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對演員來說,演戲最忌諱的不是浮誇,而是面癱。豆瓣電影鑫像獎每年最火熱的獎項要數“最面癱表演”了,一部電影爛並不可怕,但看一個演員相同表情演完整部戲可是夠鬧心的。
表現

“面癱式表演”所呈現的人物總是“千人一面”,他們不管扮女王還是扮女僕,不管表現喜悅還是表現憤怒,沒有人物身份之分、人物閱歷之分、規定情境之分。而真正優秀的演員則可以做到“一人千面”。
還是以馬龍·白蘭度為例,他既可以駕馭不動聲色的教父,也可以駕馭《欲望號街車》里粗暴、野蠻的斯坦利。斯坦利是一個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從事體力勞動的“波蘭佬”,最終強姦了妻子的姐姐——費雯麗飾演的布蘭奇,馬龍·白蘭度把這樣一個粗暴、粗俗、風流並充滿原始欲望和暴力的人物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最終獲得了第二十四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成因
1、演員對角色體驗不到位,只做到空有其表,“心裡沒有”。常說的“不打動自己怎么打動觀眾”就是這個意思。這樣的表演,不過是熒幕上一張顏值爆表的臉乾巴巴地背完了台詞而已,沒有任何人物情感的體驗,當然也就沒有感染力。
2、演員自身的表演修養和功底不夠,有體驗,但表現不出來。作為演員,表演是基本功,通過長期訓練和實踐獲得提高應是職業目標。
名利場是殘酷的,靠“顏值”、靠“緋聞”,也許能紅一時,但紅不久,最後拼的是實力。當年,鞏俐為演《秋菊打官司》,在農村生活了三四個月,憑藉此片,鞏俐獲得了第四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影后桂冠。娜塔麗·波特曼為了出演《黑天鵝》,提前一年就開始進行身體訓練,電影開拍前6個月則開始提高強度,每天要進行5個小時的芭蕾訓練,娜塔麗·波特曼憑藉此片獲得第八十三屆奧斯卡影后桂冠。“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並非虛言。想在表演藝術的殿堂里有所造詣,必須付出非同一般的努力,正所謂:學海無涯,藝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