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韋杵(1883-1951),少將,布依族,原名韋明俊,字天培,化名趙善成,貴州省安龍縣錢相鄉人。畢業於湖南師範學校、雲南講武堂特別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28師師長,雲南“剿匪”軍第2路總指揮部軍訓處處長,滇黔綏靖公署幹部大隊大隊長,第58軍新編第12師副師長兼旅長。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銜。
晚清時期,家境清貧,得外祖父支持,幼入鄉間私塾,後入府城景氏塾館。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到長沙考入湖南師範學校讀書。期間受到維新變法思想影響。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回鄉,應聘在興義府高等國小堂任教。後辭去教職回家。深感政治腐敗,社會黑暗,少數民族備受欺凌歧視,憤然不平,決心棄教從戎。宣統元年(1908年)逕赴昆明,投入雲南新軍。參加新軍後,充任馬夫、伙夫、士兵。宣統二年(1909年)考入雲南講武堂特別班。翌年參加蔡鍔領導的辛亥重九起義。
主要經歷
民主革命時期,先後在護國軍第3梯團顧品珍部任排、連、營長等職。隨軍參加了護國之役、入川作戰,接著又參加護法戰爭。1920年任滇軍顧品珍部第3混成旅第6團團長。1922年唐繼堯指使吳學顯襲殺顧品珍後,率部輾轉到達廣西柳州,奉孫中山令,與桂軍會盟,誓師東下征討陳炯明,保衛廣東革命根據地。以功升任第3混成旅旅長,擁護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
大革命時期,1926年1月被選為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26年6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隨軍參加北伐戰爭,任第3軍8師22團團長,在第3軍受到政治部主任中共黨員朱克靖的影響,對蔣介石獨裁尤為反感。1927年初朱德到南昌擔任軍官教導團團長,與朱德是雲南講武堂同學,交情篤厚,往來密切。5月起歷任第36軍28師師長、副軍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時,中國共產黨前敵委員會任命為第9軍軍長,朱德為副軍長,當時因在九江養傷,故未到第9軍任職。南昌起義失敗後,率部駐玉山縣,消極對待蔣介石的“剿共”命令。1928年仍任國民革命軍第28師師長,駐軍贛南。1933年蔡廷鍇、蔣光鼐、陳銘樞等醞釀建立抗日反蔣政府時,參加了在福建南平舉行的會議。11月參加蔡廷鍇、李濟琛等主持的“中華共和國人民政府成立大會”。“福建人民政府”失敗後,率部撤至福州。後因支持“福建人民政府”而被蔣介石通緝,為避蔣介石的追殺,在其上司金漢鼎的幫助下,化名趙善成從上海回到貴州望謨。1936年初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遣人到安龍,迎請其赴昆明共事,被任為雲南“剿匪”軍第2路總指揮部軍訓處少將處長,後改任滇黔綏靖公署幹部大隊少將大隊長。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國民革命軍第58軍組建時,任新編第12師副師長兼第2旅旅長,參加了鄂南(湖北省崇陽縣大沙坪)戰役。不久,回昆明繼續從事軍事訓練工作,全力培養軍事人才。性忠厚,生活樸素,嚴於律己,不計得失,與下屬、士兵友善,深得大家的愛戴。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退出軍界,主持貴州旅昆同鄉會主辦的在黔中學,直至雲南省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任雲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
1951年因病在昆明逝世,終年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