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曼[匈奴第一代單于]

頭曼[匈奴第一代單于]

頭曼是匈奴第一代單于,攣鞮氏。冒頓單于之父,其轄地東與東胡、南與秦、西與月支(秦漢時遊牧於敦煌祁連間)為鄰。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因秦遣蒙恬進取河南地(今河套一帶),率所部北徙,秦末邊防鬆弛,又南進。

秦始皇死後,頭曼率眾南下,並以頭曼城(今巴盟烏拉河以北)為中心建立了北方民族第一個國家政權。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為其子冒頓所殺,冒頓自立為單于。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

頭曼 頭曼

頭曼(?—前209年):

“頭曼”一詞,據認為與蒙古語 түмэн/tümen(“一萬”)、突厥語 tümen(“一萬”)、波斯語تومان‎‎(toman,“一萬”)、焉耆語 tmāṃ、龜茲語 t(u)māne(“一萬、大數”)是同源詞(同樣的詞亦被借進“圖們江”和“土默特”的名稱中), 原指軍銜而非人名,意指“統萬”、“率領一萬大軍的將軍”。但“頭”字中古定母,與上述語言的詞首清音 t- 不符。

古籍記載

匈奴的興起,是匈奴國家的創立者頭曼統治的結果,《史記·匈奴傳》載:“當是之時,東胡強而月氏盛,匈奴單于曰頭曼。”說明頭曼是首稱單于者。另據《漢書·匈奴傳》,單于姓攣鞮氏,匈奴人稱之為“撐犁孤塗單于”。

頭曼[匈奴第一代單于] 頭曼[匈奴第一代單于]

所謂“撐犁”,意謂“天”;“孤塗”,意謂“子”:“單于”,意謂“廣大”。“撐犁孤塗單于”,直譯即“天之子”,意謂“天宇之下的偉大首領”。充分反映了氏族部落制度已完全為國家所取代,而氏族部落首領也已轉變為國家至高無上的領袖的事實。不言而喻,頭曼統治時期的匈奴社會,正是原始社會趨向瓦解,奴隸制度形成的時代。因而國家機構的建立,正是適應這種需要而產生的。它是匈奴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頭曼統治時,匈奴雖然已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政治、軍事勢力,但由於舊的所有制關係還沒有完全消失,而新的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發展又很不完善,加上“東胡強而月氏盛”,中原地區又處於強大的秦王朝統治之下,因此,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匈奴勢力一直被局限在陰山至河套以北一帶。及冒頓繼位後,始有較大發展,並迅速走向鼎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