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東北和東南與廣西百色接壤,南部與越南接界,西南和西北與紅河州相鄰,北部和西北與曲靖相連。地處東經103°35ˊ——106°12ˊ,北緯22°40ˊ——24°48ˊ之間。東西橫距255公里,南北縱距190公里。山區、半山區占總面積的94.6%。土地總面積31456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3428282畝,占總面積的7.26%。

地理位置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東北和東南與廣西百色接壤,南部與越南接界,西南和西北與紅河州相鄰,北部和西北與曲靖相連。地處東經103°35ˊ——106°12ˊ,北緯22°40ˊ——24°48ˊ之間。東西橫距255公里,南北縱距190公里。山區、半山區占總面積的94.6%。土地總面積31456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3428282畝,占總面積的7.26%。

建制沿革

境內文物考古材料證明,今文山州境地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居住、繁衍、開拓,盤龍河沿岸發現的石磨工具,青銅器時代的斧、鋤、矛、叉、鑿等與滇文化、夜郎文化有著較強的一致性。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後,成為祖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組成部分。1950年1月7日,文山縣城解放,滇東南行政專員公署進駐文山縣城,3月,改稱文山專區專員公署。1950年3月,將河口縣劃歸蒙自專區,6月將馬列坡縣改稱麻栗坡市;1955年10月,麻栗坡市改為麻栗坡縣。 1958年4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文山專區專員公署改稱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員會。

行政區劃與人口民族

全州東西橫距255千米,南北縱距190千米,土地總面積31456平方千米。轄文山硯山西疇馬關麻栗坡邱北廣南富寧八縣,114個鄉(鎮),其中民族鄉17個。麻栗坡、馬關、富寧3縣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相接壤,國境線438千米。

氣候資源

文山州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部。西北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北有雲貴高原為屏障,南和東南鄰近南海和北部灣,西南鄰近孟加拉灣,北回歸線貫穿全州。夏季主要受孟加拉灣及北部灣暖濕氣流影響,冬季主要受偏西及西北部乾冷氣流影響。全州均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分為北熱帶、南亞熱帶、 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6種氣候類型。其中熱區面積6485.38平方公里(北熱帶面積388.73平方公里,南亞熱帶面積6096.65平方公里)。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其特徵為西南部多,東北和中西部較少;山地多,谷地少;夜雨多,白天少;局部性大雨、暴雨多。

太陽輻射能豐富,熱量資源充足。熱量分配在時、空分布上的特點是:冬季氣溫較高,春季氣溫回升快,夏季高溫不強,秋季降溫快。但受低雲和霧雨影響,太陽輻射受到削弱。境內地形起伏大,高差懸殊,因此在不同地區、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差異較大熱量條件也隨之產生差異。文山州大部分地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多為偏東南風。低海拔地區炎熱,高海拔地區涼爽。由於海拔高低懸殊,故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樣”和“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特徵。

土地資源

至2000年底,全州總耕地面積為23.13萬公頃,其中田6.49萬公頃,地16.63萬公頃。土壤有暗棕壤、棕壤、黃棕壤、黃壤、紅壤、赤紅壤、磚紅壤、石灰岩土以及柴色土等10大類。

水資源

全州水資源總量為172.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量為122.5億立方米,地下徑流量50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6840立方米,每公頃耕地占有水量5220立方米。

生物資源

境內生物資源,有各種農作物品種1727個。有廣南縣的八寶米、邱北縣的辣椒等等。文山、硯山三七是名貴藥材,在國內外久負盛名。富寧八角是上乘調料和工業原料,質量居全國第一,遠銷國內外。境內有華蓋木、樟、楠、紅椿、香木蓮等珍稀樹種76科300多種。花卉資源以蘭花最有名。野生動物有豹、野豬、狼、鹿、麂、猴、岩羊、蛤蚧、穿山甲、蛇、蟒、貓頭鷹、長尾雉、野雞、鸚鵡等40多種。

礦產資源

境內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11類40餘種。已探明儲量的45種礦中,錳、銻、鋁、鎵、銦、水晶、沸石7種礦藏儲量居全省第一位;錫、鋅、砷、汞、鍺、鎘6種礦藏儲量居全省第二位。分布在州內8個縣的688個礦點,其中大型礦床17個,中型礦床34個,小型礦床196個,礦點209個,礦化點211個。已開發利用礦產有金、銀、鎢、銻、銅、鋁、鋅、鐵、錳、煤、沸石、膨潤土、脈英石、石灰岩、大理岩、粘土、方解石、石灰砂岩、砷、頁岩地熱、礦泉水、磷等24種。

旅遊資源

有省級風景名勝區5個,其中邱北普者黑風景區於1999年被雲南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旅遊區。2000年申報國家AAA級風景區,並已通過省級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初評。還有八寶風景壩美世外桃源富寧馱娘江硯山浴仙湖等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