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排放纖維素

零排放纖維素

"據計算,過去傳統的造紙工藝,生產1噸纖維素需水169.2立方米,將這一技術用到造紙生產中,80%的綜合廢水經過處理後可重新使用,而且生產1噸紙漿只需5立方米水。 據測算,該技術按年產1萬噸生物紙漿計,產值4000萬元,稅後利潤1760萬元,不到3年即可收回投資。 生產線投資5億元、全國首個“零排放”的棉稈氧化法清潔生產漂白纖維素項目

零排放纖維素,又叫零排放紙漿,採用生物(HYH7黑腐菌)工藝等多項創新技術,利用我國極為豐富的龍鬚草、麥草、稻草、蘆葦、甘蔗渣、竹子、秸稈、木材等原料,生產出可制新聞紙、包裝紙等的優質纖維。

基本信息

據悉,該技術每加工1噸秸稈(乾基)可生產纖維素0.45噸至0.6噸,乙醇(以95%含量計)0.15噸,優質複合肥0.3噸至0.4噸,總產值高達3500元,相當於同面積所產糧棉價值的1至2倍。該項目在環境保護、低碳減排、循環經濟、農業產業化等多方面擁有獨一無二的技術優勢和示範效應。
據計算,過去傳統的造紙工藝,生產1噸纖維素需水169.2立方米,將這一技術用到造紙生產中,80%的綜合廢水經過處理後可重新使用,而且生產1噸紙漿只需5立方米水。
這一項目用相互滲透的氧自由基取代傳統造紙工藝中的氯、鹼、酸和硫等化學品,打破了“無鹼不製漿、無氯不漂白”的傳統製漿理念。
該技術投資低廉、原料充裕、市場廣闊,可廣泛運用於各地的中小造紙企業,對於金融危機下提升縣域經濟,實施縣域經濟結構升級,發展環境友好型經濟,無疑有著重要價值。
生物製漿法還是個節能項目,與傳統化學製漿法相比較,節電66%,節煤100%,節水99.8%,節省原料植物資源50%以上。據測算,該技術按年產1萬噸生物紙漿計,產值4000萬元,稅後利潤1760萬元,不到3年即可收回投資。

生產線

投資5億元、全國首個“零排放”的棉稈氧化法清潔生產漂白纖維素項目,2010年7月落戶新疆石河子市,項目建成後可年產10萬噸紙漿,“消化”約30萬畝地的棉稈。
2010年 11月18日上午,臨沂市沂南縣人民政府與山東嘉禾股份有限公司就10萬噸秸稈清潔綜合利用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建成後,可年產纖維素(紙漿)8.5萬噸,屆時草漿造紙造成的污染將成為歷史,該區域“秸稈禁燒”將得到徹底解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