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首鼎,又稱犧鼎,此種形式的犧鼎,因在安徽舒城、懷寧、廬州均有發現,而舒城在春秋時期為群舒故地,故視為群舒器物。群舒是諸多偃姓小國的統稱,夏代時已存在,春秋末滅於楚國,地理位置在今安徽江淮地區西部。後在江蘇徐淮地區也有發現,如邳州九女墩徐國墓和淮陰高莊戰國墓都有出土。徐是中國最古老方國之一,西周時期,曾率九夷而伐宗周,一度威脅到西周的統治。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徐)偃王處潢池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中國古代文化史中自古就有徐舒同源之說。因此,這種器物就是徐舒同源的一個例證,由此把安徽江淮地區的群舒和江蘇徐淮地區的古徐國聯繫起來。此外,這種器物在浙江和江西地區亦有發現。
在形制上,獸首鼎主要融合了中原商周時期的觥、獸形尊和垂腹鼎的因素,以鼎為器,以獸造型,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器種。比較各地已出土的獸首鼎,雖造型相似,但略有差別,表現出鑄鼎象物,匠心獨具。如舒城揚家牌獸首鼎獸首所鑄造的應是馬的形象;邳州九女墩徐國墓的獸首鼎所塑造是一隻尖嘴猴腮的老鼠造型;而淮陰高莊墓的獸首鼎則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兔子形象。這些動物形象雖各有差異,但都鑄造的體態憨厚、栩栩如生,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水平。有的獸首鼎上還配有密合的鼎蓋,有的獸首雙目還鑲嵌綠松石,表現出發達的鑄造工藝和裝飾水平。它反映出這一時期的青銅裝飾藝術已經從莊嚴肅穆開始向世俗審美轉變,反映了社會進步和不斷成長的過程。在紋飾上,它繼承了西周中晚期以來的各種紋飾,同時使用蟠龍紋、變形蟠虺紋、雲雷紋和蟬尾紋。這些繁縟精細的紋飾大多採取模印法鑄造,這說明淮河流域的青銅工藝已同步於中原地區。總之,這件獸首鼎作為我國南方青銅器的代表,是徐舒民族所創造的一種異型青銅器,是中國青銅器中的藝術珍品,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
司母戊銅鼎
司母戊銅鼎是中國商代後期(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一家的農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
簡介 外形 發現經過 傳奇經歷 神秘暗示 -
大禾人面紋方鼎
大禾人面紋方鼎為商代的青銅器,通高38.5厘米,口長29.8厘米,寬23.7厘米,約1958-1959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炭河裡鄉。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文物簡介 發現過程 研究考證 文物鑑賞 -
銅[金屬元素]
銅是一種過渡元素,化學符號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數29。純銅是柔軟的金屬,表面剛切開時為紅橙色帶金屬光澤,單質呈紫紅色。延展性好,導熱性和導電性...
研究歷史 理化性質 製備 銅化合物 用途 -
銅
銅元素是一種金屬化學元素,也是人體所必須的一種微量元素,銅也是人類發現最早的金屬之一,是人類廣泛使用的一種金屬,屬於重金屬。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早在...
研究歷史 理化性質 製備 銅化合物 用途 -
四連環鼎
四連環鼎,戰國時期青銅烹飪器。四鼎相同,腹部相連,共有4足和6個附耳,造型新巧別致。蓋為圓拱形,子母口,縫合嚴實。蓋面飾二圈凸弦紋和三個犧紐,犧紐略高於...
四連環鼎 鼎與古代青銅器 鼎文化介紹 戰國青銅鼎 -
銅[過渡金屬元素]
銅是一種過渡元素,化學符號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數29。純銅是柔軟的金屬,表面剛切開時為紅橙色帶金屬光澤,單質呈紫紅色。延展性好,導熱性和導電性...
研究歷史 理化性質 製備 銅化合物 用途 -
饕餮紋
饕餮紋,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之一,最早見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於商代至西周早期。獸面紋有的有軀幹、獸足,有的僅作獸面。“饕餮紋”是後...
產生背景 文化特色 史料記載 套用領域 -
鼎史
鼎在中華歷史傳統文化中具有極其崇高的意義,鼎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鼎史 古文獻中對九鼎多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