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鐵漢

馬鐵漢,1936年1月生於北京,字古燕,號秀夫,回族。現為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宣武區書法家協會主席,宣武區政協委員,書法家和戲曲研究家。

基本信息

北京宣武區書法家協會主席

人物簡介

馬鐵漢,1936年1月生於北京,字古燕,號秀夫,回族。1959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1962年畢業於中國戲曲研究院研究生班,曾任中國農工民主黨宣武區工委副主委,北京市宣武區政協第九屆副主席。長期從事戲曲研究和書法活動。北京市宣武區文化文物局戲劇創作室主任。現為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宣武區書法家協會主席,宣武區政協委員,書法家和戲曲研究家。師從吳蘭弟、張有為,並求教於王遐舉等,以魏碑楷書見長,在北京書協舉辦的職工書法展中獲獎,作品入選《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集》、《北京四城區書法作品集》等集冊中。13歲從師著名書法家吳蘭第、張有為,遍臨顏、趙諸貼,後涉獵魏碑,潛心研習張裕釗書體,曾得王遐舉指點。其字型俊秀,柔中有剛,富有書卷氣。1981年獲北京市職工書法比賽一等獎。多次參加中、日張裕釗書體交流展以及國內各種展覽,在多種畫冊和報刊上發表作品百餘件。京城茶葉第一街、北京湖廣會館等牌匾,以及北京天橋樂茶園、湖廣會館大戲樓楹聯和數十處文物保護單位的刻石皆為其所書。

社會評說

在北京宣武區書協主席馬鐵漢的書房裡掛著一幅中堂:“同心之言,如蘭斯馨”,這是馬老的同窗好友范曾為他題贈的,作品內容是對馬老藝術人生的真實寫照。馬老1959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接著考入了當時梅蘭芳任院長的中國戲曲學院的導演研究生班。他在文史、戲曲的海洋中不斷吸取營養,為其書法藝術的創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學基底。馬老與書法結緣還是中學時代,他在著名書法家吳蘭弟、張有為的指導下學習顏、柳、歐、趙諸帖,後潛心研習魏碑。憑著聰穎好學、辛苦耕耘,他的書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數十年來,他不斷地查找自己的不足,博採眾長,以法度嚴謹、健美剛勁表達著對書法美的追求。馬老題寫的“京城黃金第一家”、“京城茶葉第一街”、“湖廣會館大戲樓”等匾額為京城的市區街景增添了一道人文風景,其作品也多次參加國內外的展覽併入編書畫集中,有些作品還被全國人大常委會、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收藏。在進行戲曲理論研究的同時,他筆耕不輟,經常有新的書法作品面世,藝術的涵養使馬老的人生更加精彩。如今,馬老雖已年逾古稀,卻依然思維敏捷,談笑風生,和藹可親,洋溢著儒雅、樂觀的學者風範。晚年的馬老更加豁達、幽默,他將餘熱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藝術事業,他參與了許多社會公益活動,為宣武區的書法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馬鐵漢是宣武書協的元老之一,十分關心書協的發展,為了會員的綜合素質和創作水平,他組織協會骨幹定期為會員和書法愛好者進行輔導講座,並力邀會外的專家學者前來傳授技藝,一些著名書法家經常做客宣武,與會員一起切磋書藝。在馬老的帶動下,宣武書協的活動豐富多彩,民眾文化日益繁榮。北京地區有一個很好的書法活動品牌,四城區書法聯展每年都要在宣武、崇文、東城、西城4箇中心城區輪流主辦展出,已堅持了10年,這個品牌展覽被北京國際書法雙年展列為一個專項展,其中宣武區書法的實力可圈可點。馬老認為,宣武區是北京市書法藝術的中心區,世界聞名的琉璃廠就在宣武區,宣武區還是京劇的核心區,所以有著深厚的文化、民俗底蘊,大力發展文化是區域綜合實力發展的重要標誌。他以身作則,在1997年慶祝香港回歸北京書協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加強北京4箇中心城區的聯繫與交流,每年舉辦一次大型活動,以增進友誼,提高書藝。這一倡議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贊同。2000年,由宣武書協牽頭,首屆四城區書法聯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取得了預想的效果。多年來,在為失學兒童募捐、為災區人民義賣、為殘疾人獻愛心的活動中都有馬老的身影。按他的話說是盡一份微薄之力聊表寸心。北京女子勞教所的幹警不會忘記,馬老隨宣武區政協去該所慰問時為他們留下的墨寶;武警七支隊的指戰員們不會忘記,連續3年的臘月三十,馬老都應邀來到部隊為子弟兵書寫春聯;團區委的幹部更不會忘記馬老對青年人寄予的期望,每一個人的辦公室里都懸掛著馬老的題字:自強不息、志存高遠、厚德載物……這是馬老用名言名句激勵年輕一代要不懈努力、不斷進取。馬老特彆強調在新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綜合國力逐漸增強的昌盛時期,一定要大力宣揚、大力發展文化事業。陶然亭每年都要舉辦民眾地書大賽,作為老評審,馬老的工作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認同。他欣然題書:“地書會友,陶冶情操”,以鼓勵這種民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使宣武區熱愛書法的人越來越多。在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之際,馬老懷著激動的心情書寫下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幾個大字,至今仍懸掛在宣武區政協主席的辦公室里。北京奧運會期間,他受北京奧組委邀請書贈薩馬蘭奇88歲壽辰“海屋添籌”楷書中堂,表達北京人對這位中國人民老朋友的一番情意。欣逢盛世,書法事業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馬老表示,今後更要加強學習,不斷探索,團結會員,集思廣益,培養青年,提高書藝,為繁榮書法事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竭儘自己的一份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