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1921年
在德國歷史上,克萊斯特家族被譽為劍與琴、天才與智慧、倫理道德與節儉質樸的化身。
克萊斯特的高祖父是腓特烈大帝麾下的元帥,其子孫歷代都有忠勇軍人。但克萊斯特本人卻並不是出身於軍人家庭。他於1881年8月8日出生在布勞恩費爾斯的一個教授家庭。高中畢業後,克萊斯特被送往野戰炮兵第3團任見習軍官,一年之後晉升少尉。1906年任營副官,一年後任團副官,1910年晉升中尉,並考入軍事學院受訓。1912年,克萊斯特被派到駐卡塞爾的驃騎兵第14團任職。1914年,在擔任駐但澤近衛驃騎兵第1團的上尉連長時,曾參加了坦能堡會戰。1916年任職於第17軍司令部,一年後任近衛騎兵師首席參謀官。該騎兵師於1917年11月被調往西線,曾參加過蘭斯、香比尼與馬斯河等地的戰鬥。
1918年德意志帝國崩潰,克萊斯特上尉加入義勇兵團,後投奔國防軍步兵第6指揮部,1921年7月晉升少校。
1922-1942年
1922年起在漢諾瓦的騎兵學校任戰術教官,1926年晉升中校,1928年任駐布雷斯勞騎兵第2師參謀長,次年任第3師參謀長並晉升上校。1931年任駐波茨坦步兵第9團團長,次年任騎兵第2師少將師長,希特勒掌權後不久即晉升中將。
1936年,由於擴充軍備,克萊斯特晉升騎兵將軍,任駐布雷斯勞的第8軍軍長。1938年,因其反對國社黨的行為而被免職。後來,根據1939年至1940年度的動員計畫,克萊斯特重新入伍並被任命為賴歇瑙的第10集團軍屬下的第1裝甲軍軍長。
戰爭中,克萊斯特的裝甲部隊迅速突破了克羅伊茨堡以東的波蘭防線,在拉多姆附近包圍了波蘭的軍隊並同北來的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會師。裝甲部隊獨立作戰獲勝,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在1940年實施西方攻勢的時候,以克萊斯特的裝甲兵團為突擊主力。5月10日,攻擊開始,鮑克的B集團軍群猛烈地沖向荷蘭與比利時的陣地,荷蘭軍隊立即崩潰。克萊斯特的部隊也經過盧森堡和南比利時向前突進。6月9日,克萊斯特在貢比涅突破敵人陣地,兩天后到達馬恩河並繼續向南越過里昂而到達伊澤爾河。戰役於6月22日勝利結束。克萊斯特在戰役中獲得騎士十字勳章,並晉升上將。
為實現希特勒控制巴爾幹半島的企圖,李斯特的第12集團軍集結於保加利亞西部邊境。克萊斯特的第1裝甲兵團就配屬於該軍團。1941年4月8日,克萊斯特部越過南斯拉夫邊境,經尼什向貝爾格勒突進;4月12日,魏克斯的第2集團軍所屬裝甲部隊南下該地,迫使南斯拉夫軍隊倒戈投降。4月23日,希臘軍隊投降,克萊斯特於27日進入雅典,突進伯羅奔尼撒,大敗欲登船逃脫的英國遠征軍。繼之,克萊斯特的裝甲兵團奉調馬不停蹄地開往羅馬尼亞。
在東方戰役的第一周內,第6集團軍和克萊斯特的裝甲兵團到達達羅夫諾和盧茨克地區。蘇軍布瓊尼元帥以其2400輛坦克同克萊斯特的600坦克相對抗,竟堅守不住而被迫退卻。
克萊斯特所部又向南方突進,到8月24日,整個第涅伯河以西直到河口的地區就都落入德軍之手。當會戰於9月26日結束時,共有65萬紅軍被俘,884輛蘇軍坦克被繳獲。
當曼施坦因的第11集團軍指向克里米亞時,克萊斯特所部在第涅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實行強行渡河,殲滅蘇軍5個師,並在亞速海會戰中與第11集團軍共同殲滅蘇軍兩個集團軍。
由於蘇軍強有力的反擊,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龍德施泰特上將元帥被迫撤出羅斯托夫。希特勒命令停止撤退,並將龍德施泰特上將免職,以賴歇瑙接替,而賴歇瑙也守不住原來的陣地,被迫退至米阿斯河一線。
1942年9月9日,希特勒將與他意見不合的A集團軍群總司令李斯特元帥免職,自己瞎指揮了三個月之後才命令克萊斯特繼任該集團軍群總司令。之後,克萊斯特晉升元帥。
1943-1954年
德軍進攻史達林格勒失敗、第6集團軍投降以及蘇軍向縱深突破,逼迫克萊斯特部後撤。1943年3月底,A集團軍群又在哈爾科夫與塔甘羅克一線占領新陣地。由第6集團軍、第1裝甲集團軍和第8集團軍編成了一個新的南方集團軍群,曼施坦因任司令。該集團軍群在遭到蘇軍不停的反擊之後,於8月間被迫退至第涅伯河一側。
1943年9月中旬,由新的第6集團軍和第17集團軍編成了一個由克萊斯特指揮的A集團軍群。在損失嚴重的情況下第6集團軍得以順利地撤至第涅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附近。第17集團軍也轉移到了克里米亞半島的刻赤,並堅守到了1944年4月,終因兵力消耗過大而被迫後撤。
1944年3月30日,克萊斯特和曼施坦因被希特勒召到貝希特斯加登並解除了他們的職務,接替他們的是莫德爾和舍爾納。
克萊斯特最初退居於西里西亞過著安靜的日子。當戰爭逼近德國邊境時,他又遷居到下巴伐利亞的米特費爾斯。
戰爭結束之後,克萊斯特被美國憲兵逮捕。1946年,他被引渡到南斯拉夫,以戰犯罪被判刑15年;1948年又被引渡到蘇聯,關在莫斯科監獄的單人牢房裡。1954年,被轉移到弗拉本米羅夫卡的將官俘虜營,同年秋天死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