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幼苗期發病導立枯症狀。定植後,莖基部呈水漬狀軟化,進而變為暗褐色迅速萎蔫枯死。莖和伎,起初為水漬狀色變,進而軟化褐變,乾燥後呈萎蔫乾枯狀。果實上形成水漬狀暗綠色斑點,褐變軟化後枯死。病原
苗以卵孢子形態在土中生存2-3年形成侵染源。發病後病斑上形成的分生孢子,遇到水分後,在水滴中生成遊動孢子進行傳播。除茄科之外,還侵染葫蘆科植物,並互為侵染源。
防治方法
高溫多濕,尤其是大水漫灌時發病迅猛。在前期發過病的地塊種植時發病較多。因此,應避免在污染地塊種植,合理灌水,高溫多濕時要注意噴施藥劑,可用氯化苦劑消毒土壤。也可在盛夏時期密封大棚一個月,提高地溫達到防治目的。要改善排水設施,進行高畦栽培。早期發病的植株應連根拔掉以免侵染,也可以利用秸稈覆蓋、地膜覆蓋,以防病原菌向四處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