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源流
血脈相承、世系繁衍、榮耀與悲歡,細敘在泛黃的譜書里,每一部家譜都是家族文化的大乘,眾多家族的大乘,則組成一部國家的歷史。
國史,家史,均為人之歷史。回溯千百年,我們的祖先篳路藍縷,開創了煌煌中華文明。
清明將至,又是祭奠先祖之際。滿是青苔的祖墓,又將迎來後世的禮拜。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氏族的家承中斷。他們的祖先何在?這成為難以追溯的問題。
劉氏湖南世系
長沙定王劉發湖南世系
始祖源明—永和—濟樂—歲紀—正坤—長曆—德堯—仁宏—廷光—爵南—行矩—復旺—茂清—孔陽—日永—得榮—聚義—劉累—昌益—劉歆—劉泳—劉淋—劉麓—洪周—劉申—茂高—道山—叨亮—劉先—劉坤—案寧—智和—劉繪—新興—觀榜—文楨—劉符—九齡—道總—伯憶—篤慶—楚陽—劉弼—劉勇—建平—敬典—昭然—之雄—劉茂—平環—劉良—世郎—昌允—萬忠—壽康—劉福—致祿—夫啟—維綱—宗仁—大化—閔鴻—劉晉—劉璜—鳴申—劉松—文先—伯仲—盛臣—孟清—劉喬—劉清—劉榮—劉煓—劉邦(西漢高祖)—劉恆(孝文帝)—劉啟(孝景帝)—劉發(長沙定王)—劉(欣)(茶陵侯)……斷接幾百年約28代……第108代紹榮(吉州刺史)—開泰—行昌(左司員外)—天寶(史部郎)—劉珍(遷贛廬陵祖)—劉維(輸林學士遷淦下社坑)—劉滔(遷吉水南岺粘溪金家園北坑始祖)—劉誠—劉政(縣令)—劉隆—劉鵬舉(宜尉)—劉俁(南岺粉溪祖)—少賓—克已—旗父—仕明—方翁—景道—德遠—士良—迪成—棕安—忠俊—志博—起泰—初耀—慶連—時顯(明嘉靖時由江西吉安遷寧鄉南塘落籍)—劉寶(資陽知縣)—邦益—劉昭—光裕—祚漢—之雄—有湖—起恍—序河—端莊—方大—紹選(劉少奇主席)—允斌、允諾、允真、劉源—維東、維澤—第150代希明。
中山靖王劉勝湖南世系
始祖源明(或監明、丹朱)—永和—濟樂—歲紀—正坤—長曆—德堯—仁宏—廷光—爵南—行矩—復旺—茂清—孔陽—日永—得榮—聚義—劉累—昌益—劉歆—劉泳—劉淋—劉麓—洪周—劉申—茂高—道山—叨亮—劉先—劉坤—案寧—智和—劉繪—新興—觀榜—文楨—劉符—九齡—道總—伯憶—篤慶—楚陽—劉弼—劉勇—建平—敬典—昭然—之雄—劉茂—平環—劉良—世郎—昌允—萬忠—壽康—劉福—致祿—夫啟—維綱—宗仁—大化—閔鴻—劉晉—劉璜—鳴申—劉松—文先—伯仲—盛臣—孟清—劉喬—劉清—劉榮—劉煓—劉邦—劉恆—劉啟—劉勝—劉貞—劉昂—劉祿—劉戀—劉英—劉建—哀華—德廣—劉良—劉誼—劉必—劉達—不疑—劉惠—劉雄—劉宏—劉備—劉永—劉晨—乾清—文琥—劉俊—劉熹—重輝—劉麒—振河—劉雅—洪舉—繼明—若宰—大宇—劉冰—廷撫—新賢—劉丹—光考—楚之—劉點—友珪—劉祓—子疆—運隆—官位—宏謀—劉淅—晉靈—曙道—成通—劉泉—樞衡—劉祥—天錫—劉沐—瓏圖—劉任—若還—劉尚—參常—德洪—月清—劉梅—富山—福高—文平—劉瓚—源遠(字褒,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江西遷湘北始祖)—劉詔—宗臣—貴盛—劉瓏—開七—廣傳(其子孫明清時期先後從廣東、江西等地遷湖南各地)。
廣傳配馬、楊二氏,生子十四(巨字派:源、湶、汌、淵、海、浪、波、漣、江、淮、河、漢、浩、深。子官五府道、三縣令、一提學、一都運、一按察、二大夫、一提督。)孫約91,曾孫360餘名,苗裔遍全球。廣傳公遺訓七律《勉子詩》配曲編成“世界劉氏族訓歌”,貽全世界劉氏兒孫共勉。劉勝—劉廣傳這一脈,自1世劉源明開始已傳198世,全國約有800萬人,湖南約有180萬人。
五七世:杜桓公(勝海公長子)字致祿,名桓,又名獻。生於周宣王十二年乙酉(西元前816年),此祖繫纍公四十世孫。事周宣王,為上卿大夫,劉氏至此始顯其名,封邑於杜,以邑為氏,為杜氏;爵位居伯,故號杜伯,(雍州長安縣有杜城,即為周杜伯之國)後世杜桓賜封於荀邑史稱荀卿,掛右將軍帥,聲譽顯赫。卒於周宣王四十三年丙辰(西元前785年),享壽三十二歲。
《竹書紀年》載:“周成王八年周滅唐,遷唐於杜,立杜伯國。”西周時諸侯於王畿內者為伯。周宣王時封杜桓為伯,周宣王四十三年(西元前785年),宣王聽妃鳩讒言,囚杜桓於焦(今長安縣韋曲東2公里焦村)並殺之,葬封地杜伯國南。《長安志》載:“杜伯墓在杜城清明渠邊,石槨四隅有石柱,以鐵索繞之,相傳水漲墓開,水落乃封”。
王將無端殺害杜伯而非其罪,有友佐儒諫王,與爭之九,復之而王不許,卒殺杜伯。佐儒寧死不殉君,以正杜伯之無罪也。被誣冤殺,封地杜城被奪,其子隰叔奔晉,後世為晉國士師,因官名顯赫,故以官命氏,又為士氏。傳至五世孫士會公,亦晉國大夫,曾食邑於隨和范,又為范氏、隋氏,士會又名隋會和范會,死後諡號“武”,因稱范武子。故劉、唐、杜、范士原系同祖,皆劉累之後裔。《國語》、《左傳》、《墨子》等典籍有云:杜伯為周大夫事周宣王。《太平廣記》中記載名桓,“伯”乃對大夫的尊稱。《史記》云:“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虞、宋國為公爵,魯、晉、齊、衛、蔡、燕、陳、祀、薛等國為侯爵,曹、鄭國為伯爵,邾、呂、吳、越為子爵,許國為男爵。
西周中前期,禮制儼然,諸侯少有譖越。後期王室衰微,各諸侯譖越頻出。周王封大夫,食邑某地,亦稱“伯”杜伯,為杜地(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的領主。(註:西周初,武王崩,成王立,西元前1021年),周公輔政,唐地的劉累後裔做亂,被周公誅,成王戲言封叔虞於唐,又稱唐叔虞,叔虞之子燮即位,因境內有晉水,改稱晉侯。
成王親政,封劉累後裔於杜,其後以國為姓,又稱杜氏,國君曰杜伯。故史家多雲劉氏在周為唐杜氏。後世杜伯之所以被廣為傳載,皆因其死。
關於杜伯被殺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宣王在位間有童謠“月將升,日將沒;桑弓箕袋(箕草編的箭袋),幾亡周國”,讖女子亂政,有人操桑木做的弓和萁草編的箭袋,周王罹難,周國幾近滅國。於是周宣王下令全國禁弓矢,由上大夫杜伯專督此事。恰有山野婦女不明政令,進城售弓矢,遂被殺。自此宣王以為童謠之言已應,不究此事。周宣王四十三年(西元前785年)大祭,宣王夜夢美貌女子自西方來,入太廟攜太廟神主東去。宣王驚,知讖語未消,乃殺杜伯。杜伯臨死言曰:“吾君殺我而不辜,若以死者為無知則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與諸侯在野外狩獵,日中,杜伯乘白馬素車,著朱衣冠,執朱弓挾朱矢,將周宣王射死車上。另一種說法是周宣王有個寵妃叫女鳩,他看上了英俊的杜伯,就想方設法去引誘他,杜伯拒絕了女鳩的勾引。結果女鳩惱羞成怒,在宣王面前誣告杜伯欺侮她。周宣王聽信了女鳩的話,就把杜伯處死。這兩種說法,散見於《國語·周語上》、《墨子·明鬼下》、《太平廣記·報應十八》、《論衡·死偽篇》,在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第一章也以此開篇。
《新唐書·宰相世系》載: “劉氏在周封為杜伯,亦稱唐杜氏。至宣王,滅其國。其子隰叔奔晉為士師,隰叔生士蒍、士蒍生伯缺、缺生武子會,此乃五世上卿之顯也”。考乎《國語》、《史記》,對隰叔論述不多,皆言杜伯被殺,其自隰叔奔晉為大夫,世代均為士師(職掌軍防),後世多襲此說。隰叔奔晉,時晉穆侯卒(西元前785年)晉殤叔元年(西元前784年)。杜桓妣西梁氏葬於山西省皇墩。
生子二:1隰叔、2昆叔。
五八世:隰叔公(杜伯公長子)字良,號闡叔。公避周難奔晉,受到晉國禮遇,後為晉士師(周代司管監察、獄訟之官)。以官為氏,改為士氏,生於西周宣王三十四年丁未(西元前794年),卒於周平王四十九年己未(西元前722年),享壽七十三歲,葬於山西省桃林。妣胡氏葬於山西省皇墩;章氏葬於山西省軍山。生二子:1杜原款、2士蔿、3士薦。
五八世:昆叔公(杜伯公次子)封於先邑,子先丹木,晉文公提拔其孫先軫為中軍元帥,先軫的兒子先且居後來継其位,為先、居姓之始祖。
五九世:杜原款(隰叔公長子)周惠王二十一年,魯僖公四年乙丑冬日(西元前656年)驪姬譖殺太子申生晉國大亂,晉獻公聽取被驪姬讒言誣陷太子陷害太子謀反,讓杜原款來證實太子謀反,原款不從,驪姬使力士以銅錘擊破其腦而死,群臣皆暗暗流涕。《春秋左傳》載:“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従筮。”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従長。且其繇(古同“籀”,占卜的文辭)曰: “專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必不可。”弗聽,立之。生奚齊,其娣生卓子。《左傳》載:雲及將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姬謂大子曰:“君夢齊姜,必速祭之。”大子祭於曲沃,歸胙於公。公田,姬置諸宮六日。公至,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地墳。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姬泣曰:“賊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殺其傅杜原款。生一女:杜祁。
六十世:杜祁(杜原款之女)晉文公四妃,為避驪姬迫害攜二子奔秦,文公六年八月晉襄七年乙亥(西元前621年),晉襄公卒。靈公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趙孟曰:“立公子雍。好善而長,先君愛之,且近於秦。秦,舊好也。置善則固,事長則順,立愛則孝,結舊則安。為難故,故欲立長君,有此四德者,難必抒矣。”賈季曰:“不如立公子樂。辰嬴嬖於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趙孟曰:“辰嬴賤,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且為二嬖,淫也。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國,辟也。母淫子辟,無威。陳小而遠,無援。將何安焉?杜祁以君故,讓逼姞而上之,以狄故,讓季隗而己次之,故班在四。先君是以愛其子而仕諸秦,為亞卿焉。秦大而近,足以為援,母義子愛,足以威民,立之不亦可乎?”使先蔑、士會如秦,逆公子雍。賈季亦使召公子樂於陳。趙孟使殺諸郫。賈季怨陽子之易其班也,而知其無援於晉也。九月,賈季使續鞫居殺陽處父。書曰:“晉殺其大夫。”侵官也。妣氏生二子:公子雍、杜回。
六一世:杜回公(杜祁之子)隨母姓,生得牙張銀鑿,眼突金睛,拳似銅缽,虬須捲髮,身高一丈有餘。力舉千鈞,慣使一柄開山大斧,重一百二十斤,曾一日拳打五虎,剝皮抽筋以歸,諡號為大力士。為秦將軍,其勇無比,西元前594年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晉,兩軍在晉地輔氏(今陝西大荔縣)惡戰。晉將魏顆與秦師杜回交手,突見一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穩,摔倒在地,當場被俘,魏顆大勝。後來魏顆在夢中見到那位老人,老人說,我是那位嫁人未殉葬婦人的父親。我今夭這樣做是為了報答你,這是“結草銜環”中結草的典故。妣氏生一子:杜洩。
六二世:杜洩公(杜回公之子)父杜回被魏國擒獲後潛逃至魯國。《左傳》、《宰相世系表》載:昭公四年(西元前538年)被叔孫豹聘為家臣的,年方二十有餘。杜洩因葬叔孫惹怒季平子。杜洩曰:“卿喪自朝,魯禮也。吾子為國政,未改禮,而又遷之。群臣懼死,不敢自也。”既葬而行。為避季平子殺身滅門之禍奔楚國,生大夫綽。綽生段,段生赫,赫為秦大將軍,食采於南陽衍邑,世稱為“杜衍”。赫少子秉,上黨太守,生南陽太守札 。札生周,御史大夫,以豪族徙茂陵。周生三子:延壽、延考、延年。延年字幼公,御史大 夫、建平敬侯。延年生六子:緩、繼、他、紹、緒、熊。熊字少卿,荊州刺史,熊生後漢,諫議大夫穰,字子饒。二子:敦、篤。敦字仲信,西河太守,敦生邦,字召伯,中散大夫。邦生三子 :賔、宏、繁。賔字叔達,舉有道不就。賔生二子:翕、崇。崇字伯括,司空掾,崇生畿。畿字伯侯,魏河東太守、豐樂戴侯。畿生三子:恕、理、寬。恕字伯務,弘農太守、幽州刺史 。恕生預,字元凱,晉荊州刺史、征南大將軍、當陽侯。預生四子:錫、躋、耽、尹。錫字世嘏,為尚書左丞。曾孫悊。悊生二子:楚、秀。秀生二子:果、皎。皎生徽,徽字曄,隋懷州長史、豐鄉侯。徽生吒、淹。
五九世:士蔿公(隰叔公次子)字子輿、籒,號太光。生於周平王二十六年丙申(西元前745年),卒於晉獻王十四年戊午(西元前663年),享壽八十三歲,葬於山西省汾州府南衙。首封晉士師,曰士氏,士氏之祖也。《國語》載:公於周惠王六年(春秋魯莊王二十三年)庚戌(西元前671年)為晉大夫,周惠王九年(魯莊公二十六年)癸丑(西元前668年)為晉大司空,佐晉獻公城絳,(繹是晉都城為繹縣,屬山西平陽府),以深其宮,晉君無患,謀略顯於當時也。使修“士蔿之法”。弁糾御戎,校正屬焉,使訓諸御知義。
妣易氏生卒年未詳,合葬於山西省平陽府朱溪、坐西向東。生二子:1士缺(字成伯)、2士吉(其後裔為士吉氏)。妣謝氏生一子:3士縠。
五九世:士薦公(隰叔公三子)《國語》載:晉獻公忌桓慮莊之族(其同族兄弟)為患,大夫士薦獻計散其黨,因誘食而殺之,士薦有功被賜封為大司空。
六十世:士缺公(士蔿公長子)字成伯,號伯缺,襲父職。任士師,生於周桓王七年戊辰(西元前713年),卒於周襄王十五年甲申(西元前637年)山西省平陽府朱溪、坐西向東。
妣司馬氏生於周桓王八年己巳(西元前712年),卒於周莊王十一年(魯莊公八年)乙未(西元前686年)生一子:士穆子。妣鍾氏生於周莊王十二年丙申(西元前685年),卒於周匡王三年辛亥(西元前610年),享壽七十六歲,夫婦同葬。生二子:士倉、士會。
六十世:士縠:(士蔿公三子)生於周桓王二十三年甲申(西元前697年),《國語》載:魯文公九年癸卯晉國內亂被殺(西元前618年)三月二十八日,享壽八十一歲,妣吳氏合葬於山西省汾州府藍田。生子士偵伯,偵伯生士富。
《左傳》載:周襄王二十七年丙申(西元前625年)為晉司空,(周代為六卿之一,司掌水土,為後代工部之始),公會諸侯及魯公孫敖,盟於垂隴,晉討衛故也,公堪其事。《左傳》、《春秋》記載公能勝任結盟之事,周襄王三十三年(魯文公八年)壬寅(西元前619年),晉襄公任命公為中軍元帥。
王符《論箋校正》:引後紀十一云:“士蒍生士縠,為縠氏。”
六一世:士會公(伯缺公三子)字季,號千秋。范武子,即范會、范氏受姓之祖。生於周惠王十七年辛酉(西元前660年),卒於周簡王三年戊寅(西元前583年),享壽七十八歲, 葬於沛縣下坑子坐東向西有金字碑,碑前有石牛石馬為記。《國語》載:“春秋時晉國人,祖士蒍,佐晉獻公定策,盡滅桓、莊之族及游氏,升大司空”。西元前636年,晉人殺懷公。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後歸國嗣位,是為晉文公。大會群臣,行復國之賞,賞分三等。士會雖無從亡之勛,但心儀重耳,嘗輔以謀議,故敘列二等之賞。西元前632年,晉、楚爭霸,戰於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楚軍敗績,晉文公稱霸。是役,士會代舟之僑為戎右將軍,其名始入《春秋》。《左傳》載:周襄王三十二年,晉襄公死,其子年幼,欲立其弟公子雍為王。大臣趙盾派士會出使秦國,迎襄公弟公子雍回國繼位,因襄公夫人阻撓,趙質中變,改立襄公兒子夷皋為王。秦晉為此交戰,秦軍大敗,士會亦只好留秦。秦項王四年,秦代晉,晉使人偽降,接士會歸晉,有子留秦。會生三子,惟留秦者士軾,復為先祖劉累之姓姓劉。正如宋人鄧名世在《古今姓氏書辯證》中所說:“劉姓出自祁姓陶唐之後,生子有紋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名。能擾龍,事夏王孔甲,為御龍氏。商高宗武丁時,徙封豕韋,又為豕韋氏。商末徙封於唐。居堯之故墟,又為唐氏。周成王滅唐,封其後於杜陵,又為杜氏。杜伯事周宣王,無罪見殺,其子隰叔奔晉因有功為晉士師,以官命氏,又為士氏。生士蒍,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會。魯文西元年,晉人使士會迎公子雍不得入,士會遂留事秦。晉靈公八年,晉召士會歸晉。其子孫處秦者復為劉氏”。據劉氏族譜載:“士會歸晉,次子士雃留居於秦,避秦獲援累祖之姓復為劉氏曰劉軾。軾生明,明生遠,遠生陽,十世孫,戰國時獲於魏,遂為魏大夫。《國語》載:“仕秦為秦大夫,襄公九年,秦景公使士雃乞師於楚,將以伐晉。秋,楚子師於武城以為秦援,秦人侵晉”。《史記集解》載:“戰國時劉氏隨秦伐魏,為魏所獲,仕魏,為大夫。魏惠王九年由安邑遷都於大梁。魏遷都,徒大梁,生清(劉邦曾祖父劉清)”,“劉氏隨魏徙大梁,都於豐,居中陽裏”。《史記集解》李斐曰:“沛,小沛也。孟康曰:“後沛為郡,豐為縣”。清生豐公仁浩,浩生煓公,字執嘉,生四子曰:伯、仲、邦、交,伯公早殤,生子曰信,未冠夭殤,邦名曰季,即我高祖皇帝矣”。清卒葬此,墳墓至今猶存,人稱“漢皇陵”。(註:今在江蘇豐縣金劉砦村)。西元前621年,晉襄公死。子夷皋年幼,國內發生立長立嫡之爭。執政趙盾欲立文公之子、襄公之庶弟公子雍為君。其時,公子雍在秦國為人質。遂遣先蔑、士會赴秦迎雍。既行,趙盾因畏國人責難,卒然變計,改立夷皋為君,是為晉靈公。但此時先蔑、士會已經到了秦國都城。秦國派白乙丙率車駕四百乘送公子雍入境,止於令狐(在今山西臨猗西)。趙盾聞知,乃自將中軍,屯於堇陰。秦國以為晉師前為迎雍,故不加戒備。詎料,趙盾引軍於夜間劫秦營,秦軍大潰。白乙丙力戰得脫,公子雍則死於亂軍之中。先蔑、士會見狀,不敢歸晉,不得已從秦師而返。士會在秦不與先蔑相見。或曰:“子能興之俱亡,而不能見於此,焉用之?”。士會曰:“吾與先蔑同罪,非慕其義而從之,又何見焉!”。蓋責先蔑位列六卿,而不能匡諫於前,且俱出奔,惡有黨也。西元前615年,秦康公銜令狐之恨,自統大軍,以士會為參謀,渡過黃河,攻晉邑羈馬(今山西永濟南),拔之。趙盾合報,卒晉軍紮營於河曲。用臾駢之策,深溝高壘,固守不戰。康公求戰不得,問計於士會。對曰:“趙氏新任一人,姓臾名駢,此人廣有智謀,今日堅壁不戰,蓋用其謀,以老我師也。趙氏有側室子穿,乃襄公之愛婿,有寵而驕,恃勇而狂,未諳軍旅之事,聞此番求為上軍佐,趙盾未從其請而以臾駢為之。趙穿懷恨在心,故僅以私屬從行,附於上軍,意在奪臾駢之功也。若我以輕兵挑其上軍,臾雖欲堅守不出,穿必恃勇來追,因之而戰,不亦可乎?”。康公從其謀。果然不出士會所料,趙穿傲上,不秉將令,率私屬百乘迎戰。秦軍佯敗誘退,穿追之不及而返。怒罵臾駢畏死,不肯協力同追。復又整軍驅車出營追逐秦師。盾聞訊大警,曰:“狂夫獨出,必為秦擒,不可不救也!”。乃令三軍幷出,方截得趙穿而歸。秦師鏇得諜報,晉軍謀在河口設伏,以堵秦歸路。士會審時度勢,恐為晉所乘,乃勸康公連夜改道退軍。在行進中攻擾晉之瑕邑,經桃林塞全師而歸。翌年,晉患秦用士會,乃於諸浮集六卿而議之。趙盾嘆曰:“士會在秦,賈季在狄,難日至矣,若之何?”。郤缺①曰:“士會能賤而有恥,柔而不犯,其智足使。且奔秦非其罪也。欲除秦害,先去其助,宜召回士會為是”。盾曰:“秦方寵任士會,請之,必不從。何計可復之?”。臾駢舉魏壽餘,曰:“此人頗能權變,使之詐降於秦,乘間誘歸士會,當可成功”盾從之。臾駢夜叩壽餘之門,告以六卿所議及招士會之策。壽餘應允。次日,趙盾以靈公命,使壽餘督有司出戍黃河邊境。壽餘佯裝抗命。盾亦作態佯怒,命韓厥搜捕壽餘府第,系其妻孥而故意縱壽餘逃走。壽餘連夜遁往秦國,見秦康公哭訴請降。士會在旁不置一詞。康公以問士會,對曰:“晉人多詐,未可輕信也。果是真降,當以何物為憑?”。壽餘於袖中出一文書,乃魏封邑土地、人民之冊,語康公曰:“明公能收容壽餘,願以食邑奉納”。康公在猶豫間,壽餘急以目眄士會,且躡其足。士會身雖在秦,然亦心戀故土。見壽餘之態,己陰會其意。遂封康公曰:“河東諸城,再無大於魏邑者,若得魏據而扼之,以漸收河東之地,亦是長策。只恐魏有司懼晉之討,不肯來歸耳!壽餘曰:“魏有司名為晉臣,實乃壽餘之私屬也。請遣一熟知晉情之人,隨我前往曉諭。明公率一軍屯於河西,遙為聲援,必可成功也”。康公許之,顧士會曰:“卿熟諳晉事,須同寡人一行。既至河口,安營已畢,前哨報:“河東有一枝軍屯紮,不知何意?”。壽餘曰:“此必魏人聞有秦軍,故為備耳!彼未知臣之在秦也,誠一東方之人,熟知晉事者,與臣先往諭以禍福,不愁魏有司不從”。康公命士會同往。士會頓首辭曰:“晉人虎狼之性,暴不可測,倘臣往諭而從之則可,萬一不從,拘執臣身,君復以臣不堪任使,加罪於臣之妻孥,非徒無益於君,而臣之身家枉被其殃,九泉之下,可追悔乎?”。康公曰:“卿宜盡心前往,若得魏地,重加封賞;倘被拘留,寡人當送還卿之家口,以表相與之情”。遂與士會指黃河為誓。士會乃隨壽餘歸晉。後康公果然送還士會妻孥歸晉。士會感康公之義,致書稱謝,且勸以息兵養民,各保四境。康公善之。從此,秦、晉間互不加兵者幾二十年之久。西元前601年,士會將上軍,始為晉六卿。西元前597年,楚攻鄭。晉景公謀救鄭,拜荀林父為中軍元帥。士會為上軍主將,郤克佐之,發兵車六百乘救鄭,及至黃河口,得諜報:鄭被圍三月,待援救不至,已降楚。楚師且將北歸矣。士會語林父曰:“救之不及,戰楚無名,不如班師,以俟再舉”。林父善之,欲返。中軍副帥先谷沮之,偕趙同、趙括引軍渡河迎戰。諸帥不得已而從之,三軍並濟黃河。晉、楚戰於鄴(今河南武陟東南),終因晉軍將帥不能相協,各行己意,輕敵無備而為楚軍所敗。晉中、下兩軍潰不成列,敗兵渡河爭船,自相殘殺,舟中指盈可掬。惟上軍不敗。蓋士會預為之備,令上軍諸將各率所部兵眾,依託敖山之險,七處設伏,士會又親自引軍殿後,軍容整肅,楚不敢逼。直待中、下兩軍殘部餘眾盡渡黃河,方始整旆而還。西元前593年,士會率師攻滅強鄰赤狄之甲氏、留盱及留盱所屬鐸辰諸部。自此赤狄之土,盡歸於晉國。時晉國歲飢,盜賊蜂起,執政荀林父患之。訪國中之能察盜者,得郤雍。此人善於億逆,嘗游市井間,日獲盜數十人,市井怵懼而盜患愈滋。大夫羊舌職謂林父曰:“如今盜未盡獲而郤雍之死日將至矣!”。林父問其故,封曰:“子恃郤雍一人之察,然不能盡滅群盜。而群盜合力則可以置郤雍於死地也,不死何為?”。越數日,郤雍偶行郊外,群盜數十人合而攻之,割其頭以去。林父憂憤成疾,不久亦死去。景公聞羊舌職之言,召而問弭盜之策。對曰:“弭盜之方,在乎化其心術,使之知廉恥,非以多獲為能也。君如擇朝中之善人,使顯榮之於民上,彼不善者將自感化,何盜之足患哉!”景公又問:“今吾國中善人何為最?卿試舉之”。對曰:“無如士會。其為人,言依於信,行依於義,和而不諂,廉而不矯,直而不亢,威而不猛,君必用之”及士會滅赤狄還,景公以士會之功,奏聞於周定王,定王賜士會黻冕之服,位上卿。代林父為中軍元帥,且加大傅之號,改封於范,是為范氏之始。《史記》正義韋昭云:“晉正卿士籒之孫,成伯之子季武子也。食采於隨范,故曰隨會或曰范會。季,范子字也。”士會將緝盜科條盡行刪削,專以教民勸化為務。於是晉國之盜多逃於秦國。是年冬,晉景公又使士會平定周王室之亂。定王享以諸侯之禮,以示優寵。士會歸而益求典禮之制,以修晉國之法。西元前592年,晉君使郤克征會於齊。郤克固有跛足殘疾,適為齊侯母夫人窺見,被恥笑,受辱而歸,怒不可遏。日夜向景公言伐齊之利。士會患之,語士燮曰:“吾聞之千人之怒必獲毒焉。夫郤子之怒甚矣,不快心以逞於齊,必發怒於晉國內。不得政,何以逞怒;餘將致仕焉,以成其怒,冀其無以內易外也。爾勉從二三子以承君命,唯敬”乃告老,讓之以政。若干年後,趙文子②與叔向同游於晉墓地九原。趙文子曰:“死者若可起也,吾誰與歸?”叔向曰:“其陽子乎?”文子曰:“夫陽子行廉直於晉國不免其身其智不足稱也”叔向又曰:“其狐偃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見利而不顧其君,其仁不足稱也”叔向曰:“子意屬誰?”文子曰:“唯范武子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追不阿而退”註:①郤,讀音xì(戲),古姓,封於鄙地,因地名而得此姓。②趙文子,即趙武也。來源:《范氏歷代先賢史料》(景范教育基金會編)妣龍、周、潘氏,生卒年未詳。妣均葬於豫州范邑高碼頭(今河南范縣高碼頭鄉老范莊)。生三子:1士燮、2士雃、3士魴。
六二世:士雃公(士會公次子)諱士軾,晉靈公七年(西元前614年)士會歸晉時子士雃未隨留於秦,為避秦獲復為劉氏曰劉軾,生於魯文公二年乙丑(西元前632年),卒於魯襄公七年乙未(西元前566年),享壽六十七歲,妣殷氏,生卒年未詳。合葬於陝西曲江府城郊外。生四子:1貴龍(鳴魁妣梁氏、郭氏)、2貴文(鳴甲)、3貴鳳、4貴舞。
六二世:士燮公:(士會公長子)字文叔,劉軾之兄也,西元前593年秋,士會告老。士燮進入六正行列,任上軍佐。士燮作為范氏宗子,在六正中排名第四。士會退休後至少還活了四年,有他在,兒子在晉國政壇的日子自然比較好過;士會也反覆教導兒子為人要恭敬、低調、為自己身後范氏在晉國的安全著想。而士燮是孝子,牢牢記住父親的教誨,迅速從一個活潑機敏的青年成長為一位老成、穩重的政治家,牢牢記住父親的教誨,幷奉行於終身。擔任上軍佐時期,士燮還是明顯表現出他作為一個青年才俊固有的才智與幹勁。前588年,晉景公增設三新軍,晉國共12卿,士燮職務不變。前583年左右,中軍佐荀首去世,士燮升任上軍將;約於此年,晉國減新軍為一軍,晉國公司均八卿。前577年左右,中軍佐荀首去世,士燮升任中軍佐。西元前574年6月9日(戊辰),士燮去世。享壽六十七歲,葬於古青州西城外、白鹿伴松形,因食邑於范為范氏,又名範文子,妣柳氏、伍氏,具封夫人,歿後與公合葬九原祖墳,後人對其像贊曰:“凱鏇歸國,甘步後塵,之反不伐,公貽其人”。
會生文叔燮,燮生宣叔匄,匄生獻子鞅,鞅生吉射,又為士氏、范氏之宗祖也。
六二世:士魴公(士會公三子)彘季、彘恭子,士會少子,軾之弟也。周簡王十四年,晉歷公被弒,士魴與苟瑩迎立晉悼公。悼公命士魴為上卿,封到彘邑(今山西霍東縣東北)稱為彘公予。魯襄公十三年辛丑夏,新軍佐士魴去世,此時彘裘年紀尚幼,不能出任將帥。後士魴之子孫用其封地,“彘”作姓氏,士魴即彘氏之始祖也。詩讚曰:晉國名卿歷代封,范劉彘姓在其中,三姓皆為同血緣,一脈相承世系濃。
六三世:貴文公(劉軾公次子)字明,諱元瑞,號鳴(明)甲,本為官爵,而棄顯貴之爭移居古青州東昌府隱居立業,其第十三世孫劉邦,於西元前206年即漢朝開朝皇帝位,曰:“漢高祖”。生於周匡王一年巳酉(西元前612年),卒於周安靈王十七年(魯襄公十八年)丙午(西元前555年),享壽五十八歲,葬於古青州東昌府荏平縣。妣歐陽氏、胡氏,生卒年未詳,考妣同葬。生五子:l宗仁、2宗義妣王氏、3宗禮妣周氏、4宗智妣千氏、5宗信妣餘氏。
六四世:宗仁公(貴文公長子)字遠、號廣定,生於周簡王二年丁丑(西元前584年),卒於周景王十八年甲戊(西元前527年),享壽五十八歲,妣楊氏合葬於古青州樂昌縣、蛇形。生三子:1富仙、2富仁、3富任。
六五世:富仙公(宗仁公長子)字陽,又字美榮,號鞅。生於周靈王十八年(魯襄王十八年)丁未(西元前554年),卒於周敬王二十六年丁未(西元前494年),享壽六十一歲,葬於古青州西城外、白鹿伴松形。
妣曹氏、胡氏,生卒年未詳,與夫同葬。生六子:1劉得,2劉開、3劉閏、4劉玉、5劉修、6劉斗。
劉氏源流史
湖南劉氏在宗族淵源上大都屬於“漢室之後”。考其淵源主要分為三大宗派:一是楚元王劉交後裔的彭城劉氏派(這一脈人口較少);二是中山靖王劉勝後裔的中山劉氏派,即客家劉氏派;三是長沙定王劉發後裔(多出自安城侯劉倉)的長沙劉氏南派。
從古而今,劉姓占據湖南人口比例為重。據劉繼德考證,湖南劉姓早具盛名。公元前156年,西漢文帝太子景帝(劉啟)繼位,重置長沙國,史稱“劉氏長沙國”。公元前155年季春,景帝封庶子劉發為長沙王。劉發於公元前129年薨,謚為定王。
《劉氏族譜》載:“堯帝至79世劉發,首任長沙王,在位28年,共傳7代8王,歷時164年(公元前155年至公元8年),乃劉氏長沙國也。西漢長沙國與王都西安相比是極偏遠又極不發達的地方,僅有臨湘、羅、下雋、益陽、連道、湘南、安成、丞陽、茶陵、攸、昭陵等縣,後啟公景帝視劉發國小地狹,又賜武陵、零陵、桂陽三郡歸長沙國。劉發僻居長沙,思念長安母親,故每年將長沙米運往長安,以示供養母親,盡子之孝道;再將長安土運來長沙築一高台,以登臨向西望母,亦被稱之‘望母台’、‘定王孝台’,後建‘定王廟’,是長沙十大古景之一,被歷代文人所推崇。”
公元25年,原西漢皇室宗族、長沙定王劉發第6代孫劉秀(即光武帝)擁兵稱帝,推翻了王莽新朝,又建立起一個漢朝政權,因以洛陽為都,史稱東漢。由於全國各地分布著農民起義隊伍和各色武裝割據,劉秀又展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公元26年(建武二年),劉秀封西漢末代長沙王劉舜之子劉興為長沙王,復建長沙國,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勢。到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長沙相韓福、桂陽太守張隆、零陵太守田翕、蒼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錫光等,相率遣使貢獻,悉封為列侯。至此,包括長沙在內的湖南全境正式歸於東漢。長沙的歸漢,對劉秀統一天下的戰爭起到了重要作用,劉秀於公元40年(建武十六年)統一中國。早在公元37年,劉秀以長沙王劉興等“皆襲爵為王,不應經義”,將其改封為臨湘侯,又將長沙國廢除,改為長沙郡。
“劉氏長沙國”從劉發始封王至西漢滅亡劉舜被廢,共傳7代8王,國祚延綿164年。後東漢光武帝又在建武三年(公元27年)恢復長沙國,封劉舜之子劉興為長沙王。12年後廢長沙國,改封劉興為臨湘侯。
劉氏長沙國君主(長沙王)第一任,劉發。第二任,戴王(一作康王)劉庸。第三任,頃王劉鮒鮈。第四任,剌王劉建德。第五任,煬王劉旦。第六任,孝王劉宗。第七任,繆王劉魯人。第八任,劉舜。第九任,劉興。漢代長沙國、長沙郡為劉姓一大郡望。
北方劉氏“奉編入楚”
殘唐五代時,中原地區的大批劉姓官員,因世變,帶著家小向湖南地區遷移。殘唐進士劉參常(字從雲),曾任懷慶府太守。生子4:長子德洪(字安定、號伯喜)官大司馬,次子德量、三子德廣、四子德明均是朝廷命官。公元907年,後梁朱溫篡位,長子德洪遷桂陽,次子德量、三子德廣、四子德明分別遷岳州、益州、華容等地,系河南遷湘南、湘北始祖之一。
宋元時期,劉姓人口大約有360萬,系全國第4大姓,而江西、河北、山東劉姓人口占全國劉姓人口的40%左右。這兩個朝代的皇帝們害怕劉姓居住一起族大郡望,人多勢眾,起謀反之心,故下旨“奉編入楚”。湘中地區入湘始祖劉玉盛,其後裔稱“三文五吉派”。三文(劉文政、劉文遠、劉文滔),五吉(劉吉茂、劉吉祥、劉吉蘊、劉吉才、劉吉星)都是於宋景德年間及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奉編入楚”,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遷移落籍於星沙(今長沙縣),後徙居湘潭、婁底、邵陽等地。
湘北地區遷湘始祖劉褒(祖父劉鞈,字仲偃,宋代進士,官集英殿修撰贈資政殿大學士;父親子翬,字彥仲、號文平,官授承務郎贈太師父)因世變棄官,於宋高宗建炎六年(公元1133年)帶著妻吳氏,子仕清、仕海、仕源、仕溟、仕淵及家丁20餘人,由江西南昌鐵樹宮楊柳巷隱居長沙太陽橋。長子仕清遷湘陰,次子仕海遷岳州三田一洞,三子仕源遷巴陵(子孫後遷華容、南縣、益陽、湖北監利),四子仕溟遷平江南港,五子仕淵遷居廣東。
在明清時期“江西填湖廣”的中國大移民浪潮中,大批劉姓精英都離開江西故鄉,紛紛前來湖湘大地拓荒創業。這些勇敢的開拓者們定居湖南後,將其開拓創業的精神傳給後代,而他們的後裔也大都能繼承先志、光大祖業,在幾百年的不斷奮鬥中日益壯大起來。因此到近代以來,湖湘劉姓的發展就高潮迭起,呈現出人文蔚起、英才輩出、燦若星辰的繁榮景象,湧現出了革命先烈劉道一、劉雲、劉士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元帥劉伯承(據考證劉伯承系長沙定王后裔)等一大批近現代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人物和家族,他們不但為湖南劉氏也為整箇中華劉姓的歷史譜寫了燦爛輝煌的一頁。
解放前夕,華北地區一大批風華正茂的劉姓黨員、幹部、軍人紛紛南下,加入到解放湖南、建設湖南的行列。解放後,這些南下幹部定居湖南,都擔任各級、各部門的要職,為建設湖南作出了重大貢獻。現在這些來自北方的老人們都子孫滿堂,這些子孫們都因工作分布於各條戰線、各個市縣,將來這些南下幹部的子孫們,自然也成了由北遷湘的劉氏始祖。“原湖南省委副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政協主席劉夫生,原副省長劉亞南等省領導,就是這批南下幹部之一。”
劉繼德說,2008年,一批健在的南下戰友在湖南省委招待所聚會,談到飲食文化時,他們都笑著介紹:“解放初,(未入湖南前)我們在家鄉早餐吃麵食,而到湖南吃的是大米,一時不習慣;在我們的影響下,現在的湖南人不僅早餐吃麵食,中、晚餐吃麵食也習以為常了。”
《湖南劉氏源流史》
長沙9月2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徐海瑞 實習生 馮平)近日,《湖南劉氏源流史》正式由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該書作者、湖南炎黃文化研究會研究員劉繼德認為,這是國內第一本姓氏源流專著。
劉氏文化源遠流長。《劉氏族譜》記載:上古時期堯帝九子源明為劉姓第1世(以封地為姓)“開創始祖”,自源明公開始,歷時4000餘年,已傳180餘代。
據劉繼德介紹,《湖南劉氏源流史》自1998年開始收集資料,2008年開始撰寫初稿,六易其稿,至2010年秋始成,前後歷時13年。
儘管該書已成,但劉繼德仍希望劉氏族人若有姓氏譜系資料,,以豐富《湖南劉氏源流史》的內容。
作者介紹
劉繼德,大學文化,高級職稱,岳陽縣人。少居貧苦之家,16歲棄學參軍,青年從政從商,中年從文從教。現任國家安監總局信息研究院湖南聯絡處調研員,某雜誌社主編。兼任中國地方文獻研究會研究員,湖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研究員。
對越自衛還擊戰中擔任《戰地之星》、《法卡山英雄譜》主編,部隊期間發表新聞、通訊、文學作品多篇,19篇作品獲獎,三次因出色完成作戰宣傳任務榮立三等功。
回地方後,曾兩屆編修史志,出版縣誌、省志叢書多部。出版旅遊叢書《民間故宮張谷英》、《靈霧山攬勝》等,為開發湖南旅遊資源作出了積極貢獻。著有《民間神鬼大辭典》、《八仙遊湖湘》等民間文學作品,深受各界喜愛,系著名民間文藝家。
現任《湖南姓氏源流史》叢書、《中華百家姓源流史》主編。
前 言
水有源,木有根。水木尚有根源,豈可人不敬宗念祖?自古國有史、府有志、家有譜,編史修譜乃國家富強,民族興旺,家族昌盛之舉。時值盛世,國倡和諧,乃承先啟後之時。奉先思孝,存史睦族,乃劉氏優良傳統。值第五次湖南劉氏聯誼大會開幕之日,《湖南劉氏源流史》正式出版發行。該書的出版,將對國家起到存史資治、教化後人的作用,同時也是湖湘480萬劉姓族人值得慶賀的一件喜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她”將把湖南劉氏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把湖南劉氏文化不斷推向前進。
劉氏文化源遠流長,據《左傳》、《史記·夏本綱》、《漢書·地理志》、《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漢書·高帝記》、《元和郡縣圖志》、《周禮》等史書和《劉氏族譜》記載:上古時期堯帝九子源明為劉姓第1世(以封地為姓)“開創始祖”;夏朝丞相“御龍氏”劉累系劉姓第18世“建姓始祖”;漢高祖劉邦系劉姓第75世“國姓始祖”。自源明公開始,歷時4000餘年,已傳180餘代。自西漢開始,劉姓共有帝王66人、起義領袖12人、國家主席1人,執政時間有700餘年之久。
湖南劉氏,自公元前158年就設立了“劉氏長沙國”,西漢景帝劉啟之子劉發首任長沙王,謚為定王(現保存有“定王台”),共傳7代8王,歷時164年。漢晉之世,長沙劉姓為中華劉姓一大郡望。劉氏遷湘,濫殤於西漢,雛形於北宋,高潮於洪武,餘波於清初。其間,歷經了“奉編入楚”及“江西填湖廣”的兩次大移民。2008年3月31日,湖南省公民信息管理局在《瀟湘晨報》公布,湖南現有劉姓人口4799256人,占全省人口的7.05%,劉姓為湖南省第二大姓。劉姓人口作為湖南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人才輩出、文人志士甚多,為湖南的發展進步、經濟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西漢劉氏長沙國王劉發,為拓展湖南的疆土建功立業,今天湖南的地大物博應歸功於我劉氏先祖。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力促國民經濟發展,才有今天的繁榮富強。為了溯古追源,發掘劉氏歷史,弘揚湖湘文化,在湖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湖南劉氏源流史編輯部,編修出版這部史無前例的《湖南劉氏源流史》。
《湖南劉氏源流史》共分三大篇:劉姓源流篇,劉姓文化篇和湖南劉姓源流篇。第一篇記述了全國乃至全世界劉氏的源流、遷徙和分布狀況。第二篇記述了劉氏的族訓家規、詔書序跋、名人頌評、旅遊開發等。第三篇記述了湖南劉氏的歷代祖綱源流,遷湘始祖概況及全省各市州、縣(市)、區劉氏族人的遷徙分布狀況及各大支脈的源流世系圖。
該書自1998開始收集資料,2008年開始撰寫初稿,六易其稿至2010秋始成,前後歷時13年。在廣徵博採資料的過程中,中國文史館、上海圖書館、湖南圖書館、湖南方誌館、少奇紀念館、何光岳藏書樓、世界劉氏宗親網、中華劉氏宗親網,及湖南500餘位劉氏宗親,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在編修過程中,何光岳著《中華姓氏源流史》,杜耘亞主編的《劉累族氏與魯山歷史文化》,湖南圖書館編著的《湖南氏族源流》,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湖南省志·人物誌》,湖南各地劉氏宗親提供的2000餘部《劉氏族譜》、《劉氏大同宗譜》、《劉氏皇譜》及800餘本《劉氏(家)行譜》等著作、書刊,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又給部分《劉氏族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供了論證的依據。謹此對這些研究、編修作者和提供資料的同志一併致謝。
我劉氏族史上溯伊祁之始,下逮繼世之宗;明昭穆以尚禮,序長幼以尚齒,列祖像以尚思。君親一理,忠孝一道。忘之者謂之逆,遺之者謂之棄,慢之者謂之褻。為人臣當鞠躬盡瘁,為人子當慎終追遠。編著《湖南劉氏源流史》,是著述之大業,舉族之盛事。本書依據詳今略古,尊重史實的原則,基本做到了理清世系、考證源流,研究人物、教化後人。但由於湖南歷史上戰爭與自然災害等原因,人口四處遷徙;加之又遇“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破壞,資料殘缺不全。編修人員雖作了很大努力,錯漏之處仍在所難免,懇請各位領導、行家、讀者及湖南劉氏宗親批評、賜教,以便在續修時修改補充
凡 例
一、本書以史料和譜牒為依據,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據事直書。
二、遷湘始祖“三文”、“五吉”屬於湖南劉氏大宗,後裔有180餘萬之眾。明、清兩代,各地遍修族譜,有的在源流世系中,尊楚元王劉交為始祖,有的尊長沙定王劉發為始祖,有的尊中山靖王劉勝為始祖。而在當代各地所修的大量譜志中,筆者發現只有兩種“依據”:一是中山靖王劉勝脈孝懷帝劉禪世系,多見於懷化、湘西、常德及部分邵陽劉氏所修大量譜志當中;二是長沙定王劉發之子安成侯劉蒼世系,多見於長沙、湘潭、益陽、婁底及部分邵陽劉氏所修大量譜志當中。鑒於這兩種譜源,筆者曾召開當代相關主修人員會議,會議一致認為,以各地所修族譜為依據,求同存異,不作考辨和注釋。
三、“墨莊”劉式的後裔遍布湖南全省,人口約有200餘萬之多。而關於劉式的歷史記載,史料中只有“劉式,系南宋進士”及“出自祁姓堯帝後裔,新喻墨莊劉氏源出彭城”等簡單記述。而在湖南的大量劉氏族譜中,湖南四大主脈楚元王劉交、中山靖王劉勝、長沙定王劉發、漢武帝劉徹,都是墨莊劉式的先祖。筆者查閱了古今關於劉式的文獻,大都只能說明劉式系江西新喻獲斜村(今江西樟樹市黃土崗鎮人)及前後幾代著名人士,而四代以前之祖則有些牽強附會。真正能反映其世系的只有江西、湖南、廣東的劉氏族譜,但這些族譜中無法考證哪家正確。為了尊重各地的譜志,本書不作考辨。
四、在收集資料、撰寫初稿過程中,筆者發現湖南劉氏大部分出自名門之後。考其源流世系時,卻發現很多問題。如劉式、劉遐、劉禹錫、劉大夏、劉錦棠等人,一說是劉交後裔,二說是劉勝後裔,三說是劉徹後裔,四說是劉發後裔。並把代數編得模糊不清,世系難辨,甚至把四大主脈中的名人也混淆其中。有的把近代名人也編成了自己的鼻祖。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筆者認為:“名人後裔之錯出自名人。”歷代各地修譜,一般都請名人作序,而不少名人在作序時,只知道劉姓源流而不清楚該支脈的源流,故將一些劉姓名人張冠李戴地寫入序中,以增其色。後人修譜時,又以序為依據,以訛傳訛,終至混亂。本書綜合族賢意見,據譜直書。
五、20世紀80年代以前,大部分地方族譜均以手寫石印版,繁體字較多,有的字因加筆少劃無法辨認,有的是新華字典和電腦上無法查找之字,本書則採用舊譜中同一人有“字”、“名”、“號”之優勢,本書選擇其中一種編入。
六、舊時遷居時間短、人口少的劉姓,因與遷居時間長、人口多的劉姓同居一地。由於遷湘始祖時處改朝換代等原因,且東遷西徙,無法認定其鼻祖地,脈系故不相同(或相同也無據可查)。經雙方磋商同意後,有的兩支合譜,有的多支合修。合譜時,考其代數相同,但字輩不同,故合譜新修班輩(又稱派譜)。這種情況,先輩故有相互交叉之處,選其同輩名人為共同鼻祖(或同居地年齡相等定輩份)。本書尊其合譜史料,感其和諧之德,故照舊載之。
七、舊時修譜,雖同居一地,但同姓而不同宗者,譜牒不相互交流。而有的遷湘始祖因戰避難徙居,有的因族人為官遭禍免其滅門流亡,有的則是因世變隱居。這些人員逃難時大部分未帶族譜,年深日久,子孫發達修譜時,故不知其根。倡修家譜時,遷徙開派始祖後裔詳實不誤,而先輩之源流則用劉姓名人代之,真正是哪支脈系卻無法考證。本書則用其開派始祖所傳世系,上溯源流留疑待考。
八、湖南劉氏遍布百縣(市、區),覆蓋千鄉,涉及萬村,支脈繁多,譜料龐雜。筆者雖歷十餘載遍尋族史,足及百縣,但還有多少支劉氏涉及何地、是何脈系並不知情。因近年各地劉氏建祠修譜,尋根問祖者急需源流參考,廣大宗親強烈要求本書問世,作者只好草草收筆。懇請未入本書之宗親,積極提供族史資料,以便再版發行。
九、《湖南姓氏源流史》叢書,系湖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劉繼德研究員的研究成果。
目 錄
第一篇 劉姓源流篇
第一章 源流考辨
中華民族萬姓同根
中國第四大姓——劉姓
劉姓源流考
劉氏遠祖世系考
關於劉累的歷史記載與考證
劉姓源流歌
第二章 遷徙分布
劉姓的六大族源
劉姓的七次大遷徙
劉姓在國外的分布狀況
劉姓一千年人群分布與遷移
第三章 郡望堂號
劉氏堂號
第四章 帝王名人
劉姓66位帝王
劉姓12位農民起義領袖
劉姓一位國家主席
劉姓19位皇后
劉姓38位文武狀元
劉姓歷代宰相(含丞相、副丞相、大學士)表
第二篇 劉姓文化篇
第一章 族訓家規
三帝遺訓
劉氏家訓
族訓及格言
劉氏《傳家寶》及日常規範
湖南劉氏族人守則及家訓
第二章 詔書序跋
宋高宗皇帝勒劉氏文武群臣修譜詔
明太祖皇帝賜劉氏族譜詔
劉氏老譜序(唐·狀元劉沐)
明代劉氏老譜序(明·狀元劉同升)
劉氏大成宗譜序(唐·劉巨容)
衡陽烏鴉塘《劉氏續修族譜》序(清·曾國藩)
櫧山劉氏族譜序(清·郭嵩燾)
常德劉氏族譜序(民國·熊希齡)
墨莊記(宋·朱熹)
祠堂志
知止園祠志序(當代·劉海藩)
第三章 名人評贊
漢魂禮讚
漢高祖功業萬古流芳
毛澤東主席評漢高祖
古代詩人頌漢高祖
古代詩人詠漢朝八帝
名人贊通譜祖像
第四章 祭文墓誌
毛澤東祭黃帝陵文
國民黨中央祭黃帝陵文
劉氏祭祖文
清明祭祖文
秘閣學士劉公文景神道碑(宋·歐陽修)
宋御史謚忠誠劉公神道碑(明·劉伯溫)
湘西始祖文質公碑序(清·劉榮批)
感恩賦(當代·劉繼德)
第五章 劉姓詩聯
劉氏堂聯
劉姓詩文
湖南劉姓詩文選
第六章 旅遊開發
發掘定王歷史 弘揚湖湘文化(劉繼德)
世界劉氏第一古村——永興縣板梁村(劉繼德)
第七章 宗族聯誼
世界劉氏聯誼總會簡介
世界劉氏企業家聯合總會簡介
湖南劉氏聯誼會簡介
湖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劉姓委員會簡介
第三篇 湖南劉氏源流篇
第一章 湖南劉氏源流考
湖南姓氏的來源
湖南劉氏開源於長沙定王劉發
湖南劉氏的四大主要脈系
主要遷湘始祖及支脈概述
劉氏遷湘,濫殤於西漢,雛形於北宋,高潮於洪武,餘波於清初
湖南劉氏遠祖世系圖
湖南劉氏遠祖世系簡介
湖南劉氏始祖四大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二章 湖南劉氏統一字輩排行
第三章 長沙市劉氏源流
長沙劉氏各支脈源流
長沙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四章 株洲市劉氏源流
株洲劉氏各支脈源流
株洲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五章 湘潭市劉氏源流
湘潭劉氏各支脈源流
湘潭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六章 衡陽市劉氏源流
衡陽劉氏各支脈源流
衡陽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七章 邵陽市劉氏源流
邵陽劉氏各支脈源流
邵陽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八章 岳陽市劉氏源流
岳陽劉氏各支脈源流
岳陽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九章 常德市劉氏源流
常德劉氏各支脈源流
常德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十章 張家界市劉氏源流
張家界劉氏各支脈源流
張家界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十一章 益陽市劉氏源流
益陽劉氏各支脈源流
益陽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十二章 婁底市劉氏源流
婁底劉氏各支脈源流
婁底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各地“三文五吉”世系對照圖
第十三章 郴州市劉氏源流
郴州劉氏各支脈源流
郴州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十四章 永州市劉氏源流
永州劉氏各支脈源流
永州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十五章 懷化市劉氏源流
懷化劉氏各支脈源流
懷化市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第十六章 湘西自治州劉氏源流
湘西自治州劉氏各支脈源流
湘西自治州劉氏主脈源流世系圖
附錄 家屬類認識及九族系統圖
後 記
《湖南劉氏源流史》又稱《湖南劉氏通譜》。自1998年開始,本人歷10年收集資料、遍尋族譜、拜會前賢、發掘人文資源、考證遷徙源流。其間,走訪了五省四十餘市,往返行程十萬餘公里;收集抄閱古今與湖南劉氏有關的族譜、資料兩萬餘卷冊;結交歷史學家、文人志士、劉氏名人、世界各地劉氏宗親近萬人之多。這一舉動得到了國家有突出貢獻的歷史學家、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顧問何光岳老先生的稱讚:“繼德後輩,著修湖南劉氏通史,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交萬個朋友,難能可貴;省吃儉用,自行修譜,廢寢忘餐,樂為劉氏編書,古今難尋。”
2008年春開始撰寫初稿,經多方考證史實,精心修改,六易其稿,至2010年秋始成。編纂過程中,劉興善、劉忠生、劉申克、劉煥輝等宗親提供了大量史料;湖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何光岳、青年作家李桂龍、好友李樂龍,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史志專家盧凱鏇、任國瑞,及社會各界朋友、戰友、同學和廣大劉氏宗親,給予了有力的支持和幫助,謹此一併致謝!
余乃山野村夫,軍人出身,雖解甲從文,兩修史志,卻是半路出家,學業未精。父親遺言:“尊宗敬祖、耕讀繼業乃家之根本;課子育孫、忠孝廉潔乃為人之道;著書立說、修橋鋪路為後人稱頌;布衣茅舍、粗茶淡飯可益壽延年。財者,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義之財不可取;孝者,清明掃墓、孟秋燒紙,傳宗接代育後人。”余為父遺言所激,且對血濃於水的劉氏家族情有獨鍾,故放棄中年尚有發展之良機,提前退線,編著族史。
編史修譜是著述大業。本書依據詳今略古、尊重史實的原則,基本做到了理清世系、考證源流、研究人物、教化後人。由於湖南歷史上戰爭與自然災害等原因,人口四處遷徙,加之又遇“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破壞,資料殘缺不全。編修人員雖作了很大努力,錯漏之處仍在所難免,懇請各位領導、行家、讀者及湖南劉氏宗親批評、賜教,以便在續修時修改補充。要按正史,說明你們還是沒有好好閱讀《國語》《史記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