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學校化社會文集

非學校化社會文集

《非學校化社會文集》(Deschooling Society,1971年),由紐約哈佛和勞爾出版社出版,同時被收入“世界展望”叢書。全書共167頁,分七個相互聯繫而又相對完整的論文:第一篇“為什麼要取代學校”,第二篇“學校的現象學”,第三篇“進步的儀式化”,第四篇“機構的光譜”,第五篇“非理性的連續性”,第六篇“學習網路”,第七篇“埃皮米修斯式的人的新生”。

非學校化社會文集》(Deschooling Society,1971年),由紐約哈佛和勞爾出版社出版,同時被收入“世界展望”叢書。全書共167頁,分七個相互聯繫而又相對完整的論文:第一篇“為什麼要取代學校”,第二篇“學校的現象學”,第三篇“進步的儀式化”,第四篇“機構的光譜”,第五篇“非理性的連續性”,第六篇“學習網路”,第七篇“埃皮米修斯式的人的新生”。本書是伊里奇與另一非學校化運動的領袖賴默自1967年以來對教育問題的討論基礎上寫成的,“多文化文獻交流中心”的主任鮑雷曼斯也參加了討論。第七篇是與當代世界著名思想家埃里希·弗洛姆的談話後寫成的。

簡介

《非學校化社會文集》成書於70年代初。這個時代恰恰是西方世界在二次大戰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人類創造的財富隨著自動化的大工業生產而劇增。科學技術的廣泛套用使現代社會技術化了,社會管理也被程式化和自動化了。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人的存在也被技術化了。整個社會成為一個大機器,而人成為其中的一個部件。科學技術的擴展引起了新的社會問題,使社會急劇動盪,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自然資源逐日枯竭。在龐大的生產組織和社會組織面前,人感到自己被異化了,生活成為一片虛無的迷惘。“人被困於他自造的盒子中,其中卻裝滿了潘多拉放出的病魔和邪惡”,“人們發現自己被困於黑暗的陷井中。人在危機中”。這種危機恰恰是人為的結果。在人類歷史的進化中,人類為爭取自已的生存與大自然搏鬥,人類獲得了奇蹟般的成功,但是回顧歷史,卻發現這樣一個基本的事實;人與自然的交往是一個嘗試——錯誤的過程,因而具有可能導致自然環境的破壞、心靈精神的貧困,道德的冷寞和智慧的遲鈍的危險,而現在這一危險的確發生了。現在,“人們對很多神話感到懷疑了,對科學的烏托邦、觀念的行徑都厭倦了,對所謂的平等的消費社會的理想也厭倦了,他們感到在生活中被遇弄了。”因此“非學校化”思想的產生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危機和文化危機的反映。

在教育界,一方面教育事業在不斷擴大,好像非常繁榮,另一方面,學生運動的風潮呼喚自由、人道。科技化的社會把學校變成了集中生產大企業所需要的專門人才的場所,學校把人製造成大工業的工具,從而扼殺了人的整體生活的本質。強迫性的義務教育雖然在普及,但實際上把很多人拒於教育的大門之外,並沒有實現教育的普遍化。與給教育的投資相比,學校並沒有帶來經濟的繁榮和進步,這種現象在滿懷希望的第三世界國家中表現得更為突出。落後國家不惜國力投入巨資普及學校教育,卻忽略了整體發展的問題。學校的普及使這些國家進退維谷,一方面國家要花費巨資維持學校,另一方面學校教育質量低,大量學生失學,學校名存實亡。所以,在開發中國家教育經費的增加伴隨著文盲人數的擴大和經濟發展的停滯。因此,在對學校的懷疑、抱怨、指責中,很多人開始從根本上反思學校存在的合理性。伊里奇就是最早主張徹底改革學校的代表人物,他的《非學校化社會論集》的發表吹響了“非學校化社會”思潮與運動的號角。伊里奇在本書的導言中說:“通過學校的普遍教育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對現存的學校形式進行徹底的改變,它才有可能實現。它的實現不在於教師對學生的態度的改變,不在於教育者的責任心的增加,更不在於對教育的硬體與軟體的增加,新的教育必須把顛倒過去的組織化學校教育再顛倒過來”。

作者簡介

伊里奇(I·Illich,1926— ),當代著名思想家、社會批評家,公認的“非學校化社會”的理論的創始人和“非學校化運動”的領袖。他1926年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曾在梵蒂岡羅馬教皇大學攻讀哲學和神學,並取得薩爾茨堡大學的歷史學博士學位。他是一位在自然科學、神學、哲學、史學等方面有很深造詣的思想家。1951年,伊里奇移居美國,在紐約愛爾蘭及波多黎各教區擔任牧師,1956年到波多黎各擔任天主教大學副校長,1959年至1961年擔任波多黎各高等教育和公共福利顧問委員會委員。五年以後,與人在墨西哥的庫埃納瓦卡創建了“多文化文獻交流中心”,致力於改善拉丁美洲人民的社會文化狀況,探討人類命運與出路的全球性問題。該中心後又成為非學校論者的中心,一些著名的社會問題專家如弗賴特爾、霍爾特、弗雷爾等曾參加了該中心的討論會。1971年,“多文化文獻交流中心”舉辦了“教育中的抉擇”的專題討論會,伊里奇提出了著名的“非學校化社會”思想,猛烈地抨擊現代學校制度的種種流弊,號召人們廢除學校,代之以“學習網路”,建立一種人人平等、自由、自律、自助、愉快交往的“非學校化社會”。該思想一經問世,隨即就席捲西方世界,形成一股“非學校化”浪潮,強烈地振撼了70年代的國際教育界。伊里奇在對學校批評之後,他又分別對醫療制度、交通設施、科學事業以及大眾傳播媒介等一系列社會機構提出了激進的批評。

伊里奇知識遠博,觀點新穎,言辭犀利,被稱為當代世界的文化奇人。伊里奇精通英、西、法、葡、意、德等多國語言,是一位多產作家,著述頗豐,較重要的除《非學校化社會文集》之外,還有《意識的慶典》(1969年)、《愉快的工具》(1973年)、《能源與公正》(1974年)、《醫藥的報應》(1976年)、《無能化的職業》(1977年)、《需要史論》(1978年)、《影子工作》(1981年)。伊里奇的著作一經出版,就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

主要內容

《非學校化社會文集》主要圍繞兩個問題進行闡述,第一,對學校的種種弊端的揭露和批判;第二,非學校化社會的理想。

(一)學校教育弊端和危機

伊里奇在本書中認為,現代社會一切邪惡和痛苦的真正的根源在於社會文化價值的組織化。所謂組織化,就是人與組織之間存在著某種異化關係,也就是說,人創造了組織,賦以組織某種價值,結果組織成了價值的化身,人反而失去了價值受到組織的控制。人創造了學校,學校成了與教育直接同一的價值,人把自己的教育交給了學校,從而自身喪失了自我教育的機會與能力。

伊里奇指出,在現代社會中,人可以說是淹沒在強大的技術化組織中了。人日益喪失其覺悟、其感情、其精神,人的價值蕩然無存,人重新回到了蒙昧的狀態。人類文化與價值的組織化是人類生存危機的真正病因,它導致了當代最嚴重的問題:自然資源的被掠奪、社會的極化和心理的無能。

伊里奇強調,價值的組織化最代表形式的是學校。“學校是有效的社會神話的創造者與保存者,因為它的組織結構是一個不斷提升的儀式化的遊戲,進入這個遊戲比教學重要的多。進入學校的儀式是強迫性的,學校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參加這個遊戲。”在本世紀初,學校就是社會控制的提倡者,並且集中了一切社會文化價值,學校期望把自身建成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合作結構,使兒童成為由學校組織模式化的東西,並且被輸送給工業機械。學校系統在今天具有三種功能:①貯藏社會神話;②把神話儀式化;③致力於神話的傳播並掩飾神話與實在的鴻溝。學校成為把社會的一切價值都合理化的組織。學校代表著社會的文化價值,並使之成為一種永久的儀式,通過人對這種儀式的參加,人接受了儀式,並成為傳播工具。學校的組織化代表著社會觀念和價值在學校組織中的儀式化的沉澱。“學校強迫每個人認同世界廣泛普遍的神話、生產的範式和社會控制的方式。

伊里奇在本書中認為,真正的教育是創造性的,它貫穿了人的生活,它使人創造性地套用對文化傳統的記憶,並創造自己的歷史,它依賴於對出乎意料之外的問題的驚奇,對事物的想像和對生活的創造。教育不僅喚醒人的思維,而且還為人開啟了新的可能性的大門。但是學習價值的組織化和社會教育的學校化造就了許多無能和無個性的人,從而危害了人性及其存在的社會。學校的組織化已經深深地侵入了社會的機體和每個人的心靈。人們對學校的看法太過於理想化和浪漫化,太過於讚美了。今天學校已經普遍引起了人們的懷疑和失望。人們反抗教育知識工業和學習價值的機構化的態度正在提高,教師學生以及很多其他人不再依靠學校,而開始對學校的觀念和信仰進行挑戰了。但是,“最根本的神話、觀念和儀式還沒有受到挑戰,觀念的批評和社會的行動都沒有帶來新的社會。只有與社會儀式進行分離,進行價值的非組織化,才可能帶來根本的變化。”

(二)非學校化社會的教育理想

伊里奇在本書中認為,非學校化的社會解放運動基於教師與學生的改革意識。要達到非學校化,必須以革命的方式對學校社會進行挑戰,必須樹立一種人的新形象。他認為,地球資源的枯竭和環境的污染是人類自己形象粉碎的結果,是他的覺悟回到蒙昧狀態的結果。社會的非學校化是人的觀念的變革,是人類文化的變革,它要在新的教育形式中重新樹立人的自主、自律、自決的形象,重新恢復人對各種“工具”的控制,恢復人與人之間的愉快交往的關係。

要實現非學校化社會的理想,就必須強調社會成員自我教育、自我學習的責任。只有實際地參與到社會上各種有價值的學習之中,自由地決定學什麼、怎么學,才能有利於學生的成長。通過學習的社會化,每個人為自己的非學校化教育負責。在非學校化社會中,學習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活動,並不需要其他人的控制和掌握。學習就是參與到社會的意義背景之中的結果。

伊里奇構想的非學校化社會的理想教育形式是教育網路。教育網路給每個人創造一種將生活的時間轉變成一種學習、一種關心、一種分享和一種參與的教育機會。教育網路意味著鼓勵人們參與到社會的各種活動之中,爭取各種教育機會。在非學校化的教育中,人生的各個階段都可以在各種網路中獲得教育,社會是開放的,並且發揮著教育的作用。任何人通過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而學習知識和技能,並且直接套用於社會。教育的根本變革就是社會成為教育的許多層次的網路,從而把各種教育資源置於學習者的主動的控制之下,使學習成為自我創造式的教育。教育的網路確定了新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了新的與世界聯繫的方式,而非僅僅通過教師、課程和計畫的準備而進入世界。

一個理想的教育網路應該具有三種目的:①能夠使所有的願意學習的人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自由地運用各種教育資源;②使那些想與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見識的人能夠互相交流;③使那些希望公開表達自己觀點的人能夠得到機會表達自己的見解。

評價

伊里奇在本書中的貢獻是:①他揭露了學校的組織化和工業化特徵,批判了學校中潛在課程的社會灌輸和妨礙真正的學習的消極作用。②他認為現代學校壟斷了教育,造成社會中各種教育資源的浪費。③他指出了現代學校的強迫性質,深刻地批判了學校脫離現實生活的現象。④他提出了代替學校教育的改革選擇,認為現代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於建立廣泛的開放的交流的社會教育網路,發揮各種教育資源的價值,形成普遍化的學習和教育。

但是,伊里奇在本書中的非學校化思想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①他看到組織化學校及其潛在課程的種種弊端,而沒有充分肯定學校在普及教育和發展文化中的積極作用。②雖然現代社會裡存在很多學習網路,但徹底取締學校教育有可能造成社會發展的停滯。③非學校化社會的教育網路僅僅是伊里奇烏托邦式的構想。社會的教育網路雖然具有普遍的、自由的、靈活的教育作用,但缺乏系統性和理論性。在人類知識爆炸的今天,缺乏系統化的理論學習不可能使青年一代發展文化。

伊里奇關於未來教育的理想雖然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人人參與的愉快學習的藍圖,但是他的徹底取消學校的思想不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實際需要。從學校的產生和發展來看,學校代表了人類對教育的需要。在人類文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學校還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教育的發展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在原始社會,社會成員從普遍的生活本身得到教育,後來,學校的產生髮揮了極大的教育功能,但並沒有完全替代社會生活本身的教育功能。在未來的學習化社會中,教育網路的形成也不可能取代學校教育,這說明隨著人類文化的發展,教育的形式不斷多樣化,教育的內容也不斷豐富。今天,我們需要做的是徹底改革學校本身的弊端,使學校與社會、教育與人生、學習與生活更好地統一起來,充分發揮社會中蘊藏的各種教育價值和教育資源,形成一個普遍的教育網路和學習化社會,使每個人都能自由、平等地接受終身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