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由上海航天基地研製的大推力運載火箭,是在上世紀60年代末的一次中央專門會議上由敬愛的周總理提出來了的。當時,上海航天基地只能研製生產探空火箭和地對空飛彈,著名的‘紅旗2號’地對空飛彈,曾多次擊落美國臭名昭著的U-2間諜飛機,就是當時的上海航天基地研製的。在當時,地對地飛彈都是由北京的航天基地研製的,上海還沒有研製大型運載火箭的經驗。
說乾就乾,在中央各專委的支持和調度下,上海航天基地的改建和技術充實很快就調動起來了,各種專門人才和機器設備以及各類需用的軍需物資,源源不斷的調集到在上海秘密建設的新航天基地里來。很快,一切都逐步運轉起來,近300餘個相關單位都凝集為一體,為著一個目標,全速運轉起來。
名稱由來

運行記錄
這種‘風暴一號’新型運載火箭的第一次公開飛行在1975年7月26號,它成功的將一顆自重為1107公斤的我國新型技術試驗衛星‘長空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這也是新中國航天部門第一次將一顆大於1000公斤的衛星發射上天的成功紀錄,因為此前我國發射的所有衛星都不足1000公斤。隨後,我國有關部門又分別在1975、1976、1977、1978年連續四年,對該型火箭進行了發射試驗,基本都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這期間,在該型火箭試驗之中,我國對其中的一些火箭技術進行了廣泛的試驗,特別是火箭的一級和二級分離技術、高空火箭發動機啟動技術、二級火箭高空穩定和慣性姿態技術、火箭載荷再入大氣層保護技術等進行了成功試驗,為我國下一代新型運載火箭‘東風五號’的震撼世界的那次南太平洋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箭三星

在81年的‘一箭三星’飛行之後,這種火箭就再也難覓其蹤影,據說從那開始,就已經開始秘密裝備我國第二炮兵部隊。這種如今很少提及的飛彈,其射程和‘東風四號’差不多,但在載荷量上比‘東風四號’要大許多,而且具備多彈頭投送能力,是我國現役戰略飛彈中第一種多彈頭遠程戰略飛彈。這種飛彈也為上海基地研製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四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