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解剖結構
了解頸椎解剖結構特點對於我們更好的理解頸椎病的發生有著很重要的意義。那么到底頸椎解剖結構有哪些特點呢?這裡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些頸椎解剖結構的知識。
首先向大家介紹頸椎椎體的解剖結構特點:人體的頸椎一共有7 塊椎體,除第一和第二頸椎因形狀特殊屬特殊頸椎外,其餘5個頸椎形態基本相似,稱為普通頸椎。普通頸椎的每節椎骨均由椎體、椎弓和突起三部分組成。①椎體:自第二頸椎至第六頸椎椎體逐漸增大,椎體的橫徑約為矢狀徑的2 倍,上面略小於下面.後緣略高於前緣。在乾燥骨上矢狀徑平均為1 6mm ,橫徑24 mm,男略大於女.椎體上面在橫徑上凹陷.在矢徑上凸隆;椎體下面在橫徑上凸隆而在矢徑上凹陷。椎體上面的前緣呈斜坡狀,下面前緣有蜻狀突起,覆蓋於其下一推體上緣的斜坡上,上下椎體重疊呈馬鞍狀,故以椎體前方所見的椎間隙低於椎體中部椎間隙。椎體前面呈弧形隆起,其上、下緣有前縱韌帶附著。後面扁平,有滋養血管出入孔.後縱韌帶附著於此。椎體上面的側方有嵴樣隆起,稱為鉤突,與上位椎體下面側方相應斜坡的鈍面形成鉤椎關節,又名luschka關節.該關節屬於滑膜關節,表層有軟骨覆蓋,周圍有關節囊包繞.參與頸椎活動並限制椎體向側方移動.可增加椎體間的穩定性;隨年齡的增長而出現退行性改變.可壓迫血管、神經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②椎弓:從椎體側後方發出,呈弓狀。由兩側推弓根和一對椎板組成。椎弓根短而細,與椎體後外緣呈45°角相連線,上、下緣各有一較狹窄的凹陷,稱為頸椎椎骨上切跡和下切跡。相鄰兩個椎骨上、下切跡圈成椎間孔,其間有脊神經和伴行血管通過。椎板是椎弓根向後延伸的部分,呈板狀,窄長而薄,在椎體後緣與兩側椎弓根合龍構成椎管。上位椎板向下緣向後翹起,有覆蓋下位椎板的趨勢,其前面有黃韌帶附著,並向下延伸止於下位椎板的上緣.當其肥厚或鬆弛時,可突向椎管壓迫脊髓,尤其在頸椎後伸時更為明顯。③突起:突起包括橫突,上、下關節突和棘突。頸椎的橫突短而寬,較小,發自椎體和椎弓根的側方,向外並稍向前下。中央部有橢圓形橫突孔.約5mmX5.5mm 大小,內有椎動脈、椎靜脈通過.橫突孔的橫徑與椎動脈外徑明顯相關.橫突末端分成橫突前、後結節,兩結節間的深溝有脊神經的前支通過。行頸椎側前方手術時,不要超過前結節,否則容易誤傷脊神經根和伴行的血管。關節突由上關節突和下關節突組成。左右各一,呈短柱狀。起於椎弓根和椎板的連線處,位於橫突後方,關節面平滑卵圓形,覆蓋關節軟骨,關節面的方向朝向前下,與椎體縱軸呈45°角。棘突位於椎弓的中央,呈矢狀位,斜向下方,末端分成叉狀.以增加項韌帶和肌肉的附著面積.對頸部的仰伸和鏇轉運動起扛桿作用。頸椎的特殊解剖結構:①寰椎:呈不規則形,由一對側塊、一對橫突和前、後兩弓組成,上連顱骨,下與樞椎構成關節。前、後弓均較細,特別是與側塊響亮處,易受暴力而導致該處骨折與脫位;②樞椎:是因椎體上方有一段稱之為“齒突”的柱狀突起,且齒突具有樞的作用和獲名。齒突在發育時較易出現缺如。齒突根部較細,在外傷時易骨折而導致高位截癱,可危及生命;③鉤突:椎體上面周緣的兩側偏後方的脊狀突起,稱為鉤突。鉤突多呈橢圓形,前方為斜方肌,外側為橫突孔,後外側參與構成椎間孔前臂,內側為椎間盤,其附近均為頸部重要的血管和神經,因此鉤突結構在頸椎中具有重要的解剖意義;④鉤椎關節:鉤突與相鄰的上一椎體下緣側方的斜坡隊合,構成鉤椎關節,左右各一,為頸椎特有的關節。此關節能防止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由於該關節位於椎間邊緣部,在頸椎做鏇轉等運動時,局部的活動度較大,兩側的鉤狀突起呈傾斜面,局部椎間隙較窄,頸椎活動所產生的壓力和剪力常集中於此,因此可較早出現退行性變。在椎間盤退行性變時,此骨突遭受撞擊並形變為硬化的骨刺,增生的骨刺則可能壓迫位於其後方椎間孔內的神經根,或影響位於其側方的椎動脈血液循環,從而產生上肢疼痛,麻木或眩暈的症狀;⑤橫突孔:頸椎的橫突有前後兩個結節,彼此相圍構成橫突孔,該結構為頸椎所特有。除第七頸椎橫突孔較小外,其餘均有椎動脈通過。頸部活動時,特別是頸椎不穩定時,橫突孔內部結構易受到牽拉和擠壓。當頸椎發生骨質增生等病變時,可導致椎動脈血流力學方面的改變,影響大腦血液供應,產生眩暈,噁心等頸椎病的症狀。
從以上頸椎解剖結構特點我們不難看出,雖然頸椎在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其結構較為複雜,容易在頻繁的活動中引起勞損及外傷,從而導致頸椎病等疾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