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320省道、寧銅鐵路由此經過,交通便捷,人口集中,經濟繁榮。
校園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現有20個教學班(高中7個班,國中13個班),學生總數近千人,在職教職工91人,其中課任教師76人,具有本科學歷22人,大專學歷51人;獲高中級職稱的31人。學校有教學樓二幢,科教樓一幢。實驗室面積1000餘平方米,理、化、生儀器設備已達國家二標準,微機室140平方米,圖書室藏書一萬餘冊,閱覽室面積150平方米,體育用地3800餘平方米,教工標準宿舍樓20餘套。
學校自創辦以來,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始終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育人環境,狠抓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堅持不懈為黨和國家培養了一萬多名初、高中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和海外,他們正在各個崗位上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勤奮工作。
發展史
順安中學的發展概況:
一、建校初期(1958年~1966年)
順安中學創建於1958年,當時校名為:銅陵縣第二中學。校址設在順安天主教堂內,占地十畝左右。縣政府撥款在天主堂前院修建教學用房12間,辦公和教職工宿舍,學生寢室、師生食堂均利用天主教堂舊房,條件十分簡陋。當年招國中生三個班,100餘人,教師和行政人員15人。當時,為適應大辦農業的需要,學校在順安城山大隊設農場一處(耕地100餘畝),學生實行半耕半教。
1961年,隨著國家調整方針的貫徹,縣撤銷了和悅師範、農校、林校,部分師生及校具併入順安中學,學生增至300餘人,6個教學班。
1962年,學校由半耕半讀改為全日制國中,使用省統編教材。同時,一批高等師範院校畢業生分來任教,教師增至20多人,教學管理力量也得到了加強當時,一方面停辦農場,將田地、耕牛、農具全部歸還原生產大隊;一方面制定學校規劃、建立教學管理制度。增設實驗室、儀器室、圖書閱覽室。教學秩序走向正常。教職工盡心盡職,學生勤奮攻讀,校園內呈現出勃勃生機景象。
1962~1966年期間,為克服辦學經費不足,師生自己動手,粉刷教室,修補門窗、課桌椅,安裝電燈,填平操場,增加體育活動器材。同時,師生還積極參加義務勞動,拆除天主教堂舊樓、危房,新建了二幢教工宿舍和一座能容納400人的禮堂。
教學方面,著重常規管理,鞏固學額,努力提高教學質量。65年,初三學生參加池州地區(當時銅陵縣屬於池州地區管轄)升學統考,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體育、文娛宣傳活動也很活躍,66年“五四”青年節期間,舉辦了順安中學第一屆田徑運動會。
二、“文革”期間(1966~1976年)
1966年春,“文化大革命”開始。6月14日,縣派工作組進駐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亂,一切教學活動被停止,絕大數教師和領導遭批鬥,有的責令檢查交待,有的隔離審查限制自由,有的甚至被打成現行反革命關進監獄達半年之久。隨著時間的推移,批判“資反路線”、“掃除一切牛鬼蛇神”不斷深入發展。不久,在外地影響下,又成立了各種“紅衛兵”組織,工作組撤出學校,師生紛紛外出,進行“革命大串聯”學校陷入無政府狀態。“紅衛兵”開始奪權。再加之外界社會的介入。全校師生分成兩大派,形成師生之間,乾群之間的嚴重對立。
1967年,派性鬥爭愈演愈烈,甚至發生武鬥,學校財產遭到嚴重破壞,圖書資料、學籍檔案被抄,教學儀器、標本有的搗毀,有的被偷走,有的無法找回。一九六八年,根據中央“複課鬧革命”的指示,師生相繼返校,學習延安中學“複課鬧革命”的經驗,但未正式上課。這時,縣派工宣隊進駐學校,開展“一打三反”和“清理階級隊伍”,調解兩派矛盾,促進兩派聯合。九月二十六日成立學校革命領導小組,以後,又成立革委會。年底,革委會組織六六、六七、六八三屆學生“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1969年,招收兩班初一新生,以學習政治為主,沒有課本,主要是學習毛主席語錄“老三篇”以及“兩報一刊”社論、文章等。當時派性鬥爭依然存在,部分教師被下放。十月下旬,縣派軍宣隊和縣革委會教衛組有關人員來順安,召集順安中、國小革委會負責人會議,將順安國小併入順安中學,校名改名為“東方紅學校”,國小師生全部遷入中學校舍,國小原地址及校舍讓給順安醫院。這一合併,歷時十年之久。
1970年3月,縣派吳宗文同志(原縣教育局長)接任校革委會主任,這時,中、國小共有12個班,教職員40多人。但在“學農潮”的影響下,強調“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放鬆了課堂教學,實行校隊掛鈎,經常組織師生下鄉勞動,修塘挑圩,搶收搶種等。同時,在校內搞起了“九二0”、“防水漿”、“單晶矽”,培育良種豬等多項科學試驗,但只追求形式上的轟轟烈烈,沒有真正的實際效益,結果只是熱鬧了一時,最後不了了之。
一九七一年春,根據上級指示,開始招收兩年制高一新生,學校發展成完全中學。仍保留國小部,試行十年一貫制。那時,教學管理有所改進,除了重視課堂教學外,體育活動也開展起來,並組織了男、女兩支排球隊,在體育老師石澤鴻、唐懋勛的帶領下,克服困難,刻苦訓練,取得了良好成績,七二年校排球隊參加了池州地區排球聯賽,男、女隊均獲第一名,並代表池州地區出席省中學生排球賽,獲得前三名的好成績。
1971年到1973年,是順安中學在“文革”期間教學發展比較好的時期。
1974年社會上颳起一股“讀書無用論”的歪風,學生不能正常上學聽課,教師束手無策。接著又開始了“批林批孔”、批“右傾回潮”,教師再次成為批判的對象,加之河南省“馬振扶公社事件”,廣大教師更是提心弔膽,不知所措。形成教師不敢教,學生不敢學的不正常局面。
1975年,唐山大地震後,順安公社在學校建立災民接待站,教室大都用來安置災民住居、就醫。課堂教學時斷時續。
“文革”十年,作為重災區的教育部門,遭受的破壞和影響是極其嚴重的,我校也不例外,不僅初具規模的教學設施、校具損失嚴重,更重要的是打亂了教學規律,影響了一代人的健康成長。
三、恢復發展時期(1977年以來)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我校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人們無不歡欣鼓舞!可是,當時極“左”指導思想尚未及時得到清除,“兩個凡是”、“兩個估計”等錯誤理論、政策和口號,仍束縛著人們的思想,學校教學工作,未能發生新的顯著變化。
1977年,“工宣隊”撤離,“左”的思想得到扭轉。特別是恢復高考制度,師生精神振奮,教學秩序趨向正常,教與學的積極普遍高漲,學校面貌重新出現生機。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批判了“兩個凡是”,肯定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澄清了是非,撥亂反正。尤其是貫徹了鄧小平同志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講話精神,學校工作開始了歷史性的轉變,廣大教職工與學校領導,團結一致,密切配合,制訂新的教育教學計畫,完善規章制度,蒐集資料,整修教室,充分利用原有設施,擴大招生。為了進一步滿足廣大表少年積極要求上學讀書的需要,學校還增辦了高、國中補習班。這時,全校教職工已有58人,教學班發展到14個(高中5個班,國中9個班)學生800餘人。77、78兩年高考,盧鋒、方徽琴、鮑玉林三同學,分別被中國人民大學、安徽大學、西南交大錄取為本科生,他們本科畢業後,又繼續深造。盧鋒現在是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鮑玉林留美,取得雙博士學位。現在美德克薩斯州任高級工程師。方徽琴現在義大利。
一九七九年,中、國小分開,國小部全部遷出,校名恢復為“銅陵縣順安中學(完中)撤消政工、後勤二組,建立了教總兩處,工會、團委、少先隊組織均已恢復。這期間,學校一方面抓恢復發展,教學管理;另一方面,在上級布置下平反冤假錯案,認真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從而進一步調動了全校教師積極性,他們主動蒐集、編寫資料,精心備課、講課,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補缺補差。當年高考,升入大中專學校35人,國中畢業生,也有不少考入中專和省重點高中。
1980年以後,學校工作逐步步入正軌,學校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四有新人方面,做了不少實實在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