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根一年生,近圓柱形,長5-14厘米,粗1.5-4.5毫米。莖高(6-)25-55(100)厘米,被疏或密的短柔毛,下部有時變無毛,等距地生葉,常分枝。基生葉1-3(-6)枚,與最下部莖生葉通常在開花時枯萎;葉片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5-6.4厘米,寬4-5厘米,三全裂,全裂片二至三回深裂,小裂片狹卵形至狹披針形,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沿脈疏被長柔毛或變無毛;下部葉柄長4-7厘米,上部的葉柄漸變短,具狹鞘。
總狀花序有6-16花;基部苞片似葉,其他下部苞片三裂,中部以上苞片披針形至線形;花梗長1-5(-9)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上部或頂部,葉狀至線形,長0.5-1.5厘米;萼片藍紫色,少有白色,外面疏被柔毛,有較長爪,上萼片船形,高約1.8厘米,爪長約1.4厘米,側萼片長1.5-1.8厘米,瓣片與爪近等長;花瓣的瓣片寬6-8毫米,疏被緣毛,距短,頭狀,疏被短毛;花絲疏被短毛;心皮6-13,子房有柔毛。蓇葖長0.8-1.2厘米;種子倒卵球形,長約1.5毫米,密生橫狹翅。6-8月開花。
生長環境
生海拔1550-3800米間山地草坡、田邊草地或河邊砂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西藏、四川西部、青海、甘肅南部。
採收儲藏
花期採花和葉,秋季挖根。
6-8月花盛開期採挖全草,去淨泥土、枯葉,切段,曬乾。
栽培技術
種子播種後約一個月出苗,當年苗只有2片子葉,和1—2片真葉,幼苗生長前期喜濕潤、不耐旱、怕強光照射;秋季塊根形成後較耐旱、喜光照、能正常越冬,有較強的抗寒能力。第二年苗株高可達20—30厘米,5月下旬在原有塊根頂部長出新塊根。此年有的植株能少量開花,但很少結果。三年生苗全部開花,並能結果。秋季果實從下向上逐漸成熟,要隨熟隨采,以勉脫落造成損失。
病害防治,如果種植密度很大,在雨季、空氣濕度大,容易發生斑枯病。此病危害葉片,導致植株提前死亡。嚴重影響塊根和種子產量,所以應在雨季病害發生前,按說明噴灑速克靈或代森錳鋅3—4次,每次間隔10天左右,可防治病害發生。
醫藥功能
中藥材澤蘭 是唇形科植物地瓜兒苗或毛葉地瓜兒苗的乾燥地上部分,採收於夏、秋兩季,割取地上部分,切段曬乾即可。其性溫,味苦、辛,有活血通經、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治療月經不調、經閉、通經、水腫、產後瘀血腹痛等病症。 全草可供藥用,具有較強的毒性作用。
【性味】辛,溫,有大毒。
【歸經】入肺、脾、腎經。
功能主治
驅風鎮痛。根:治關節疼痛。花:治麻風。葉:內服驅蟲;碾末撒布,治疥癬。
祛風濕;溫中祛寒;止痛;殺蟲。主風濕麻木;關節痛;麻風;胃痛及感冒;流感發燒;腸道寄生蟲。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3g。外用:適量,研末撒布。
注意
孕婦慎服。
選方
治風濕麻木:露蕊烏頭根配麻黃。黃芪,泡酒服。
臨床套用
根:治關節疼痛。花:治麻風。葉:內服驅蟲;碾未撒布,治疥癬,香港腳。汁:外敷治指間潰爛
化學成份
根含鹽酸阿替新(atisine HCl),塔拉胺(talatisamine),露烏鹼(gymnaconitine),甲基露烏鹼(methyl gymnaconitine)。
其主要化學成分以烏頭鹼型胺醇類(如塔拉薩敏)及其單酯類為主,散布露烏鹼、甲基露烏鹼和c一二萜生物鹼如gym—nadine和阿替生鹽等。隨著人們對鎮痛藥的非成癮性要求,對含有具有非成癮性鎮痛作用的二萜生物鹼類植物特別是烏頭屬植物的研究也愈來愈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重視。露蕊烏頭總生物鹼提取和分離方法按所用溶劑不同可分為水提取法(以水作溶劑)、酸性水溶液提取法、鹼性水溶液提取法和有機溶劑提取法;按提取條件不同可分為冷浸取法、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膜提取法、超臨界提取法和超音波提取法 。測定總生物鹼的方法有容量法(直接滴定法和回滴法),交流示波極譜譜定法、酸勝染料比色法、導數分光光度法、重量法、比色法、可見光與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和層析法等。試驗以露蕊烏頭作為研究材料,採用正交試驗對其總生物鹼的提取方法進行最佳化,期望從中找到最佳的提取方法,以期促進天然產物化學的發展,為開發、利用這類藥用資源提供條件,同時為藥理的研究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