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功偉績
她將“福壽堂”祖傳醫技和50年的中醫藥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給大眾,治癒海內外數以千計的疑難雜症患者,其中包括那些曾被當地醫院判了“死刑”的絕症患者。多年來,她一直將海外親戚的經濟資助用於中醫研究和為病患者送醫送藥,甚至將親戚給她安度晚年的錢款也貼了進去。僅1997年一年,她用作中藥研究和送醫送藥的錢款就達100萬美金。顧娟牢記市僑辦袁采主任關於“每位僑眷都應該成為‘民間外交官’的指示,利用自己的優勢,與海外同行展開多方合作交流。不顧年屆古稀,每年應邀赴海外講學,為弘揚中華醫學、加強中醫藥的國際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海外一些頑疾纏身的企業家,經顧娟治療康復後,就聽從顧娟的建議,相繼到大陸來投資搞項目建設。上海有好幾家台資企業的老闆,都曾經是顧娟的病人。
顧娟是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會員、《中國當代名人大典》“入載者、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入載者、美國名人協會董事會終身副總裁、國際使節團成員、《世界五百位有影響的重要人物》當選者、“上海僑界十傑”當選者。
福壽堂國藥號創建於1582年,至今已有416年歷史。其創始人為江蘇南通著名郎中、明朝萬曆年間御醫顧邦賢。他懸壺濟世,、扶貧濟危,送醫送藥不收分文,治癒了勞百姓的疾病。《通州地方志》有“百姓鄉親皆往福壽堂拜謝邦賢”的記載。顧邦賢還創製了醫治疑難雜症的多種秘方。
顧娟5歲即隨父學醫,成為福壽堂祖醫的第14代傳人。她和丈夫曹一民碩士攜手,在繼承祖傳方劑的同時,還幾十年如一日地潛心研究,取得了一批醫學新成果,尤其在醫治癌症、白血病和多種疑難雜症方面頗有獨到之處,在海內外享有“巾幗神醫”美譽。經市有關領導特批,1998年10月,上海第一家私人藥房顧氏福壽堂藥業有限公司正式開業,年逾古稀的顧娟走馬上任董事長。中央和上海的各大傳媒對此紛紛作了報導,新華社還向海外發了專稿。
因年代久遠,又歷經劫波,有關顧氏福壽堂的歷史資料所剩無幾。人民日報記者在南通採訪時,一位叫邵錦仁的老人,對顧氏福壽堂知之頗評,他向記者提供了有關小故事。曾長期在南通工作的上海電視台台長盛重慶在一次座談會上對顧娟說:“你們顧家是世醫之家,我知道。”上海郵電局退管處處長耿正的老岳母李亞清原住南通,移居上海後感慨地說;“好幾代了,我們家有人生病,就去顧家福壽堂診治;如今我們人在上海,顧氏福壽堂也在上海開出第一家私人藥房,真太好了。”
顧娟對黨和政府給予她的熱情關懷,非常感激,她感慨地說:“我到海外講學,美國、日本、韓國等都在加大力度研究我們的中醫;目前西方國家已有40多家植物藥研究機構,德國、澳大利亞的藥品管理部門甚至已開始來我國對中藥進行考察。老祖宗傳下來的歧黃術,可不能讓人家搶在了前面啊。”她不顧自己年屆古稀,依然夜以繼日地研究。對新開的顧氏福壽堂藥房,她強調“要以社會效益為重。我們的福壽堂不以贏利為目的,重要的是要弘揚中華醫藥。”
坎坷人生
作為世醫之家的傳人,顧娟多年來歷經風風雨雨,走過了一條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在以往的運動中,她曾被打成“右派”、“漢奸”、“特務”,直到1992年,還被誣陷“無證行醫”而遭當地衛生部門抄家“曝光”。結果,她忍無可忍抗訴法庭,才奪回了人格尊嚴,卻又得罪了一些人,依然時有麻煩。
儘管流了大半生的辛酸淚,遭了一連串難以想像的冤枉罪,顧娟依然真情末改,她說:“我深深摯愛自己的祖國,但我不愛那些迫害我的人。”經常有一些海外醫療機構和大財團以重金聘請她去定居,並向她表示,在國內辦醫療事業阻力重重,到了海外,什麼條件都可以為她創造好,搞醫學研究的硬體、軟體都比國內強,保證她成為億萬富翁。顧娟每次都婉言謝絕了,她說:“我的醫技醫術是屬於祖國的,我沒有權利讓它流失海外,更不會使它變成我個人的搖錢樹。”
50年來,顧娟憑著頑強的毅力,不斷攻克醫學難題,創造出一個個生命奇蹟。以下病例,除蕭乾、文潔若系親筆來信外,其餘分別是在香港新聞發布會、國務院體改辦在滬舉行座談會等公開場合,患者親口講述。
畢生貢獻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蕭乾在文章中評價稱:“顧醫生的功德不僅使大陸的人們受益,也已經跨過海峽,澤及寶島上的同胞,以及太平洋彼岸的患者。” 1995年,他在給顧娟的來信中說:“在服您的湯藥(及丸藥)之前,我在家中常備氧氣罐4個,並經常輪流使用。自5月服您藥之後,它們已經成為多餘的了。因為我的心臟悶堵現象已基本消失。”
蕭夫人文潔若也在給顧娟的來信中稱:“吃了您的藥,我的便秘問題已解決。從來沒有這么舒暢過。以前也不是沒治過,只給我瀉藥,或開塞露。今後我一定好好工作,報答您的思情。”在緊接著的另一封信中,文潔若這樣寫:“顧神醫,自從4月上旬開始吃您的藥,蕭乾和我,以及竹林和老趙,都在健康方面大有起色,神醫之名,您是當之無愧了。”
香港《華僑日報》報導:“現年三十八歲的台北婦人游珠玲,昨日在本港舉行的一個感謝會上,嗚咽著道出對上海著名癌症專科醫師顧娟的無限感激。游氏於1992年6月患上急性腸炎,腹水導致肚部腫脹如懷孕八個月的孕婦,兼有高燒。經陽明醫學院檢查,乃有腸炎引致的淋巴腫瘤、肝硬化,先後住過陽明及長庚醫院問醫無效,直至五名朋友同樣推薦顧娟後,親往上海求醫。在服用顧氏配予的中藥成藥後,返台檢驗,竟發現其腫瘤及硬塊都消失了,現已完全康復。”
台胞陳美秀在台灣作喉部淋巴手術時,聲帶受到損害,從此變成了“啞巴”。來上海見到顧娟時,只能在紙上“筆談”。“吃了顧醫生配製的藥,3天后,我看著先生脫口叫了聲‘老公’。這時連我自己也驚呆了!當我給家裡報喜訊時,孩子在電話里對我說:‘你肯定不是媽媽,我媽媽不會說話的’。我急了:‘我真是媽媽呀!讓你爸爸來聽,他會證明……’”
台灣老兵文海清,被診斷為胃癌,醫院要他馬上住院開刀。經當地一位里長介紹,他來上海找顧娟診治。一個月後,他的腫瘤就變小了,三個月後基本消除。回台灣後,醫生見到他的第一句話是:“沒想到你還活著。”
台灣女大學生馬麗芬,前額突然出現銅板大小的凹陷,幾天后,凹處竟越陷越深,台灣榮民醫院診斷為“硬皮症。無藥可醫”。經顧娟一個月的治療,患者的凹陷部位重新飽滿起來,三個月後完全恢復正常。
上海姑娘許紅,在18歲那年突患白血病。大量吃激素後導致頭部腫大,渾身發胖,這時,工作單位又將她辭退,真是雪上加霜。就在絕望時,她找到了顧娟。顧娟要她堅持吃藥,同時注重心理調養。一年半後,許紅完全康復,現在一家顏料公司當財務出納員。
河南省鎮平縣晁陂鎮裴營村裴華雲的兒子裴一鳴,3歲時突然出現奇異症狀,“前額中間出現一豎狀紅線。一個月後轉青變紫,並結有鱗狀痂。繼而肌肉萎縮、凹陷,並向頭頂和鼻樑延伸。經北京協和醫院診斷為局限性硬皮症,先後三次赴京治療,療效不明顯。”孩子病歷上這樣記載。1998年5月,經新加坡駐滬總領事王祿敬先生穿針引線,裴華雲父子千里迢迢來到上海。“顧醫生不僅免費為孩子醫治,看到我們家境貧窮,是借了錢來治病的,老人家就為孩子買來新衣服,還給了我500元。我做夢也想不到,天下還有這等好事。顧醫生真是活菩薩呀……”孩子父親激動得熱淚盈眶。經過顧娟醫師半個多月的治療,小一鳴額頭的紫線明顯變談,硬皮開始變軟,凹陷部分已平整。
蘇州吳縣市東山鎮古秦巷12號的湯大妹,患有子宮肌瘤,就在走上手術台的前夜,聽說到有關顧娟的神奇故事,立即辦理出院手續來滬尋醫。“顧醫生的診斷與醫院的‘病理檢驗報告’完全一樣,所不同的是:醫院用的是先進的醫學儀器,而顧醫生僅僅用幾個指頭!”湯大妹向新華社記者追述。結果,用了顧娟的藥,湯大妹的子宮肌瘤竟自然脫落。吳縣醫院在診斷證明書明確寫上:“服用上海顧娟醫師中藥2個月,患者子宮肌瘤掉至明道口,安全取出,一切正常。”
上海文史研究館的梁女士,長時間來情緒煩躁不安,好端端吃著飯會忽然昏睡過去。醫院診斷是“更年期綜合症”。能吃的藥都吃了,“綜合症”卻愈演愈烈。顧娟為地診斷後的結論是:“不是什麼‘更年期綜合症’,而是子宮肌瘤所引發。”經過半個月的表本兼治,梁女士不僅吃得香,睡得著,而且應開也消失了,情緒特別好。
上海電子管二廠工人呂斌,20年前患淋巴腫瘤,當時第四、第六醫院“判定”只能活二個月,他是家裡的“獨苗”,父母親來求顧娟“救命”。如今,20多年過去了,經顧娟治療的呂斌早已康復,當上海電視台《紀錄片編輯室》來採訪時,他對著攝影鏡頭,聲淚俱下地講述著顧媽媽的救命之恩。
上海雙陽中學老校長姬海成,1956年患肺病大吐血,醫院結論要切除左上肺,吃了顧娟的藥,再去肺科醫院複查,結論為“完全康復”,姬海成一直工作至1996年退休,期間肺部一直正常。
上海嘉寶新型裝潢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僑眷林迪南的朋友患腦瘤,華山醫院認為需立即手術,並發出病危通知。服了顧娟的藥,患者腫瘤逐漸縮小,現已基本康復,一直正常上班。
航天部新宇電源廠原副總工程師季元勝在1990年時,視線模糊,走路時會不由自主地摔倒,被華東醫院診斷為“大腦深部中線結構占位(膠質瘤)”,手術已毫無意義。全家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經林迦南介紹找到顧娟。僅吃了半年藥,病情大為好轉,不僅走路不再摔跤,而且又能騎車上班了。1995年,顧娟在美國得獎歸來,衛生部派員來詳細了解,聽到季元勝講述自己的康復經歷,大為驚訝。來員說,衛生部投入很大財力來攻膠質瘤難關,一直沒有攻下。而顧娟的中醫藥在這方面卻大顯神通,“實在是一大奇蹟”。季元勝現已退休,仍在為科技事業發揮餘熱。
台灣女青年羅星雨6年前患淋巴肉瘤白血病,當地醫院發出病危通知,診斷她還有2個月的生命時間。來大陸找到顧娟,服藥一年後,完全康復。如今已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
台灣人陳州德患肝癌,到大陸找顧娟診治,服藥2年後,醫院複查結論為“完全康復。”
中國唱片出版社上海分社原副社長唐同文的妹夫,1980年時因肝腹水轉成肝癌,南江醫院讓病人家屬準備後事,顧娟自己乘車3小時趕到南匯,為患者診治,癌症消失了,腹水排除了。如今已18年過去,他依然身體健康,在一個公司管倉庫。
上海控江中學音樂教師李曉琴患乳房腫瘤,吃了顧娟的藥僅3天,再去醫院複查,腫瘤已消失。
北京少婦田林患子宮肌瘤,顧娟讓她服藥一個月,再到醫院檢查,肌瘤已消除,她拿著前後兩張診斷報告,逢人就講:“我真遇到了神醫。”
雲南大理州鶴慶縣雲鶴鎮8歲的小男孩陶志奇,患先天性腦萎縮,走遍國內各大醫院,都無藥可救。看到新加坡《聯合早報》介紹顧娟事跡,想方設法找到顧娟醫治,吃了一星期的藥,原先一直神情呆滯的小患者,變得活潑可愛,還平生第一次唱起了歌。
由於生命的超負荷運轉,加上磨難的刺激,曾有一度她心臟病發作,整整4天只能靠輸液維持生命。許多人含淚苦求:“顧醫生,您再不能玩命似地幹了!”可只要一聽到有患者急需治療,她就硬是讓兒子把自己攙扶起來,支撐著來到他人的病榻前診治。她說:“我的勞累,以後可以彌補。耽誤了病人,將是無法彌補的損失,我會悔恨一輩子的。”
顧娟成了名揚海內外的“巾幗神醫”,香港、台灣、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紛紛來邀請她訪問講學,為此,她牢記市僑辦袁采主任關於“每位僑眷都應該成為‘民間外交官’的指示,利用自己的優勢,與海外同行展開多方合作交流。一些頑疾纏身的企業家,經顧娟治療康復後,就聽從顧娟的建議,相繼到大陸來投資搞項目建設。上海有好幾家台資企業的老闆,都曾經是顧娟的病人。
在海外,顧娟積極宣傳中華醫藥。中新社香港1994年11月8日這樣報導:“被譽為巾幗神醫的上海中醫師顧娟,如期於7日離開香港飛赴阿聯。這位以治療惡性腫瘤及疑難病聞名的老人,將在該國以中醫醫術,解除患者痛苦。……就在此行赴阿聯傳醫途經香港,此間不少癌症及疑難症患者也聞訊求醫。記者訪問時恰有台灣來的問候顧娟的電話。對方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她的母親兩年前吃了顧大夫的藥,頸部淋巴腫瘤數天內迅速消失,至今未有復發。
顧娟在香港和阿聯傳授中華醫學表示:“西醫更多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中醫強調的是對人體內部進行調理,通過辯證論治來消除病灶。同樣是治療癌症,西醫是藉助手術、化學和放射,新近又興起了伽瑪刀等療法,但其作用仍然是局部的,我們實施的是‘排除壞細胞,建立好細胞’為核心的扶正控制療法。我們不會否定西醫治療的積極意義,我們更應重視中醫藥作為一門科學的獨特作用。最後我想說明的是,傳媒報導都稱我為‘巾幗神醫’,這當然是一種比喻。我個人並不‘神’,而我們的祖國醫學實在是太神奇、太偉大了。”
1995年夏,顧娟應邀出席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首屆世界傳統醫學大會,在宣讀的醫學論文中,從中醫中藥角度對致癌克癌機理提出了獨特見解,引起與會各國醫學專家的濃厚興趣。美國許多華文報紙紛紛以《中國神醫譽滿杏林》、《名中醫顧娟治癌有神效》等醒目標題,長篇報導顧娟妙手回春的醫技。美國傳記中心特意授予她“ 20世紀成就金像獎”。
1996年夏,顧娟再次赴美參加第23屆國際文化藝術代表大會作學術報告。她以具體病例闡述“中華醫學不僅能治療癌症,而且能治療死亡率極高的愛滋病”,再次引起轟動。美國《世界日報》7月7日、10日接連報導:“巾幗神醫顧娟富有傳奇色彩,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醫術名列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她在舊金山第23屆國際文化藝術大會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許多讀者打電話、寫信來本報要‘巾幗神醫’顧娟的電話和住址,許多人排隊等候顧娟的義診。他們都是頑症、疑難雜症或絕症患者和他們的家人。”
美國《星島日報》報導:“記者會上,當場有人要求顧娟醫師把脈。顧娟醫師把這些‘病家’的健康狀況—一道來,無不‘切中要害’,眾人連聲稱奇。”
《金山時報》報導稱:“‘巾幗神醫’顧娟應邀赴南加州的西來寺義診,又有患者家屬聞訊紛紛趕來等候,一直不走,求顧醫師醫治。在密爾布瑞市‘香滿樓’舉行的記者會上,一些記者當場要求顧醫師把脈。顧醫師所言症狀,把脈者認為說到要點。”當地有人提議,顧娟醫生每診一個病人,收費300美元時,顧娟微笑著連連擺手:“不要,不要。”一些美國人很奇怪:“你們中國人都特喜歡美金,您怎么不要?”顧娟回答:“中國人在美國付出了勞動,當然要體現自己的價值,當然應該收美金。只是我行醫有自己的準則,我最大的願望是為社會、為大眾盡一點自己的義務,真正實現普渡眾生,治病救人的心愿。”
中國駐舊金山領事樊建萍在來信中說:“看到您的成就得到國際的認可和讚賞,我為之十分自豪。以往國內的來訪者,往往是圍著‘老外’轉;這次您顧醫生一來,卻是‘老外’圍著您團團轉。我真覺得揚眉吐氣。”
1998年8月,顧娟攜兒子赴美國紐奧良出席第25屆世界文化藝術、醫藥界名人大會。途經舊金山時,不顧旅途勞累當即舉行賑災義診,當地傳媒都作了報導,國內報紙也作了轉載。台灣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先生聽說了有關顧娟的這些動人故事後,接連為她作了“巾幗神醫”和“弘揚國醫,法天施仁”的題詞。
去年年底至今年元月,顧娟赴新加坡進行為期半個月的訪問講學。《聯合早報》、《聯合晚報》等當地傳媒以“中國癌症腫瘤專家顧娟訪問我國”、“‘巾幗神醫’來談中醫治療癌腫瘤”為題,相繼作報導和專訪。新加坡衛生部部長姚照東會見顧娟,並作長時間的親切交談。他高度讚揚顧娟的崇高醫德和精湛醫技,並邀請她作再次訪問;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負責人符喜泉議員也多次與顧娟暢敘。顧娟先後訪問了“晚晴居”老人護理中心、中華醫院和仁慈醫院,與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會長梁世海等進行學術交流。
在新加坡期間,顧娟發表了《中醫治療癌症腫瘤的獨特療效》的專題演講,近600名聽眾冒雨前來聽講,其中有當地的醫務工作者和專家教授,寬敞的禮堂被擠得水泄不通。主持會議的新加坡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稱:“這種熱烈場面和轟動效應,實在難得看到。”
如今,顧娟的最大願望是,申請一個國內或國際認可的藥證,辦一個國際康復中心,讓中華醫藥真正能為全人類服務。香港一家教育、慈善機構為顧娟的崇高醫德和精湛醫技所深深折服,現正為此緊鑼密鼓地與顧娟洽談,力爭早日讓顧氏福壽堂品牌走向世界,為中華醫藥爭氣,為中國的僑眷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