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廬公館

馨廬公館

馨廬公館始建於1942年6月(民國31年),次年6月建成,為馬步芳私邸,取名”馨廬”。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題寫”馨廬”二字現仍鑲砌在大門上部,"馨廬"意思就是用玉石壘起來的房子。因公館許多建築的牆面鑲有玉石,故人們亦稱"馨廬"為“玉石公館”。公館由多個院落和不同形式的房舍以及花園組成,各個院落的房舍布置有序,結構嚴謹。構成了統一和諧的整體.位於公館南端的花園栽種了名貴的花卉和樹木,還有亭榭,著名的“曉泉”也在其內。

基本信息

公館主人

馨廬公館馨廬公館
馬步芳,字子香,乃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其在西北地區家喻戶曉,有“西北王 ”之稱。馬步芳生於 1903年,甘肅河州(今臨夏市)人,回族,早年入寧海軍官訓練團,結業後任寧海巡防軍營副、營長等職,1926年隨父馬麒投西北軍,1928年後,任副旅長、旅長、師長,1932年 1月兼青海省政府委員,旋又兼青海南部邊區警備司令,1934年起,歷任陸軍新編第二軍軍長兼第一 ○○師師長、青海省政府代主席等職。其間曾派兵 “圍剿”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因而落下歷史罵名。抗日戰爭期間,馬步芳任陸軍第八十二軍軍長,參加抗戰,1938年 3月,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直至 1949年。1943年任第四十集團軍總司令,1949年 5月代理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積極參加反共內戰。1949年,兵敗逃亡香港,1950年,移居埃及,後任台灣駐沙烏地阿拉伯的 “大使 ”,1975年 7月在沙烏地阿拉伯病逝。

文物價值

“馨廬”是青海省最為完整的民居建築,也是全國唯一一座選用青海地產玉石來裝飾牆面的民居,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濃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1986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馨廬”整個院落占地近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餘平方米,共有房屋290間,分別由前院、中院、南院、西一號院、西二號院、西三號院以及後花園等7個獨立而又聯繫的院落組成,院落設計精巧,建築古樸典雅。

公館布局

馨廬公館馨廬公館
馬步芳公館分為六個院落,第一個是接待男賓的院子,這個院子裡有玉石廳,貴賓廳和奇石館等;第二個院落是正院,馬步芳家人居住的地方,這個院子裡有馬步芳夫婦的寢室,他兒子馬繼援夫婦倆的寢室還有會見女賓的會客室;第三個院子是女傭和接待女賓住宿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個二層樓的一個四合院,一樓是女傭住的,二樓是女賓住的,現在被改為民族展覽館,專門介紹青海的五大少數民族,這個樓被稱為"女眷樓";第四個院子是小花園,大廚房和小廚房也在此院;第五個院子是馬步芳親信部隊是駐地稱為'警衛樓"這個院子裡還有古油坊,古水磨;第六個院子是新加的作為遊客的用餐場所。
“馨廬”始建於 1942年 6月,次年竣工。據說,該私邸耗資兩千多萬元。公館之內,許多建築牆面均鑲有玉石,有一個玉石廳,里牆外牆、甚至壁爐都是用玉砌成的,故又稱“玉石公館 ”。其手筆之大,又恰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時期,因而被外界廣泛非議。不過,馬步芳從來就是一個我行我素之人,他人之議,他是從不在意的。不過,馬步芳在 “馨廬 ”待的時間不長,西寧解放之時,馬步芳的部屬曾提議炸毀 “馨廬 ”,馬步芳猶豫再三,終不捨。“文革 ”期間,“馨廬 ”被闢為階級鬥爭教育的場所,作為反面教材而得已保全。 “馨廬 ”很大,有前院。此處有著名的玉石廳。兩邊廂房,還擺放著許多整塊的玉石。據說,馬步芳天生好玉,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穿過兩邊甬道,就是公館正院。兩邊角樓分別是副官樓、參謀樓、警衛樓、機要室以及銀庫,正院兩邊則是馬步芳居室、他的兒子馬繼援居室。後院則是女眷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