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棘[植物]

馬棘[植物]
馬棘[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是薔薇目、豆科半灌木植物,馬棘是2003年從國外引進的馬棘品種資源中篩選馴化出的一個矮生新品系,經過近四年的引種馴化表現出了矮生、抗旱、觀賞價值高等特點。 馬棘較多花木藍植株矮,並且株高整齊一致,植株高0.8-1.0米,羽狀複葉,小葉7-11,橢圓形,總狀花序腋生,花冠淡紅色或紫紅色,莢果園柱形,種子園形,千粒重4.5~5.0克。在湖北地區栽培,4月底5月初始花,一直開到8月底,無限花序,6月初前開的花,大多不能正常結實,或結實後脫落。8-9月結莢,11月下旬種子成熟。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馬棘 馬棘

小灌木,高1-3米;多分枝。枝細長,幼枝灰褐色,明顯有棱,被丁字毛。羽狀複葉長3.5-6厘米;葉柄長1-1.5厘米,被平貼丁字毛,葉軸上面扁平;托葉小,狹三角形,長約1毫米,早落;小葉(2-)3-5對,對生,橢圓形、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2.5厘米,寬0.5-1.1 (-1.5)厘米,先端圓或微凹,有小尖頭,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兩面有白色丁字毛,有時上面毛脫落;小葉柄長約1毫米;小托葉微小,鑽形或不明顯。總狀花序,花開後較複葉為長,長3-11厘米,花密集;總花梗短於葉柄;花梗長約1毫米;花萼鍾狀,外面有白色和棕色平貼丁字毛,萼筒長1-2毫米,萼齒不等長,與萼筒近等長或略長;花冠淡紅色或紫紅色,旗瓣倒闊卵形,長4.5-6.5毫米,先端螺殼狀,基部有瓣柄,外面有丁字毛,翼瓣基部有耳狀附屬物,龍骨瓣近等長,距長約1毫米,基部具耳;花葯圓球形,子房有毛。莢果線狀圓柱形,長2.5-4 (-5.5)厘米,徑約3毫米,頂端漸尖,幼時密生短丁字毛,種子間有橫膈,僅在橫隔上有紫紅色斑點;果梗下彎;種子橢圓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溪邊、泥土、灌叢、

主要價值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於感冒咳嗽,扁桃體炎,頸淋巴結結核,小兒疳積,痔瘡;外用治疔瘡。

採集信息

馬棘[植物] 馬棘[植物]

中文種名:馬棘

拉丁學名: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um

別名:一味藥

科名:豆科

採集時間:2009年10月31日

採集地點:重慶市武陵縣黃鶯鄉黃桷渡

採集人:劉正宇等

採集樣品類型:種子

引種材料類型:種子

生活型:旱生、灌木、落葉、陽性、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牡荊、火棘、小果薔薇灌叢:構樹、吊石楓、香花崖豆藤、地枇杷、柱果鐵線蓮、類蘆。

花顏色:淡紫

果實顏色:黃綠

種子顏色:綠褐

根顏色:灰褐

莖顏色:綠褐

葉子顏色:綠色

花期:8—9月

果期:11—12月

平均鮮重(kg/m2):0.086

平均乾重(kg/m2):0.027

單位面積株數估算(株/ha):630

分布:普遍、

單位面積產量:17.01kg/ha

地區蘊藏量評估:204120kg

油脂含量初檢:11%

當地利用情況:根及種子入藥

標本鑑定人:劉正宇

備註:乾燥率31.5%

藥品簡述

馬棘 馬棘

【學名】Indig 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

【別名】野藍枝子、狼牙草、長穗木藍、長穗

【科屬】豆科木籃屬

【地理分布】中國、日本

【栽培管理】 馬棘具有抗旱、耐脊生活力強的特點,由其在岩石山、風化石山等偏鹼性土壤中生長良好,每年12月份種子成熟,種植以每年4-6月和9-10月為最佳。

中藥名:馬棘

【別名】一味藥、野綠豆、馬料梢、山皂角、野籃枝子

【來源】為豆科木籃屬植物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以根或全株入藥。秋季挖根或采全株,洗淨,切片曬乾或去外皮切片曬乾。也可鮮用。

【性味歸經】苦、澀,平,有毒。

【用法用量】 25~50克;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搽患處。如過量服用會死亡。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栽培技術

馬棘 馬棘

(1)播種:一般春季氣溫穩定在15℃時即可 播種,單播每平方米2.5克,混播每平方米1.5克。

(2)育苗移栽:3月初播種育苗,苗高15cm移栽,移栽行距40×40cm。開廂,廂寬3米,定植地以中等肥力即可,施少量複合肥和單施鉀肥作底肥,複合肥667平方米100公斤,鉀肥50公斤。

(3)苗齊後及時中耕除草,苗期雜草可用低濃度農達或草甘磷防除。

(4)抗旱性較強,可適量灌溉,耐漬性差,春夏雨季需清溝排漬。

(5)馬棘-0301屬多年生植物,一經播種可利用多年,特別適合作先鋒植物種植,具有固氮、水土保持及生物植被和圍欄等多重作用。

豆科·木藍族植物

木藍族(Indigofereae (Benth.) Rydb.),豆科、蝶形花亞科的一個族,約3屬,800餘種,大部產熱帶和亞熱地區。我國有2屬,82種(瓜兒豆屬世界4種,中國栽培1種。木藍屬700餘種,中國有81種,9變種)灌木或草本;奇數羽狀複葉,偶為三小葉或單葉;小葉全緣。總狀花序腋生;花冠通常紅色至紫色,早落;雄蕊單體或二體,花葯同型,頂端常具硬尖。莢果二瓣裂,內壁在種子間形成橫隔。
蒼山木藍
灰色木藍
穗序木藍
寧波木藍(變種)
垂序木藍亞組
尖瓣木藍
絹毛木藍亞組
川西木藍
麗江木藍
具鱗木藍亞組
木藍亞組
單葉木藍亞組
硬毛木藍
長齒木藍
木藍族
三葉木藍亞組
刺序木藍
多枝木藍
毛瓣木藍
康定木藍
球果木藍亞屬
網葉木藍
華西木藍
刺莢木藍亞屬
敏感木藍
稻城木藍
長梗木藍亞組
木藍組
刺齒木藍亞組
木藍亞屬
垂序木藍
甘肅木藍
景東木藍
絲毛木藍
宜昌木藍(變種)
海南木藍
毛萼木藍
尖齒木藍
疏花木藍
蒙自木藍
蘇木藍
尖葉木藍
雞公木藍
昆明木藍
瓜兒豆屬
多葉浙江木藍(變種)
興山木藍(變種)
凹葉木藍
黃花木藍
庭藤
光葉木藍
庭藤亞組
腺毛木藍亞組
互生葉木藍亞組
灰岩木藍
屏東木藍
筒果木藍(存疑種)
馬棘亞組
大花木藍
側花木藍
顯苞木藍亞組
狹葉垂序木藍(變種)
毛垂序木藍(變種)
長梗木藍
大葉垂序木藍(變種)
瓜兒豆
矮木藍
木里木藍
西南木藍
湄公木藍
異花木藍
遠志木藍
腺毛木藍
刺齒木藍
黑葉木藍
毛瓣木藍(原變種)
光葉毛瓣木藍(變種)
單葉木藍
擬垂序木藍
垂序木藍(原變種)
長序木藍
黔南木藍
滇木藍
尾葉木藍
密果木藍
木藍
野青樹
硬毛木藍亞組
思茅木藍
苞葉木藍
輪花木藍
硬葉木藍
岷谷木藍
絹毛木藍
南京木藍
深紫木藍
脈葉木藍
浙江木藍(原變種)
浙江木藍
長總梗木藍
濱海木藍
九葉木藍
刺莢木藍
馬棘
陝甘木藍
河北木藍
騰衝木藍
茸毛木藍
橢圓葉木藍
四川木藍
三葉木藍
假大青藍
華東木藍
庭藤(原變種)
木藍屬
花木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