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食骨蠕蟲(Osedax)當這些蠕蟲的幼蟲遇到一具屍體,例如死鯨魚或者海象時,它們會利用根狀結構依附在屍骨上。然後這些蠕蟲會很快“發芽”,看起來像小樹一樣。
食骨蠕蟲沒有胃、口和肛門,主要是依靠共生細菌來消化鯨的脂肪和骨油後分解出營養來供它們吸收。還會在沉入海底的腐爛鯨骨內交配。它們有彩色羽毛狀的結構來充當鰓,顯著的根毛狀結構用來吸收營養和排泄廢物。在一隻雌性個體中,寄生著50-100隻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雄性個體,雄蟲在幼蟲期時就不再長大。
生育繁殖
在野外或實驗室環境下的水中,能觀察到雌蟲會大量產卵(Rouseetal.2009)。Osedaxrubiplumus一次能產出上百個卵母細胞。它們的內共生體——海洋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細菌在這些卵母細胞中是不存在的,而是在之後從外接獲得。對於成體,細菌居住在根毛狀結構上,而這些結構用於進入鯨骨。它們的生殖力似乎非常旺盛,持續不斷的繁殖。從它們的生殖特點就能得知,雖然沉入海底的鯨魚遺體很稀少,食骨蠕蟲屬的多樣性仍然很強的原因。
與很多動物不同,雌性食骨蠕蟲的體型遠大於雄性,是後者的50倍到100倍。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在它們的“婚姻”中,雄性扮演的角色只有一個,那就是充當精子提供者。
發現歷史
有人根據在加利福尼亞州近海大約9485英尺(2891米)深的海面下發現的生活在鯨屍上的樣本,第一次描述了這些所謂的“骨蟲”,這種蠕蟲屬於Osedax屬。在2002年該屬被發現後,第一次對外宣布是在2004年的《科學》雜誌上。
2005年,瑞典的一些海洋生物學家進行了一項試驗,結果成功的在瑞典西海岸的北海發現了一新種。在試驗中,他們將一隻被衝上岸的小鬚鯨遺體沉入120米深的海中,並觀察了數個月。結果出人意料,生物學家們發現這次的發現與之前不同,新種Osedaxmucofloris生活在淺海中,而之前發現的食骨蠕蟲是生活在深海中的。
2009年11月,研究者在加利福尼亞海岸的蒙特利灣發現了多達15種食骨蠕蟲。美國夏威夷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克雷格·史密斯(CraigSmith)指出,19世紀末有半數的食骨蠕蟲滅絕,因為當時90%的鯨都由於捕鯨活動被殺死。
寄生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大約3000萬年前,一種相貌奇特的蠕蟲鑽進死亡鯨魚的骨頭裡。現在科學家首次發現這批上面布滿蟲洞的鯨魚化石。
骨蟲的幼蟲遇到一具屍體,例如死鯨魚或者海象時,它們會利用根狀結構依附在屍骨上。然後這些蠕蟲會很快“發芽”,看起來像小樹一樣。
分布
科學家經過對帶蟲孔的鯨骨分析,認為這些蠕蟲的大小和形狀跟現有Osedax非常相符,這說明有段時間骨蟲遍布所有海洋。
研究
德國基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發現帶蟲孔的鯨骨,研究發現,這些蠕蟲的大小和形狀跟現有Osedax非常相符,這說明有段時間骨蟲遍布所有海洋。研究人員把這些化石骨骼上的蟲洞,與加利福尼亞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格雷格·洛茲提供的現代骨蟲留下的孔洞進行了對比。洛茲是最初發現Osedax 的研究人員之一。
該研究小組利用計算斷層照相法對這些新確定的骨骼進行了掃描。掃描圖和其他資料顯示,這些化石骨骼是現代長鬚鯨的祖先留下的。在同一時間發現的化石幫助科學家確定了這些鯨骨的年代。多年來,史蒂芬·基爾一直在從事深海生態系統的進化和化石歷史的研究工作。他說:“我們獲得的這些化石的年代,跟鯨開始在開闊海域定居的年代相同。”
這項發現說明開闊海域深處的食物供應能力非常有限。基爾說:“在廣闊的深海床上,食物非常稀缺,鯨和Osedax同時並存的現象,說明即使是堅硬的鯨骨,也會很快被其他生物當做食物消耗掉。”
美國化石收藏家吉姆·哥德爾特發現了這些遠古骨骼化石,他曾在美國太平洋海岸進行長達30多年的化石收集工作。這裡是一個地質活躍區,板塊構造過程不斷使化石豐富的沉積物翻到上面來。這項重大化石發現在4月19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里進行了詳細介紹。
自發現食骨蠕蟲後,科學家一直不清楚這種蠕蟲如何發育和繁殖下一代。為了研究食骨蠕蟲的交配過程,日本海洋-地球科學和研究機構的宮本紀夫和同事從日本海域打撈了一些鯨骨。他們將鯨骨放入含有食骨蠕蟲幼蟲(雌雄都有)的培養皿。在鑽入鯨骨後6周,雌性開始排卵,卵隨後被雄性受精。刊登在《自然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論文指出:“雌性和雄性食骨蠕蟲快速走向性成熟,允許它們在食物充足,但高度隔絕的鯨骨棲息地內有效繁育下一代。”
海床上的鯨骨往往距離很遠,提高了食骨蠕蟲尋找配偶的難度。因此,雌性食骨蠕蟲會“隨身攜帶”大量雄性。根據宮本紀夫等人的研究發現,新出生的食骨蠕蟲能夠在沒有食物情況下在海水中存活10天。也就是說,幼蟲擁有充足的時間漂流,直至找到可以棲息的屍骨。他們的研究發現不僅能夠解釋食骨蠕蟲怪異的交配行為,同時也能解釋它們為何能夠快速在鯨魚屍骨上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