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66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建立響水縣,因縣政府駐響水鎮而得名。
響水縣境內由於成陸較晚,明代以前,今響水口地方只有少數移民。明“洪武趕散”遷來大量移民,靠煮鹽捕魚為生。清朝前期,是兩淮鹽業發展盛期,縣境鹽場招集大批鹽工。民國時間,鹽業雖然衰落,但農業代之興起,人口繼續繁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醫療衛生事業的逐步發展,人口增長較快。
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以來,黃河奪淮,從縣境古“雲梯關”入海,由黃河帶來大量泥沙,使縣境逐漸淤積成陸。而後經營較長時間的土壤變化,自然植被得以生長,腐殖質日益增厚,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土地資源,加之近海灘涂,可從事鹽、漁業生產,有力地吸引著人口和遷入。
響水縣境人口的遷徙,在民眾中一直有著“洪武趕散”的傳說,大都稱自己的祖先,是從蘇州閶門來的。“洪武趕散”始於明朝,據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馮仁宏撰寫的《新安鎮源流》中稱:“大明洪武登極之初,慮大族相聚為逆,使各道武員,率游騎擊散,謂‘洪武趕散',子孫相沿,傳世為例。傳至嘉靖,適奉旨擊散,而蘇之閶門周姓、常之無錫惠性,以及劉、管、段、金皆被趕散,來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區),蘆葦荒灘,遂各插草為標,占為民地,以作避兵之計。”縣境人口始祖多從蘇州
遷徙而來,不少舊宗譜均有記載。因當時稱民是強制的,又是武裝押送,事情又發生在洪武年間,故稱為“洪武趕散”。
學校活動
響水縣六套中學1500多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步行來到革命英雄紀念碑和“二六”慘案遇難同胞舊址前,以“緬懷革命先烈,知恥辱,樹新風”為主題,開展新團員宣誓、“八榮八恥”演講比賽等活動。
在活動議程中,團員代表獻了花圈,學校副校長戴廣旭介紹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和1939年農曆2月日本鬼子在六套街殺害108名苦難同胞的歷史。老師、學生代表發了言。在主題活動中,一(2)班的“八榮八恥”演講比賽獲全校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