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通訊社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電視顯示技術對新聞照片進行自動編輯和處理的系統,以替代傳統的暗房技術。
20世紀70年代初期,新聞信息量大增,世界各大通訊社每天要編輯數百張照片,向數以千計的報社、電視台及其他用戶傳送圖片新聞。在這種情況下,依靠手工製作和編輯新聞照片,已不能適應新聞時效的要求。1980年, 美聯社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研製出第1套新聞照片計算機處理系統,在美聯社使用。它具有對圖片自動編輯和通信管理兩大功能,當時稱為電子暗房,80年代中期改稱電子新聞圖片處理系統,但有的生產廠商和有的通訊社仍沿用原來的稱謂。
20世紀80年代,除美聯社外,電子暗房先後被路透社、法新社和中國新華通訊社等新聞通訊社採用.
配製說明
傳統的加工照片方式,特別對照片進行特技處理是在暗房中進行的。而數碼攝影則是通過計算機對圖像進行加工處理。在這種新的數碼攝影形式中,計算機代替了傳統暗房的職能,人們將用來進行數碼攝影圖像處理的計算機稱為“電子暗房”,該文介紹了電子暗房設備的配置;圖像處理軟體的選配等。
【作者單位】:福建電視台
【分類號】:TP391.41
【DOI】:cnki:SCN:11-3470.0.1999-03-013
【正文快照】:
雖然不少數位相機拍攝後能與列印設備直接相連列印出照片,但這種直接得到照片的形式不能揚數碼攝影之所長。數碼攝影的最大優勢在於計算機對數碼影像檔案加工處理能力的無限性,因此,數位相機所拍攝得到的以及掃瞄器掃描牛成的數碼影像檔案,一般要輸人計算機進行加工處理。
相關
電子暗房與我的影像構成
一開始接觸是因為工作上的需要,那是在1995年,當時從各方面的信息中知道這電腦可是個神奇的玩意兒;可以處理各種各樣的圖片;又有許多特技效果,無需底片,只要存在磁碟上就完事了;看著國外電腦影像的作品心想這么多年的暗房功夫算是廢了。當時用的電腦還是486時代,速度極慢,可當時能用上它已經是蠻驕傲了。後來有了奔騰、賽揚、奔3,現在又來了奔4。1998年我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電腦,後來又配置了掃瞄器、印表機、MO驅動器,這下我們的電子暗房便初具規模了。
在擁有電腦之前,我們的後期組合構成都被稱為“暗房特技”,在暗房裡我們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諸如遮擋、疊影、疊片、置換、多底合成,中途曝光等多種方法,每次雖然都會出一些成功之作,但看著那一大堆廢片就會覺得心痛難忍。用上電腦以後,它便成為我們真正的電子暗房。這電子暗房真是神奇,各種各樣特效濾鏡就象形一支百變神通的筆可以任意改變、分解、溶合。組成各種圖像,圖像的色彩、對比、深淺、飽和度、色相也可隨意調整。我們在處理圖像時嘗試用各種方法,各種手段也得到各種不同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