蝟
肉
【性味】味甘,性乎,無毒。
【功效主治】烤來食,補下元,理胃氣,增強食慾。烤黃了吃,或煮湯飲,治反胃,又主治瘺瘡。
脂
【功效主治】主治腸風引起的瀉血,可煮五金八石,伏雄黃,柔鐵。溶液滴入耳中,治耳聾。可塗禿瘡疥癬,殺蟲。
腦
【功效主治】主治狼瘺。
心肝
【功效主治】主治蟻、蜂等引起的瘺瘡,頸淋巴結核惡瘡,燒成灰,用酒送服一錢。
膽
【功效主治】點眼睛,止淚。化成水,塗痔瘡。
皮
【功效主治】主治五痔和婦女外**、**內搔癢、白帶帶血、五色血汁不止。婦女下**腫痛,痛引至腰背的堋酒煮後治療。治腹痛疝積,燒成灰用酒送服。吹鼻,止鼻出血。用它解一切藥力。
附方
治眼睫倒刺:蝟刺、棗刺、白芷、青黛,各等分成末,隨左右吸於鼻中,口含冷水。
治虎爪傷人:用刺蝟脂天天敷在傷口上,同時內服得油。
治脫肛:蝟皮一斤(燒),磁石五錢(鍛),桂心五錢,搗成末。每次服二錢,用米湯飲下
。
基本解釋
繁體字:蝟
拼音:wèi
注音:ㄨㄟˋ
簡體部首:犭,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2
繁體部首:犬
五筆86&98:QTLE
倉頡:KHWB
鄭碼:QMKQ
筆順編號:353251212511
四角號碼:46227
字義解釋
漢字信息
【漢字】蝟、蝟
【拼音】wèi
【詞性】名詞
【鄭碼】QMKQ,U:732C,GBK:E2AC 【五筆】QTLE
【筆畫數】12【部首】犭【筆順編號】353251212511
【釋義】ㄨㄟˋ 形聲。字從犬從胃,胃亦聲。“胃”意為“穀倉”。“犬”與“胃”聯合起來表示“一種全身長刺,用身體捲縮滾動的辦法把瓜果刺在身上帶回洞穴的動物”。本義:一種身體本身像穀倉的動物。
詳細解釋
1、獸名。即刺蝟 [hedgehog]
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食蟲目,蝟科。〔刺蝟〕哺乳動物,身上長有硬刺,晝伏夜出,吃鼠、蛇、昆蟲等,對農業有益。簡稱“蝟”,如“~集”(喻事情繁多,如刺蝟的毛聚在一起)。
如:蝟毛(蝟之毛。比喻眾多);蝟縮(刺蝟遇敵則縮。比喻人畏縮不前);蝟栗(指蝟身上的毛刺);蝟鼠(蝟的別名)
矢如蝟毛。——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
《東周列國志》第四回:“路間,遇二童子,指曰:‘此獸名曰蝟。常伏地中,啖死人腦,若捶其首即死。’”
2、指蝟毛。形容眾多 [hedgehog's hair]。如:蝟立(蝟毛豎起。多比喻因恐懼而毛髮聳起);蝟列(蝟毛豎列。形容多而密);蝟附(紛紛歸向);蝟合(比喻紛紛集結);蝟起(喻事變紛起,如蝟毛竦豎);蝟結蟻聚(喻人多而聚集在一起)
方言集匯
◎ 粵語:wai6
◎ 客家話:[客英字典] vui5 [寶安腔] wui3 [梅縣腔] wi5 wui5 [台灣四縣腔] wi5 [海陸豐腔] wui5
常用詞組
【蝟集】 wèi jí
[as numerous as the spines of a hedgehog] 像刺蝟的硬刺那樣多,比喻事情多且集中
華榱蝟集而縱橫。——俞安期《衡岳賦》
公事蝟集,急待處理
蝟的類型
蝟的頭、嘴像鼠,刺毛很尖,蜷縮則形體是圓,攢毛外刺,尿馬上放出人稱,刺猥。我國蝟科計有6屬7種,分布最廣的是刺蝟,身體背面密生粗硬棘刺,耳較短,不伸出棘刺。從東北、華北至長江中下游都能見到。捕食各種無脊椎動物和小型脊椎動物,兼食根、果、瓜等植物。年產1一之胎,每胎3一6仔。大耳蝟外形似刺蝟,但耳較長,突出於棘刺之外,見於內蒙、新疆等地。南方有中國鮑蝟、小毛蝟和海南新毛蝟,它們都是鼠形而無棘刺的種類,背部被毛、尾細長。
拼音是wei的漢字
拼音是wei的漢字共有178個,如下: |
偽|位|為|未|圍|餵|胃|微|尾|威|偉|衛|危|委|魏|唯|維|畏|惟|巍|蔚|謂|尉|濰|緯|慰|萎|葦|渭|葳|幃|艉|鮪|娓|逶|闈|隈|瑋|潿|帷|諉|洧|偎|猥|蝟|嵬|軎|韙|煒|煨|圩|薇|痿|倭|偉|儰|厃|叞|唩|喡|喴|圍|墛|壝|媁|媙|媦|寪|峗|峞|崣|嵔|嶶|幃|徫|愄|愇|懀|捤|揋|揻|斖|暐|梶|椳|楲|欈|沇|洈|浘|渨|湋|溈|潿|濰|烓|煀|煟|熨|熭|燰|爲|犚|犩|猚|琟|瑋|璏|痏|癓|磑|碨|維|緭|緯|縅|罻|腲|芛|苿|茟|荱|菋|葦|葨|蓶|蔿|薳|藯|蘶|蜲|蝛|蝟|螱|衛|衞|褽|覣|覹|觹|觽|觿|詴|諉|謂|讆|讏|躗|躛|轊|鄬|醀|鍏|鍡|鏏|闈|阢|隇|霨|霺|韑|韙|韡|頠|颹|餵|饖|鮇|鮠|鮪|鰃|鰄|鰃|䲁|桅|違|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