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嶺頭節
百科名片
來 源 地:靈山
日 期:從農曆八月初二開始,持續到十一月中旬
慶祝活動:跳嶺頭
簡介
有一個村場單獨舉辦的,有幾個村場同時舉辦的,還有的一個地方因有幾個社壇,所以以各社在不同日子又依次舉辦的。人們認為是親友間探訪會聚的佳期,互相往來,熱鬧非凡。過節的村場村民們家家戶戶必備一種叫做 "嶺頭 "的點心,這種點心古代叫做 "糯果 "。糯米粉混入少量粘米粉煮熟坨作皮,飯豆作餡,用冬葉、竹葉或芭蕉葉二隻一串包裹再蒸,用來待客和回饋親友。許多客人是不請自來,不期而遇的。主人家往往是餐具凳桌不敷套用,席地設宴,盛況空前,賓主盡歡。一如跳嶺頭的唱格所言狀的那樣: "一隻簸箕圓又圓,六親百客坐旁邊,齊齊共飲豐收酒,豐收美酒入心甜 "。入夜酒醉飯飽後,相邀到嶺頭地去看民間藝人表演跳嶺頭。嶺頭地是傍村山嶺設有社王的開闊場地。
慶祝活動—跳嶺頭
百科圖片
跳嶺頭
跳嶺頭詳解
靈山跳嶺頭是郊野祭祀中所跳的一種面具舞蹈,由歌和舞兩部分組成,歌一般只穿插在各舞段之間進行,歌時不舞,歌詞內容大多都唱神的身世和故事;舞蹈時以打擊樂伴奏,具有渾樸、剛勁、自然之美。
表演 "跳嶺頭 "的民間藝人組織叫老師班, 他們大都各自有一個堂號 ,青一色男性,統稱 "老師佬 ",互稱老師 ,民眾則直呼其嶺頭佬或者鬼師佬。一個村場節慶應邀來 "跳嶺頭 "的往往不止一堂的老師佬。各自盡施渾身解數較勁,所以過去叫賽社。節慶前一天的晚上,老師班的班首,就帶一兩個助手先期到來設壇安師 "收地頭 ",意思是請祖師爺來保護節慶活動。用五色彩紙剪粘龍船備用,做彩旗裝飾壇屋。壇屋是用竹木條和茅草搭成的簡易棚屋,也有利用現成廟宇的。又由於 "嶺頭節 "這一異常隆重的節慶各地排期不一,因此靈山南部地方一直沿稱 "跳嶺頭 ",中部和西部一些地方叫 "跳廟 ",東部一些地方則叫 "大排 "。節慶那天,老師班的人馬齊集, 開場沿例表演娛神的節目。首先是《 開壇 》, 第 二 個節目是《 踢燈》, 而這個時候村民們正忙於款待來客,沒空看也不樂意看。晚上情形則不同了,嶺頭地四周支架起來的火籃或電燈一齊亮了起來,表演的節目從《 跳三師 》、《 扯大紅 》、《 操兵》、《跳四帥》、《跳忠相》、《跳仙姑》依次進行。男女老少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前往觀看,人頭攢動,並且不時燃放鞭炮助興。在過去, " 跳嶺頭 "活動又剛好給長期受到封建倫理制度禁錮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次跟異性認識交往的難得機會,在他們眼裡, "嶺頭節 "不但是民間藝術節,也是情人節。 "跳嶺頭 "表演通宵達旦,老少樂而忘倦,賓主盡興,皆大歡喜。第二天清晨,表演《捉精》,氣氛達到高潮,小孩子們的啪銃紛紛向首扮妖精的舞者發泄。鞭炮啪銃劈劈啪啪, 嶺頭鑼鼓打擊驟急, 轉入尾聲《玩界》、《趕龍船》的表演 ,妖精被捉到壇前虛擬表演放進龍船後,扛到河邊焚燒,表示讓妖魔鬼怪、瘟疫瘴癘隨水流逝,往後年景安康。至此 "嶺頭節 "和 "跳嶺頭 "活動圓滿結束。
跳嶺頭的構成要素
靈山跳嶺頭 "由儺舞蹈、鑼鼓點(器樂)和唱格(聲樂)三大要素構成。
儺舞蹈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集體舞,集體舞《操兵》的人物角色多至二十幾個,主要舞段有《開壇》、《拋雲梯》、《跳三師》、《扯大紅》、《操兵》、《跳四帥》、《跳師郎》、《跳忠相》、《跳仙姑》、《捉精》、《耍界》、《送精 》、《趕龍船》、《罷壇》等十多個,舞師概據各舞段角色的類別、性別,穿戴相應的面具和服飾,表演其人物個性的情緒舞蹈,一般沒有故事情節。初期舞蹈形式只有跳神,舞者戴面具表演各種道教神話人物,後來角色陣容增至三十多個。傳統的舞蹈動作比較古拙剛勁,頭部和雙手的動作特點鮮明,常用的舞步有慢步走、 舒胯轉、快跳躍、疾屈伸等快慢相參、剛柔並濟的動律。以傳統舊習代表舞段《跳三師》為例,基本動作有迎笏,甩帶、踢帶、趕雞等。舞者表演迎請的動作, 慢至四拍才邁一步,走動時上身繃直,狀若勁松。而頭部上下左右微微晃動,以交替做 "ㄩ "、 "ㄣ "、 "— "三種手勢,給人以莊重、肅穆的觀感。雙人舞段 "扯大紅 "的基本動作有揚袖磨谷、收袖作掬、拔腿退步等。 "跳四帥 "戴鄧保益、趙光明、馬勝光、關雲長這些幻真互參的人物面具,角色扮相的基本動作則有跳凳、抖鈴、左右捲袖、黃牛穿鼻、觀音坐蓮、姜公鉤魚、烏鴉捎翼、游台等。其中的鄧帥鄧保益,老藝人說是《封神榜》中的雷震子,民間說他就是雷公,因此,他的舞蹈主要是表演馬步、繞斧、偏斧、雄鷹展翅、水底撈月等剛健有力的動作。而關帥關雲長則突出挽刀、拖刀、左右偏刀、蓮花蓋頂的特徵舞蹈。《跳忠相》的康帥康乾元, 即後來捉精的陳鋒,這個角色的動作中還有拎相、拎劍、拍劍游台、弄雌雞尾的亮相。《捉精》是唯一接近於小舞劇有比較簡單情節的舞段,那東躲西藏的精頭(妖王),舞蹈中多有踏跳、蛙跳動作。其他角色也分別有表現其特定性格的舞蹈動作。相對而言,《跳三師》和《跳師郎》這兩個舞段的動作簡潔精煉,節奏緩疾有致,舞姿流暢自然。其間反覆出現 "慢步走 "、 "舒胯轉 "、 "快跳躍 "、 "疾屈伸 "等基本動作。 "慢步走 "邁步動作遲緩 ; "舒胯轉 "的抬胯轉身不強調起落節奏,從容舒展,連貫自然,不露痕跡;如基本動作 "三合一 "中的舒胯轉身,與前後動作銜接渾然一體 ,幾乎無法析解;而快跳躍速度快、動作幅度大、力度強,如 " 三星罡 "、 "七星罡 "的跳躍動作是在原節奏基礎上突然加快舞蹈速度,連續急速跳躍,給人以輕健、剛勁的震撼感;配合 "平掌揖 "、 "托掌揖 "和 "叉腰揖 "動作的 "疾屈伸 ",雙膝作間隔性快速屈伸,看起來如蹲似顫。
聲樂配器只有打擊樂器鑼鼓。主要的鑼鼓點有《開壇》、《洗腳》、《三師》、《四師》、《中相》、《捉妖》、《趕龍船》,以及慢間鼓和快間鼓九種。
聲樂即伴唱稱為唱格,記錄唱格歌詞的本子叫《嶺頭科》。配合舞段中唱詠的一個人物角色或敘述的一種事象叫一格,實際上是一首起解讀舞段的敘事民歌。靈山南部的藝人至今仍有沿用其古稱 "詠古 "的,顧名思義,就是嘆詠古時候的故事。每格唱詞少則4行,多則上百行,內容比較複雜。有《社王格》、《觀音香火格》、《鏟路格》等酬神驅邪的,有《孫權格》、《千歲格》、《康熙王格 》、《光緒王格 》等為 " 有德於斯者 "歌功頌德的,有《關帥格》、《薛仁貴格 》等根據歷史典故改編的,有《五雷格》、《北府格》、《目連救母格》等演繹神話傳奇的,有《白米三姑格》、《魯班格》、《牛郎織女格》等取材於民間故事傳說的,還有《油麻格》、《杜婆釀酒格》、《榨油格》、《茶司格》等貼近百姓現實生活或反映農事或行業事象的。更有意思的是,竟有揭露道士貪婪虛偽的《奸修鬼格》: "奸修鬼,鬼奸修, 油盎勢利掛褲頭。甲首有錢交與我,燈光火亮我添油。甲首無錢交與我,燈暗火減我偷油。偷得半斤並四兩,寄給阿妹去搽頭。搽得髻子光亮亮,搽得辮子滑油油。蚊子飛來跌斷腳,蜜蜂飛過跌斷頭。 "造句大多是方言俚語, 二樂句或四樂句歌謠體結構,常見比興、比喻、對比、排偶、拈聯、諧音等修辭手法。一般是一個唱格用一個調子,也有一調數格或一格轉調的。音域比較窄,一個曲調往往是四度,最寬的也不超過八度。聲樂演繹不是隨唱格的敘事情節變化而變化,而是隨各舞段的氣氛變化起伏。如《日午格》、《三師格》屬於詠嘆慢板速度, 《五雷格》、《千歲格》、《白米三姑格》等屬敘事中板速度,而《開壇格》、《捉精格》、《趕龍船格》則由於配合場面緊張氣氛,用快板速度。曲調韻律以五聲羽調式和六聲宮調式為主,也偶有四聲調的。 "靈山跳嶺頭 "曲調大量吸納當地民間歌謠小調, 用方言演唱, 總的來說旋律流暢優美,但各地的唱腔有一些變化,如南部、西部地方多拖腔較悠揚,中部、東部地方的相對而言少拖腔較渾厚。
"靈山跳嶺頭 "是古代鄉儺的遺存,特別是與宋朝靜江(桂林)儺的淵源較深,但是與 "廣西師公戲 "在結構上有著明顯的差別。它的儺舞蹈、器樂伴奏、聲樂伴唱三者的結構關係, 伴奏樂器蜂鼓領軍, 舞蹈與器樂的結合較緊密,聞樂起舞,樂停則止,亦步亦趨。而聲樂與舞蹈則是相對分開互為補充的,每完成一個舞段動作,唱師們才穿插歌唱那個段落的事象,跳時不唱 ,唱則不跳。由於 " 靈山跳嶺頭 "起初是附生於道教酬神活動而發展起來的,儘管後來舞蹈、歌唱分別以武壇、嶺頭科的形式逐漸從道教分離開來, 但夾雜其中的道教元素如影形隨,仍是有跡可尋的。
儺舞面具分為 "師 "和 "相 "兩類。師,竹編紙糊或皮封的平面面具,有 "三師 "和判官共4隻。 "三師 "即跳嶺頭藝人信奉的道教 " 三真君 "唐文明、葛文度、周文剛。相,木雕的立體面具,全套的 "相 "有36隻。師祖玄天鎮武大帝, "十大元帥 ":帝下都同鄧帥、玄壇都督趙帥、靈官拷鬼馬帥、地祇道果康帥、上珠鐵筆辛帥、義勇武威關帥、斗中番解顓帥、神威隺落王帥、地司統煞殷帥、顧帥, " 三元 ":上元、中元、下元, "三品案主仙官 ": 文官、九官、四官、五官,金鐘執法千歲朱統鑒,六方護界土地、社王 、三界、佛子, 女相:土地婆、侯氏、朱孛娘、三娘、七娘、九娘、中娘、小娘,以及精頭、歪嘴李養、豬頭和小妖。面具均精工釉彩,神祇、人物按類別、性別、性格和身份地位,形象誇張,臉有紅藍黑白,狀態美醜忠狡,表情喜怒衰樂,特徵明顯,有相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各種角色相應使用的道具有刀槍劍戟、斧鑿鐧鈴等。伴奏樂器只有蜂鼓和銅鑼兩種打擊樂器,其中蜂鼓1隻,蜂鼓俗稱象鼓,熟砂陶鼓桶 "兩頭大中間細小黃蜂腰 ",兩端羶山羊皮鼓面用彎鉤弦繩交接對應繃緊,聲響激越悠場;銅鑼為高邊鑼,有武鑼,面徑30-80厘米不等,音色雄亮渾厚,適宜烘托氣氛。由於 "跳嶺頭 "多在曠野表演, 因此最少配備3 面武鑼,動用12面武鑼是最大的陣仗。還有馬鑼1面,面徑不足20厘米,聲音清脆悅耳,搭掛在蜂鼓上作點板用 。演奏時,坐著的掌板樂師將蜂鼓橫放在雙腿上,右手掌拍打鼓面,左手拿小木棍敲擊馬鑼。他身後的掌鑼樂師按頭鑼、 二鑼、三鑼……尾鑼的次序一字排開,隨著鼓點的起止緩急鳴鑼,協調合奏。
跳嶺頭的深意
嶺頭節到來之時,主辦村便請來一班 "鬼師 "(巫師)來跳嶺頭,意在酬神祈福。屆期遠近村民鹹集,主辦村殺牲設宴,盛情款待,一連兩日或數日在嶺頭跳舞唱歌,通宵達旦鼓聲不絕,場面非常熱鬧。跳嶺頭的 "鬼師班 "一般由二三十個民間藝人組成。頭一天晚上,鬼師先在村旁矮嶺或草坪所立的廟地設壇安師,俗稱 "收地頭 ",旨在請祖師(北帝)諸神收禁五方妖邪。安壇時用色紙寫上神名和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的偈聯分別張貼在神壇中和廟壇門楣上。接著打一陣鑼鼓,這樣就算是 "開廟 "。次日早上,鬼師班全體人員齊集神壇,用竹蔑、色紙製作成的 "龍船 "、 "牙旗 "等物供放神壇上,然後跳 "高腳師 ":由一人帶上面具,穿上龍褂,手執系鈴、朝筒,打一陣鑼鼓唱一句歌詞,松明火把照得廟場通亮,村民聚集廟場周圍觀看錶演。靈山縣現有 "跳嶺頭 "的老師班127個,其師承基本上都與鄧陽村清河堂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