韙

韙,wěiㄨㄟˇ,是,對(常和否定詞連用):冒天下之大不~。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English
◎right;proper;perpriety

漢字演變

演變演變

詳細字義

◎韙
韙wěi
〈形〉
(1)(形聲。從是,韋聲。本義:是;對)
(2)同本義[right]
韙,是也。——《說文》
犯五不韙。——《左傳·隱公十一年》
君子韙之。——《左傳·昭公二十年》
考功蘇繼歐覆疏韙公(袁可立),得馳驛。後加太子少保,公辭。——明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
人韙其言。——《明史》
(3)又如:冒天下大不韙(這裡的“不韙”是“罪”,“反國家罪”的意思)
(4)善[good]
京室密清,罔有不韙。——《文選·東京賦》
(5)美好[fine]
故開元、天寶間,播兄弟七人皆擢進士第,衣冠光韙。——《新唐書》

康熙字典

【戌集中】【韋字部】韙
【唐韻】於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偉。【說文】是也。從是,韋聲。【左傳·隱十一年】犯五不韙。【前漢·敘傳】昭韙見戒。【注】張晏曰:是也。明其是者,戒其非也。【後漢·荀爽傳】五韙鹹備。 【集韻】通作愇。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二】【是部】韙
是也。從是韋聲。《春秋傳》曰:“犯五不韙。”愇,籒文韙從心。於鬼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是也。古文尙書曰。時五者來僃。今文尙書作五是來僃。李賢於李雲荀爽傳皆引史記五是來僃可證。凡史記多用今文尙書也。荀爽對策曰。五韙鹹僃。韙與是義同。六書之轉注也。李雲上書曰。五氏來僃。氏與是音同在十六部。六書之叚借也。從是。韋聲。於鬼切。十五部。春秋傳曰。犯五不韙。左傳隱十一年文。

拼音是we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