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分水

青花分水

分水--也叫“分水皴”法--業界的說法是出現於清代康熙朝,實際上在元代和明末青花瓷上我們都能看到嫻熟的分水畫法,只是這種技法在康熙朝得到充分發揮,成為了康熙朝青花的一個典型特徵。

這是畫繪青花紋飾的一種技法,根據畫面的需要將青花料調配出多種濃淡不同的料水,在坯胎上直接作畫,就出現濃淡不同的色調。由於青花濃淡的不同,形成了色彩上的不同感受。在同一筆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濃淡筆韻,這種青花分水描繪技法層次豐富,立體感強。
綜觀各時期青花分水之套用,逐漸形成以下幾點;
(1)平色水(平水) 色度不同,每種色塊勻淨平整,儘量沒有水與水相接的水跡紋。這種手法多用的圖案工整、細膩,精緻的器皿紋樣上。
(2)水跡紋(浪頭水) 一筆水和一筆水之間相互壓住一點頭,重疊的部分形成深一點的水跡紋。這種手法保持手工痕跡的隨意性,民間味濃。如景德鎮產的枝梅瓶、枝梅箭筒,就是以簡潔的枝梅俏撥而立,大面積的地予,分上水跡紋,一層壓二層的自然而出的水跡紋理,潛在形成流動的趨勢,起到一定的裝飾效果。自然,大方面醒目,藝術感強。
(3)暈水 根據畫意,以淡到濃或由濃到淡,筆肚含飽水,筆尖留一小水珠保持在坯體上,慢慢暈下去,坯體隨著筆而吸收,筆尖停留的時間越長,水色越濃,這種色階變化不大,感覺柔和勻淨。
(4)洗水 筆尖蕉的濃水,毛肚含淡水,迅速一划而過,色階變化較大、流暢、痛快。如康熙時青花、分水就多採用這手法,一筆下去,色為幾種,色度顯得非常之豐富。
(5)點水 用分水筆在坯胎上,分出小點,一點之中,色澤略有變化,起襯托的作用。在民間青花中,青花分水套用更為靈活。如灰可器,器皿通體都是以分水為骨架,分水以它獨特的紋體,隨著不同的造型線型以間隔,連續而組合構成紋樣。空格處,根據作用的意圖,描繪畫面,有嚮往豐收的紋樣,如,棉花、茶花、小麥等。表示吉祥的紋樣有:暗八仙、博古等紋飾。分水的骨架疏密適當。隨著坯體造型而起伏變化。從今水骨架色調變化上,可以獨立反映出分水自然,樸素並頗具偶然而形成的獨特藝術效果。
民間藝術就象自然界裡爛漫的山花,自然、純樸,散發出泥土的芳香。藝術家憑著深厚的藝術修養,吸取民間藝術自然,灑脫之美,加以藝術處理手法,又別具新姿。五十年代,景德鎮市青花大師王步先生,在深厚傳統基礎上,借鑑水墨畫特點,在青花裝飾上創始新的藝術表現手法,他所套用分水的技法也是變化莫測,他不僅在分水筆上掌握的相當成功,而且充分利用各種工具,做到“物為我用”產生豐富的藝術效果。如利用甘油,覆蓋裝飾部位,利用坯體吸水相當慢的特點,在裝飾部位均勻施上一層博薄的稀甘油,把小匙勺適量的料水,放於該部位上,若要平水,則均勻轉動,要濃淡變化,則把這部位多側於一邊,低者自然濃,這與以筆分水效果又不一樣,顯得更加潤澤。王步先生許多瓜果蔬菜小寫意,多分以淡水,在轉折間點綴一兩點最濃的色塊,使整個作品顯得俏撥、清新、明快,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青花分水技藝

青花瓷起始於唐宋,成熟於元代,是景德鎮的四大傳統名瓷之一。製作時,先用氧化鈷料在坯胎上描繪紋樣,施釉後高溫一次燒成,所成效果晶瑩明快,怡然成趣,藍白相映。青花分水畫法發端於明朝成化年間,於天啟、崇禎時期獲得較大發展,至康熙中期成熟。
釉料與青花
每個時代青花瓷的用料都有不同特點。比如明早期永樂、宣德年間以蘇尼勃青料燒制的瓷器,發色濃艷,濃黑處帶“鐵鏽斑”,藍中帶錫光,手摸有凹陷感。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年間早期的平等青料燒出的瓷器則發色穩定、淡雅、柔和。明中晚期嘉靖、隆慶、萬曆年間使用的回青料,其發色艷麗、藍中帶紅。明中、晚期的官窯和民窯都有使用石子青料和浙江料,但選料有粗、細之分,早期的選料較細,尤其是官窯器物,青花發色都較為純正、穩定,多呈淡青或灰藍色,較少出現鐵鏽黑斑。而民窯選料較為粗糙,且多帶黑斑或雜質。石子青料發色一般較為深沉濃重,料性不太穩定,多呈灰藍或灰黑色。提煉上等的浙江青料,發色也有穩定、深沉、青翠、明亮的特點,近似於雲南產的朱明料,故也多被用於明代晚期和清代早期的官窯器物。從明末天啟、崇禎時期還出現過一種被稱為過渡期的青花瓷,其呈色純正、鮮翠、明亮、層次分明,並有多種色階,立體感較強。特別是清順治、康熙年間多使用上好青料(又名翠毛藍)。其發色顯得深沉、穩定,但不似明代那樣有深入胎骨感。到清代中、晚期則常見使用浙江料,但選料已不甚精細,大多缺乏康熙時期那種帶明、暗色階和多層次立體感效果,發色亦多呈灰藍、淡青或灰暗色調,且多有飄浮、暈散、黑斑等現象,在晚清民窯器物中這種情況尤甚,並一直延續到清末。清末到民國早期還出現過一種洋藍料,其發色濃烈、浮躁、刺目、藍中發紫,猶如紫藥水,更缺乏色階層次,給人鋒芒畢露的感覺,此料也多見在民窯青花瓷中使用。
現代的青花瓷既傳承了古代的精巧工藝,又有創新。從功能上分,現代青花瓷大致可分為三種:日用瓷、仿古瓷、藝術瓷。在裝飾形式上,青花還經常與釉里紅、顏色釉、粉彩、古彩、新彩、玲瓏等形式結合起來,相互襯托而形成青花鬥彩、青花釉里紅等種類。
分水是個體力活
青花是火的藝術,不僅要求藝術工作者精心創作,還依賴於燒成後白里泛青的釉色相襯托,以及充分發揮材料的特性和質地美,才能創造精美的青花藝術作品。
分水其實是個體力活。人們在感受瓷器創造出的藝術美感的同時,卻很難體會到製造者的付出。相對於其他技法,青花分水對創作者的投入有更多的要求。有時候創作瓷器只需要將瓷坯放在桌上即可,但在運用青花分水這門技巧時,就必須將瓷坯放在腿上,依靠身體來調整瓷坯的方位,進而控制下筆和收水的位置。對於一些大件的瓷器而言,創作的過程確實十分辛苦。
青花分水是一項高深的工藝,因為青花裝飾主要是在立體的器型上作畫,加之坯體鬆脆,用筆必須保持高速度,做到眼明心細、手準,不允許你細描細繪,畫時略一停頓,即現筆勢凝滯,燒成後就有很重的水浪,分水更要求快,因為生坯在未燒成前還是泥,遇到大量的水會化為泥漿而損壞坯體,只有靠長期的實踐和熟練的技巧才能將青花分水的藝術效果發揮出來。
脫胎自水墨的分水畫法
青花分水,猶如中國畫中的水墨,但又不同於水墨,它是以青花料在泥坯上分出各種深淺的明暗層次,使單一的色料富有濃淡不一的變化,來表現各種形體,達到淡濃分水、水料融瑩的藝術效果。國畫中有“墨分五色”的說法,青花則也有“料分五彩”講究,即頭濃、二濃、正淡濃、正淡、影淡之說,與國畫有異曲同工之妙,國畫用的是毛筆,而分水則用“雞頭筆”。雞頭筆形體上有別於國畫毛筆,是繪製青花分水的專用工具。雞頭筆的發明和隨之而出現的分水技法,是青花繪製技藝上的一大進步。
雞頭筆的腹部很大,可含大量料水。漂翠濃艷的明代民間青花、瑩潤欲流的清代康熙青花,都是依靠雞頭筆完成。雞頭筆分水是以筆鋒牽引料水在坯體上運行,筆鋒不觸及坯體,利用料水積層的厚薄以及托拿坯體的右手控制水的流向和右手提筆收水相照應,以料水成線的淌水法在坯體上製作,因水多而涌,坯體吸乾稍緩,料水粗粒下沉,細粒上浮,燒成後色多漂翠,明淨瑩澈,水色尤為鮮亮,蒼翠雋秀,淋漓而酣暢。
所謂“分水”法原理,含料多少是關鍵,含料多則濃,含料少則淡。飽蘸了青花料的雞頭筆,以筆鋒微微離開坯面為要領,以濃到淡地完成陰陽暈染的預定目標。也就是說,分水筆的筆毛不能碰到坯面,而讓飽含水料的欲滴非滴之筆自如運行於坯面上,若速度快而水勻,則燒成效果清亮,反之則混濁。
採用先“分水”後勾踐的技藝,在胚胎還濕漉漉的鋪著一層薄水時運筆,通過兩隻手的協調控制瓶體上的青花料水及水流的走向將“分水”青花技法加以升華,使整個畫面生動,莊重深厚,寧靜簡潔。分水和國畫不同,未燒制前,只是黑乎乎的一片,只能憑藉經驗掌握青料的厚薄來控制濃淡,在燒成之後才能見到效果,由於游離性物質滲入釉質,又形成了一些料暈,這種效果就像水墨畫的水韻一樣,而且有青花藝術特有的水料韻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