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蝶魚

霞蝶魚

霞蝶魚(hemitaurichthys polylepis)又稱印度銀斑蝶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身體中央有一寬白帶,其他部位(尾鰭除外)皆為黑褐色,尾鰭是灰白色,體色並不鮮艷,但因與其他蝶魚色彩不同而被行家收養,在水族箱中飼養要經馴餌,可餵動物性浮游生物。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霞蝶魚霞蝶

俗稱:印度霞蝶 黑鐵蝶(香港)
名稱:霞蝶魚

霞蝶魚霞蝶魚

英文名:Brown-and-white butterflyfish Zoster Butterfly
學名:Hemitaurichthys zoster
分布:印度洋
飼養要求:水溫: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小心
性情:性情溫和
最小水族箱尺寸:265升
食性:肉食性
體長:可達18(厘米)
難養度:容易
種屬:海水魚類,輻鰭亞綱,鱸形目,蝴蝶魚科

簡述

學名:hemitaurichthys polylepis霞蝶魚身體中央有一寬白帶,其他部位(尾鰭除外)皆為黑褐色,尾鰭是灰白色,體色並不鮮艷,但因與其他蝶魚色彩不同而被行家收養,在水族箱中飼養要經馴餌,可餵動物性浮游生物。本魚棲息在珊瑚礁區邊緣的開放水域,常成群出現,肉食性,以附著在珊瑚礁的生物為食。

霞蝶魚分布於中國台灣、太平洋珊瑚礁海域,蝶魚科。體長15-20cm,卵圓形側扁。體銀白色,背鰭、臀鰭鮮黃色,頭部三角形呈灰黑色,胸鰭到北部有一個三角形黃斑。飼養水溫27-28攝氏度,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海水中亞硝酸鹽含量低於0.05-0.1毫克/升,水質要求穩定。餌料有水蚯蚓、紅蟲、切碎的魚肉、海水魚顆粒飼料等,可將塗有液態餌料的石塊風乾後,放入水中任其吸食。不可和無脊椎動物混養。

分布

本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南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留尼旺、塞席爾群島、阿曼馬爾地夫、葛摩、印度斯里蘭卡泰國、中國、台灣、印尼、關島等海域。中國主要在分布於中國台灣、太平洋珊瑚礁海域,蝶魚科。

特徵

體長15-20cm,卵圓形側扁。本魚體呈方圓形,吻短尖,體色為褐色,體側中央有一梯形大白帶。背鰭硬棘12枚、軟條24~26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21枚。

飼養

飼養水溫27-28攝氏度,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海水中亞硝酸鹽含量低於0.05-0.1毫克/升,水質要求穩定。餌料有水蚯蚓、紅蟲、切碎的魚肉、海水魚顆粒飼料等,可將塗有液態餌料的石塊風乾後,放入水中任其吸食。不可和無脊椎動物混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