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Qi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又名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始建於1951年,2000年11月整建制劃歸青海大學,實行大學領導下的二級研究院管理體制。 農科院開展選育高產優質農作物和林木新品種、農林業套用技術、生物技術、植物保護、土壤肥料、早作農業、野生植物開發利用、生態保護等方面的研究,形成春油菜育種與研究、脫毒馬鈴薯技術和種薯生產、蠶豌豆育種和研究、農田草害防治研究等優勢學科。 截至2017年2月,農科院建築面積1.59萬m,院內試驗基地620畝,實驗室面積2200平方米;設有8個專業研究所,共有職工225人;具有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 。

歷史沿革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1951年5月,青海省農業試驗場成立。1953年3月,試驗場改稱為青海省農業綜合試驗站。1958年2月,與 青海省林業試驗站合併,改名為青海省農林科學研究所。1960年5月,青海省農林科學研究所擴建為青海省農林科學院。1980年7月,經青海省政府批准,由縣級建制升格為廳(局)級建制 。

2000年11月,整建制劃歸青海大學,試行大學領導下的二級研究院管理體制,為副廳級建制,省教育廳主管,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局協管。繼續保留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牌子,原機構設定保持不變,人員編制轉為大學科研事業編制,事業經費預算由省財政核定基數戴帽下達。

2002年12月17日,青海省編制委員會下發《關於青海大學機構改革方案的批覆》(青編委〔2002〕94號),青海省農林科學院下設行政職能部門4個,科研機構8個,。重新核定定額補助事業編制291名,自收自支事業編制20名 。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7年2月,農科院共有職工225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89人,占職工總數的84%。專業技術人員中正高34人,副高69人;博士16人,碩士86人。

農科院共有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入選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2人獲批第七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入選青海省“135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19人獲批青海省自然學科與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10人入選2016年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畫”;並有青海省優秀專家5人,青海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5人,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團隊2個。

農科院柔性引進了“崑崙學者”2人,並有教學科研團隊23個,國家農業產業體系崗位專家4人,青海省農業科技創新平台首席專家4人 。

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6人):杜德志、王艦、遲德釗、張登山、馬曉崗、劉玉皎。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獲得者(1人):杜德志。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1人):杜德志。

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1人):肖麓。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劉玉皎。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王艦、劉玉皎 。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2月,農科院設有8個專業研究所,8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 (2018年2月數據),6個國家級科學觀測實驗站、4個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崗位、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農牧業科技創新平台、2個省級研究開發中心、4項服務資質。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專業研究所(8個):青海省農林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含旱地農業)、青海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青海省農林科學院林業研究所、青海省農林科學院春油菜研究所、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資源研究所 。

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8個):青藏高原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復份庫、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西寧)分中心、國家春油菜改良分中心、國家麥類改良中心青海青稞分中心、高原油菜馬鈴薯良種創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青海高原林木遺傳育種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科學觀測實驗站(6個):農業部西寧農業環境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製青海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春油菜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西寧作物有害生物科學觀測實驗站、國家林業局陸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青海貴南荒漠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青海省春油菜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青海省青藏高原農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室、青海省青稞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青海省馬鈴薯育種重點實驗室、青海省蔬菜遺傳與生理重點實驗室、青海省農業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青海高原林木遺傳育種實驗室 。

設施設備

截至2017年2月,農科院建築面積1.59萬m ,院內試驗基地620畝,實驗室面積2200平方米。

擁有高速冷凍離心機、全自動凱式定氮儀、全自動胺基酸分析儀、凱氏定氮分析儀、麵筋測定儀、高效液相色譜儀、超臨界CO2萃取儀、電穿孔電融合儀、凝膠電泳成像分析系統、基因槍、螢光顯微鏡、螢光定量PCR儀、快速微型糊化粘度儀、蛋白質液相層析系統、純水儀、恆溫式土壤團粒分析儀、索氏提取、核磁共振、凝膠電泳成像分析系統、近紅外分析儀等各類儀器設備710餘台(套),價值約2100萬元。

在湟源縣寺寨鄉採用土地流轉方式建有馬鈴薯基地120畝;在互助、湟中、大通等地採用租地方式建立油菜制種基地近萬畝;在各縣建立小麥、蠶豆、馬鈴薯、豌豆、植保、設施農業等非永久性基地15個,面積達1.5萬畝 。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據農科院2017年2月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完成各類科研項目154項,取得科研成果73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4項,審定作物新品種35個,獲國家專利授權17項,出版專著5部,制定地方標準55項。

完成科研項目數、成果數、獲獎數、成果水平皆位居青海省前列。

獲獎名稱獲獎等級獲獎類別獲獎時間
高β葡聚糖青稞品種崑崙12號選育推廣三等2011年度省科技進步獎2012.5
高產優質抗病馬鈴薯品種青薯3號選育與推廣二等2010年度省科技進步獎2011.5
高產優質抗病春小麥新品種青春38的選育及推廣二等2010年度省科技進步獎2011.5
特早熟雙低甘藍型油菜雜交種青雜3號的選育與推廣一等2009年度省科技進步獎2010.5
糧菜兼用型蠶豆新品種青海11號的選育試驗示範與推廣二等2009年度省科技進步獎2010.5
青藏高原鄉土難繁樹種祁連圓柏快繁及產業化三等梁希林業科技獎2009年
油菜田草害治理綜合配套新技術示範三等中國植保學會2009年科學技術獎2009.1
特早熟雙低甘藍型油菜雜交種青雜3號的產業化示範三等中國農學會神龍中華農業科技獎2009.11
馬鈴薯脫毒與繁育技術研究一等2007年度省科技進步獎2008.5
菜用馬鈴薯品種及配套技術推廣三等全國農業漁業豐收獎2006.9
雙低甘藍型雜交油菜青雜2號的選育一等2006年度省科技進步獎2007.5
大通雞腿紅蔥無公害生產技術研究及產業開發二等西寧市科技進步獎2005.12
青海10號蠶豆二等2005年度省科技進步獎2006.5
豌豆品種草原276二等2004年度省科技進步獎2005.5
高澱粉馬鈴薯新品種青薯2號二等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2005.4
早熟高產小粒蠶豆新品種青海13號選育及配套技術集成套用三等青海省科技進步獎2016年
菊芋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技術集成與示範三等青海省科技進步獎2016年

學術期刊

《青海農林科技》是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省農學會和青海省林學會共同主辦的以農林業科學為主的連續性的綜合性刊物,本刊創刊時間是1971年秋,原刊名為《農林科學試驗》,1979年更名為《青海農林科技》,1992年經國家科委批准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內刊號CN-1028/S,國際刊號ISSN1004-9967。

1995年《青海農林科技》獲首屆青海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2002年榮獲中國農學會、中國期刊協會農業期刊分會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優秀農業期刊獎。2003年獲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並再次被評為第四屆全國優秀農業期刊,2006年被評為第五屆中國農業期刊金犁獎。

1998年9月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1999年《青海農林科技》改版增欄,充實內容,彩色印刷並加入中國期刊網。2000年獲得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證書;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國家重點產品《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證書。2004年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一直被《中國農業文摘》、《中國林業文摘》各分科收錄 。

人才培養

作物學一級學科是青海大學的優勢學科和重點建設學科,包含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兩個二級學科。

作物遺傳育種:2003年教育部批准的碩士學位授權點,2004年開始招生,2011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2012年開始招生。截至2015年3月,有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3名,導師團隊80餘人。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2006年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權點,2007年開始招生;2011年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2012年開始招生。截至2015年3月,有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10名 。

文化傳統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農科院精神:艱苦樸實無私奉獻勇於進取科學嚴謹

艱苦樸實——艱苦樸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黨沿襲至今的優良傳統。要求職工立足本職工作,傳承幾代農科人默默無聞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同甘共苦,以良好的工作作風積極投身於科學研究。

無私奉獻——農業科研工作的基礎是農業、農村和農民,科研工作要依靠老百姓的農業實踐來檢驗科研成果,所以要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努力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送進千萬家”的精神發揚光大,從而更好的服務於“三農”。

勇於進取——隨著時代的發展、改革的深入,在數十年科研工作積累的基礎上和良好的歷史發展機遇上,攻堅克難,力爭在全院科技創新基地(實驗室)建設和科技創新手段、能力提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科學嚴謹——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不竭動力,要嚴謹求實而不墨守成規,以一顆敏銳與執著的心,鍥而不捨、孜孜以求,在科學前沿不懈探索,不斷創新 。

現任領導

常務副院長、副書記:金萍

常務副書記、副院長:李培光

副院長:杜德志、王艦、遲德釗、劉玉皎

學術委員會主任:杜德志

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登山、金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