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雲南野生食用菌,生於山林、長於山林,是天然綠色食品,它富含多種維生素、優質蛋白及其它有益於人體的成分,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有的食用菌還有治療癌症和多種疾病的藥理作用。
種類特點
雞縱
雞縱俗名雞盅,又名白蟻菇,雞肉絲菇。菌蓋剛出土時呈圓錐形,開展後,中央凸起,表面黃褐色或黑褐色,中央色較深,邊緣往往呈放射狀裂開。菌褶白色,煮熟時色微黃,菌肉白色,細嫩肥厚,清蒸,氽湯清香四溢,鮮甜可口,回味無窮,故為古今中外頗受讚譽的珍貴食用菌。
雞縱營養豐富,據分析,在100克乾雞縱中,含蛋白質28.8克、碳火化合物42.7、磷750毫克。100克鮮雞縱中含維生素5.41毫克。此外,據《本草綱目》所載,雞縱有"益味、清神、治痔"的作用。
雞縱的吃法很多,生熟炒煮煲湯皆宜,還可製成乾雞縱、醃雞縱、雞縱油。
雞縱在我國好幾個省都有分布,唯有雲南的雞縱產量大、分布廣、品質佳,在全省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竹蓀
竹蓀是寄生在竹子根部上面的一種隱花菌類。由於寄生在竹林里,它的名字又叫竹笙或竹參菌。它的地上部分,頭部是濃綠色的帽菌蓋,中部是雪白的柱狀菌柄,基部是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外形俊俏。竹蓀脆嫩爽口,食味佳美,香氣濃郁,別具風味,營養豐富,是國宴及高級宴席上的名貴菜餚。
據分析,竹蓀(乾品)的蛋白質含量為15%~18%,富含16種胺基酸。由於其美麗的外形,絕佳的食味,瑞士著名真菌學家高又曼稱它為"真菌之花"。
竹蓀有燒、炒、燜、釀、作湯等多種烹飪方法。以竹蓀、雞蛋為主料的竹蓀芙蓉湯乃是我國的一大名菜,竹蓀汽鍋雞是雲南推為滋補之品的名菜。
竹蓀自古就列為"葷八珍"之一,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據悉1000克竹蓀可換回一兩黃金。在香港市場1000克竹蓀賣價曾高達4000港幣。
松茸
松茸又名鬆口蘑、松蘑。菌蓋初為半球形,後展開成傘狀,表面乾燥、灰褐色或淡黑褐色,菌褶白色,秋季生於紅松、落葉松和油松林地。
松茸在日本、歐洲享有很高的聲譽,歷來被視為食用菌中的珍寶。被為"蘑菇之王"。
在古代日本,松茸是老百姓向貴族和天皇進貢的珍品之一,素有"海里的鯡魚籽,陸地上的松茸"的說法。在雲南麗江納西族地區,松茸也是婚宴上的珍貴菜餚之一。該菌菇體肥大,肉質細膩,香味濃郁,別具風味,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特殊的藥用效果。
據分析,鮮松茸約含水分89.9%、粗蛋白17%、純蛋白8.7%,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維生素C及維生素PP。許多文獻記載,松茸具有強身、益腸胃、止痛、理氣化痰、驅蟲等功效,還具有治療糖尿病、抗癌等特殊作用。由於松茸所含有的激素類物質較多,對改善更年期內分泌失調、性功能失調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松茸一般適用於燒、扒、燉、蒸、炒、煎等烹調方法,烹製時應突出其自身獨具的鮮香味。代表菜有爆炒松茸、乾煎松茸、炒雞片松茸等。
牛肝菌
(學名:Boletus edulis)也稱大腿蘑、網紋牛肝菌,屬於真菌類。分布於中國河南、台灣、黑龍江、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內蒙古、福建等地區。可食用,是優良野生食用菌。其菌肉厚而細軟、味道鮮美。目前不能人工栽培子實體,但可利用菌絲進行深層發酵培養。
子實體中等至大型。菌蓋扁半球形或稍平展,不粘,光滑,邊緣純,黃褐色、土褐色或赤褐色。菌肉白色,厚,受傷後不變色。菌管初期白色,後呈淡色,直生或近孿生,或在柄之周圍凹陷。管口圓形,基部稍膨大淡褐色或淡黃褐色,內實。
三棱菌
主要生長在喜光潮濕的地段,唯有在夏季山上才可找尋。可食用,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主要集中地在雲南昭通和雲南大理,由於季節性很短暫,所以在夏季市場隨處可見,價格也較貴。
乾巴菌
乾巴菌是雲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中國其他省份及國外都無法生長。學名:繡球菌,也叫對花菌、馬牙菌等。剛出土時呈黃褐色,老熟時變成黑褐色而且有一般酷似醃牛肉干的濃郁香味,醃牛肉干民眾稱為乾巴,故此菌得名乾巴菌。
它生長在滇中及滇西的山林松樹間。產於七八月雨季,至今仍未實現人工養殖。其貌不揚,黑黑的帶有一層白色。但味道卻鮮香無比,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用乾巴菌炒青椒或炒雞蛋,其味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