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典故】齊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黨》【解釋】齊:通“齋”,肅敬;祭祀時的齋戒。食:音“嗣”。厭:《說文》:“厭,笮也。”意思是“壓;膾:細切的肉,割不正:“割”和“切”不同。“割”指宰殺豬牛羊時肢體的分解。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不按那方法分解的,便叫“割不正”。牛羊因為割不正而受更多的痛苦的肉,這種肉不能吃。食指的是帶殼的米厭指的是將殼去掉,也就是說不要吃過於精製的米,糙米磨製成精製米的過程中,最有營養的其實都浪費掉了。
【造句】一個飢餓的人,趕緊吃上一頓肉就能活命,這時候你不可能也做不到膾不厭細,只能端上一碗顫巍巍的紅燒肉。——柴靜《看見》
【同韻詞】驕兵之計、斂聲匿跡、漫不經意、冒險主義、指天畫地、飛鴻羽翼、無可非議、排愁破涕、情深伉儷、揚眉吐氣。
成語出處
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黨》譯文:齋戒的時候,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因食膾之精細而特飽食也。
錢穆《論語新解》
成語舉例
1.孔子的一生,僅只有三年做官,晚年受到了一些禮遇,而從總的來說,他的一生仍是一個“布衣”,一個雖不“賤”卻比較“貧”的人。所以就孔子的政治地位和飲食生活當屬“國人”,其大部分時間的飲食僅僅只能果腹而已。孔子生活的年代,在中國飲食文化發展中雖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堪稱飲食文化的奠基期,但就其烹調工具、方法、食品結構、飲食習慣和風格來看,還是低級和粗糙的.不難看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真正涵義,主要是指在做祭祀用的飲食時,應選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時要儘可能精細,這樣才能達到盡“仁”盡“禮”的意願。可見,孔子的飲食思想是與祭祀相聯繫的,是建立在“禮”、“仁”的崇儒重道基礎之上的。2.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