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處此卷取《詩經·小雅》中《節南山》等十篇之大意描繪成圖,每段前書《詩經》原文,依次為《節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無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書畫均無款印,舊傳宋高宗趙構書文,馬和之作畫。馬和之是一位山水、人物、花鳥全能的畫家,人物畫的線條吸收了唐吳道子用筆飛動流暢的特點,下筆重而出筆輕,是典型的"蘭葉描"法,線條組織鬆散,給人以清俊閒雅之感。
《詩經》作為儒家經典,一直備受封建統治者的推崇,此卷以圖畫形式使詩歌的內容形象化,藉此宣傳儒家禮教。
馬和(?-587),是我國南陳朝的煉丹家,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氧氣的人。馬和寫的一本書叫做《平龍認》,書中談到:空氣的成分複雜,主要由陽氣(N2)和陰氣(O2)組成,其中的陽氣比陰氣多得多.......馬和還進一步指出:陰氣還存在於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鹽)等物質中。如果用火加熱它們,陰氣就會放出。他認為水中也有大量陰氣,不過很難把它取出來。
詩經
簡介《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又稱《詩三百》。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成書過程《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大約成於西周初期,根據《尚書》上所說,《豳風·鴟鴞》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一批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中的《耆夜》篇中,敘述武王等在戰勝黎國後慶功飲酒,其間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詩《蟋蟀》,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關係[4][5]。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據鄭玄《詩譜序》,是《陳風·株林》,跨越了大約600年。 關於《詩經》的收集和編選,總計有“王官采詩”和“孔子刪詩”、“獻詩說”三種說法: 王官采詩:《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謠,以觀民風。”《漢書·食貨志》中記載,周朝朝廷派出專門的使者在農忙時到全國各地採集民謠,由周朝史官匯集整理後給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6]。劉歆《與揚雄書》亦稱:“詔問三代,周、秦軒車使者、遒人使者,以歲八月巡路,求代語、童謠、歌戲。”孔子刪詩:這種說法見於《史記》,據說原有古詩3000篇,孔子根據禮義的標準編選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詩經》[7]。唐代孔穎達[8]、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對此說均持懷疑態度。《左傳》中記載孔子不到10歲時就有了定型的《詩經》,公元前544年魯樂工為吳公子季札所奏的風詩次序與今本《詩經》基本相同[9]。現在通常認為《詩經》為各諸侯國協助周朝朝廷採集,之後由史官和樂師編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參與了這個整理的過程[10]。獻詩說:當時天子為了“考其俗尚之美惡”,下令諸侯獻詩。《國語·周語》載:“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師箴,瞍賦,曚誦。”
撰稿人: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