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塔納,T.
正文
德國小說家。1819年12月30日生於新魯平,父親是藥商。他曾在藥店工作,對文學有強烈的興趣。在柏林時曾參加作家團體“施普雷河下的隧道”,並發表詩作。1848年革命時參加過街壘戰,並撰文擁護民主共和與國家統一。革命失敗後表現動搖,思想陷入危機。1852年作為《普魯士報》 的記者前往英國採訪, 著有散文集《倫敦的夏天》(1854)。1855至1859年作為常駐記者住在英國,並受官方委託編輯《德英通訊》。1860年回國,擔任普魯士《十字架報》編輯,直至1870年。他曾幾次以戰地記者身份經歷了普法戰爭,1870年被法軍俘虜。1861年發表《敘事謠曲集》,其中《阿爾希爾德·道格拉斯》、《約翰·梅納德》和《泰河大橋》最為著名;記述布蘭登堡地理、歷史、風俗人物的《布蘭登堡漫遊記》(4卷,1866~1882)也是這時期開始創作的主要散文作品。1870年為《福斯報》寫戲劇評論,直至1889年。1876年曾任德國藝術科學院秘書。1898年 9月20日在柏林逝世。馮塔納於1878年出版長篇小說《風暴之前》,從此到逝世的20年間完成了20多部小說。他的思想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40年代他是民主主義者;50年代和60年代他的思想倒退,竟與普魯士反動勢力妥協;70年代他的思想又發生了轉變,這時他雖然還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但看到了無產階級的力量,認為“美好的新世界要從第四階級(即無產階級)開始”。晚年寫了大量優秀的小說,成為德國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馮塔納的小說《私通》(1882)是他 6部所謂“柏林小說”中的第一部,寫一個銀行家的家庭醜聞。1883年出版的小說《沙赫·封·烏特諾》也是“柏林小說”中的一部,通過愛情婚姻問題揭露普魯士貴族虛偽的道德觀念。揭露貴族的腐朽,批判所謂“普魯士精神”,這是他的大多數小說的基本主題。《迷惘、混亂》(1888)描寫一個出身低賤的少女愛上一個貴族軍官,知道他將會因門第和地位的不同而拒絕她,因而同一個機械工人結婚,走上新的生活道路。中篇小說《施蒂娜》(1890)寫一個貴族青年愛上普通人家的女子,向她求婚,遭到拒絕,因而自殺。這一結局是對貴族社會的批判,同時也表現了對下層人民的同情。1892年出版的《燕妮·特賴貝爾夫人,或那裡可以心心相印》,批判大資產階級及其道德觀念。
馮塔納於1892年開始寫回憶錄《我的童年》(1894),兩年之後寫《二十歲至三十歲的經歷》(1898)。這些回憶錄和他的大量書信表明他對貴族和大資產階級深惡痛絕,反對一切反動的東西。《埃菲·布利斯特》(1895)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創作的思想深度和藝術特色。 他的最後一部小說 《施泰希林》(1899)也描寫貴族,企圖表明改造人和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必要性。馮塔納已經看到新的時代,對它抱有一定的希望,同時又有懷疑和憂慮。這種矛盾決定了他的創作的基本傾向,他是19世紀末新舊交替時代的一位有眼光的作家。
馮塔納的小說大多以普魯士現實生活為題材,以柏林為背景,展示了19世紀下半葉德國上層社會的生活畫面,描繪了統治階級的沒落、空虛和僵化,從而表明這個階級必然崩潰。他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別是婦女形象。作品情節緊湊,人物不多,故事簡單,但並不給人們以單調的感覺。他不詳盡地描繪環境,也不仔細地敘述事件的過程,而是通過人物和場景的對照表現社會背景,通過人物戲劇性的對話介紹故事,刻畫性格。
參考書目
K.Attwood, Fontane und das PreuBentum, Berlin,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