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發明了一艘出沒無蹤的U型深海潛水艇,在海戰中無往不利。一次,這艘潛水艇奉命出擊,執行對英國船隊的襲擊任務,當他們完成任務返航途中,卻遭遇上前所未見的危機。潛在的重重危機隨時威脅著艦艇上官兵的生命安全,這個貌似強大而冷冰凍的龐然大物完全不能自保,一切 只能聽天由命......
影片改編自戰地記者布克海姆的暢銷自傳,榮獲1982年第54屆奧斯卡金獎六項提名。 沃爾夫岡·彼得森成為第一位憑著德語電影獲得最佳導演提名的人。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Der Alte | Jürgen Prochnow | 艇長 |
Leutnant Werner | Herbert Grönemeyer | 隨艦記者 |
輪機長 | Klaus Wennemann | ---- |
值星官 | Hubertus Bengsch | ---- |
副值星官 | Martin Semmelrogge | ---- |
領航員 | Bernd Tauber | ---- |
機械士官 | Erwin Lede | ---- |
職員表
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
獲獎情況
第55屆奧斯卡金像獎(1983)
• 最佳導演(提名)
• 沃爾夫岡·彼德森
•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 沃爾夫岡·彼德森
• 最佳剪輯(提名)
• Hannes Nikel
• 最佳攝影(提名)
• 約斯特·瓦卡諾
• 最佳音響(提名)
• Trevor Pyke/Milan Bor/Mike Le Mare
• 最佳音效剪輯(提名)
• Mike Le Mare
創作背景
德國人沃爾夫岡·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被人們褒揚並不是因為他被好萊塢同化 之後的商業作品《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1997)和《完美風暴》(The Perfect Storm,2000),而是一部令他完全有資格受到廣泛尊敬的德國電影《潛艇風暴》(Das Boot,1981),這部反映二戰時期潛艇戰的驚險片獲得了82年奧斯卡金獎六項提名,沃爾夫岡·彼得森更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憑著德語電影獲得最佳導演提名的人。該片徹底征服了全球觀眾,也為戰爭類型電影建立了一次幾乎不可逾越的典範。
二次大戰期間,德軍一艘U型潛艇奉命出擊,完成對英國船隊的襲擊任務,當他們完成任務返航途中,卻遭遇上前所未見的危機。《潛艇風暴》片長超過三個小時,而從開始到結束的每一分鐘裡,時間幾乎都消耗在一艘德國潛艇的封閉空間裡面,滿臉油污、鬍子拉茬的德國海軍是影片的主要角色。在它的悠長篇幅之中並不缺乏大起大落的情節起伏,潛在的重重危機隨時威脅著艦艇上官兵的生命安全,這個貌似強大而冷冰凍的龐然大物完全不能自保,一切只能聽天由命。以德國人的觀點去審視、反思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並不多見,但幾乎一出現都成為了精品,從沃爾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ondorff)的《鐵皮鼓》(The Tin Drum,1979)到薩博(Szabo)的《摩菲斯特》(Mephisto,1981),雖然取材和角度各不相同,但對戰爭的批判和人性的揭示同樣深刻。《潛艇風暴》並沒有以上兩部電影那樣尖銳而明顯的批判性,也沒有在影片中為敵對雙方作出道義上的判斷,它僅僅以二戰中一群普通的德國士兵的角度出發,寫實、客觀地描寫這群非常時期的軍人。他們無條件地執行上級的命令,兢兢業業地堅守自己的崗位,甚至災難來臨也毫不退縮,深入研究對“敵人”的作戰方案,拯救即將崩潰的艦艇和日漸失去的勝利果實。然而面對無休止的戰爭,他們漸漸麻木了,朋友或敵人的界限越發模糊,被他們重創後掉下水中生靈的絕望求救都不能觸動他們的神經。而長時間徘徊在生死邊緣的折磨和壓迫,面對敵人、面對同袍、面對無助的困境,他們逐漸喪失了理性的判斷力,他們苦悶、憂鬱難以自拔,行為日漸失控並趨向瘋狂和歇斯底里。在殘酷的戰爭中,他們更象是一堆行屍走肉,原來性格鮮明、思想單純的年輕人已經徹底死去,取而代之的一部一部的冷血戰爭機器。他們失去了熱情、失去了思想,沒有現在更沒有未來,在一個冷漠而朝不保夕的環境中惶恐度日,何時會死去,何時才能結束,沒有人可以給他們答案。時間已經無人關心,空間已經不再重要,一切將會如何了斷......
沃爾夫岡·彼得森通過《潛艇風暴》,從人性的角度重新審視戰爭為全人類帶來的毀滅性災難。它通過詳實的資料充分地說明,戰爭不單只為被侵略的國家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作為德國、這個戰爭的發動者,它的人民同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同樣是廣大受苦受難民眾中的一員,而直接參與戰爭的士兵,更成為瘋狂野心的陪葬品,他們犧牲的不只是寶貴的生命,還有生存的權利和尊嚴,他們的在天之靈將永不瞑目!
影片評價
從意旨的層面來說,《Das Boot》盡乎完美地達到了我所理想的戰爭片境界,因為這裡幾乎聽不到任何狂熱的國家主義及民族主義論調(或許因為那是艘孤懸海外沉潛於遠洋的扁舟)。潛艇上的船員近乎機械地完成各自的任務(就像越戰紀錄片《Hearts Minds》里美軍轟炸機師的自述,他當時覺得向越南村莊投彈不過是個觸動按鈕準確無誤的operation),或是出於求生本能而奮勇當先。在更大的意義上,他們不過是戰爭機器上的一顆顆螺絲釘,以職業軍人的責任感去完成任務(雖然這是一個你死我活的任務)。他們冷酷,看到下沉的英國商船上跳入海中的船員而見死不救;他們脆弱,輪機長大難當頭竟精神失控擅離崗位,差點就被艇長就地正法,而隨軍記者則無望地凝視著一楨陸地的風景照片以求慰安。《Das Boot》的製作者既沒有譴責亦沒有謳歌這些船員,只是把發生的一件件事情呈現在觀者眼前,至於對此作出什麼樣的判斷,則需要觀者自己去完成。或許電影中唯一有英雄主義嫌疑之處,是全體船員臨危時(正如DVD封套的廣告詞:“捕獵者成為被獵者”),那種求生的意志與齊心協力。不過我想,即使在戰勝者眼中,那亦是相當值得尊重的行為,甚至堪稱另一種“意志的勝利”,只是這些英勇的行為本身絲毫不關國家社會主義的鳥事。
據說,在美國洛杉磯電影節首映時,導演彼得森非常擔心觀眾的反應,不僅因為該片長達6 小時的電視系列劇版本在德國國內受到批評,更因為洛城有很多猶太居民。當影片開頭的字幕提及二戰中,在U型潛艇上服役的4 萬德國船員只有1 萬名生還時,觀眾不斷發出噓聲。但放映結束時,觀眾卻起立為這部傑出的電影喝彩。這段軼聞是我看完《Das Boot》後讀到的,亦更堅定了我的判斷,即這部電影的確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戰爭片,它甚至超越了類型片本身的限制,亦超越了簡單的二元價值觀與道德判斷 (當然它亦絕非一部為納粹歌功頌德的影片),並在描寫人性與反映戰爭的荒謬與不仁上,達到了一個較為深刻與慈悲(沒錯,慈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