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溪鎮

鯉溪鎮

鯉溪鎮位於寧遠縣境東北部,距縣城48公里。東與新田縣交界,南臨保全鎮,西接柏家坪鎮、清水橋鎮,北與桐木漯瑤族鄉、荒塘瑤族鄉相連。鎮政府駐鯉溪村,轄鯉溪、寨頭嶺、白竹凼,大梘頭、游馬石、下莊、貴頭、呂家、仝家、三元嶺、東山嶺、山田、徐家等55個村。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鯉溪鎮地處寧遠偏遠地區,信息比較閉塞,鯉溪鎮人對鯉溪歷史比較模糊,尤其明朝至民國的歷史知之甚少。自2007年起,網際網路在當地興起,鯉溪鎮明朝到解放後的歷史也漸漸被世人所知。明朝至解放後鯉溪鎮的歷史如下:

明朝

明朝,寧遠設東和鄉、大陽鄉、南鄉、永樂鄉、仙政鄉、北鄉、西鄉、太平鄉、廣濟鄉、仁澤鄉、丹桂鄉、中和鄉等十二鄉。其中鯉溪鎮屬於東和鄉管轄範圍(具體範圍見清朝東鄉)。

清朝

清朝,寧遠設定十鄉三十三里,其中有東鄉、西鄉、中和鄉、大陽鄉、永樂鄉、仙政鄉、太平鄉、廣濟鄉、仁澤鄉、丹桂鄉等十個鄉,其中的南鄉和北鄉兩個鄉,於明崇禎二十二年化分給了新田建縣。在清代,鯉溪鎮屬於東鄉管轄,東鄉管轄範圍:南可到李士灣,北到祁陽界,西臨新田縣,東臨西鄉柏家坪、清水橋等地。東鄉的範圍有數百平方公里,跟明朝的管轄範圍差不多,但明朝時,在新田建縣時,寧遠東鄉的一些地區也割讓給了新田。比如新田古堡之爭,明朝是屬於寧遠的,位於柏萬城鄉、永安鄉大觀嶺上,又可作:寧遠大觀嶺。寧遠東鄉就是現在的鯉溪鎮。

民國

民國石溪鄉管轄範圍(點擊放大) 民國石溪鄉管轄範圍(點擊放大)

民國,鯉溪鎮境內很動亂,特別陽明山一帶一直鬧農民起義,鯉溪周邊的村落也有人參加,為了鎮壓盤踞在陽明山的周文部農民起義軍,國民政府設有陽明縣,將鯉溪鎮的一部分地區化了給陽明縣,設定了隸屬於陽明縣的康濟鄉,後又改廣濟鎮,陽明縣政府在鎮壓農民起義軍成功後,短短建立五年時間不到,於1931年撤銷,寧遠地仍舊劃回寧遠。

後又設定永安、石溪等鄉,石溪鄉今管轄範圍就是解放後的石家洞鄉和鯉溪鄉的大部分地區,如鯉溪鄉的三元嶺、仝家、貴頭等大部分地區民國屬於石溪鄉,當時也屬於石家洞管理的,據民國《寧遠縣誌》記載,石溪鄉人口約9600餘人,有1200多戶人家,今查1992年石家洞鄉5400人,鯉溪鄉17000人,按民國時期,寧遠縣總人口44萬人,2008年有83萬,那么我們按以前人口60%的計=算。原來石家洞鄉5400人x0.6=3240人,那么鯉溪鄉離石溪鄉9000人要補6360人給石家洞,那么我們算下鯉溪鄉民國的人口,17000人x0.6=10200人,6360/10200=0.62,即占62%。原來的鯉溪鄉大部分人口跟石家洞鄉組成了民國石溪鄉。

【註:石家洞鄉:總面積68574畝,耕地3765畝,人口5437人。轄石家洞、新屋、象村洞、楊桂坪、西邊、上洞鋪、阻山口、陳家灣8個行政村,21個自然村,鄉人民政府駐地石家洞老屋村,距縣城51公里。

鯉溪鄉:耕地13568 畝,人口 17000餘人。轄鯉溪、寨頭嶺、大視頭、游馬石、下莊、貴頭、呂家、個家、三元嶺、東山嶺、山田、上湯家、大方洞、羅家源、楓木山、雷家源、徐家、大井邊、李家山 19個行政村, 76 個自然村。鄉人民政府駐地鯉溪村,距縣城48公里。 參考1993年版《寧遠縣誌》】

1946年-1949年,永安鄉和石溪鄉合併為石安鄉,石安鄉就是現在的鯉溪鎮(民國鯉溪鎮),除柏萬城、荒塘瑤族鄉外。是由解放後的石家洞鄉、永安鄉、鯉溪鄉組成的。當時的石安鄉鄉長也是石家洞人石友秋,石安鄉是解放後寧遠鯉溪鎮的前身,1950年解放以後,在石安鄉的基礎上變成了鯉溪區一直到1995年,變成現在的鯉溪鎮,解放後的鯉溪區分有柏萬城、永安鄉、鯉溪鄉、石家洞鄉、荒塘瑤族鄉五個鄉。

解放後

1949年11月,全縣暫劃四區,第四區轄舂陵,石安,龍鳳3鄉。
1950年8月,全縣劃8個行政區90個鄉,七區平田包括石家洞、西塘等13鄉。
1952年7月,全縣劃11個區228個鄉,十區:駐地鯉溪。轄鯉溪、三元嶺、瓜禽、大方洞、高家山、永安圩、柏家嶺、流夾洞、上湯家、柏萬城、甘花洞、梅木塘、龍形頭、石家洞、鄧家坪、荒塘,油麻石等17個鄉。
1958年,成立和平人民公社。
1984年,鯉溪區劃分為:柏萬城、永安鄉、鯉溪鄉、石家洞鄉、荒塘瑤族鄉等5個鄉。
1995年,鯉溪區撤區並鄉建鎮時,由鯉溪區的鯉溪鄉、永安鄉、柏萬城鄉合併組成,其中石家洞鄉劃入荒塘瑤族鄉管轄地。
鯉溪鎮沿用駐地名,鎮人民政府駐地鯉溪村,距寧遠縣城48公里。

基礎設施

全鎮總面積162平方公里,耕地2039.6公頃,10506戶,45870人。境內地形南北狹長,北高南低,西北兩側均系山地,霧沖、西江源、瓜壘源等山峰平均海拔700餘米,其中西江源主峰986米,與新田境內的大觀嶺形成東面屏障,平均海拔400米。東舂河原出分水嶺,自北向南流,縱貫境內,兩岸匯成萬畝良田。南北方向有花橋至荒塘瑤族鄉的砂石公路與永連公路相接,東西方向有省道215穿越其境,村與村之間都有簡易公路相通。境內有小(一)型水庫一座,小(二)型水庫7座。鎮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紅薯、大豆、烤菸、蔬菜等農作物,杉、松等用材林和柑桔、奈李、板栗、桃等經濟林較多。鎮年國內生產總值10091萬元,年財政收入320萬元。境內有木材加工廠、蜜棗廠等。設有中學2所,國小50所,民辦學校3所,醫療機構20個。東舂水東岸有清風岩,翠柏林立,山清水秀,相映成趣。大方洞村有古代女貞節牌坊文化遺址。

村莊

鯉溪

Lǐxī

村立兩溪口,溪中多鯉魚,故名。村委會駐老鯉溪,轄老鯉溪、新鯉溪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60.5公頃,379戶,1629人。

白竹凼

Baizhudang

村前有一大水庫得名,村名堅守於大山里200於年,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30公頃,20戶,150人

寨頭嶺

Zhàitóulǐng

村後有一小石山似寨子得名。轄8個村民組。總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40.1公頃,188戶,805人。

大梘頭

Dàjiǎntóu

村西溪上架有大梘得名。轄4個村民組。總面積0.6平方公里,耕地18.4公頃,145戶,623人。

游馬石

Yóumǎshí

村前有一石似馬得名。村委會駐游馬石,轄游馬石、彭家、板木山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36.5公頃,223戶,957人。

下莊

Xiàzhuāng

新田有上莊,因位置在上莊以下,故名下莊。村委會駐下莊,轄新下莊、老下莊、西江腳、肖家、胡家灣、雞公寨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32.5公頃,235戶,1008人。

貴頭

Guìtóu

村後山似碓形,後雅化為貴頭。村委會駐貴頭,轄貴頭、圩頭、涼坪下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32.5公頃,218戶,982人。

呂家

Lǔjiā

因呂家定居得名。村委會駐呂家,轄呂家、宋家、棗子園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3.1平方公里,耕地47.2公頃,270戶,1160人。

仝家

Tóngjiā

以仝姓定居得名。村委會駐仝家,轄上仝家、下仝家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31.3公頃,180戶,773人。

三元嶺

Sānyuánlǐng

村後三個圓形嶺,以嶺得名。村委會駐三元嶺,轄三元嶺、老屋場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2.9平方公里,耕地67.8公頃,310戶,1331人。

東山嶺

Dōngshānlǐng

以村後有一座名東山的嶺得名。村委會駐東山嶺,轄東山嶺、桐梧塘、坳上、段家坪、赤土崗、牛欄屋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18.5平方公里,耕地98公頃,413戶,1775人。

山田

Shāntián

村裡有山有田得名。村委會駐山田,轄山田、陳灣里、下胡家、歐家、蔡家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47.2公頃,254戶,1090人。

徐家

Xújiā

以徐姓居多得名。轄2個村民組。總面積0.6平方公里,耕地16.9公頃,68戶,290人。

上湯家

Shàngtāngjiā

以湯姓定居得名。轄3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30.8公頃,158戶,676人。

李家山

Lǐjiāshān

以李姓定居得名。村委會駐李家山,轄李家山、湯家坪等4個村民組。總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23.5公頃,120戶,514人。

大井家

Dàjǐngjiā

村附近有兩口井得名。轄2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16.9公頃,82戶,351人。

大方洞

Dàfāngdòng

清朝雷姓大房人住過,走後定名大方洞。村委會駐大方洞,轄大方洞、石城灣、長衝口、水槽里、油竹山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59.5公頃,379戶,1629人。

駱家園

Luòjiāyuán

以駱姓定居得名。村委會駐駱家園,轄駱家園、小山田、桎木園、青龍洞、宋家嶺、鳳形山、鳳凰塘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6平方公里,耕地41.9公頃,291戶,1252人。

楓木山

Fēngmùshān

村立山中,楓樹多得名。村委會駐楓木山,轄楓木山、下皮家、上皮家、茶里山、雷家、古塘嶺、嫁妝塘、浪泥田、於家沖、肖家沖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3.9平方公里,耕地48.3公頃,266戶,1145人。

雷家源

Léijiāyuán

雷姓居小沖源頭得名。轄5個村民組。總面積6.1平方公里,耕地7.7公頃,87戶,375人。

浪石橋

Làngshíqiáo

以村旁小石拱橋得名。村委會駐浪石橋,轄浪石橋、水源山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55.1公頃,296戶,1272人。

流夾洞

Liújiādòng

以兩條小河夾著村得名。轄6個村民組。總面積0.6平方公里,耕地19.3公頃,99戶,412人。

快樂洞

Kuàilèdòng

以快樂安居的意思得名。村委會駐快樂洞,轄快樂洞、竹尾嶺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16.4公頃,166戶,713人。

二壩灣

èrbàwān

村建有二壩得名,1995年由快樂洞村劃出成立獨立行政村。轄5個村民組。總面積0.8平方公里,耕地16.4公頃,83戶,357人。

瓜石

Guāshí

因山嶺似長藤結瓜得名。村委會駐瓜石,轄瓜石、上瓜石、龜形嶺、李家坪、左家、刁家、吳家、王家等14個村民組。總面積4.7平方公里,耕地62.7公頃,350戶,1504人。

雷玄

Léixuán

雷振純來此定居得名。村委會駐雷玄,轄雷玄、新馬場嶺、楊家壩等4個村民組。總面積1平方公里,耕地20.3公頃,125戶,535人。

永安圩

Yǒngānxū

新建圩場,人們渴望安寧,命名永安圩。村委會駐永安圩,轄永安圩、石塘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45.3公頃,274戶,1176人。

柏家嶺

Bǎijiālǐng

因姓得名。村委會駐伍家,轄伍家、老伍家、蔣家洞、周家山、宋家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3.2平方公里,耕地56.7公頃,321戶,1380人。

茶月嶺

Cháyuèlǐng

村後山嶺似月形,油茶樹多得名。轄4個村民組。總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21.3公頃,108戶,463人。

新廠嶺

Xīnchǎnglǐng

為佃戶新建住宅得名。轄5個村民組。總面積1.3平方公里,耕地27.8公頃,97戶,417人。

馬山嶺

Mǎshānlǐng

村後嶺似馬形得名。村委會駐馬山嶺,轄馬山嶺、李家坪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4.4平方公里,耕地27.3公頃,127戶,544人。

姜家洞

Jiāngjiādòng

以姜姓定居得名。村委會駐姜家洞,轄姜家洞、麒麟洞等16個村民組。總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51.1公頃,269戶,1154人。

桑梓頭

Sāngzǐtóu

立村前桑、梓樹較多得名。村委會駐桑梓頭,轄桑梓頭、黃龍崗、雷家、陳家、布鴨塘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3.2平方公里,耕地76.1公頃,362戶,1554人。

蛇腦頭

Shénǎotóu

村後山形似蛇得名。村委會駐蛇腦頭,轄蛇腦頭、神乾塘、瓦窯頭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38.7公頃,210戶,862人。

蔣家嶺

Jiǎngjiālǐng

以蔣姓定居得名。轄4個村民組。總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13.3公頃,55戶, 236人。

王家洞

Wángjiādòng

以王姓定居得名。轄2個村民組。總面積0.8平方公里,耕地12.6公頃,75戶,321人。

下柏萬城

Xiàbǎiwànchéng

因元末祖宗姓名得名。轄12個村民組。總面積1.6平方公里,耕地23.9公頃,143戶,615人。

上柏萬城

Shàngbǎiwànchéng

因位於下柏萬城上方得名。轄9個村民組。總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27.7公頃,163戶,701人。

虎形

Hǔxǐng

駐地後山似虎形得名。村委會駐虎形肖家,轄虎形肖家、馬頭上、西瓜地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30.3公頃,175戶,752人。

石山下

Shíshānxià

村居之地在一座石山下得名。村委會駐石山下,轄石山下、含澤嶺、廠屋裡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36.2公頃,180戶,773人。

【陽合凼】 Yánghédàng

因位於大廣嶺的陽合淌而得名。村委會駐陽合凼,轄陽合凼、畚箕山等5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19公頃,80戶,342人。

麻子灣

Mázǐwān

因此地是一個盛產麻池(荸薺)的灣子得名。轄4個村民組。總面積0.4平方公里,耕地13.1公頃,70戶,301人。

魚形

Yúxíng

村後山形似魚得名。村委會駐魚形,轄魚形、橋頭上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0.5平方公里,耕地22.1公頃,131戶,564人。

龍板

Lóngbǎn

村側有一條小河,水往北流,取名龍反,後改為龍板。轄4個村民組。總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25.4公頃,115戶,492人。

杉木坪

Shāmùpíng

此地以前杉樹多,地勢較平得名。村委會駐杉木坪,轄杉木坪、冬瓜窩、老鴨窩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3.8平方公里,耕地50.2公頃,250戶,1076人。

梅木塘

Méimùtáng

村前有塘,後山有梅子樹得名。村委會駐梅木塘,轄梅木塘、大洞水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3.4平方公里,耕地38.9公頃,169戶,727人。

香爐砠

Xiānglúchóu

此地地形似香爐得名。村委會駐香爐砠,轄香爐砠、井婉、長沖、新屋前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2.4平方公里,耕地33.1公頃,143戶,615人。

白兔

Báitù

村後山形似兔得名。村委會駐白兔,轄白兔、彭家、魚篡形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31.5公頃,171戶,736人。

獅子砠

Shīzǐchóu

村後山形似獅子得名。村委會駐獅子砠,轄獅子砠、白毛沖、白蓮塘等4個村民組。總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18.9公頃,85戶,366人。

葡萄灣

Pútáowān

村處山灣里,村前有葡萄樹得名。村委會駐葡萄灣,轄葡萄灣、光前塘、獅子嶺、李家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3.7平方公里,耕地45.3公頃,195戶,837人。

甘花洞

Gānhuādòng

每年受乾旱得名乾花洞,後雅化為甘花洞。村委會駐甘花洞,轄甘花洞、陳家、打底凹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24.7公頃,147戶,631人。

倒泥田

Dàonítián

村在窩淌里,以前面稻田得名。村委會駐倒泥田,轄倒泥田、山鷹寨、大平嶺等3個村民組。總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13.4公頃,61戶,263人。

白石下

Báishíxià

村立白石山下得名。轄白石下、南元、紫山洞等5個村民組。總面積3.6平方公里,耕地27.8公頃,167戶,719人。

燕村

】 Yàncūn

此地似燕子窩得名。轄4個村民組。總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17.9公頃,88戶,376人。

大山窩

Dàshānwō

村立大山中部,地形似鳥窩得名。村委會駐大山窩,轄大山窩、井子頭、白石山、扒子城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39.7公頃,185戶,796人。

本地名人

盤子標

盤子標(1879~1945),瑤族,寧遠縣鯉溪鄉雷家源村人,幼年家貧,無力上學。為謀生計,他9歲上寶靈庵當童工,因聰明伶俐,幹活勤快,深得庵主龔清槐喜愛,第二年就收他為徒弟,教給中草藥知識和武術。他一面做工,一面刻苦學習,經過九年努力,到18歲,成為附近有名的中草藥醫生。民國17年(1928)3月,陽明山農民武裝不少人被官兵打傷,有的子彈留在體內,首領周文請他醫治,只一劑藥,陷在骨內的子彈即出,再敷上幾劑藥,不日痊癒。1944年,日寇侵入寧遠,鯉溪村12歲的雷志光隨全家躲進朝天岩里,因受寒濕,左腳癱瘓。日寇撤退後,他家請了許多草藥醫生,治療一年多不見好轉。後改請盤子標醫治,只用幾劑藥雷志光就能下地行走。是年,新田人趙璞掉進五米深的岩洞裡,手臂跌斷,請附近名醫診治,手臂雖接好,可總是反不過來,請盤子標再治,僅20多天便靈活自如。盤子標不僅醫術高明,且醫德高尚,凡有所請,隨請隨到。因此,寧遠、新田、祁陽、道縣等地登門求醫的人,總是絡繹不絕,每年經他治癒的病人在500以上,對於貧苦人家,治病根本不計報酬。盤子標曾免費為鯉溪鄉農民羅德祿父親治好刀傷,後羅德祿自己又生腫毒,再不好意思請他,他知道後立即主動上門診治。他不僅本人醫德高尚,而且對醫生趁人之危進行敲詐勒索的行為十分痛恨。他有個徒弟醫德不好,他很不滿意。一次,鯉溪鄉上湯家農民湯士懷,借了19塊銀元的高利貸,準備去連州挑鹽販賣,在回家路上被歹徒搶走銀元,還被打得奄奄一息,湯家一面買棺木,準備後事,一面請他這個徒弟診治。後湯士懷被治癒,無以為謝,他徒弟乘機要了那副棺材。他知道後,把徒弟痛斥一頓說:“為醫者應該以救人為上,以仁濟世,接受謝禮應量山取材,有取才取,無取就不取,你趁人之危,強要人家棺木,太不應該。”從此,與這個徒弟斷絕師徒關係。

姜愛林

姜愛林(1890~1911),名邦椅,號益三,寧遠縣永安鄉浪石橋村人,生於一富裕文人家庭,祖父、父親均為清末秀才。愛林從小隨父在家習儒,然生性倜儻,不喜讀八股文章,卻愛聽歷代英雄和太平天國故事。父親給他講解《岳陽樓記》時,他把范仲淹“先憂後樂”的教導牢記心裡;稍長,目睹清廷腐敗、國家衰弱、外族欺侮、民不聊生的現狀,萌發了推翻清廷,救國救民的志願。為實現這一理想,他不顧家庭反對,毅然棄文習武,在家建起練功房。他身材魁偉,臂力過人,經過幾年苦練,練就一身好武藝。光緒三十三年(1907),17歲的姜愛林始投身革命,與南方革命黨人和哥老會取得聯繫後,便同姜早惠、姜春痴、姜上和、盤子儒等一道,秘密組織“三點會”,其宗旨是“挖富濟貧,推翻清廷”。為籌集經費,他賣掉祖傳的幾十畝稻田;為發動民眾起來革命,他動員父親並強迫叔祖父打開糧倉,把穀子分給窮人;同時率領會眾,查抄附近3戶大惡霸地主的財產,大部分給貧苦農民。經過兩年的活動,會眾發展到500多人。宣統元年(1909)農曆十二月,姜愛林在永安大觀嶺舉行武裝起義。奈天寒道遠,起義那天只93人如期趕到,愛林毫不動搖,歃血盟誓,舉起義旗。起義後,愛林馬上率領會軍向縣城進發,計畫首先攻占縣城,圖謀進取。隊伍開到永安瓦窯頭,與前來圍剿的清軍相遇,經數小時戰鬥,義軍失敗。愛林隻身潛往廣州,找到革命黨人,加入中國同盟會,並隨黃興積極參與廣州起義。失敗後,他又返回寧遠,同姜雲錦等人密商,決定中秋節召集會眾,第二次在永安舉行武裝起義。不料族人告密,起義未成,他只得暫避於江永龍虎關。不久,他的一個結拜弟兄為得賞銀,用酒將他灌醉,抓回寧遠。寧遠知縣害怕會眾中秋節劫獄,急忙於1911年農曆8月12日將他殺害於縣城,年僅21歲。其時,離武昌起義僅隔7天。

受其影響,家族內兄弟多人走向革命,副團職以上人員包括:

姜愛林(邦椅):革命的先驅

姜羽林(翼龍):國民黨特種部隊成都工兵第十九團團長,49年起義

姜儒林(姜凱):國軍某部副團長,在長沙會戰中部隊拼光打散,後經商

姜邦葉:國軍某部少將師長,49年去台,任澎湖防衛司令部參謀長

姜酉祥:開明士紳,解放後任寧遠縣副縣長

姜邦普: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寧夏分公司總經理

……

1943年為紀念這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英雄,由著名抗日將領和著名愛國文藝界人士李濟深、黃琪翔、羅卓英、田漢、孟超等二十多人發起,計畫修建愛林紀念塔,並在報紙上發表《籌建先烈姜公愛林紀念塔徵文啟》。郭沫若得訊後,寫了一首《吊姜愛林》的七言長詩,贊姜愛林為“國魂”。李濟深、柳亞子都為紀念塔書寫碑文。

石文莊

石文莊(1342-1384),又名文蔚,行八郎,諡號文莊,江西泰和縣人,寧遠石氏始遷祖,都指揮使司,新田大觀堡創始人。早年跟隨朱元璋打天下,大明洪武初年,明都指揮使司石文莊受明太祖朱元璋之命率大軍從江西入永州平定寧遠、新田瑤亂,明太祖欽賜御劄駐軍鎮守東堡(今大觀堡),屯田新田縣,住在大觀嶺上,其孫石午榮於明永樂年間從寧遠鯉溪鎮大觀嶺再遷居石家洞,明洪武十七年(1384)病卒大觀堡官舍。

石玉生

石玉生(1366-1394),江西泰和縣人,石家洞石氏二世祖,衡永郴桂參將,新田大觀堡堡主。石玉生幼年隨父由江西宦遊永州,明初以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駐軍鎮守東堡(今大觀堡),屯田新田縣,住在鯉溪鎮大觀嶺上,明洪武年間,湘南瑤民和杜回子的起義軍數萬人聯合叛亂,石玉生上奏朝廷永州告急,皇帝朱元璋派楊璟10萬大軍入駐道州,石玉生負責輔佐楊璟處理軍務,八年未能平定,於是石玉生建議招撫,並以身為質,曉以大義,義軍心悅誠服,放下刀兵歸順朝廷,從此地方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明洪武二十七年,石玉生覲見皇帝的時候卒於京城(今南京金陵)。

石玉生被皇帝冊封的封地九溪十八洞四十八源以及舂陵地區(位於今零陵南部、常寧西南部、寧遠縣北部、整個新田縣、桂陽縣東部、道縣北部、整個雙牌縣、祁陽縣南部、廣西東北部等地交界處,管轄範圍相當於三個縣),所以石玉生事跡涉及到永州、郴州、衡陽三個市(湘南地區)、廣西省等地,跨越較廣。石玉生為維護湘南地區和平付出一生的代價。

特別是新田古堡群(大觀嶺古堡在內)的18個古堡重大發現,石玉生參與了新田古堡群包括大觀古堡建立,大觀堡的建設材料大的一塊達4000多斤,顯示了古堡主人超凡的領導能力,他是歷史見證人,石玉生對研究永州古堡群軍事工地極為重要。

石光陛

石光陛(1782—1835),字階九,號瓊州,晚號連舫,寧遠東鄉人(今鯉溪鎮人)。七歲喪父,侍母至孝。清嘉慶九年(1804),考入府學。道光元年(1821),舉為孝廉方正,不赴。又按例準備授以知縣之職,仍託辭拒受,隱居家中,埋頭讀書和練習書法。他讀書不限於八股文,對經濟、歷史、天文、地理、醫學、心性等學,無不鑽研。為發展家鄉的教育事業,籌資在村南林石間,建造一座公園式的來鶴書巢。書巢內鑿有水池,水池內用異石砌成蓮瓣,取名為石蓮花舫,空地上建有樓台亭榭。光陛在書巢主講,治學嚴謹,不收學費,求學者雲集。後感知識不足,赴嶽麓書院求學,每有所得,即筆諸日記。大量購求古籍,先後積書萬餘卷。歸後,全部儲藏於來鶴書巢。

除“書巢”外,光陛一生還為家鄉辦過許多好事。平易近人,主持公道,百姓中如有是非爭執,多求他公斷,有時由早到晚,求者不斷,從不厭倦。他動員大家集資興辦石氏家塾,帶頭集巨資在村南修建鎮龍、仙源兩座石拱橋,仙源橋上還加蓋長亭,供人休息。里北自銀坑源起,兩山夾溪,有七、八里路因地勢低洼,常年遭水淹,交通不變,他組織村民把道路改修到半山腰間,改善了交通條件。為導人向善,濟人於危,他挑選右賢名言20卷,合為《仁壽編》,刻印出來,廣為發放。

道光十二年(1832),趙金龍率領瑤族義軍經過寧遠,石光陛組織團練前往阻截。新田瑤族首領趙文鳳發動新田、寧遠兩縣交界瑤民起義回響,光陛上烏鴉嶺勸阻,不少人受影響,不戰而散。趙金龍洋泉兵敗後,寧遠北境參加起義的瑤民紛紛散回,官兵團勇四處捕殺,光陛極力制止。參與起義瑤民的房屋、衣被、器具多被官兵燒光、搶光,他動員瑤漢兩簇民眾捐助價值2000餘白銀的物資給予救濟,使部分起義人員受到安置。此舉獲得湖廣總督盧坤的嘉獎,清廷因此賞給他六品軍功,贈奉直大夫。

光陛對詩文、書法有較高的造詣,著述有《經史日鈔》、《蓮舫詩文》等集,其中尤以《游九嶷山詩》及該詩的草書最為著名。其子石煥章後在刊刻該詩的草書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南巡撫陳寶箴、書法家何紹基都為其作序,劉坤一稱“詩的神化足以曲盡山之勝境”。

石煥章

石煥章(1815—1879),家名天瑞,字麟祥,號玉成,寧遠東鄉人(今鯉溪鎮人),清湘軍將領。鹹豐元年(1851)至同治十一年(1872),為清政府鎮壓太平軍和苗族起義。鹹豐二年(1852),太平軍攻占全州,永州危急,石煥章奉令從長沙回鄉招募鄉勇1000人,組建疑勇營開赴永州守城。鹹豐四年(1854),將組建的疑勇營改為鳥勇,布防石家洞,先破義軍於小茗洞和柏萬城,繼則協同王鑫鎮壓蕭元發義軍。鹹豐九年(1859),石達開率太平軍入寧遠,石煥章於石家洞設計用滾木、石塊打死方銀林部700餘人。同治二年(1863),又為席寶田往贛皖鎮壓太平軍。同治六年(1867),協助席寶田往貴州鎮壓苗族起義,累官至花翎三品銜補用道,詔封一品榮祿大夫。嗣後,退職還鄉,常於書法家何紹基來往,著有《蒔花堂詩集》。他所輯《九嶷山詩圖》,留有何紹基詩及書法,為寧遠文物珍品。又於縣人黃習溶等,倡首主持重修寧遠文廟,為期10年竣工。

【註:以上名人選自民國、1993年版《寧遠縣誌》】

石樹勛

石樹勛(1901—1972),字策名,國民黨總統府少將高參,寧遠石安鄉人(今鯉溪鎮人)。1928年3月考入中華民國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隊炮科,畢業後進入中華國民革命軍廬山軍官訓練團第三期、中央訓練黨、政訓練班第十二期學員。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五十三師少校軍官、中校參謀長、軍令部上校參謀,第十六軍督軍團長,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別動軍少校最高參謀總長,忠義救國軍少將參謀長,總指揮長等職

現有古蹟

大觀堡

大明參將石玉生所建立的古堡 大明參將石玉生所建立的古堡

大觀堡,又名東堡,位於新田和寧遠交界的大觀嶺上。大冠堡內共有17個房間屋基,總面積7000平方米,內城牆長346米,城牆殘高4米左右(原高度5-6米),城牆上的走道平均寬約2米。古堡城牆上開東、西、北三門,卻無南門。

古堡內還有兩個蓄水池(山頂無水,要到山下挑水)。整個城堡為手工精細的青條石砌成,青條石小的幾百公斤,大的達2000公斤。條石間用三合膏(石灰、糯米飯、桐油為主的混合物)粘合。

三合膏為確定大觀堡的建築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據。三合膏在明代建築中格外流行,而在元代以前是沒有的。據此推斷,大冠堡應該始建於明代。考古專家還推斷,大觀堡及其周邊的5個衛星城堡規模宏大。

大觀堡考證:經石氏文化研究專家考證,大觀堡真實名字叫東堡,東堡就是所指的新田古堡群,石玉生於明洪武年間鎮壓杜回子之亂,在永郴兩州三縣建立了48個大型古堡,設定了東堡都司,管轄此地,因此,石玉生為新田古堡堡主。

湖南永州寧遠縣石家洞村民發現明代石玉生墓,當地村民發現古墓時,墓碑已被人打斷,斷碑上刻有“申里坪蛇形大路邊”的字樣 ,並找到寧遠明代軍事工地大冠堡最早的歷史記載為東堡的資料,據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寧遠《石氏宗譜》記載明洪武初,石玉生鎮壓杜回子之亂和瑤民起義,當年駐軍鎮守東堡軍事工地。清嘉慶十六年的《寧遠縣誌》以及歷代縣誌、歷史資料均有記載石玉生是東堡的主人。專家認為,東堡是指大觀嶺所在的古堡群。東堡的東是東邊的意思,在寧遠縣東鄉(鯉溪鎮明朝屬於東鄉管轄)的東部是大觀嶺古堡,大觀堡東門為主門也證實了這一點,除此外新田和寧遠其他的地方並無古堡,這是目前發現大冠堡最早的歷史記載。

湖南省文物局關於保護明代石玉生墓的回覆

明代軍事工地——東堡 明代軍事工地——東堡

您的信件《新田大冠堡主發現了,找到明代石玉生墓請求保護》經省文物局轉我處經辦。我處接信後,立即會同寧遠縣文物局深入大觀堡和石家洞等地進行調研,認真查閱方誌和族譜,並實地考察。 現就你的來信回復如下:

在《石氏族譜》中,將“邑東堡”寫為“東堡”,意為東鄉的城堡,是管控小數民族的軍事城堡,而在縣誌或府志中則書為“邑東堡”,二者為同一城堡,這也是不容懷疑的。石玉生為大觀堡堡主。

石玉生等人墓葬應該給予保護

石家洞地處寧遠北部邊遠山區,我們未能及時發現和保護石玉生等人墓葬,這是我們工作中的疏忽,你的建議提得對。一周前,寧遠縣文物局已派人與石氏研究會負責人進行聯繫,力爭儘快找到石玉生的墓葬,請石生同志提供石玉生墓的具體地點,以便我們前往考察與認證。在前幾次的考察中,我們已經找到石煥章的墓葬,很有些規模,我們準備一併納入保護範疇。

回復單位:寧遠縣文物局、永州市文物管理處

明代石玉生墓

大觀堡堡主石玉生墓 大觀堡堡主石玉生墓

明代石玉生墓位於石家洞申里坪,墓地現在立有殘碑“玉生老大人墓”,石玉生是湖南歷史名人,亦是對湖南歷史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是明代初年湘南地區的民族起義見證者,對研究永州地區九溪十八洞少數民族起義和明代軍事有很高的價值。石玉生以身為質招撫民族起義,體現了湖南人敢為人先的精神,其事跡先後編入《寧遠縣誌》、《湖南省通志》、《湖南歷代人名詞典》、《湖南人物庫》、《中國名人志》、《湖南古今人物詞典》、《中南民族關係史》等十餘本書籍。經石氏文化研究專家考證石玉生為新田古堡堡主,石玉生明洪武年間鎮壓起義,在永郴兩州三縣建立了48個大型古堡,是寧遠大觀嶺古堡的建立者。

大方洞節孝坊

節孝坊 節孝坊

大方洞節孝坊位於鯉溪鎮大方洞村,建於清代,現為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清風岩

遊客在查看清風岩碑刻 遊客在查看清風岩碑刻

清風岩位於上莊村(明朝時屬寧遠,現屬新田縣冷水井鄉)。相傳清康熙年間,有一名道士楊時弼就形借勢,推義生名,將其地命名曰清風岩。

姜孫普墓

姜孫普墓,位於鯉溪鎮浪石橋村,建於近代,現為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石煥章墓

石煥章墓,又名“麟祥府君墓”。位於石家洞鄉上洞鋪村後山上。清光緒五年(1879年),石煥章歸葬於此墓。墓首旁立有一塊刻有圖文的無字空碑,高2米,寬0.8米。主碑碑石殘缺,陰刻楷書“麟祥府君墓”。兩側耳碑陰刻墓主生平簡介。主碑和耳碑於1996年修水庫被毀。墓前兩側立有2根5米高的石柱,左邊的石柱上刻有:一代名爭柱石高,右邊的石柱上則刻有:千秋宅近鄉山好,是晚清進士彭述於光緒十三年(1887)書寫的輓聯。墓地於1989年至1992年先後三次被盜,屍身百年不腐,遭受嚴重破壞,至今相關部門未設定文物保護單位。

此墓見證晚晴湘軍將領石煥章曾為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和貴州苗族起義往事,轉戰10多個省,長達20多年的鬥爭,使清朝晚滅50多年的歷史,發揚”湖南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

2007年,長沙政法電視台從省會長沙出發,前往石家洞破“湘軍屍身百年不腐“之謎,並錄製長達20多分鐘的電視節目—“無字碑的秘密”。

榮祿第

“榮祿第”,是晚期湘軍將領石煥章故居,始建於清代,位於石家洞鄉新屋村的池塘邊。

石氏宗祠

石家洞石氏宗祠 石家洞石氏宗祠

石氏宗祠位於石家洞鄉老屋村,始建年代久遠,據民國37年的文獻資料記載,建於明正德初年,距今600餘年,清代《寧遠縣誌》就曾記載石光陛等於清朝道光年間重修石氏宗祠,石氏宗祠經過600年的興衰,大約5-6次續修,如今石氏宗祠是永州各縣石氏祭祀祖先的主宗祠,門外擺放有一對石獅,相傳是明代世襲參將石玉生留傳而來,內設樓台、水池,堂內立有十二根古式大柱,祠門設三扇,典型的明清建築,宗祠歷史悠久,是寧遠北部最古老的文化遺產。

石樹勛故居

石樹勛同志故居,又名少將“參謀府”,系國民黨起義將領故居,位於石家洞老屋村。

千年雪岩

千年雪岩位於石家洞後龍山,與九疑山“紫霞岩、玉琯岩”並稱,是寧遠最早的天生名勝之一。 清代邑人姜光訓曰:“域中千年雪岩,岩遇合誠非淺,岩中何所繞琪花瑤,草長不凋,岩畔何深坳,白石清泉常溜溜”。傳說中的雪岩,岩有小溪長年不絕,留下不少傳奇歷史故事。鹹豐年間,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埋伏過清兵。 解放後,雪岩岩壁上的二個大字被毀,洞口受堵,九十年代初,曾有人進過雪岩,岩內刻有菩薩、詩歌、石佛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