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領導的面向廣大市民的綜合性報紙,以“宣傳政策,傳播知識,移風易俗,豐富生活”為編輯方針,著眼於“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內容上,力求可親性、可近性、可信性、可讀性。《新民晚報》於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創刊,原名《新民報》。創辦人為三名中央通訊社編輯:陳銘德、吳竹似、劉正華。陳銘德辭去中央社職務,自任社長。吳竹似、劉正華兼任編輯。新民晚報是中國出版時間最長的晚報,前身為上海新民報晚刊,是創辦。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新民晚報》,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創刊,原名《新民報》。以“宣傳政策,傳播知識,移風易俗,豐富生活”為編輯方針,著眼於“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內容上,力求可親性、可近性、可信性、可讀性。

發展歷程

1929-1937

《新民晚報》《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於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創刊,原名《新民報》。創辦人為三名中央通訊社編輯:陳銘德、吳竹似、劉正華。陳銘德辭去中央社職務,自任社長。吳竹似、劉正華兼任編輯,在中央社支薪,報社工作也是盡義務。

報紙定名《新民報》有兩層意思:一是繼承孫中山在東京創立同盟會時的機關報《民報》革命傳統;二是取《詩經》“大雅”篇作育新民之意。初創時期的社址只是在南京洪武街租賃的幾間平房。第二年遷到估衣廊73號,才初具規模,但全報社連送報員也只有十五六人。

頭幾年的版面,只能完全刊登中央社的統發稿,非但毫無特色可言,而且還得為追隨蔣介石“圍剿”蘇區的川軍劉湘所部的“戰績”和在四川的“文治武功”大吹大擂。這樣一張在南京出版而又有濃厚四川地方特色的小報,在京滬報館如林的市場上,毫無地位可言,發行二千份,大部分是贈閱。廣告收入每月只有二百來元。報社入不敷出、捉襟見肘。

不幸的是,主持編務的吳竹似,在出報後兩個月就因肺結核復發病倒了。劉正華身兼兩職,不勝勞累,年底也離開報社。此時,張友鸞接受陳銘德的邀請,出任總編輯。不久後,陳銘德又聘法國勤工儉學歸國的金滿城為副刊主編,副刊名為“葫蘆”,意在問執政當局: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新民報》積極宣傳抗日,主張抗敵禦侮的言論和宣傳報導,大得人心。由此報紙影響擴大,一個月內,發行數由二三千份上升到一萬多份。1932年 “一·二八”事變後,《新民報》發表《請對日絕交》等社論,極力主張抗日,於1932年6月19日第一次遭到國民黨政府下令停刊一日的處分。

1935年,羅承烈到社任專職主筆。12月,陽翰笙開始為《新民報》編副刊《新園地》。編輯方針為反帝、反封建、反覆古。“一二·九”運動中,《新民報》聲援北平學生這一愛國壯舉,發表社論《平市學生萬歲!》。1935年12月17、18日,因刊登首都婦女救國會和南京學術團體救國聯合會籌備處“尋找華北來京學生代表啟事” ,揭露國民黨當局暗害要求抗日學生代表罪行,受到停刊三日的處分。

1936年,9月18日,因紀念“九·一八”社論及其他文章被扣,《新民報》首次“開天窗”,於空白處刊載“請看新民報 言論正確 訊息靈通”字樣。

1937年,報社經濟已達收支平衡,7月1日成立南京新民報社股份有限公司,資金五萬元,向現代化的新聞事業轉化,推選蕭同茲為董事長,陳銘德為總經理。7日後,盧溝橋事變爆發。事變第二天,《新民報》發表社論等大量文稿,積極宣傳抗日。1937年8月1日,刊登甫由日本歸來的郭沫若的專訪和郭表達抗日決心的詩篇。11月,戰火逼近南京。《新民報》決定遷重慶出版。1937年11月27日出版最後一張報,2916號,距南京大屠殺只有16天。

1938年1月15日,《新民報》重慶版發刊。距南京休刊只有49日。一個報館從南京遷到重慶,除去長江逆水上行的半來個月,籌備期間不過一月,能以如此的高效率出版,在內遷報紙中首屈一指。報社由陳銘德夫人鄧季惺任經理,趙純繼擔任總緝輯;並請張友鸞主編社會新聞版,張友鸞為辦《南京人報》曾一度離開《新民報》;張恨水在副刊主編;張慧劍、趙超構相繼參加工作,人稱“三張一趙”。日出四開一張,依當時當地情況,確定以市民和中下層公教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復刊之日,報社內部是欣欣向榮,和衷共濟;社會上對《新民報》也刮目相看、很有好感。原因是新民報出報快,已著先鞭。加上它是從戰區西遷出版的第一張報,四川人和下江人對之都有親切感。因此,發刊啟示一登出,預定報紙者絡繹不絕。廣告方面也是一開始就擁有了全市影劇院、主要公司行號的廣告。可以說是一炮打響,與1929年在南京創刊時的局面大不相同。

1938年7月7日,周恩來同志為重慶《新民報》抗戰周年紀念特刊題詞:“全民團結,持久鬥爭。抗戰必勝,建國必成”。戰時《新民報》的文化人群落十分可觀,除了“三張一趙”外,重慶時期先後在《新民報》擔任過主筆或副刊主編的作家有:夏衍、鳳子、沈起予、李蘭、吳光祖等。擔任主要新聞編輯和記者的有趙純繼、程大千、浦熙修等。此時的《新民報》,社會新聞是一個強項,也是作為一張民間報紙的主要內容。由於當時國民黨當局的新聞檢查日益苛刻,僅以1941年重慶《新民報》晚刊11月、12月兩個月的統計,共開大大小小“開窗”65個,而在1938年11月5日到22日的18天中,訊息和文章被刪削、扣壓者,竟有30起之多。

1939年5月,日寇飛機狂炸重慶,為避免空襲,《新民報》與重慶《新華日報》、《中央日報》等十報從鬧市區疏散到郊區,暫時停刊,聯合編印《重慶各報聯合版》至8月13日恢復單獨出版。

同年6月,特派記者張西洛參加國民黨組織的“前線抗敵將士慰問團”去前方,9月途經延安,受到毛主席的接見。同時受接見的共三家新聞單位記者,另兩家為國民黨中央社和《掃蕩報》

1941年1月4日發生皖南事變,新聞未見報前。17日晚,重慶《新華日報》社社長潘梓年、採訪主任石西民到《新民報》編輯部說明事變真相。但《新民報》迫於國民黨政府指令一定要登載中央社發出的關於皖南事變稿件的高壓,於次日刊載中央社發的關於皖南事變訊息,但文中有“抗命叛變”等字祥;潘、石兩同志希望《新民報》不發表社論,但保持沉默幾天后,仍於21日發表了題為《軍事上不許民主》的社論。

1941年6月7日.在日寇大轟炸中,《新民報》七星崗社址四層樓房及蓮花池職工宿舍被炸毀,包括移置防空洞的紙張、器材、檔案、賬冊及多年合訂本亦被毀,在大轟炸中,先後殉難者有編輯謝雲鵬、排字工人王金才和挑水工人楊青白。報紙仍堅持出版,並發表社評《為新民晚報總杜被毀告國人書》,表明奮力抗戰到底,爭取勝利的決心。

1942年秋,周恩來同志應《新民報》陳銘德的邀請,由郭沫若同志陪同,兩次到陳的寓所,與報社部分編採負責人會晤,作了較長時間的談話。周恩來同志關心《新民報》的情況和困難,指出抗戰必勝的前景,鼓勵報社人員堅持真理、主持正義,並闡明了共產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指出對反動派作鬥爭的方法:可以從正面斗,也可以從側而斗。周恩來同志的談話,使報社同人受到了深刻教育和極大鼓舞。

一方面是敵機轟炸,一方面是國民黨統制新聞,到抗日戰爭中期,重慶和大後方多數報紙都已沒有多少生氣《新民報》從聯合版退出、恢復獨立後,銷路大不如前。報社同仁商量後發現,諾大個重慶,雖然報紙不少,竟沒有一張晚報。1942年11月1日,《新民報晚刊》問世,崔心一任總編輯,張友鸞主編社會新聞版(以後則有程大千主編),張慧劍主編副刊《西方夜譚》。剛發行時日銷量1萬5千份,不久,就增加到4萬多份,是日報的4倍晚報受到廣大讀者歡迎,扭轉了《新民報》嚴峻經濟局面,並為抗戰勝利後報社的發展儲備了人才,積累了資金。晚刊發行的成功,是《新民報》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改變了《新民報》發展的方向。在此之後,《新民報》在經營上就以發展晚刊為主。後來成都版的創刊和南京版的復刊,都是先以晚刊打基礎,而上海版則只出現晚刊。

1943年6月18日,成都版《新民報》創刊,出四開小型報晚刊,為《新民報》設立分社出版報紙之始,由鄧季惺任經理,趙純繼任總編輯,張友鸞主編社會新聞版,張慧劍主編副刊《出師表》。9月,在重慶成立《新民報》總管理處。由陳銘德任總經理,羅承烈、張恨水、鄧季惺任協理,張、鄧分別兼重慶、成都兩社經理。成都《新民報》晚刊社會新聞因反映民意,觸怒當局,發行受阻。經多方疏通調停。以張友鸞調重慶工作而了結。

《新民報》根據當時形勢定出言論和編輯方針:“中間偏左,遇礁即避。”因報紙堅持民間立場,得到很多進步人士和文化人的支持關懷。1944年夏,主筆趙超構參加中外記團去陝甘寧邊區採訪。他寫的《延安一日》同時在重慶和成都《新民報》連載,後又出版單行本,受到讀者廣泛和熱烈的歡迎。

1945年2月1日,《新民報》成都版增出日刊。重慶、成都日晚刊都受到歡迎。日銷數共達十萬份。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蔣介石在廣播講話中提出“要愛敵人”的謬論。《新民報》重慶晚刊發表夏衍以“衛君子”筆名寫的雜文《愛你的敵人》,對蔣作有力駁斥。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飛重慶,陳銘德在國民參政會茶話會上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分別全見趙超構、張恨水。

抗日戰爭勝利後,《新民報》得到較大發展。除重慶、成都兩地繼續各出版日、晚刊外,決定恢復南京社,創辦上海、北平兩社。重慶、成都由羅承烈負責,上海、北平分別由鄧季惺,趙超構和張恨水等負責。總管理處遷往至南京。9月,毛澤東主席在重慶郊外八路軍辦事處單獨接見趙超構。

1945年11月14日,《新民報》重慶版晚刊《西方夜譚》副刊上,首次發表毛主席的著名詞章《沁園春?雪》並在詞後加贊語。國民黨政府雖橫加指責,但亦無可奈何。

1946年元旦,《新民報》南京版晚刊發行,1945年10月10日,日刊復刊。經理為鄧季惺,總編輯曹仲英。1946年2月10日,重慶發生較場口事件。《新民報》日、晚刊對特務暴痛加揭露和抨擊。13日在廣告版刊登由石西民、浦熙修等42人聯名的《重慶各報記者為較場口事件致中央扛一封公開信》。1946年4月4日,《新民報》北平社成立,發行日刊,由張恨水任經理,方奈何總編輯。

1946年5月1日,《新民報》上海社成立,發行晚刊,經理鄧季惺,總主筆趙超構,總編輯程大千。上海版出版後,《新民報》在全國已擁有五個社,八張日、晚刊,號稱“五社八版”。

上海版創刊後,銷路很不理想。上海是全國報業集中地區,競爭激烈。儘管《新民報》頻頻改版,發行量始終在六、七千左右,一年虧損達4億元之巨。上海版的政治態度比南京版更加偏左。1946年 6月23日.南京發生下關事件。國民黨特務毆打上海民眾代表團赴南京呼籲和平的人士。《新民報》南京版採訪主任浦熙修在採訪時被打傷,周恩來、郭沫若同志去醫院慰問。

1946年11月17日,中共代表團撤離南京前夕,南京版總編輯曹仲英和採訪主任浦熙修去梅園訪問周恩來同志。周恩來同志勉勵《新民報》好好辦下去,人不能散掉;要反映廣大人民的要求和願望。這樣,報紙才有強大的生命力。

《新民報》站在嚴正立場,對美、蔣先後多次進入尖銳的鬥爭,揭露事實真相。對反動派的兇手、打手及他們的後台和庇護人痛加抨擊。如1946年9月20日駐上海美國兵打死三輪車工人臧大咬子事件;1946年11月30日上海攤販事件;1946年12月24日駐北平美國兵強姦北大女學生沈崇事件;1947年2月9日上海南京路勸工大樓事件……

1947年2月20日,上海《新民報》晚刊《夜光杯》刊出仿國民黨黨歌的《冥國國歌》一首,對反動派發動內戰,殘殺人民等暴行,痛加諷刺。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對陳銘德,鄧季惺、趙超構多方威逼,責令《新民報》自動停刊。經交涉結果:“自動停刊”一天並登報導歉。

1947年3月16日,重慶版日刊副刊刊載文章,抨擊國民黨軍人買菜不給錢反而毒打菜販事。國民黨反動派出動幾卡車軍警憲兵到報社割斷電話線,包圍編輯部和印刷廠並提出種種無理要求,雖然報社被迫刊登道歉啟事,但偽警備部仍派兵駐在報社阻止營業,迫使報紙不得不減縮篇幅。

1947年5月20日,國民黨反動派在南京殘酷鎮壓學生,製造“520血案”。《新民報》南京日、晚刊不顧國民黨軍警特務糾纏迫害,以大量篇幅報導和支持學生鬥爭。學生運動遍及全國。上海復旦大學門前發生反動派暴徒行兇打傷記者事件。《新民報》上海社記者張忱受傷。1947年5月25日,國民黨當局藉口制止“為共黨張目”和“維護社會治安”,悍然查封上海《新民報》晚刊,同時被查封停刊的還有《文匯報》、《聯合晚報》。

1947年6月1日起,國統區進行大搜捕,各地《新民報》人員被捕者甚多:上海社記者張忱;重慶社總編輯陳理源,資料室主任周亞君,記者胡作霖、程海帆、楊鍾岫、姚江屏,印刷部主任鄺抱齋;成都社總編輯關白暉,助理編輯趙肅,排字技工刁俠平;南京社上搜捕黑名單的有9人多。被捕同志經多方營救除刁俠平外,陸續獲釋。

1947年7月30日,經過報社主持人奔走活動,上海《新民報》晚刊復刊,國民黨當局派王健民來任總編輯,另派特務二人掛名記者,作監視報社同仁等特務活動。報社同仁以各種方式進行抵制。重慶《新民報》總編輯陳理源來上海任副總編輯,他是在重慶被捕釋放後調來上海的。原總編輯程大千調任主筆,主編《夜花園》副刊。

1948年4至6月,重慶社編輯陳丹墀、胡其芬,記者胡作霖相繼被捕(胡作霖是第二次被捕)。夏,國民黨中宣部,國防部保密局會文呈請國民黨中央再次查封上海《新民報》,公文已送達上海市府新聞處,記者周光楣獲悉,立即告知報社負責人。趙超構和副經理高本樂連夜支南京通知陳銘德、鄧季惺,由陳、鄧在國民黨上層奔走,查封令被撒回。

1948年7月8日,蔣介石以“為匪宣傳”為名,下令南京《新民報》永久停刊。被指責為共黨宣傳的通訊版主編蔣文杰經上海後去香港,採訪主任浦熙修、記者錢少舫,校對葉勁冬等相繼被捕。秋,總主筆趙超構去香港。冬 鄧季惺得悉已上黑名單,即化名出走香港。

12月,蔣介石王朝崩潰在即,王健民向陳銘德提出要求將《新民報》遷往台灣的陰謀遭拒絕,形勢日迫,陳銘德、上海社的唐海、張忱、章正續,南京社的錢家瑞,重慶社的周亞君、李廷瑛也先後去了香港,在上海報社堅持工作的中共地下黨員陸善本、吳讓能組織職工護廠護報。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北平《新民報》由軍管會批推繼續出版。2月,重慶社校對張朗生被捕。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下旬,《新民報》南京版日刊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關懷下復刊。1949年5月25日,人民解放軍進入上海市區,上海《新民報》晚刊照常出版。當天一版頭條新聞為《約法八章(即人民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解放軍布告安民/滬市府警局均已接管》;還刊登了專稿《解放軍在大城市》;本市新聞版還刊登了新民晚報記者特寫《解放後的街頭》。上海解放之切,上海市軍管會迅即發給新民晚報“新字第五號”登記證。

趙超構於上海解放當日隨解放大軍回滬社工作。陳銘德在4月初先期潛回上海,和上海社同仁一道迎接解放 鄧季惺到達北京,1949年5月1日接任北京社經理。王健民和特務記者,先後逃跑。

1949年7月19日,重慶尚未解放,《新民報》重慶版刊登根據自設電台收抄到的陳毅同志在上海演講,報導上海剛解放時情況的訊息中,稱陳毅為“陳毅將軍”。21日上午,特務以此藉口衝進報社大罵,並竄入排字房搗毀字架,使當天晚報無法出版,次日日報只能暫出半張,至23日方恢復。

1949年7月23日,國民黨反動當局出動軍警特務五、六百人,包圍《新民報》成都社,實行武力劫收;逮捕了經理趙純繼、總編輯張先疇、副經理侯輔陶、主筆周綬章、編輯白君儀、記者朱正之。

1949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鬍喬木和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夏衍出席三社經理、職工代表聯席會議並講話。胡喬木說,我們的報紙有個共同方向,但還要有一個分工,即所謂統一性與多樣性。《新民報》可以根據傳統經驗,來滿足所聯繫的讀者,引導他們進步。他希望《新民報》注意社會新聞,發揮移風易俗的作用。

10月,上海設立中共《大公報》、《文匯報》和《新民報》三報聯合支部。支部書記為蔣文杰。上海報社決定行政組織,總經理:陳銘德,經理:趙超構(兼),代經理:高本樂,總主筆:趙超構,總編輯:程大千;副總編輯:蔣文杰、梁維棟,編委會由趙超構、程大千、蔣文杰、錢穀風、張慧劍,梁維棟組成。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被反動派關押在渣滓洞的《新民報》人員陳丹墀、胡作霖,胡其芬、張郎生和刁俠平殉難。陳丹墀、胡其霖、胡其芬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重慶《新民報》於12月1日的要聞版橫貫兩通欄的地位刊載了《人民解放軍向全國約法八章》,頭條新聞大字標題是“重慶解放了!”同時發表兩篇社論:《迎接解放支援前線》、《迎接人民解放軍》,還有《天亮了!》等特寫。

1950年1月18日,成都《新民報》晚刊復刊(2月26日成都市軍管會發給“新字第二號新聞紙臨時登記證”) 2月6日,國民黨飛機轟炸上海,發電廠受損不能供電,報社印報機無法開動,上海《新民報》社職工齊集輪轉機旁,輪流手搖機器,印出二千多份報紙,以應讀者迫切需要。

3月底,中共中央宣傳部在京召開全國新聞工作會議。趙超構、程大千代表上海《新民報》出席。會議要求報紙加強與民眾的聯繫。趙、程兩人回社後作了詳細傳達。4月,因解放前受國民黨反動派迫害深重,元氣大傷,經濟困難,成都《新民報》自行停刊。1950年4月30日,南京《新民報》也因如上原因和南京市由直轄市改為省轄市等情況變化而停刊,曹仲英、張十方等調至上海《新民報》工作。

1950年6月9日,華東局宣傳部副部長兼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夏衍應邀到上海《新民報》講話,他說,晚報是讀者在一天工作之後看的,即使講大道理(宣傳馬克思主義,講解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也要用輕鬆活潑的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話。……晚報必須做到有味,有益,好看,好像一樣菜,要有益有味。胡喬木和夏衍的兩個講話,成為《新民報》長期制訂編輯方針的思想基礎。

解放初期,上海《新民報》也面臨種種困難。對如何辦社會主義晚報方針、方法都不明確;為謀求出路,一度面向里弄,以里弄居民為主要讀者對象而把報紙辦成“里弄報”。許多編、采及行政人員,紛紛去里弄組織讀報,報社也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經常依靠銀行貸款維持出報;新民晚報職工領八折工資,共渡難關。

1952年1月11日,重慶《新民報》也以經濟困難等原因停刊。4月,北京《新民報》資財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收購,改出《北京日報》;部分人員參加《北京日報》工作。至此,五社八報中,上海版成了碩果僅存的一家。

1952年夏,上海文教界思想改造學習運動開始。在“學習生產兩不誤”的口號下,《新民晚報》上海編管人員參加學習運動。中共市委宣傳部部長谷牧作了動員報告。10月,市委宣傳部跟歐陽文彬來新民晚報擔任思想改造學習運動聯絡員.後即留在報社工作。冬,思想改造學習運動結束,上海的《亦報》完成歷史任務後停刊(在此之前,《大報》已與《亦報》合併)。1952年11月20日開始,該報部分工作人員唐雲旌、龔之方、沈毓剛等18人,先後參加《新民報》工作。

1953年1月,報社改為“公私合營”,建立新的編委會,由趙超構、程大千、蔣文杰、梁維棟、錢穀鳳、張慧劍、唐雲旌、歐陽文彬任編委。趙超構任組長,聘陳銘德為副社長。蔣文杰任總緝輯、黨支部書記。

1953年——1954年,全國新聞界學習蘇聯《真理報》經驗。 新民晚報編輯部學習《莫斯科晚報》的編輯方針。經中共上海市委批准,《新民報》以市政建設和文化生活報導為重點。版面上增加了市政建設報導,增闢文化版和體育版,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但這次改版仍未擴大新聞報導面;部分同志中有辦專業報的思想傾向。

1956年1月,新民晚報改版,糾正了版面單調的局面,加強了新聞報導和報紙三方面特性;時間性、地方性 文化娛樂性。這是經過長期模索,逐步明確新民晚報編輯方針的結果。6月,在繼續改版中趙超構代表新民晚報編委會提出了三個口號:“短些,短些,再短些;廣些,廣些,再廣些:軟些,軟些,再軟些。” 新民晚報及時刊登了人民民眾關心的國際和本市新聞。如7月始由蘇伊士運河而引起的英埃戰爭情說:9月25——28日龍捲風襲擊上海等時間性強的新聞。新民晚報銷數由二萬份左右,猛增至八、九萬份。

1957年2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中,毛主席接見了新聞界的部分人士,趙超構也受到接見。有人在接見中提到“短些、廣些、軟些”三個口號。毛主席基本予以肯定;關於“軟些”這一口號,他指點說,應該“軟中有硬”,即要把“軟”和“硬”兩者統一起來。

1957年5月31日,趙超構作了《1953年以來的報紙工作總結》的報告。對1956年改版時提出的有關報紙風格的“短、廣、軟”三口號作了解釋:提出三口號是從實際出發,針對自己報紙長期存在的做法上的缺點而提的;認為當時的缺點是“廣”的方面還不夠;“軟”的方面要遵照毛主席指導的做,要“軟中有硬”。

1957年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這是為什麼?》。6月10日發表社論《工人說話了》等文章。反右鬥爭開始,新民晚報編輯部連續在報上就鳴放中新民晚報的新聞和言論,作了一系列的檢查。6月31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接見了趙超構,解釋了當時反右鬥爭的形勢。

1957年8月25日,趙超構在上海新聞工作座談會上作了有關辦報方針的公開檢查,由新華社播發全國。中旬新民晚報六位同志在反右擴大化中被錯劃成“右派分子”。

1957年冬,黨組發動全社職工對報紙提整改意見,收到幾百條意見和建議,最後統一思想為:要堅持社會主義報紙的共性,並繼續發揚《新民報》的個性特色。市委宣傳部部長石西民支持《新民報》這一辦報方針,鼓勵進一步端正政治方向,發展自己的特色。

1958年4月1日《新民報》晚刊改名《新民晚報》。

1959年第四季度,面臨三自然災害時,《新民晚報》平均日銷數已超過20萬份。最高時達33萬餘份。 1961年報紙日銷數已達30餘萬份,為“文革”前《新民晚報》日銷最高數字。2月份起,因紙張供應緊張,《新民晚報》緊縮篇幅,由四開一張半減為四開一張,並一直限制發行數在20多萬份。1961年 5月1日,毛主席接見了上海各界人士,對趙超構說,《新民報》“辦得好,別具一格,讀者喜歡看”。周恩來總理來上海開會時與趙超構談話,周總理肯定了當時《新民晚報》宣傳計畫生育和批評戲劇舞台上濫搞機關布景的文章;希望《新民晚報》繼續作好移風易俗的宣傳工作。

10月,黨組和編委會組織力量,撰寫《〈新民晚報〉編輯工作的基本經驗(草稿)》對作為社會主義的晚報的任務、編輯思想、報紙的風格及具體做法等方面作了總結,後雖因政治形勢發生變化,這個總結始終停留在草稿階段,沒有可能修改定稿,但它仍對新民晚報後來的編輯工作,產生著重要影響。

1962年9月,第三次晚報會議在上海舉行。因當時全國晚報已較多,除早有的《新民晚報》、《北京晚報》《羊城晚報》和《新晚報》四家外,還請華東地區的《合肥晚報》和《南昌晚報》參加。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開始。6月初,報社內出現一批針對新民晚報老報人的大字報。6月4日,新民晚報出現了針對黨組領導的大字報《為什麼晚報運動冷冷清清》。6月18日,出現了“揭發”和“批判”黨組書記、總編輯束紉秋的大字報。6月24日,市委宣傳部工作組進駐晚報,成立五人領導小組和臨時黨支部,領導報社的工作和運動。此後社內造反隊紛起,抄家,設“牛棚”迫害幹部、知識分子和工人;趙超構、束紉秋等數十人先後被打入“牛棚”。

1966年8月22日,《新民晚報》被迫停刊,1966年8月22日最後一天的報紙編號為7256號。同日,《新民晚報》臨街大字報名招牌被砸爛燒毀。

1967年 2月6日,王洪文簽發所謂“上海人民公社”接替《新民晚報》“指示”。印刷設備為“上海工人造反報”所占用。冬,晚報造反派在“清隊”名義下,繼續對原報社領導人、大批幹部、知識分子和工人實施嚴重迫害。許多人身心備受嚴重摧殘,親屬子女受到牽連。畫家董天野受迫害致死。連續持久的所謂“清隊”中,製造了許多冤假錯案。(全社216名職工中,先後被“立案審查”的有66人,半靠邊的尚未計算在內。粉碎“四人幫”後,這些冤假錯案都得到了平反。)

1970年1月23日,新民晚報人員全部轉到奉賢海灘“新聞出版五七乾枝”,被編為“十九連”。主要負責人均由工、軍宣隊擔任。1974年1月7日,新聞出版幹校團部宣布,晚報所有留用人員分配去出版社、報社、工廠等單位工作,並限於月內報到。大部分人員包括趙超構、束紉秋等被分配去上海人民出版社工作或作臨時性的安排。1月底,“十九連”(《新民晚報》)宣布撤銷,《新民晚報》的建制機構也同時撤銷。歷史悠久、有全國和海外影響的《新民晚報》,在所謂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被徹底消滅。

新民報人終於盼來了這一天,1979年6月7日,在上海展覽中心召開的全市宣傳幹部大會上,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洪澤代表市委宣布:為在“文革”中被誣陷為封資修黑報的《新民晚報》平反昭雪,恢復名譽。他說,《新民晚報》是黨領導下的一張社會主義報紙,“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中,方向路線基本正確,工作是有成績的,是深受民眾歡迎的。“四人幫”在上海的餘黨強加給《新民晚報》及其廣大職工的一切誣陷不實之詞,全部予以推倒。

1980年5月12日,中共上海市委正式批准《新民晚報》復刊。1981年6月3日,市委宣傳部向各部、委、辦區、縣、局、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和駐滬三軍發出通知,要求支持《新民晚報》調集采、編人員和重建通訊網的工作。一批原晚報編、采、經理部人員和老工人陸續回到報社和新參加報社的人員一起工作。 10月16日,中共上海市委書記、市委宣傳部長陳沂到新民晚報講話,代表市委表示,同意趙超構代表新民晚報提出的“宣傳政策,傳播知識、移風易裕,豐富生活”的十六字編輯方針,並對此作了重要指示。

17日,晚報編委會舉行第一次編委擴大會議,討論貫徹市委同意的新民晚報十六字編輯方針,並決定《新民晚報》復刊號在1982年元旦出版,篇幅為每日四開六版(一張半)。各版內容是:一版為要聞版:四版為本市新聞版;二、二版分別為文化新聞、體育新聞版;五、六版均為副刊“夜光杯”。

編委會提出,晚報的幾個特點是:立足上海,面向全國;突出小言論;重視本市新聞,特別是社會新聞;著重文化報導,包括文化藝術、體育、旅遊等;辦好知識性、綜合性副刊;版面上力求圖文並茂,雅俗共賞;文稿短小精悍,文筆生動活潑,獨具風格。

28日,上海市委宣傳部正式批覆《新民晚報》編委會,除同意報社提出的“宣傳政策、傳播知識、移風易俗 豐富生活”的辦報方針外,並指出,《新民晚報》應是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的、小型的、綜合性的地方報紙,應當努力按照晚報的編輯方針,聯繫實際,辦出自己的特點和風格。

在十年內亂中被迫停刊的《新民晚報》,籌備復刊時面前出現了許多難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編輯記者隊伍青黃不接,嚴重程度已近乎唱“空城計”。晚報是一張“老報紙”,老報人也多。工作人員“老齡化”的問題,“文革”前不是沒有注意到,但問題還不致如此突出,只有到了80年代初期,報紙面臨復刊的日子,大家才發現:原有的人馬,老的老了,散的散了,死的死了,剩下的“老軍”雖然還有幾個,但可以回來工作的已經不多。

如果說趙超構考慮得較多的是“軟體”的話,束紉秋在軟體之外,更看到迫在眉睫的問題:一切“硬體”都已付闕如。在史無前例的浩劫中,報紙停了十五年,“人去樓空”,連樓也沒了。報社大樓,機器設備、圖書資料,早已被別人接收,而且轉了幾次手。展現在他眼前的,好像是一片“廢墟”。四大皆空,真有點“白茫茫一片真乾淨”的蒼涼之感。束紉秋多次說,復刊成敗的關鍵是怎樣變“四大皆空”為“五子登科”?何謂“五子”? 班子、房子、票子 路子、點子是也。班子指人才,房子指社址,票子指經費,路子指編輯方針,點子是編輯部日常工作,包括選題、組織採訪,指導寫作、編輯和版面處理等等。前三子是硬體,後二子屬於軟體。“五子”之中,最難解決的首先是班子問題。班子包括報社各級領導幹部的配置和編輯記者、經營管理人員、印刷技工三支隊伍的重建。

經過“文革”十年,報社老職工逝世的占了四分之一。復刊這年,社長趙超構已73歲、束紉秋63歲,一些當年的“白袍小將”都已是“知天命”的年紀。報紙工作緊張,是腦力加體力的重勞動,這樣一些老邁和半老的人是難以適應的。由於“四人幫”的長期迫害,生活艱苦,許多人未老先衰,體弱多病,確已不能勝任報紙工作。束紉秋考慮很久,對老晚報人的回來定下一個原則:全心全意辦報的人讓他們回來;對報紙起作用的人請他們回來;作用不大、工作已有安排的人可不來;搞派性的人儘可能少來。到1980年底和1981年初來報到的不過五六十人。這也造成復刊初期人員年齡偏大的情況。1980年底和1981年初,編輯記者、經營管理、印刷工人,60歲上下的有相當一批人,70歲以上也有幾位,中層幹部一般年過半百;編委會平均年齡超過了62歲。

房子,也不是個容易解決的問題。沒有報社社址,無處可搭班子,連籌備小組也沒有地方辦公。《新民晚報》原社址,如前文所述,在上海北京東路東頭的圓明園路。那裡原先是早年英商怡和洋行儲藏鴉片等貨物的倉庫,上海《新民報》晚刊就是1946年在這裡創刊的。當年這裡一樓是機印車間和食堂,二樓是編輯部、管理部、排字車間。發展到60年代,又在三樓租到半個樓面,把編輯部里的政法、經濟、文藝、體育、民眾工作等組搬了上去,使辦公條件稍有改善。到了“文革”,《新民晚報》的這塊發祥地,先是被《工人造反報》占領,後又劃給黃浦區工人業餘大學。業大改為工業大學分校,房屋還是沒有歸還原主。雖經市委批示:“此處房屋應歸還新民晚報社”,但對方表示確有困難,好幾百名學生無處上課。因而一拖再拖,杳無音訊。復刊籌備小組又不能與對方打官司,真是無計可施。

籌備復刊在資金(票子)上也面臨困境。“文革”之前的《新民晚報》,已經是個“小康人家”。職工人數約200來人,發行量卻有33萬份。因有“祖傳”勤儉家風,處處省吃儉用,所以年年都是個盈利單位。當時報社領導人的想法是,賺了錢不能亂花,更不能裝進自己腰包。“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光是高速小輪轉機就計畫添置五台,有兩台已經到位;銀行裡面也還有存款。而“文革”浩劫,徹底毀滅了小康人家,成了分文不名的窮光蛋。

1982年1月1日,《新民晚報》正式復刊,復刊號為7257號,是“文革”時停刊號的繼續。趙超構在代表新民晚報編輯部寫的《復刊的話》中指出,要做“穿梭飛行於尋常百姓家的燕子”,“為百姓分憂,與百姓同樂,跟千家萬戶同結善緣”。復刊當天,發行量達58萬份,大大超過“文革”前的最高發行量。復刊前,郵政部門對新民晚報發行採取發票訂報的辦法,以免發行數量急劇上升,發行工作難以跟上,市郵政局專門組織了發行隊伍,以保證新民晚報發行。這一天,《新民晚報》報頭是套紅的,出版編號是7257號,以示與1967年1月14日被迫停刊那天的編號7256號相銜接。這個號碼與當年停刊之後造反派出的“上海晚報”劃清界限,維護了《新民晚報》的“正朔”。

整個報社在忙忙碌碌,所有的人都興高采烈。老報人們好像都返老還童了,一個個喜氣盈盈,笑得合不攏嘴新進報社的年輕人,一大早都已趕到報社來上班,千方百計要把自己最得意的稿子,排進第一天的版面。趙超構用“新民晚報編輯部”名義寫的復刊詞,沒有大話、套話、空話,不用陳詞濫調,完全像一首散文詩,寫得精神飽滿,豪情洋溢。然而言語素樸,十分謙抑,不但表現出他個人的愉悅,也反映報社職工同心同德的思想面貌。

1982年2月5日,上海市計委下達86號文,正式批准《新民晚報》另建報社用房的請示報告。並列入當年市基建的建設項目之一。新社址確定在延安中路839弄。經上海市委宣傳部批准,《新民晚報》從2月下旬開始,除在全國各地敞開發行外,還可通過北京中國國際書店向香港、澳門等地區及國外發行。

1982年9月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午在北京隆重開幕。在新華社的支持下,晚報當天刊登了會議開幕訊息,鄧小平同志開幕詞全文和會場傳真照片。部分編輯、記者和職工走上街頭售報。當天,報紙銷路大增,首次超過100萬份;新華社為此發了新聞。

1982年12月1日,晚報發行是突破100萬份。其中本市發行數644312份,外地發行了356848份。1983年1月中宣部新聞局、市委宣傳部在滬召開新聞工作座談會,新民晚報社長趙超構、總編輯束紉秋參加會議,副總編輯張林嵐代表編輯部作了題為《新民晚報》的回顧——《我們對辦好一張社會主義晚報的探索》的發言。

復刊開始,報紙的發行量以每個月35000份的速度直線上升。1982年底,發行量達到100萬份,廣告收入達100萬,稅前利潤超過100萬。1985年,報紙發行量已達140萬,四年共創利1027萬元。

1986年元旦,第一次擴版,由原來的6版擴大為8版。除原有4個新聞版和2個《夜光杯》版面外,新設了《市場之窗》、《東西南北》(包括每周一期台、港、澳專頁),《讀者之聲》、《博聞》、《康健園》、《讀書樂》、《家事》、《科學館》、《天下事》、《娛樂》、《長稿》(以後改名《五色長廓》)等11個專刊。編輯採訪部門在原組、室的基礎上作了調整,共設8部2室:新聞編輯部、政法教衛部、經濟生活部、文化生活部、體育部、副刊部、美術攝影部、民眾工作部,總編辦公室、新聞研究室。1987年2月1日,發行量達1634254份,在全國日發報中居第四。

1988年2月22日,《青年報》總編輯丁法章調任新民晚報黨組副書記、副總編輯。

丁法章走馬上任的1988年,《新民晚報》也經歷了發行和經營經歷大起大落、富有戲劇性的一年。 3月1日 報紙發行量達到1843173份,創下了歷史最高點,從而也超過《羊城晚報》,位居全國晚報發行量第一,在全國日報中繼《人民日報》和《經濟日報》之後名列第三。

1988年6月6日,在上海發生騷亂時,新民晚報同《解放日報》、《文匯報》、上海電台,上海電視台發出致全市讀者、觀眾、聽眾的公開信,共同發起“上海不能亂,我們怎么辦?”的大討論。為穩定上海做出了貢獻。

1989年9月9日,《新民報》創刊60周年。新民晚報開始舉行以“繼承傳統、求實創新”為主要精神的系列紀念活動。是日召開南京座談會,許多老《新民報》同人出席。趙超構同志到會發言,23日、24日分別召開重慶、成都座談會。當地《新民報》老同志張友鸞(書面)、趙純繼、劉正華、陳理源、周綬章等分別發了言,新民晚報總編輯丁法章、顧問束紉秋分別主持了這三個座談會,匯報復刊後新民晚報的情況,並問老報人慰向致意。

1989年12月27日,新民晚報職工和家屬1500餘人在上海雲峰劇院舉行了慶祝新民晚報創刊六十周年和迎新年聯歡會。30日,慶祝新民晚報創刊六十周年上海座談會,假本市城市酒店舉行。出席的有中共上海市委、市府和各有關部門的新老領導,及文化界、新聞界知名人士200餘人,中共上海市委專門發來賀信,信中說:《新民晚報》自1929年創刊以來不斷接受黨的影響,得到黨的關懷與支持,是一張愛國的進步的民主報紙,曾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解放後,《新民晚報》在黨的領導下“有了更大的發展,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時期,積極宣傳的方針、政策,在傳播知識、移風易俗、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等方面,都做出顯著成績” “希望發揚優良傳統,堅持正確的辦報方向,進一步做好黨和人民的喉舌,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新的貢獻。”

1991年3月,報社遷往延安路新大樓,大樓內設備更新,冷暖空調機和電話交換機等採用了先進的中外合資產品,電話交換機也由手動改成了數位化自動機。整個大陸建造共耗資2700萬人民幣,除市政府批給的600萬元老社址的補貼外,全部開支都來自辦報幾年的贏利。

從1991年元旦起,晚報全部採用雷射照排,告別鉛與火,進入了光與電的時代。

1991年3月6日搬遷新大樓的時候,許多老同志已完成帶教新手的任務,陸續退離第一線,但是他們仍滿懷喜悅,聚會新大樓。《新民報》創始人鄧季惺也興致勃勃地接受邀請,專程從北京來到上海,登上新大廈。社長趙超構說,《新民報》從過去的草棚到如今的大廈,確實是興旺發達了。他希望新同志不要忘記老同志,要珍惜晚報的今天,更不要忘記晚報的昨天。

在新大廈里,《新民晚報》迎來了復刊十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為《新民晚報》題詞,還是那四句話十六個字:“宣傳政策,傳播知識,移風易俗,豐富生活”。

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爆發。《新民晚報》在16日就以第一版的大半個版面報導了海灣局勢,17日又以一個整版刊登了海灣戰爭爆發的訊息。海灣戰爭期間,《新民晚報》五次以國際新聞作為一版頭條,受到讀者的歡迎。這次報導為《新民晚報》後來搞好國際版、加強與新華社國際部的協作關係打下了基礎。

1991年3月6日,北京記者站成立。隨後又建立了上海浦東記者站,這是在中央決定開發浦東的大好形勢下 應運而生的。

1992年2月12日晚上10時20分,社長趙超構因病去世,享年83歲。此時,他帶領的《新民晚報》剛剛走過十年復刊路。畢生獻給新聞事業,六十年來揮筆不已的老記者閉上了眼睛,休息了。

同年7月1日,第二次擴版後的《新民晚報》與讀者見面。從8版擴為16版,新增《國際新聞》、《浦東風采》等。雖然售價從8分漲到1角,但還是保持了155.8萬份的發行量,到下半年又達到167萬份,僅次於《人民日報》,成為全國發行量位於第二的報紙。

1993年1月11日,報社在原有的採訪部門之外又成立了特稿部。這個部門僅有幾個記者,他們的任務是:逢有地震、水災、劫機等重大新聞事件發生,都要主動出擊,奔赴災區前線,為新聞版提供一定數量的新聞、特寫同時,完成《五色長廊》專版的發稿和編輯任務。在此之前,《五色長廊》專刊僅有一位編輯,以組織來稿為主,而特稿部成立後,《五色長廊》幾乎全部都以記者自寫稿為主了。最初仍是每周一期,1998年的擴版後調整為一周四期或三期。記者們追尋新聞熱點、社會問題、百姓疾苦、人間世態,寫出了一系列富有個性、並引起轟動效應的精彩文章。

1994年4月,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掛牌成立了。《新民晚報》也積極投入了慈善活動,與慈善基金會合作,在版面上推出了以“人間自有真情在”為主題的“慈善熱線”專欄。全市人均月收入在230元以下的特困戶有40多萬人,回城知青、知青子女、下崗工人和孤老等,急需社會幫助。

同期版面上火起來的還有“夏令熱線”。這是一條傾聽千家萬戶普通百姓心聲、為他們解決身邊煩惱的“實事熱線”。 1993年夏,暴雨連降申城,全市250多條路段多次積水,居民住宅進水的人家難以計數。那天,夏克強副市長親臨新民晚報接聽市民的電話,現場辦公。專線電話接到市民對水、電、煤、公交、計程車、房管商品質量 環境質量、市政建設等領域的投訴之後,記者隨即進行採訪,與有關部門聯絡解決。“夏令熱線”第一天,兩小時之內,撥打電話次數就達3000次左右。一個月內,“熱線”共收到來信來電1600餘件。值班記者每天將市民反映的問題記錄下來,傳真給有關主管部門。同時在來信來電中抓出重點,進行追蹤報導,刊出各類報導69篇。1998年7月20日,第六屆“夏令熱線特別報導”開幕時,年輕的市委常委、副市長韓正來到新民晚報“夏令熱線”報導現場,與市民直接進行交流。

1994年4月,中央主管機關正式批覆,同意《新民晚報》在美國印刷發行。地方報紙搞跨國發行,國內尚無先例。報社領導為此採取“大膽探索,穩紮穩打”的方針,首先在華人居住比較集中的美國洛杉磯建立新民晚報第一個海外公司,即新民國際有限公司,負責海外廣告和發行業務。

1994年5月,曾先後擔任經濟部、新聞編輯部和政法教衛部主任的顧龍,開始負責新民國際有限公司的籌備工作,以執行董事兼首任總經理身份赴美準備印刷發行事宜;經理部經理陸其祥以董事身份一同前往協助工作。以後,又有江沛、李新、胡勁軍、潘玉鵬、高東等先後赴美國記者站及新民國際公司工作。

1994年10月13日,通過國際通訊衛星傳版的第一張《新民晚報》樣報在洛杉磯誕生。 10月25日,由洛杉磯《中國時報》印刷廠印刷的第一批《新民晚報》在美試發行獲得成功。11月1日起《新民晚報》在美正式發行。

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的指導下,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以及外交部等有關部門支持下,駐美記者站在1996年2月15日得到上級批准。又經過半年籌備,記者站首批記者於8月26日啟程赴美。 11月9日,駐美記者站正式成立,《新民晚報·美國版》創刊了!正在美國訪問的上海市市長徐匡迪為記者站揭牌。

1994年9月,為迎接共和國成立45周年,《新民晚報》策劃了一項重大題材的報導,派出特稿記者四人,重走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的昔日戰場,報導了這些舊戰場的新變化。四位記者歷時40天,縱橫八千里,從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連續發回30篇報導,在報紙上形成分量很重的一個通訊系列《戰地重訪》。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團隊合作。報導獲得了中宣部通報表揚,最後獲得上海市好新聞一等獎,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1994年10月,在研討報社新一年的工作規劃時,專刊部提議創辦彩色周末版《七彩周末》。這一建議得到了報社領導的支持。 11月底,《新民晚報》第一張彩色報紙試刊成功。 1995年,編輯部新辟了《焦點新聞透視》、《金融俱樂部》、《申城樓市》3個新專刊,並將國內新聞版《東西南北》由隔日拼版改為當天拼版,提高了新聞時效性。

1995年1月創刊的《七彩周末》,採取“隨報附送”的方式,版面有《金陽台畫刊》、《服飾潮》、《古玩寶齋》等。由於抓住了社會熱點,又充分發揮了彩色版的特色,深受讀者歡迎。3月2日,新建的現代化印刷中心正式投產,浦東金橋印務中心也在當年竣工投產。

1995年,全國報界的擴版風漸漸偃旗息鼓,一些擴版後的報紙由於發行量大跌,加上世界性的紙荒,紙價飛漲,不得不退回原地,恢復原有版面。在這種情況下,《新民晚報》卻大膽提出擴版計畫,在同行中議論紛紛 莫不為之“捏一把汗”。

如果說,1992年討論第二次擴版時,報社內外反應強烈,不同意見不少,1995年提出第三次擴版的打算,幾乎已沒有反對之聲。

1996年1月1日,《新民晚報》擴為4開6張,共24版,增加了4個新聞版。報紙的信息服務功能進一步加強 滿足了讀者的需求。擴版後的5個月內,發行量又上升了15萬份。到1997年11月份,《新民晚報》發行量達到185萬多份,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1996年10月,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監測中心、新生代市場調查有限公司等機構聯合組織的中國城市居民消費形態調查表明,《新民晚報》讀者達到734萬,《新民晚報》在上海的經常閱讀率高達77%,遠遠超過其他各種報紙在所在城市的閱讀率。從復刊時期6版58萬到24版的173萬,發行數增長2倍。而銷售收入,從1982年1月1日的760萬到1996年底的7.3個億,增長了95倍。稅前利潤從1982年的100萬到1996年的24億,增長了239倍。資產總額,從政府撥款30萬元起家到1996年的9億元多,增長了3000多倍。另外,在這十五年中,國家補貼1596.5萬元,而報社上交的稅收和各類回報社會的資金4.2億元,是國家補貼的26倍。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的歷史時刻臨近了,為滿足香港讀者的信息需求,《新民晚報》決定搶灘香港,在香港擴大發行。在《深圳特區報》支持下,12月1日起,分印《新民晚報》,並當天運送香港,再由香港分公司負責將報紙運達各零售報攤。 11月19日揭牌的新民晚報深圳記者站,作為後援部門,負責分印發行事宜。

1998年新民晚報在澳門發行。2002年,新民晚報與澳洲星島日報合作創辦了《新民晚報澳洲專版》,每天在澳洲發行的《星島日報》上有一個整版的新民晚報綜合新聞;2004年,新民晚報與加拿大加中時報合作,創辦了《新民晚報·加拿大版》,每周有四個版的新民晚報綜合新聞,擴大了新民晚報在當地華人中的影響。

1998年1月1日,《新民晚報》有成功地進行了第四次擴版,日出4開8張共36個版面。成為當時中國內地版面最多的報紙之一,也是上海發行份數和版面數量穩居第一的報紙。擴版5個月後,總結經驗和聽取各方面意見 又對32個版面的班需進行了一些調整。擴版後每份報紙的成本已經提高到9角4分,但零售仍然只賣5角。因此到了1998年6月30日,發行數還高達176萬餘份。一天的廣告收入就有200餘萬元。這些數字在全國報紙中都是獨占鰲頭的。

1998年5月25日,市委關於組建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的批覆正式下達。同年6月2日,市委在新民晚報大廈21樓召開大會,市委組織部部總長羅世謙宣讀了市委批覆檔案。這樣,文匯報社、新民晚報社原先具有的獨立事業單位建制就隨之撤銷。保留兩報報名,分別設定編輯部。王仲偉任集團黨委書記、社長;丁法章為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社長;鍾修身為集團黨委副書記;石俊升為集團黨委委員、《文匯報》黨委書記、總編輯;金福安為集團黨委委員、《新民晚報》黨委書記、總編輯。

1998年7月25日,中共上海市委宣布成立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同天出版的第13306號《新民晚報》,報頭上出版者由以往的“新民晚報社”改為“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新民晚報獨立經營的歷史就此結束了。

同年11月1日,《新民晚報》的零售從每份0.50元提升到1元,發行量狂瀉27萬份。1998年11月16日,《解放日報》在頭版宣告:新《新聞報》將於明年元旦問世。晚刊售價0.50元,可以單獨訂閱。

1998年11月22日,《新民晚報》的零售價再度調整,從每份1元下降至0.70元。1999年春節,發行量跌進130萬份。同時,《揚子晚報》、《羊城晚報》發行量都在130萬份以上。春節前後,廣告量也開始下跌。

1998年12月1日,《新民晚報》電子版在網上出版,三個星期中,就有6萬多人點擊來訪。

1999年9月9日,《新民晚報》迎來了它70周年生日。8月,六卷本的《趙超構文集》出版了,這是《新民晚報》歷史上的一筆寶貴財富。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和上海日新月異的發展,新民晚報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於2004年5月18日正式推出以改版、改制改人為重點的“三改聯動”方案。

新民晚報平均日出4開32版,發行量110萬份,主要新聞版面有上海新聞、中國新聞、國際新聞、文化娛樂新聞、體育新聞等24個新聞版;每天編輯出版的副刊《夜光杯》,在全國享有極高聲譽,擁有大量讀者;新推出教育、國家藝術雜誌、周末理財、星期天夜光杯、家庭、新智等新周刊,重新整合IT、康健園、汽車、樓市、求職等5個經營性周刊,加上時尚和環球已在讀者中有一定影響,以雅俗共賞的內容和獨特風格吸引了不同層次的讀者。新聞版由原先的16個增加26個,更加強調了報導與市民的貼近性。

同時,繼美國版、澳洲版、加拿大版、西班牙版、泰國版、菲律賓版、日本版、巴拿馬版、《歐洲聯合周報》、義大利版、荷蘭版、韓國版、南非版、匈牙利版、紐西蘭版、俄羅斯版後,第17個海外版——《歐洲商報·新民晚報羅馬尼亞版》2005年8月11日起在羅馬尼亞發行。

媒體價值

新民晚報報社在當地的總體產值評估:

千人成本

千人成本,是指廣告到達每千人所花費的成本。

相比於《新聞晨報》、《新聞晚報》、《青年報》來說,《新民晚報》讀者人數都是最多的,復蓋率最大,廣告到達的千人成本最低,回報超值。

《新民晚報》《新民晚報》

媒體首選率

媒體首選率,是指每日只接觸一個媒體的讀者中,每個媒體的被選擇人數占這些所有讀者總數的比例相當於上海其他平面媒體,《新民晚報》獨占客群最多,媒體首選率最高,廣告價值最高。

《新民晚報》《新民晚報》

出版信息

主辦單位:上海報業集團

出版周期:日報

出刊日期:每日

郵發代號:3-5

編輯出版:新民晚報社

單價:1.00元

國內統一刊號:CN31-0003

各地晚報盤點

晚報是指傍晚前出版的綜合性城市報紙,晚報在新聞報導的內容和方式上具有明顯的區別其他報紙的特點。 現在我們就來盤點我國各地的晚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