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雲南類霜霉](/img/e/77f/nBnauM3XxIzN2MzMyQDN2cjNxMTMxIzM0YTMxADMwAzMxAzL0Q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病斑生葉片的近葉柄處,為葉脈所限,多角形,不規則形,界限清楚,初淡綠色,後期黃褐色。霉層葉背生,較稀薄,白色。孢囊梗常1-2枝,有時3枝從氣孔出,高175-405(平均275)μm,主軸長115-280(平均195)μm,常為全長的3/5-3/4,粗5-11.5(平均8.8)μm,上部單軸,雙叉或三叉分枝3-6次,分枝向上變寬,末枝直,圓錐形,長4.2-16.6(平均7.8)μm,常2-3枝,有時4枝簇生,成直角張開,頂端平截或鈍圓。孢子囊近圓形或橢圓形,無色,長15-31.5(平均20.6)μm,寬14-25(平均17.5)μm,長:寬=1.18。卵孢子未見。
中國分布
辣子草GalinsogaparvifloraCav.:雲南昆明(MLSAU1362),文山(MLSAU1363)
世界分布
中國。
討論
辣子草屬於菊科向日葵族。1932年Campbell在瓜地馬拉的辣子草上描述了PlasmoparagalinsogaeCampbell。分布在中國雲南省辣子草上的菌,與他所描述的菌寄主是完全相同的,但與他的描述及線條圖相比較,兩者在形態及尺度方面都有較明顯的區別。采自中國雲南省的菌,孢囊梗較短,末枝常簇生,孢子囊體積較大,與向日葵族的蒼耳,向日葵及[豕+希]薟上的菌,在孢囊梗分枝樣式及孢子囊的形態體積等方面也不相同,因此於1987年作為Plasmopara屬的新種報導。現根據它的孢囊梗的形態,與Constanti-nescu1989年所建立的類霜黴菌屬的主要特徵相吻合,即本種的孢囊梗同時具有不規則的雙叉和三叉分枝,分枝向上變寬,因此應移放到類霜霉屬。本種的寄主屬向日葵族,與Constantinescu所描述的Paraperonospora屬的其它一些種的寄主親緣關係很遠,它的孢子囊常為近圓形,長寬比值較小,與其它菌容易區別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