為了把一切貢獻給祖國鐵路科技事業,退休後,馮先霈還把自己收藏的美國鐵路工務工程方面的書刊幾十冊贈送給了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築研究所,供今後從事鐵路科技的工作者參考。
簡歷
1914年8月4日 生於浙江省杭州市。
1934-1938年 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畢業。
1938年 湘桂鐵路桂南工程局實習生。
1939-1941年 敘昆鐵路工程局實習生、工務員。
1941-1945年 川滇鐵路公司工務處幫工程司。
1945-1946年 美國Southern Railway System實習。
1946-1947年 滇越鐵路河碧段修復工程處副工程司兼分段長。
1947-1949年 上海鐵路局工務處副工程司兼軌道總管室工作股主任。
1949-1951年 上海鐵路局工務處秘書室主任、課長(技術評定為二等一級工程師)。
1952年 大連鐵道研究所副研究員。
1953-1956年 鐵道部鐵道研究所副研究員兼線路組副組長。
1956-1978年 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築研究所副研究員兼線路上部研究室主任。
1978-1987年 鐵道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研究員。
1987年 退休。
主要論著
[1] 馮先霈,張澤珪,譯.軌道技術及經濟.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64.
[2] 馮先霈,李德濬,等譯.鐵路軌道——理論和實踐.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82.
[3] 馮先霈,蘇尚傑,張澤珪,等譯.諾丁漢鐵道技術國際會議論文集.北京:鐵道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1988.
[4] Feng Xianpei. Rails on Heavy Haul Sections on Chinese Railway. The 2nd Infernational Heavy Haul Railway Conference Procedure. U. S. A. , 1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