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基本資料:
年代:白堊紀早期
地層層序:早白堊世九佛堂組
化石產地:中國遼寧省朝陽市太平房鎮
化石編號:IVPP-V13352
食性:肉食
典型體長: <1米
命名者:徐星
類屬:
Neotheropoda新獸腳類
Tetanurae堅尾龍類
Avetheropoda鳥獸腳類
Coelurosauria虛骨龍類
Maniraptorifromes手盜龍形類
Maniraptora手盜龍類
Paraves近鳥類
Eumaniraptora真手盜龍類
名稱來源
2003年1月23日,《自然》雜誌封面文章發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發現的四翼恐龍,徐星發現正模標本跟某些標本有後肢與比例上的差異,於是建立為新種——顧氏小盜龍。
屬名“小盜龍”有小偷之意,種名“顧氏”則是為紀念為熱河生物群做出重大貢獻的中國著名古生物學家顧知微院士。
簡介
顧氏小盜龍的腿部和前肢長著較長的羽毛,它們是迄今發現的第一種四翼恐龍。首次關於顧氏小盜龍描述的研究報告發表於2003年,這項發現將對於古生物學家理解恐龍向鳥類進化過渡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顧氏小盜龍正型標本全長僅約77厘米,軀幹相對較短,僅為後肢長的44%~50%,尾很長:其以橈骨具突出的二頭肌結節、前肢第Ⅰ指很短、單一胸骨平且大、恥骨強烈彎曲、脛骨拱曲等可與趙氏小盜龍相區分。
科學家推測,它們利用四肢覆蓋的羽毛,可以從一棵樹飛行到另外一棵樹——這有點類似於鼯鼠的“飛行”方式。
特徵
顧氏小盜龍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其身體上除了發育著絨羽狀羽毛外,在其前、後肢及尾後部還發育著非常長的飛羽或尾羽。其前肢上飛羽的分布形式與現代鳥類的相似,初級飛羽約12枚,次飛羽約18枚:前者明顯長於後者,前肢外側的飛羽羽片呈不對稱狀而內側的飛羽羽片對稱。最不尋常之處是其後肢股骨、脛骨及骨上亦發育有很長的羽毛,其中骨上的最長且其外側的亦呈不對稱狀,與前肢上的飛羽類似。第15~18尾椎以及之後的尾椎上發育較長的尾羽,向後逐漸變長。這種羽毛分布形式表明從獸腳類恐龍向鳥類的演化過渡之中,可能經過了一個四翼階段,同時也表明這類小型的奔龍類可能已具備了一定的滑翔能力。
歷史發現
早期發現
20世紀前,古生物學家威廉•畢比(William Beebe)曾預言恐龍向鳥類過渡進化歷程中存在著一種四翼恐龍,但該時期並未發現任何能夠支持這些理論的化石證據。
印證
中國古生物學家徐星在中國境內共發現1000多具四翼恐龍化石標本,顧氏小盜龍生存於1.2億年前,是恐龍家族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其體長僅有42—83厘米,體重僅1公斤。
研究價值
通過仔細研究“顧氏小盜龍”等帶羽毛恐龍的化石標本。徐星博士認為,“顧氏小盜龍”的發現為“樹棲起源滑翔說”提供了最直接的化石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