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餄 [hé], 餎 le。餄餎,是用餄餎床子把和好的麵團軋成滾圓長麵條,直接進開水鍋煮熟,初以蕎麥麵為面料,配以熟羊肉、蔥花及茴香、花椒、胡椒、當歸、西洋參、桂圓、紅棗、枸杞、麥冬等熬制的羊肉高湯,熬上一天的高湯,既去了羊肉的膻氣,又消減了羊肉的火氣十分滋補,吃起來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清末,始以小麥面替代蕎麥麵,口感營養更勝一籌。特別是色鮮味美的辣椒油等調味品,更是別具一格,色、香、味俱佳。二十世紀末,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郟縣餄餎的製作也由過去千年的笨重製作方法改為機械製作,佐料更加豐富,在原來用料的基礎上增加了當歸、西洋參、桂圓、紅棗、枸杞、麥冬等十餘種養氣滋補的中藥佐料,加上祖傳的配料秘方更具有暖胃去寒,滋陰壯陽保健防病,美容養顏的功效。《中華風味飲食總》一書稱郟縣餄餎“舒脾艱胃,養生至寶”。
甘肅隴東一帶(慶陽),餄餎面(床子面)在紅白喜事時用來招待來客,非常受歡迎。早傳餄餎面有很就歷史。
原料
鑒於所選用的羊肉和大骨是來自於河南郟縣一帶農戶散養的山羊肉,其湯味的鮮美是無法比擬的,羊肉湯內含有當歸、西洋參、桂圓、紅棗、枸杞、麥冬等幾十種天然補品,常食羊肉湯有補寒冷,潤心肺,壯筋骨,補腎強身,美容養顏等功效,羊肉含有的鐵、鈣,高於豬肉和牛肉。所以吃羊肉對肺部疾病、貧血、久病體弱、營養不良的人群最為有益,配以熟羊肉、蔥花,香菜等,滋補羊肉清湯每喝一口,都讓你唇齒留香,回味綿長。
甘肅慶陽一帶,用大肉熬湯。配帶一些小菜。胃口很好。
名字由來
餄餎面,古稱"河漏",又稱"活絡",傳說,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指專人對全國風味小吃進行統計上報,而"河漏"也被作為其中一種上報朝延.一天,康熙尋吃名吃時,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隨命人做好食之。吃後對其獨特的風味讚不絕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諧音與治理河道不協調,心中不快,揮筆把“河漏”改為“餄餎”.
名聲
餄餎面吃起來柔澗勁滑,利口開胃。這種容易消化,價格低廉實惠,男女老幼皆喜愛的麵食佳品,在省內外,遠近皆知。一些河南郟縣人,走南闖北,把餄餎麵店開到了全國其他城市,甚至海外,被稱為郟縣餄餎人,據了解,1998年,美國《華商時報》就曾發表《郟縣餄餎俏紐約》的文章贊介中國郟縣餄餎面。
歷史
“餄餎”的定義,解釋為:“北方一種用蕎麥麵軋成的食品,參見‘河漏’。而對河漏的解釋則是:“即餄餎,北方一種麵食。王楨《農書-蕎麥》:‘北方山後,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為面......或作湯餅,謂之河漏。”王楨是元代一位農學家,他的農學專著《農書-蕎麥》中還有一句話,《辭海》上沒有提及:“以供長食,滑細如粉。”也就是說,餄餎即是過去的“河漏”,外觀滑滑細細像粉一樣,在那時是一種家庭自己製作食用的食物,就像今天家裡做的擀麵條一樣平常。那么,金鋼餄餎面起源於什麼時候?根據郟縣縣誌中的記載,據傳,金鋼餄餎面是明初由陝西傳入的。初以蕎麥麵為主料,配以熟羊肉、蔥花等熬制的羊肉湯。當時,居民使用一種叫餄餎床子的工具,“自製自食”。清末時,以小麥面代替蕎麥麵,口感營養更勝一籌。金鋼餄餎面還有不少有趣的記載。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初,明三邊總督孫傳庭兵出潼關,來河南與李自成義軍作戰。據傳,為了豐富關中將士口味,他傳諭三軍,每軍可以攜帶20台樺木餄餎機。這一年10月,明軍與義軍在郟城東南講武場相遇,義軍佯敗。明軍追殺義軍15里,至郟城東冢頭、柿園一帶的藍河岸邊李莊,義軍用“以利誘之,以敵取之”的策略,棄金銀、輜重於道,得勝。孫傳庭部潰不成軍,只得輕騎突圍西竄,幾十部樺木餄餎機為郟地李莊百姓及義軍所得。義軍所得八台,李莊百姓為紀念義軍的金剛精神將“剛”改為“鋼”,美名為“金鋼餄餎”。精美的餄餎面製作設備頓使百姓喜不自勝,一時街旁館巷,“金鋼餄餎”招子旗(即古時飯店招牌)迎風飄舞。自此,餄餎面製作水平又進一步。而另一說則是,唐朝時郟縣就已經有了金鋼餄餎面了,這與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有著不解之緣。明人張居正的〈昌黎先生文集輯補〉一書“諫迎佛骨”一節有韓愈一段話:元和年間,自蔡屠賊歸,途食郟河漏。”這裡指的是,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蔡州(今河南上蔡一帶)刺史吳員元濟反唐,擁兵自立。韓愈隨軍平叛,生擒吳元濟,史稱“淮系之役”。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冬。唐軍離蔡,行至郟縣城西吃了金鋼餄餎面。由此推斷,“金鋼餄餎”面至少有1200年的歷史了。在平頂山郟縣金鋼餄餎面已經成為民眾的一種主食。以李姓開店為多。上世紀末,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鋼餄餎的佐料更加豐富,在原來用料的基礎上增加了肉桂、枸杞、細辛、麥冬等十多種養氣滋補的中藥佐料,更具暖胃怯寒、滋陰壯陽的保健防病功效。
做法
過去是“土法加工”,經過改進,可以用小巧精緻的純手工機械壓面機,山西造的那種,一台一百來塊錢吧,西北地區很多地方可以買到。
餄烙面要做好,分兩步走。一是和面,二是調湯。
先說“和面”。
和面的時候一定要白面和蕎面混和著,這樣的餄烙面才算正宗。當然,也可以用純白面做。蕎面一定要去超市里買慶陽環縣的,那裡的蕎面是中國最好的蕎面,也算是幫老區人民的忙了,拜託。
蕎面和白面的比例一般是一比三,蕎一白三。也可以一比一,對半。蕎面太多,面容易下成節狀,需要小心。
簡要說說和面的方法:先將蕎面用開水摻成碎麵團,再加入白面,換用加了鹼和鹽的涼水摻和,最後拌勻,揉成軟硬適中的麵餅待用。
再說“調湯”。
湯有葷湯和清湯兩種。葷湯就是加了肉臊子的,清湯不加。
只說說清湯的做法:將白蘿蔔、紅蘿蔔、豆腐、土豆、番瓜、黃花菜、少許木耳切丁備用,其中白蘿蔔丁、紅蘿蔔丁用開水提前炒熟。
炒制過程中加入大量辣椒麵、八角粉、少許花椒粉、鹽。加水成湯。口味偏重一點好。
出鍋前,如果嫌湯不紅,可將用大油潑制好的“辣椒油”再調配到湯里一些。
將雞蛋打制好,在開水裡澆製成“蛋塊”,然後撈到做好的湯里。
又紅又香的一鍋“餄烙湯”就調製得了。
需要注意的是,湯不能放涼,一直放在鍋里保持一定的溫度。
將下好的餄烙面裝在碗裡,然後用做好的熱餄烙湯焯熱,再澆制好。
吃時配一點小菜,比如鹹韭菜、辣蘿蔔乾等。
趣味
其實,在某些地方不叫餄餎面,叫床子面。用床子壓出來的,圓的,一股一條的細長面。床子,是最最古老原始的食品加工機械。用兩棵碗口粗的樹身做成,一米五左右長短。有公母,母的在下,公的在上。母的需要選用一截略帶紡錘樣的樹身,在那紡錘的粗處,鑿出一個大大的方孔,下面釘上帶篩眼的鋼板;公的複雜些,需要做一個與母的身上開鑿的方孔一般大小的方木塞——可以在那個方孔里自如出入又很合竅的方木塞,好與之構成一組如車輛上活塞樣的組合。然後在這截樹身上鑿一個卯眼,將那個木活塞套上去。上下兩截樹身在一頭用鐵的拴扣連線,另一端就是把柄。就是這樣個簡單機械,卻可以加工一樣美食——餄餎面。餄餎面的最佳原料當然是麥面和蕎面。可是那時候沒有。那時候多的是高粱面和玉米面。高粱面和玉米面粗糙鬆散,壓餄餎面卻是要有一定筋道的,鬆散了壓出的麵條就會很短,像牙刷毛一樣,煮在鍋里就成了一鍋湯。將麵粉用開水燙過,再放進乾鍋里加溫,叫“煉面”。煉過的面有了一定的黏度就可以壓面了。先燒大半鍋開水,將床子架在口徑二尺的黑老鍋上。將煉好的麵團切割成一塊一塊的,填進床子的方孔里,將床子上一半上的大木塞對準下邊的方孔,然後,身強力壯的男人抱了粗壯的手柄,狠命地壓,壓。一簇粗細均勻的麵條就會從床子下部的篩眼裡嗤溜溜的被擠出來,落進滾沸的水裡。壓面是件很費力的事情,有時候,面燙得硬了,就很難壓下去,需要兩三個人合力。手柄這邊用力大了,床子的另一頭就會翹起來,也需要一個人壓住穩住。即使不炒菜,調上鹽醋辣椒也同樣好吃。它吃起來油香、光滑、爽口、過喉利索。可是母親很少做。原因有二:一是我們全村只有大嫂家有一個床子,全村人都用,很難借到;二是餄餎面做起來麻煩,費工費時,當時生產隊活路很忙,沒那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