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48年,以倫敦市長捐贈的1,400英鎊空襲救災基金成立,主要解決在香港政府未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前,香港貧苦市民的住房需要。香港房屋協會於1951年取得法定機構的資格,並於1952年開始獲政府以低於市價批出土地,興建供低收入人士入住的房屋。由於香港房屋協會興建的樓宇,在地價上獲政府優惠,因此被視為資助房屋。由1968年開始,香港政府就不斷邀請香港房屋協會執行個別資助房屋項目,包括1968年的市區改善計畫,1970年代的郊區公共房屋計畫,1980年代作為輔助香港房屋委員會居者有其屋計畫(簡稱“居屋”)的“房屋發售計畫”,以及董建華上台執政期間的首次置業貸款計畫。
現時,由於香港房屋協會經常獲政府注資,以及參與執行房屋政策,香港房屋協會不但提供資助房屋,還與市區重建局參與市區重建計畫,並推出樓宇管理維修綜合計畫。但不少市民都視為一個半官方組織。
轄下屋邨
公營房屋
乙明邨沙頭角邨
明華大廈
祈德尊新邨
家維邨
真善美村
祖堯邨
茵怡花園
偉景花園
健康村
對面海邨
滿樂大廈
漁光村
翠塘花園
樂民新村
勵德邨
駿發花園
寶石大廈
觀塘花園大廈
玉蓮台
觀龍樓
私人屋苑
家維邨茵怡花園
偉景花園
健康邨
啟德花園
景新台
翠塘花園
樂年花園
喜 雅
夾心階層住房計畫
旭輝台宏福花園
芊紅居
欣圖軒
悅庭軒
悅海華庭
浩景台
晴碧花園
雅景台
疊翠軒
市區重建項目(與市區重建局合作)
市建項目
深水埗保全道/懷惠道筲箕灣筲箕灣道/南安街
深水埗青山道/昌華街
深水埗青山道/興華街
深水埗元州街/興華街/青山道
深水埗興華街/元州街/福榮街
西灣河西灣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