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康熙青花色彩青翠,紋飾寓意豐富頗受喜愛。康熙青花瓷器在青花瓷製作的歷史上,有著突出的貢獻。它僅僅用一種顏色,通過濃淡的變化,就渲染了景物的陰陽向背,遠近疏密,使畫面的渲染富有立體感。因此康熙青花瓷器又被讚譽為“青花五彩”。康熙時期的青花不僅在色彩上,獨具風格,還創新出一些新的器型,如棒槌瓶。這個時期的燒造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早在十八世紀末期,康熙青花即掀起了收藏的熱潮。造型及胎釉特徵
造型。康熙青花的造型是十分獨特的,早期的器型仍然延續明末的遺風,中期以後造型變化之大,品種之多,為歷史之最,沒有哪能一個時代的官窯能生產如此多的器型品種。成型技術已經爐火純青,新的品種日新月異,層出不窮,多達數百種。器型之大者可超過1米,宏偉神奇;器型之小者,小如栗子,玲瓏秀氣。總體可分成琢器和圓器兩大類。琢器。一般指瓷器中立體造型的器物,需要工匠熟練的拉坯技巧。景德鎮自古以來琢器與圓器就是分工明確的兩大行業。琢者有琢磨修整的意思,要技巧靈活,富於變化,能根據需要對坯體進行方,圓、扁、折的修整處理,以生產立體的陳設瓷、祭祀為主,一般包括瓶、爐、壺、罐、尊、筆筒、香熏、缸、盒、攢盤、雕像、高足杯等,每一品種的式樣,少則十幾種,多則三四十種。
著名的古陶瓷鑑定家耿寶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鑑定》一書中,對文獻上所羅列的各種名稱的器物,描繪出了準確翔實的線形圖,使我們從標準的圖形線條中了解到各種器型的具體樣式,書中僅瓶類就列出63種,尚不包括每一種瓶式的不同演變形式,如棒槌瓶,就有方棒槌、圓棒槌、軟棒槌、硬棒槌之分;梅瓶也有豐肩、削肩、平肩、溜肩之別。康熙朝琢器造型的變化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
圓器:一般指扁矮的器物,樣式單一,只有圈足和器壁,不需要太多變化。器類主要有盤、碗、盅、碟等日常生活用品。
康熙青花所有器類的最大特點是制坯技巧的精細和純熟。做工極為精細,大到1米多高的胎體,厚重的鳳尾尊,小到不及5厘米的薄胎十二月花杯,都燒製得相當規矩,極少有歪塌變形現象。康熙時即使很大的器物也可以用軲轆一次拉成,許多高達70餘厘米的鳳尾尊,在外撇口部的內壁上,我們可以看到坯體快速旋轉的痕跡,多在肩部與腹部銜接一次,而粘接后里外又修飾得十分平光,基本看不了出接痕。說明此時泥料的韌性和拉坯的技巧比明代有很大提高。許多尊、花觚、觀音瓶等器物的底足在近底邊的外圍都向內镟進一周,形成“二層台”狀圈足。這種現象十分普遍,表現在大件器物上,十多厘米的小瓶圈足上也從外向內镟修一刀,應當說這種器足的處理方法具有康熙獨有的時代特色。
康熙時期對泥料的淘洗程式較明代要複雜得多,清代陶藝家唐英在《陶冶圖編次陶煉泥土》中記:“造瓷首需泥土,淘練尤在精純,土星石子定帶瑕疵,土雜泥松必至坼裂。淘練之法,多次水缸浸泥,木耙翻攪漂起渣沉,過以馬尾細蘿,再澄雙層絹袋,始分注過泥匣缽,俾水滲漿稠,用無底木匣下鋪新磚數層,內以粗布大單將稠泥傾入,緊包磚壓吸水,水浸成泥,移出貯大石片上,用鐵鍬翻撲結實以便制器。凡各類坯胎不外此泥,惟分類按方加配材料以別其用。”由此可知清初御窯廠對於泥料的淘洗和加工是非常嚴格的。
瓷胎劃分
1.厚胎青花。主要是大件的魚缸,大盤,大瓶,大碗等,最厚的可達1.5厘米。2.中胎青花。絕大多數的琢器圓器均採用此種適中的瓷胎,一般為0.5厘米左右。
3.薄胎青花。包括半脫胎,只限於小酒杯,小碗之類小巧的器物,最薄的只有0.1厘米,極薄而透明。
4.漿胎青花。以細澄的漿泥製成的瓷胎,又稱“煨瓷”胎泛土黃色,輕薄鬆軟布滿細密的開片紋,有鼻煙壺、印泥盒、唾盂類製品。
釉。康熙時,景德鎮使用的釉的原料取自浮梁寺前鄉,距今景德鎮市區15公里,周圍遍布灰岩,狼萁柴。釉的組成主要是石灰石,石英,絹雲母和槎柴灰。一般來說,上等瓷器所用釉料,含釉果多,釉灰少,或十五盆釉果配一盆釉灰漿。
釉色
1.早期青白釉。釉汁凝厚透明,白中泛青。因釉灰的成分偏多而泛青白色。2.中後期高白釉。也稱粉白釉,釉色柔和細白,肥潤,半透明,光澤度強。
3.硬亮青釉。釉色青中微閃淡綠,為區別明代已有的亮青釉,而稱之為硬亮青釉,釉色較明代薄而亮度高。晚期使用較多。康熙時期的青花瓷釉面還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胎與釉的結合十分緊密,應當說在中國瓷器燒造史上胎釉結合最緊密的朝代是康熙朝,有緊被胎體的質密感,可以說:透、薄,亮,緊,是此時釉面的典型特徵。
用料及分期
關於康熙朝官窯瓷器的用料,人們普遍認為使用的是雲南出產的珠明料和部分浙江出產的浙料。江西、廣東、廣西、福建等地也出產青料,但多發色灰暗,雜質過多而不被官窯選用,多用於生產民用粗器。著名的清代陶藝家唐英在《陶冶圖說》說:“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籍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康熙青花的色料明澈清晰,至少有青花五彩之譽。除去使用上等青料的因素以外,其獨到之處還表現在成功地運用了分水技法,這種技法源於中國傳統的水墨畫中的墨分五色,將青料分出頭濃,二濃等不同深淺濃淡的多種色調,在根據畫面的不同需要調配使用。
分期-康熙一朝長達61年,在這漫長歲月中,生產的青花瓷器數以百萬計,現存的具有官窯水平的傳世實物也有數萬件之多。在此,我們僅以故宮千餘件的藏品為依據,根據一些有明確紀年銘的器物總結出早、中、晚三個時期的一般規律。
早期。一般指康熙十九年以前的這段時期。早期青花基本上承襲了明代的遺風,如果不書款識很難與順治青花相區別。藏品中有一件康熙元年牌匾款的青花雲龍紋三足香爐,寬醬口,束頸,豐肩,闊腹,沙底無釉。另外一件康熙六年的青花雲龍紋香爐,爐身上的牌匾款內書:“康熙丁末年制。”康熙十六年的青花八仙人物香爐,由器身的牌匾款改變為在爐底的釉面上書款:“皇清康熙辛亥年制陳堂用”。這些香爐均是在江西景德鎮訂燒的祭器,還有許多不書款識的香爐,它們的總體特徵是:形制簡單,造型敦厚,胎體較厚重。底釉泛青,青花色澤灰暗,花紋的筆觸基本保持了晚明時期的單線平塗,缺乏層次感。爐底的露胎處常見粘有細沙粒,並微泛火石紅色。絕大多數爐帶醬口。
康熙早期的青花瓷器,因御窯廠的生產能力尚未完全恢復,器物的造型比較單調,胎體多厚重,釉面不夠乾淨,有細小的黑斑點。絕大多數有醬口,底足處理較為粗糙,多粘細沙粒並微泛火石紅。圈足見跳刀痕。青花色澤多灰暗不鮮麗,繪畫缺乏層次感。
中期。一般指康熙十九年以後到四十年之間的這段時間,也是康熙青花最繁榮的時期。御窯廠的燒造較前期有顯著的變化,主要原因是朝廷親派督窯官駐廠管理,中期青花瓷的燒造,形制千變萬化,僅盤碗類就有30餘種。青花的色澤由於採用雲南的珠明料與上等浙料而青翠鮮麗。釉面也由原先的泛青、帶有黑棕色的小斑點而變得潔白純淨,露胎處火石紅現象逐漸消失。凡圈足處不再斜削一刀粘滿沙粒而顯現出細潤、滾圓的圈足、足部多經過細心的修整,光潔乾淨。
中期的筆筒由早期的撇口束腰式逐漸演變為口底相若的闊胖型大筆筒,主要有玉壁底及釉底兩種。
大部分筆筒底微內凹,器壁上薄下厚,青花墨分五色,所繪書體多有大家風韻,山水人物更似一幅筆觸細膩的文人畫。
康熙中期的青花瓷器代表了康熙朝最高的製作水平,它們底釉潔白,胎土細膩堅質,手感比較沉重。釉面有粉白和青白兩種。青花色澤純正、鮮藍無雜質、明艷亮麗。醬口器物不再出現,造型品種大量增加,盤碗類品種器底變薄,並隱約可風釉下镟坯紋。正規官窯年末的器物增多,數量也超過前期。十九年以後御窯廠每年分春秋兩季按定額將御器運往北京供皇室享用。康熙中期是御窯廠最輝煌、最活躍的時期。
晚期。一般指康熙四十年以後到六十一年這段時期,青花瓷的日趨精進。造型風格向規範化發展,統一規格式樣的觚、瓶、罐、洗、碗增多,圈足釉底帶“大清康熙年制”的官窯款的器物明顯多於早中期,有明確紀年的器物很少。
晚期青花胎薄體輕,尖硬細膩,釉面清爽透亮,青花發色含蓄沉靜,開始逐漸向雍正朝青花過渡。
總之,故宮收藏的康熙青花瓷器數量多,品種全,代表了有清一代青花瓷器製作的“獨步本朝”的最高水平,此時的官窯與民窯在共同發展中相互影響,相互激盪,譜寫了青花瓷史上最燦爛的新篇章。
相關條目
康熙青花瓷在清代是最名貴、最精美的,素有“青花五彩”之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