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報簡介
本刊是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理論為指導,貫徹科學發展觀,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主要反映本校的兩個文明建設,刊發學術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導教學實踐,交流科教學術信息,促進科教學術的繁榮發展。
2.主要欄目
基礎醫學
臨床醫學
祖國醫學
綜述
體會
個案報導
3.期刊信息
![](/img/a/6cb/nBnauM3XyMTO0ADMwATN2kzM0MTM3ATMzMDMwADMwAjMxAzLwU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主辦單位:青海大學醫學院
主編:格日力
ISSN:1006-8252
CN:63-1043/R
地址:青海省西寧市崑崙路16號
郵政編碼:810001
4.投稿須知
1 論文的結構編排
科技論文的結構一般可歸納為:1)提出命題;2)闡明研究方法;3)得出研究結果(推理論證);4)給出明確結論。發表的論文應具備如下要素:題名、作者署名、摘要、關鍵字引言、正文、結論和參考文獻,必要時可給出附錄部分。
1.1 題名
題名是反映論文中特定內容的恰當、簡明的詞語的邏輯組合,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用詞要嚴謹規範,不得使用 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代號以及商品名稱,並儘可能不出現數學式和化學式。
1.2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應包括的內容: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稱及工作單位。作者單位不得用簡稱。
1.3 摘要
摘要是科技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論文均應附摘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確切、簡明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並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摘要寫法可大致分為3種類型。
131 報導性摘要(以300字左右為宜)
一般多適用於學術性期刊。應反映出論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結果與結論。
132 指示性摘要(以100字左右為宜)
一般多適用於創新內容較少的論文。主要指明一次文獻的論題及取得成果的性質和水平。
133 報導-指示性摘要(以200字左右為宜)
介於上述兩種寫法之間,以報導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達其餘部分。
134 摘要編寫時應注意的事項
1)切忌把本學科己成為常識的內容、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和對論文內容的詮釋和評論寫人摘要。
2)不得簡單重複題名。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
4)用第三人稱。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要註明原文。
6)不用引文(證實和否定他人己出版的文獻例外)。
7)縮寫語、略稱、代號,除了相近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
8)法定計量單位、語言文學和標點符號使用等均應規範。
14 關鍵字
關鍵字選用恰當與否,直接關係到該文被檢索的機率和該成果的利用率。一般關鍵字包括兩類詞:a.敘詞(正式主題詞),這是經規範化的收人敘詞表中的詞和詞組;b.直接從文章中抽出來的、能反映該文主題概念的自然語言(詞和詞組),它們或是漢語主題詞表中的上位詞、下位詞、替代詞,或是詞表中沒有的自由詞。
GB7713-87規定,一篇論文應選取3--8個詞作為關鍵字,且儘可能用《漢語主題詞表》等詞表中提供的規範詞。GB/T3860-1995《文獻敘詞標列規則》規定了文獻主題的分析及根據各種漢語敘詞表進行文獻敘詞標引的方法。
關鍵字的標引一般應遵循如下規則:
1)專指性規則。一個詞表達一個主題概念。
2)組配規則。敘詞組配應是概念組配,有2種類型:1)交叉組配,指2個或2個以上具有概念交叉關係的敘詞所進子的組配,其結果表達一個專指概念。例如:"腎結石"可用"腎疾病"和"結石"這兩個敘詞表示;2)方面組配,系指一個表示事物的敘詞和另一個表示事物某個屬性或某個方面的敘詞所進行的組配,其結果表達一個專指概念。
3)採用自由調整表引。在下列特殊情況下可採用自由詞:1)詞表中漏選的主題概念詞;2)新學科、新理論、新技術、新材料中新出現的概念;3)詞表中未收錄的地區、人物、文獻、產品的品稱及重要數據名稱;4)經組配後仍出現多義的詞。
4)標引程式。弄清主題概念和中心內容,儘可能從題名、摘要、層次標題的重要段落中抽出與主題概念一致的詞和詞組,然後依:專指性--組配性--自由詞依次進行標引。
1.5 引言
引言是論文的開端。引言應言簡意賅,重點突出,防止與摘要雷同,更不應成為摘要的注釋,應與結論相呼應,但也要防止與結論雷同;不必交待開題過程和成果鑑定程式,不必引用有關契約和鑑定的全部結論;不必分段敘述,不用圖、表。
要特彆強調的是:1)論述論文的研究意義時,應注意分寸不用過分的不實之詞,例如“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填補國內外空白”、“首次發現”等;2)不用客套話,如“才疏學淺”、“水平有限”、“懇求指教”、 “拋磚引玉”之類的語言。
1.6 插圖
插圖的基本要求是:1)精選、自明;2)要有圖序和圖題,圖題要確切,有較好的說明性和專指性,非必要時圖題後不要加“圖”字;3)線條粗細要分明;4)標目應居標值線的中間(居橫線下方,居左豎線左方,居右豎線右方),且牢記頂左底右;5)圖示儘可能置於圖中空白處,但要注意美觀性;6)圖的大小,圖中字型的大小要適當;7)圖中植字應與文中、字母正斜體相一致。
17表格
表格的基本要求是:(1)精選;(2)要有表序和表題;(3)正反線使用恰當;(4)具有自明性,且應科學設計,突出重點,簡潔表達;(5)儘量使用三線表而不用傳統卡線表;(6)正確對待表內無數字欄,應按GB7713--87的規定執行,“空白”表示末測或無此項,“一” 或“...” 表示末發現,“0”表示實測結果為零;(7)表內小數有效位數應同項相同,小數點應對位;(8)“~”,“一” 等符號對位;(9)表注排在表下;(10)續表應加“續表”字樣,並重排表頭,省略表序和表題,要注意在前頁(斷開處)套用細線封底;(11)臥排表應為頂左底右,也可續表;(12)對頁表應從雙頁起排,採用“雙跨單”的排法;(13)插頁表最好不用;(14)橫表分段、豎錶轉欄均用雙細線分開;(15)表中若有圖形可採用腳註的辦法,即表內設“圖示”欄,表下按圖示欄中的標號注圖;(16)用三線表編排較困難或使用起來不方便的地方應仍用傳統的卡線表,但要注意卡線表的欄頭設計。
18數字用法
1)世紀、年代數必須改為阿拉伯數字。
2)年份、月份、日期應表示為下述兩種形式之一:1)用半字線連線,如1998-07-15;2)不用連線直接寫完,如19980715,年份不能簡寫,如,把1998寫成98或'98,1996~1998不能為1996~89,更不能把1998年寫成1998a。
3)時刻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可用18時6分25秒,或18:06:25表示,後者分割號為冒號“:”,而不是比號“:”,更不能用18h6min25s,把計量與時刻混淆。
4)年、月、日與每日時間的組合表示方法是:年-月-日T時-分-秒,1998-07-15T18-06-05,或為199807l5T180605。
5)物理量量值必須用阿拉伯數字。
6)計數單位前的2必須使用,不能再用 “二”和“兩”,讀時可讀“兩”。
7)“1”的使用要注意,不是所有的“一”都可換成“1”,判別規則是:用“一”以外的數字代替“一”合情合理時,則可用“1”,不合理時,必須用“一”。
8)計數的所有數字,不管在什麼地方出現都要有阿拉伯數字。
9)元件、儀器型號、樣品編號、標準代號及其他序號都應使用阿拉伯數字。
10)文後參考文獻(古籍除外)著錄中的數字都用阿拉伯數字。
11)使用漢字數字的場合為:1)固定詞語中作語素的數字,如:二元一次方程,十二指腸等;2)表示概數或帶有幾字的概數的數字,如七八十歲等(但2個數字之間不加頓號“、”),
“十幾”,“幾十萬分之一”。要注意的是,2個數字若表示確定數時應加頓號,如“獲一、二等獎的期刊分別為100種和300種,氣溫高的月份是6、7月”(月份數字套用阿拉伯數字);
3)非公曆紀年(除中國乾支紀年和農曆月日外)套用括弧註明公曆,如清鹹豐十年九月二十五日(1860年11月7日)等;4)含有日月簡稱表示事件、節日和其他特定含義的詞組中的數字。
(例如,九一八事件),數字加不加引號,可視其知名度,高則不加,反之加;5)古籍參考文獻標註中的數字應與所據的版本一致。
12)數字的規範書寫,阿拉伯數字的書寫要求如下:1)3位以上數字要採用三位分節法,從小數點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分成一組,組間留空隙1/4~1/2個漢字位,不能用千分撇“,”;2)純小數小數點前的“0”不能省略;3)多位數不能斷開轉行;4)阿拉伯數字不能與除萬、億及SI詞頭中文符號外的漢字數詞連用,如不能用“百”,“千”等(這裡千、百不是詞頭,而是數詞);5)寫全有效位數,不要怕“0”多;?6)尾數有多個“0”的整數和小數點後面有多個“0”的純小數,可以改寫為“x10n”(n為正、負數)形式。
13)數值範圍採用浪紋號“~”表示,(1)百分數範圍中每個“%”號都要寫出;(2)用萬和億表示的數值範圍,每個數值中的萬或億不能省略,例如“3萬~10萬”不應寫作“3~10萬”;(3)具有相同冪次的數值範圍,每個數值中的冪次都要寫出。例如“3Ⅹ106~6Ⅹ106” 不能寫作“3~6Ⅹ106”,這樣會使數值範圍擴大;(4)單位相同的量值範圍,前一個量值的單位可省略,只需在後一個量值上寫出單位,如:10mol/L~l5mol/L可寫為10~15mol/L,兩種寫法按規定都可以;5)書寫單位不?完全相同的量值範圍,每個量值的單位應全部寫出,如“3'~3'30〃”不得寫作“3~3'30”、“2h~2h30min”不得寫作“2~2h30min”,但可以寫作“3~3.5′”和“2~2.5h”。
14)公差的表示:1)參量與公差的單位相同時,單位可只寫1次,如“15.5mm0.2mm” 可以寫作“(150.2)mm”,但不得寫作“150.2mm”;2)用百分數表示公差是錯誤的,如“λ=220W/(m.k) 2%”,應改為“λ=22Ox(l0.02)W/(m.k)”; 3)參量的上、下公差不相等時,公差分別寫在參量的右上、右下角,當參量與公差的單位相同時,單位只需寫1次,如“10g+0.2-0.3g”可以寫作“10+0.2-0.3g”,但不能寫作“10+0.2g-0.3g”。當參量與公差的單位不相同時,單位要分別寫出,如“30cm+5-4mm”,當然可以寫作“300+5-4mm” 或“30+5-4cm”;4)參量上、下公差的有效數字應全部寫出,如“28+0.10-0.15mg”不能寫作“28+0.1-0.15mg”;5)參量的上或下公差為0時不應寫出前面的“+”或“-”號,如“200+1℃”不應寫作 “20-0+1℃”;6)表示兩個絕對值相等、公差相同的量值範圍時,範圍號不能省略,如“(-60.5) ~ (60.5) ℃”不得寫作“(-+60.5) ℃”或“(60.5) ℃”;7)表示帶百分數公差的中心值時,百分號只需寫1次,且“%”前的中心值與公值應當用圓括弧括起,如(554)%,任何時候不能寫作“554%”,也不宜寫作“55%4%”。
15)附帶單位的量值相乘表示面積、體積的書寫方法應不省略量值後面的單位,如
“30μmx40μm”不應寫“30x40μm”,也不能寫作“30x40μm2”;“20cmx5cmx4cm”不應寫作“20x5x4cm”或“20x5x4cm3”。
16)一組計量單位相同的量值,可以只在最末一個量值後寫出單位,各量值間的點號可用“,”,也可用“、”,但全刊應一致。
這裡還需指出的是,應該注意正確使用數值前後表示概數的詞。“約” 、“近”、“左右”、“上下”等詞不能並用,即“約為 ……左右”,“大致……上下”;“最大”和“最小”……不應與概數連用,如“一般不宜……超過200~300字”,最高氣溫“36~38T”等。
1.9 參考文獻著錄
文後參考文獻著錄,有三條原則,即必要性、公開性和標 準化。標準化應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規則》執行,有兩種格式,其中“著者一出版年制”在科技期刊中很少採用,下面主要介紹“順序編碼制”。
1.10 文獻在文內標註格式
文內標註格式是按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排序,將序號置於方括弧內,視具體情況或作為上角標,或作為語句的組成部分。注意:(1)多個連續序號用首尾號,中間用範圍號(~)連線;(2)分清是否是句子的組成部分。
1.11文後文獻著錄格式
1) 專著著錄格式
標引項順序號 著者書名版本其他責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獻數量(選擇項);
2)專著中析出的文獻著錄格式
標引項順序號 作者題名見(In):原文獻責任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獻中的位置;
3)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著錄格式
標引項順序號 作者題名見(ln):編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獻中的位置;
4)期刊中析出的文獻著錄格式
標引項順序號 作者題名其他責任者刊名,年,卷(期):在原文獻中的位置;
5)報紙中析出的文獻著錄格式
標引項順序號 作者題名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6)專利文獻
標引項順序號 專利申請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7)技術標準
標引項順序號 起草責任者標準代號 標準順序號一發布年 標準名稱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可略去起草責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
8)學位論文
標引項順序號 作者題名:[學位論文].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9)會議論文
標引項順序號 作者題名會議名稱,會址,會議年份;
10)文後文獻著錄應注意:(1)標引項順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左頂格書寫,後邊不用任何標點,空1漢字距再寫下一個項目;(2)作者(個人)一律姓在前,名在後;外國人名可縮寫為首字母(大寫),但不加縮寫點,作者為3人或少於3人應全部寫出,之間用“,”號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後加“等”或相應的文字如“et al”等,“et al”之前要加“,”,作者不明時,可省略此項;(3)譯者是相對於“主要責任者”(作者)的其他責任者,姓名應置於書名或題名之後;(4)專利的作者指“專利申請者”;(5)書名或題名不加書名號();(6)版本第1版不著錄;(7)刊名外文可按標準縮寫,首字母大寫,並省略縮寫點“”,中文一律用全稱,均不用書名號;(8)出版地指出版者所在的城市名稱,同名異地或不為人民所熟悉的城市,可在其後附省名、州名、國名等,出版地不能省略;(9)出版者可按著錄來源的形式著錄,也可按公認的簡化形式或縮寫形式著錄;(10)出版年用公元紀元、阿拉伯數字著錄,如用其他紀年形式時,可將原有的紀年置於“()”內;(11)期刊的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著錄形式如下:1980,92(2): 1985(4): 1987,5:
年,卷(期) 年(期) 年,卷
凡在同一期刊上連載的文章,其前頭部分不必另行著錄,可以在原有的文獻項目後直接著錄後續部分的年、卷、期等,例如:1985,5(1):38~41;1985,5(2):46~50
(12)在原文獻中的位置,可以是起始頁碼,也可以是起止頁碼,後者2個數字間用“~” 號連線;(13)文獻數量(供選擇項),可是頁、卷(冊)數或載體件數等。
1.12 英文部分
題名、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字一般按中文部分對應翻譯。
1.13 科技論文的層次劃分和編排格式
章條序碼統一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章條層次可以分類若干級,各級號碼之間加一下角圓點,末尾一級碼不加點。層次分級一般以不超過4級為宜。
注意:
1)引言可不編序號,也可編為“0”。
2)章、條編號一律左頂格,空1漢字後排章、條題目;題目下面的文字一般另起行排;最後一級也可以空1字位後接排。
3)條下分層通常用a,b,…或1),2),…,另起行時,每條均左空2個漢字距。
4)章、條,尤其是條,更要注意條的題目,若無題目則不要條,而用條下分層的辦法。
1.論著類優質稿件(國家攻關項目、重點科研項目、重點基金資助課題)全免費刊載,不必隨稿附寄審稿費、版面費。
2.基礎科研類稿件優惠刊載。
3.來稿務必註明聯繫電話。
4.來稿須經作者所在單位審核(包括保密審查),並附單位介紹信或加蓋公章。
5.來稿請自留底稿,來稿一律不退,除1中註明條件外,其他稿件須繳審稿費貳拾元整。3個月末接通知者方可自行處理。 ,
6.本刊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對來稿有刪改權,凡涉及對原意的修改,與作者商議。
7.本刊已入編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作者稿件一經錄用,即入錄其中,如作者不同意收錄,請予註明。
8.來稿一律文責自負。
9.所涉外文必須列印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