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執柔

楊執柔(?-692年?),武周官員,短暫任宰相。楊執柔生年不詳,祖父楊續是隋朝皇族,也是唐初宰相楊師道和楊恭仁的兄弟,和武則天的母親楊夫人也是堂親,所以武則天視楊執柔為自家人,並予以善待。692年,時任夏官尚書的楊執柔被武則天授予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為實質宰相。武則天對此表示,她要讓父族和母族都出現宰相,此時她的侄子武承嗣和武攸寧都已拜相。七個月後,武則天對行政班子進行大重組,楊執柔和武承嗣、武攸寧都被罷相,楊執柔改任地官尚書,不久去世。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執柔,弘農華陰人,是楊震的第十五代孫,觀德王楊士雄的重孫,武則天當政時為宰相。

武則天的母親是楊士雄弟弟楊士達的女兒。武則天臨朝理政後曾對人說:“我要讓武家和外家的子侄在武氏王朝常有一人為宰相。”在武則天長壽元年(692),楊執柔被授同平章事(相當於宰相職務)。對於這個職務,楊執柔曾上《為楊執柔讓同凰閣鸞台平章及表》以辭讓,但沒有得到武則天恩準。同年,又改任地官尚書。但任職時間不長,楊執柔因病辭世。

楊執柔在位沒有什麼建樹,但由於重祖父楊士雄在隋朝出將人相,為後世子孫奠定了顯貴的基礎。楊氏家族唐後人才濟濟,功績卓著。因此,史官在《新唐書·楊恭仁》中說:“始,雄在隋,以同姓貴。恭仁兄弟名位尤盛,又以武后外家被尊寵,凡尚主者三人,女為王妃者五人,贈皇后一人,三品以上者二十餘人。”從此不難看出楊氏家族在大唐開國年間的顯赫地位。

楊執柔生有三子,第二子楊浞為太原少尹,楊浞的兒子楊藻曾為吏部侍郎、同州刺史。

子孫

大兒子:楊浚

孫子:楊蕙,湖州刺史

二兒子:楊湜,太原少尹

孫子:楊藻曾為吏部侍郎

三兒子:楊滔

唐代宰相(四)

唐代初年,以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共議國政,都是宰相。宰相是輔佐皇帝總領天下大政的官員。唐太宗時,以僕射為尚書省長官,與門下侍中、中書令號稱宰相。同平章事也成為宰相的銜號。開元以後,為僕射者如不加“同平章事”,就不能參與宰相機務,被擠出宰相行列。安史之亂以後,宰相名號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