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文科名:蝙蝠科
中文屬名:鼠耳蝠屬
中文俗名:青海鼠耳蝠、夜蝙蝠
拉丁文名:Myotis mystacinus
英文名:Whiskered bat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Kuhl,1819
物種信息
前肩長34-36.9毫米,顱基長12.5-13.0毫米。鼻部無能造正常,無鼻葉或其他衍生物。臉部具較長的毛似鬍鬚狀。耳殼似三角形,耳內側邊緣呈弧形,耳尖鈍圓,耳外側邊緣上部約3/4幾成直線,與基部的1/4處有顯缺刻,缺刻下部鈍圓的凸起葉,幾乎與缺刻成直角。耳屏狹長呈柳葉形,其長約超過耳長之半,耳屏
基部外側邊緣較變寬外,有一明顯凹口(缺刻),該凹口下方有一個似三角形的小凸起葉。翼膜終止於後足的外側基部。股間膜似三角形,腹面膜上可見。前肢的拇指較小,其長約5毫米左右(不連爪),爪短而尖銳,並略彎曲。第二掌骨略短於第三、四、五指掌骨,長不超過28毫米,第四、五指的掌骨較長,均在30毫米以上。後肢脛內長14毫米左右,約為後足長之2倍。距較細而短,尾相應較長,其長超過或略短於體長,末端稍伸出股間膜後緣。軀體背面毛色呈淺棕褐色或棕褐色,毛基黑褐色或近黑色,毛端淡棕色或白棕色。腹面灰褐土褐灰色,毛基黑褐色,毛端白色或砂白色。耳殼、翼膜、股間膜和足趾均為褐色或黑褐色。頭內吻部微向上翹,吻至眶間的中央部向下隘凹呈槽溝。吻後端突升高隆志,故腦顱賀而高,基顱高大於顱全長的1/3。枕骨後端顯然向後方突出。前齶骨前端中央顯向後凹隘。顴弓纖細,不向外側擴展。無矢狀脊和人字脊。齒型為黃型的食蟲性。個尖銳齒尖,內側上門齒(第一門齒)略寬,並具縱向排列成1前1後的2個齒突,前齒突顯然高大於後齒突;外側上門齒(第二門齒)稍較內側上門齒窄,亦具橫向排列的一前一後2個齒突高而在,後齒突矮而小。上犬齒較高而大,與外側門齒之間有空隙隔開。上臼齒3枚,第一前臼齒顯然大於第二上前臼齒,緊靠於上犬齒後內側的位置,即在齒槽中央的內側,其齒尖高約為犬齒的1/3;第二上前臼齒極小,齒尖之高不及第一前臼齒的高度之半,位於第三上前臼端內側和第二上前臼齒後端,即在齒槽的內緣著生,故頭內側觀常不易見此齒尖;第三上前臼齒構造呈臼齒化,顯然大於其前2個前臼齒,其齒尖高度僅次於犬齒之高。上臼齒3枚,其最高齒尖均低於第三上前臼齒之高,第一、二上臼齒大小的構造基本相同,最後上臼齒小於前2個臼齒。下齒3箇中的第一、二下門齒幾乎等大,均具大小相間的3個齒突,呈“W”型;第三下門齒較其餘2個下門齒稍大,亦具3個齒突,但排列成似“品”字型或三角型。外側的齒突較大而高,其餘齒突較小而略低。下犬齒緊靠第三門齒,中間無空隙。下前臼齒亦有3枚,第一下前臼齒之間的內緣;第三下前臼齒特大,齒突高亦僅次於下犬齒之高度;下臼齒3枚,幾乎等大。白天棲息在較暗的屋檐內縫隙、或洞中。於黃昏至次日指曉進行活動,覓令飛行的昆蟲。3-4月繁殖,每胎2仔。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蒙古、印支、南洋群島、中亞、近東、歐洲。台灣亞種(M.m latirostris Kishida,1932)台北、台中;南方亞種(M.m moupinensis Milne-Edwards,1872)福建、江西、雲南、四川、廣西。青海亞種(M.m kukunoriensis Bobrinski,1929)青海湖南方;西北亞種(M.m przewalskii Bobrinski,1926)陝西、甘肅、山西、內蒙古、南疆。翼手目百科(二)
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現生種共有19科185屬962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