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芻議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芻議

十七大的勝甜召開,對中國改革開放發展大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歷史時期又有了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又將躍入一個更高的發展時期。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書 名: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芻議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芻議

作 者:劉森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

ISBN: 9787503540134

開本: 16

定價: 19.00 元

內容簡介

中國目前的發展狀況證明,我們在意識形態上已經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體系,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個具有系統化、理論化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芻議》正是從這一理論體系出發,結合十七大提出的最新精神,從中提煉、概括和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理論。

作者簡介

劉森,1933年8月生,安徽潁上人。曾任安徽師範大學系黨總支副書記、皖南醫學院系黨總支書記、安慶師範學院德育教研室主任等職,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研究與理論教學。曾主編《教師道德概論》、《形勢與政策教程》(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醫學道德論》(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等著作。

1996年離休後,一直堅持對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的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芻議》是作者自l986年至今學習研究的成果。

目錄

寫在前面的話

第一章世界是個物質巨系統

一、什麼是物質

二、世界是物質開放、和諧、全息、運動的巨系統

三、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四、靜止是顯性物質競爭運動間的特殊狀態

五、時間和空間

六、彰顯世界統一性的物質巨系統

第二章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

一、以“存在”說意識

二、解讀“意識”要關注腦細胞特性

三、在人腦物質機制上溯意識起源

四、最社會化的服務型社會與人腦機制

五、意識與存在相適合

六、再證意識與存在相適合

第三章唯物辯證法是物質巨系統世界運動發展的科學

一、唯物辯證法是物質世界巨系統科學

(一)關於事物間“普遍聯繫”的命名

(二)物質巨系統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二、唯物辯證法是物質巨系統運動發展的科學

(一)巨系統世界與科學發展觀

(二)事物發展是在事物開放、和諧、全息運動中的發展

第四章對立統一是事物結構規律

一、物質巨系統世界結構是對立統一的

二、對立統一物質巨系統運動上的競爭發展

三、對立統一事物在發展中的主、次方面變化

四、對立統一物質世界巨系統的客觀性

五、對立統一規律啟發人們遵循規律創新

第五章和諧協同與競爭規律

一、常見的和諧協同與競爭現象

二、和諧協同與競爭在無機界

三、物質與反物質間的和諧協同競爭

四、和諧協同競爭形式的多樣性

五、和諧協同競爭原理在自然、社會機制中

第六章量變質變規律

一、說質、量、度的客觀性

二、在服務型社會運動里觀察量、質、度的變化

三、微觀物質上的質變、量變與巨觀固體上的量變

四、遵循量變質變規律勇於創新

第七章否定之否定規律

一、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發展“自己”的運動規律

二、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在物質世界巨系統上發生的

三、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四、在否定之否定規律上說創新

五、在否定之否定規律上說腐敗

第八章論“社會存在”

一、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二、什麼是社會存在

三、“社會存在”運動與發展

四、唯物主義在與唯心主義對立和諧中發展

五、科學發展觀與社會存在相適合

第九章論社會發展規律

一、問題的提出

二、有沒有社會發展規律

三、向哪裡找社會發展規律

四、社會發展規律是什麼

五、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發展觀

第十章論社會是和諧全息服務巨系統

一、和諧全息是社會服務巨系統上的機制

二、沒有社會和諧全息服務關係就沒有人類社會

三、全球社會服務巨系統和諧全息功能作用概觀

四、服務型社會系統和諧全息功能與階級、戰爭

五、巨觀調控是服務型社會系統上的職責功能

第十一章生產力與生產關係運動與方向

一、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二、生產力

三、擴大了的生產力

四、生產關係

五、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發展方向

第十二章上層建築相適應經濟基礎與政府類型

一、關於社會經濟基礎

二、關於社會上層建築

三、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

四、社會形態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具體的歷史的統

五、幹部腐敗對社會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關係的影響

第十三章論人的本質

一、人的本質在人的社會屬性里

二、人與社會同時出現

三、現實性社會關係總和造就人的本質

四、人本質的發展變化

五、人性與人本質

第十四章人民民眾和傑出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一、關於創造歷史

二、社會歷史在人民大眾居主體地位上創造

三、人民民眾在創造歷史中居主體地位作用

四、以不同社會制度對比說人民在主體地位上創造歷史

五、過渡期人類史與真正人類史

六、傑出個人在創造歷史上的作用

第十五章特色社會主義與主體

一、主體與客體

二、客體:社會形態的多樣性

三、客體反作用於主體

四、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球性的運動

五、科學發展觀是社會規律運動上的方法論

第十六章真理

一、真理的客觀性

二、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

三、以“主體地位”觀把握實踐檢驗真理

四、真理中的和諧性

……

文摘

第一章世界是個物質巨系統

世界的統一性在於物質性,物質本質關係“廣泛的總的聯繫”凝聚成世界物質巨系統運動。世界是物質巨系統運動的世界。

世界的統一性在於物質性,是相對於唯心主義的精神統一世界而言的,不能用於區別“物質波”、“物活論”和“物性論”。因而,僅說“物質性”除去系統性,也就沒有反映客觀世界的物質巨系統的統一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發展觀,是張揚世界統一性在於物質巨系統運動的世界觀。

一、什麼是物質

什麼是物質?對物質概念不清,就難以講清物質的系統化,更不易再論其他。在以往的哲學教科書、工具書中大都是說:“獨立存在於意識之外又能為人的感覺所感知的客觀實在就叫物質。”有的工具書在物質概念的注釋上還有:(1)物質是哲學範疇的物質。(2)物質是“金錢、物質生活資料”。這樣注釋物質,成為這兩種物質的綜合,但具體“物質”是什麼,卻不清楚,看不出物質具有“廣泛的總的聯繫”而成的巨系統運動。

物質世界是“廣泛的總的聯繫”巨系統,物質是“生成、消逝”、“運動、發展、前進”著;有“物質主體地位”才有時間和空間,離開物質,也就沒有了時間、空間。相對於人的精神,定義物質;相對於人的思維定義“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