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雜技團

青年雜技團該團於1949年由魔術大師陳亞南的門徒韋漢聲、陳鴻章和罈子王佫樹旺的弟子張曉旺,以及於正明、劉鎮蘭等10幾名青年演員組成。韋漢聲 、陳鴻章二人表演的大中型魔術和手彩“苗子球” 、“指甲套”、“撲克牌”,以及“箱囊換人”、“鏡台獻美”等,都是陳氏魔術的精品,最突出的是“剖活”。張曉旺表演的頂花壇、脖串、手串、拳腳架和拋接,都十分準確;尤其是難度很大的“頂大缸”、“過口接楞”、“雲盤大轉”,都能表演得乾淨利落。

基本內容

青年雜技團該團於1949年由魔術大師陳亞南的門徒韋漢聲、陳鴻章和罈子王佫樹旺的弟子張曉旺,以及於正明、劉鎮蘭等10幾名青年演員組成。他們都具有一定的技藝水平 ,每場演出都表現得朝氣蓬勃 。韋漢聲 、陳鴻章二人表演的大中型魔術和手彩“苗子球” 、“指甲套”、“撲克牌”,以及“箱囊換人”、“鏡台獻美”等,都是陳氏魔術的精品,最突出的是“剖活”。他倆表演的滑稽魔術,配合默契、風趣幽默。張曉旺表演的頂花壇、脖串、手串、拳腳架和拋接,都十分準確;尤其是難度很大的“頂大缸”、“過口接楞”、“雲盤大轉”,都能表演得乾淨利落。於正明、劉鎮蘭等表演的多個“竿技”節目,難度都很高。出身空竹世家的馮玉麟、馮玉麒兄弟表演的“抖空竹”,拋接傳遞和對耍對練都相當精彩。其它節目也各有獨到之處。當時在天津雜技舞台上,該團是實力較強、演出水平較高、頗有朝氣的雜技團體。1953年,韋漢聲、陳鴻章等調到天津廣播曲藝團,於正明、劉鎮蘭等調到海政文工團,該團遂解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