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之子時相見,邀人晚興留。
霽潭鱣發發,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
【賞析】
原作共兩首,第一首是七律,殆初識張君時作,形容他的為人。這是第二首,大約跟張氏已很相 熟了,所以開首便道“之子時相見”,《杜詩鏡銓》以為“當是數至後再題”,《杜詩詳註》以為“往 來非一度矣”,皆是。
雖是一首應酬之作,卻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情味與風趣。這首詩直說與用典雙管齊下。直說與用典
是古詩常用的兩種表現方法,如不能分辨,詩意便不明白。在這裡卻兩兩密合。假如當作直說看,那簡直接近白話;假如當作用典看,那又大半都是些典故,所謂無一句無來歷。但這是形跡,杜詩往往如此,不足為奇。它能夠有風趣,方是真正的難得。
如“之子”翻成白話當說“這人”或“這位先生”,但“之子”卻見《毛詩》。第三句,池中鯉魚很多,游來游去;第四句鹿在那邊吃草呦呦地叫;但“鱣(zhān氈)鮪發發(bō撥)”,“呦呦鹿鳴,食野之苹”,並見《毛詩》。用經典成語每苦迂腐板重,在這兒卻一點也不覺得,故前人評:“三四驅遣六藝卻極清秀。”而且鹿鳴原詩有宴樂嘉賓之意,所以這第四句雖寫實景,已景中含情,承上啟下了。
“杜酒”一聯,幾乎口語體,偏又用典故來貼切賓主的姓。杜康是創製秫酒的人。“張公大谷之梨”,見潘岳《閒居賦》。他說,酒本是我們杜家的,卻偏偏勞您來勸我;梨本是你們張府上的,自然在園中邊摘邊吃,不必向外找哩。典故用得這般巧,顯出主人的情重來,已是文章本天成,尤妙在說得這樣輕靈自然。《杜詩鏡銓》說:“巧對,蘊藉不覺。”慰藉不覺正是風趣的一種銓表。
詩還用透過一層的寫法。文章必須密合當時的實感,這原是通例。但這個現實性卻不可呆看,有些地方正以不必符合為佳。在這裡即超過,超過便是不很符合。惟其不很符合,才能把情感表現得非常圓滿,也就是進一步合乎現實了。這詩末聯“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想那前村的山路很險,又喝醉了酒,跌跌蹱蹱地回去,仿佛盲人瞎馬夜半深池的光景,那有不發愁之理;所以這詩末句實在該當作“歸醉每應愁”的,但他偏不說“應愁”,顛倒說“無愁”。究竟“應愁”符合現實呢,還是“無愁”符合現實?我們該說“應愁”是實;我們更應該知道“無愁”雖非實感,卻能進一步地表現這主題──主人情重,客人致謝,賓主極歡。
在這情景下,那么不管老杜他在那天晚上愁也不愁,反正必須說“無愁”的。所以另外本可以有一個比較自然合理的解釋,喝醉了所以不知愁;但也早被前人給否決了。《杜詩集評》引李天生說:“末二句謂與張深契,故醉歸忘山路之險,若雲醉而不知,則淺矣。”李氏的話是很對的。杜甫正要借這該愁而不愁來表示他對主人的傾倒和感謝,若把自己先形容成了一個酒糊塗,那詩意全失,不僅殺風景而已。又這一句結出首聯的意思來,“邀人晚興留”是這詩里主要的句子。
相關詞條
-
題張氏隱居二首
”②《詩》:“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註:“丁丁,伐木聲。 《杜詩鏡銓》說:“巧對,蘊藉不覺。
詩詞原文一 詩詞原文二 -
《題張氏隱居二首》
《題張氏隱居二首》是唐朝詩人杜甫所寫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題張氏隱居
《詩》:“彼其之子。 ”《詩》,“呦呦鹿鳴”。 《杜詩鏡銓》說:“巧對,蘊藉不覺。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遂寧風雅
)送張應川祥符送別邑令孔昭焜赤城山張秉謙(—首)題滑石板夏肇庸(二首)劉復...)撥棹歌(選八)宋 代雪竇重顯(二首)送俞居士歸蜀送倧禪者張述(三首)和...隱居小飲,晚登書台(二首)范漕生日游雲靈觀再游雲靈游靈泉呈性老次馮申之游靈...
詩集簡介 詩集目錄 詩集後記 -
張煌言
張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號蒼水,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 崇禎時舉人,官...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個人著作 親屬成員 -
宮詞二首[張祜組詩作品]
《宮詞二首》是唐代詩人張祜創作的五言絕句組詩作品。這兩首詩主要寫宮人的哀怨。第一首詩寫出民間女子幽居深宮,白白地葬送了一生的極度哀怨,從客觀上揭露了宮女...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張維屏
張維屏(1780~1859年10月13日),清代官員、詩人。字子樹,號南山,因癖愛松,又號松心子,晚年也自署珠海老漁、 唱霞漁者,廣東番禺人。曾作長詩等...
人物簡介 生平事跡 文學成就 著作詳介 謳歌抗英 -
枯河田王氏家族
一、王姓起源 二、王姓遷移 三、王姓名人 四、枯河田王氏家族
王姓起源 王姓遷移 王姓名人 -
妾薄命二首[宋陳師道詩作]
《妾薄命二首》是北宋詩人陳師道創作的五言古詩組詩。這首詩以一位侍妾悲悼主人的口吻抒寫了自己對老師曾鞏的悼念。第一首詩托侍妾之口,寫主死之悲,並表達了不願...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