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是集採礦、選礦、冶煉、化工、加工、勘探、科研、設計、工程施工、內外貿及冶金高等教育為一體的雲南省有色金屬工業重點骨幹特大型企業集團。1999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520戶重點企業。1993年以來,先後被雲南省政府授予國有資產經營權,列為雲南省第一批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第一批重點培育的大企業大集團,重點支持的10戶大型工業企業集團,雲南省鋁鉛鋅行業整合骨幹牽頭單位。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

基本信息

集團簡介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雲南冶金集團)是雲南省政府為發展地方有色金屬產業,於1989年將省屬、鉛、鋅大中型骨幹企業整合組建而成的企業集團。1993年以來,先後被雲南省政府授予國有資產經營權,列為雲南省第一批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第一批重點培育的大企業大集團,重點支持的10戶大型工業企業集團。1999年被列為全國520戶重點企業(集團)。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集成多項先進濕法煉鋅工藝,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濕法煉鋅技術,在國內首次實現深度淨化——長周期電積——機械剝鋅技術工業生產套用,提高了中國濕法煉鋅技術和裝備水平。

2002年,集團總公司共完成十種有色金屬廠亮28.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2.8億元,實現利稅3.69億元,其中利潤1.82億元,完成進出口總額1.48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突破1億美元。“十五”計畫的後三年,雲南冶金集團將抓住中國加入WTO、經濟全球化和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歷史機遇,加速進行結構調整,全面提高企業素質,朝著集團做強做大的目標,集中力量發展鋁、鉛、鋅、鍺等四大優勢主導產品,擬投入資金38億元,完成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二期20萬噸電解鋁技術改造和雲南區靖20萬噸鉛鋅基地等五項重點建設項目,力爭到2005年將集團建成擁有總資產70億元,十種有色金屬60萬噸、銷售收入70億元、利潤5億元以上的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特大型企業集團。

雲南冶金集團以其良好的業績,2006年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榮列第267位,比上一年大幅提前121位;在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中榮列第140位,比上年提前74位。2007年的排名再度前移已指日可待。

如何實現經濟社會科學、和諧、穩健發展,目前已成為了舉國上下關注的大課題。雲南冶金集團所屬的雲鋁股份公司通過兩次技術改造,噸鋁耗電已經降到13600千瓦時,比全國平均水平低近2000千瓦時,為國內同行業最優,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雲鋁被國家環保總局授予“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稱號,據知這在全國2000多家有色金屬生產企業中是唯一的;雲南冶金集團所屬的馳宏鋅鍺公司首創世界上艾薩爐煉鉛技術,還被國家發改委列為雲南省唯一一家循環經濟試點的企業;集團所屬企業永昌鉛鋅公司成功實現“高鐵硫化鋅精礦加壓酸浸技術”工業化套用,高鐵閃鋅礦處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功打破了這一技術的國外封鎖和壟斷……表明雲冶集團經過大力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並經過科學管理和創建與之相適應企業文化的努力,收到了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顯著成效。

雲南冶金集團正在向大型國際華工貿集團邁進,集團將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真誠地希望同國內外同仁、朋友開展經濟技術的合作、交流和貿易往來,以同圖發展、共謀大業,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中華民族的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組織機構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組織機構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組織機構

辦公室
秘書處
信息處
綜合處
黨群工作部
宣傳處
權益保障處
技能發展處
組織人力資源部
人教處
組織處
社保處
老乾處
紀檢審計監察部
紀檢監察處
審計處
財會部
會計處
財務處
企業處
規劃發展部
項目管理處
規劃處
工程建設處
投資法規部
投資及資產管理處
法律事務處
資源管理部
資源管理處
企業運營協調部
生產協調處
安全環保
科技部
技術管理處
技術合作開發處
國際合作部
外經處
外事處

主要產品

主要產品鋁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主要產品--鋁


2002年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電鋁產量12.58萬噸。
(1)鋁冶煉方面:
1、大型預焙槽中溫尋優控制技術工藝參數最佳化及推廣套用。186KA大型預焙槽1998年11月投產,生產能力13萬噸。

2、2001年9月,繼續組織實施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環境治理、節能技改”二期工程建設,採用目前國際領先水平的300kA特大型預焙陽極電解槽工藝技術裝備,再建年產20萬噸電解鋁,11萬噸炭素製品的生產規模。計畫今年末項目建成,屆時雲鋁公司的生產能力將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工藝技術水平、勞動生產率、盈利能力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2)鋁加工方面:
2002年度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加工產品總量40,211噸。其中:鑄造鋁合金5,971噸,鋁板材7,518噸,鋁型材2,064噸,鋁鑄軋卷11,176噸,電工圓鋁桿12,704噸,鋁合金棒778噸。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2002年電鉛產量7.19萬噸。

鉛冶煉方面:
採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自主開發的技術相結合、形成的“頂吹沉沒氧化熔煉--富鉛渣鼓風爐”還原粗鉛冶煉工藝(暫定名為ISA-YMG煉鉛法)為國際獨創的粗鉛高效、節能強化冶煉新工藝。該工藝既發揮了頂吹沉沒熔煉氧化脫硫、煙氣可滿足制酸要求的特點,又發揮了鼓風爐還原熔煉處理量大、投資低、工藝簡單、操作維護方便的優點。既解決了由於燒結焙燒過程嚴重污染環境和高能耗的問題,又避免了鉛精礦"頂吹沉沒熔煉"還原段存在的不足。富鉛渣的鼓風爐熔煉的工業試驗已經完成,有關試驗資料作為集團總公司曲靖有色冶金基地6萬噸/年粗鉛生產線初步設計的依據。
“富鉛渣鼓風爐冶煉技術”已申請專利,申請號01108468.5。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2002年電鋅產量8.53萬噸。
(1)鋅冶煉方面:
鐵閃鋅礦約占鋅資源儲量的1/3,為解決高鐵硫化鋅精礦冶煉技術,研究開發了"高鐵硫化鋅精礦加壓浸出技術"。已在3立方米高壓釜中完成半工業試驗,取得良好技術經濟指標,並通過省級鑑定。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在高鐵閃鋅礦的濕法處理方面屬國內領先、居國際先進水平,為國內對該種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一種有效途徑。
"硫化鋅精礦加壓浸出方法"已申請專利,申請號:02113806.0。
低品位氧化鋅礦冶金技術。針對礦石品位低於7%的鋅礦採用堆浸-低濃度含鋅溶液萃取富集-淨化除鐵-電解-產品。該技術將對雲南省大量的低品位鋅礦資源開發利用產生重大促進作用。此外,開展了鋅電積自動化剝鋅裝置的套用研究。為配合總公司曲靖有色金屬基地的建設,積極採用自動化機械剝鋅以及電解過程的自動控制技術,改善鋅電積工藝,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自動化水平。

(2)鋅加工方面:
雲南冶金集團的鋅深加工產品,如熱鍍鋅合金、活性氧化鋅粉、工業硫酸鋅等。目前正開展高純鋅生產技術開發的研究。進行大尺寸陽極熔鑄工藝研究;大型電解槽結構最佳化,電解液循環方式確定;多極板條件下陽極隔膜裝置最佳化;陽極熔鑄-電解製取高純鋅工藝、設備成套技術研究;建設年產300噸高純鋅中試生產線,高純鋅產率≥95%,加工費≤2000元/噸,鋅含量≥99.9999%,滿足無貢鋅粉電池對鋅的要求。為萬噸級高純鋅產業化生產提供成套技術


雲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雲南會澤鉛鋅礦)生產的銀晶牌鍺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達10噸,產量和質量居全國之首,是中國最大的鍺產品生產出口基地,暢銷美國、比利時、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深受外商普遍讚譽。鍺系列產品:高純二氧化鍺純度不小於99.9999%,供製作高純金屬鍺、鍺鹽化物、有機鍺和催化劑等用;還原鍺定電阻率大於10歐姆厘米(兩探針測定23±0.5C°)是產區熔鍺錠及各種鍺單晶的原料,據北京大學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多年使用區熔鍺錠的評價是:表面光潔、無浮渣、結構嚴密、用於研製成功多項紅外光學鍺晶體軍工產品,電子工業、半導體鍺單晶,主要質量指標達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屬優質產品。為國防工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還可生產高純四氯化鍺。馳宏公司鍺系列產品獲出口免檢權,鍺質量體系於1998年12月通過ISO9002質量標準體系認證。
昆明冶金研究院從1997年開始,進行大直徑10英寸鍺單晶生產關鍵技術研究,現已掌握生產10英寸單晶鍺的技術,年產量達300-500公斤。

鉛鋅礦床深部找礦預測及開採技術
開展了麒麟區鉛鋅礦床深部找礦預測研究,提出“深部流體貫入--高鹽地層萃取--成礦構造控制”的礦床成礦模式,結合長期勘探實踐經驗進行隱伏礦床的預測,揭示了“階梯狀成礦、等間距成礦、等深距成礦”等理論,取得探礦找礦的重大突破。目前,已探獲鉛鋅金屬儲量200多萬噸,平均鉛鋅品位在25%以上。近幾年,又與有關科研、設計院所共同研究開發了“高地應力水體下破碎礦體上向(或下向)膠結充填採礦技術”,形成了有關方面的比較技術優勢。
4、生產能力與年產情況
具備有色金屬採礦119萬噸、選礦85萬噸、有色金屬冶煉29.7萬噸、有色金屬深加工6.25萬噸、鍺產品10噸、炭素6萬噸、錳礦石26萬噸、錳系列產品5.95萬噸、硫酸7.1萬噸的年生產能力。
(1)主要產品產量及市場情況
2002年,集團完成十種有色金屬28.3萬噸,其中電鋁12.58萬噸、電鋅8.53萬噸、電鉛7.19萬噸。
集團總公司的主導產品是有色金屬鋁、鋅、鉛、鍺以及附屬產品白銀黃金;另外還生產錳礦石及錳鐵合金等。由於集團企業自有礦產資源供應相對穩定,生產工藝技術較為先進,技術經濟指標不斷改善,生產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集團主要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集團總公司主要產品均採用國際標準組織生產,產品質量穩定,產品質量等級品率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集團5戶主體生產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其中雲鋁公司還通過了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1)、計量管理體系(ISO10012)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OHSAS18001)認證,並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2002年度"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主導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享有盛譽:“金沙”牌鉛錠、“雲海”牌重熔用鋁錠在倫敦金屬交易所註冊,“銀鑫”牌鋅錠已通過倫敦金屬交易所資料審查,即將獲準註冊。“雲海”牌重熔用鋁錠被國家統計局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國家經貿委評為國家改革開放20年來最具有影響力的品牌之一,“雲海”牌重熔用鋁錠、鋁合金、鋁型材、鋁鑄軋卷、鋁箔、“金沙”牌鉛錠、“銀鑫”牌電鋅、“銀晶”牌鍺系列產品都是省名牌產品。2002年,集團產品產銷率為100.5%,在產品出口增加的情況下,集團主要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為:鋁1.75%、鉛5.22%、鋅4.58%。

主營業務

採礦,選礦,冶煉,化工,建築安裝,分析化驗,機加工,汽車駕駛員,汽車。

企業文化

企業精神——團結、拼搏、求實、創新
創業精神——科學嚴謹、敬業奉獻、敢為人先、嚴格管理
發展方針——樹環保典範、建花園工廠、做文明員工、創一流企業
發展目標——依靠科技進步、定位世界一流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

發展優勢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標識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標識

一、參股或控股的分支機構(公司)簡況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擁有成員單位36個,其中全資企業9個(雲南會澤鉛鋅礦、雲南瀾滄鉛礦、雲南建水錳礦、雲南省冶金醫院等),控股企業14個(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雲南蘭坪有色金屬有限公司、雲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雲南冶金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等),參股企業11個(雲南冶金仁達電腦公司、昆明市商業銀行等),直屬事業單位2個(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雲南省冶金汽車技工學校)。

二、資產及效益情況、職工隊伍狀況、技術能力狀況、設計生產能力與年產情況、主要產品產量及市場情況
1、資產及效益情況
2002年,集團完成十種有色金屬28.3萬噸(其中電鋁12.58萬噸、電鋅8.53萬噸、電鉛7.19萬噸),工業總產值(90不變價)24.83億元,銷售收入33.39億元,進出口總額1.48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71%、5.40%、1.83%、14.04%;實現利稅總額3.65億元,其中利潤1.81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4.04%和10.47%。;集團年末總資產59.84億元,淨資產24.61億元,其中國有資產15.97億元。在全國有色行業綜合實力排名第6位、綜合經濟效益排名第4位。

2、職工隊伍狀況
2002年末,有在職職工20659人,離退休職工9047人,集團擁有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5952人(其中具有教授和高級職稱373人,中級職稱1485人,初級職稱3389人),占在職職工總數的28.81%,具有中專以上學歷5027人(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63人,大學本科學歷1236人,大專學歷1795人,中專學歷1933人),占在職職工總數的24.33%,技術工人12581人,占全部工人的85.54%。2002年,集團總公司全員培訓率為145%。

3、技術能力狀況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目前在職各類工程技術人員2775人,占職工總數的13.43%。其中正高級8人,高級176人,中級671人。雲南冶金集團技術中心擁有高級工程師以上專家學者130多人,長期從事有色金屬采、選、冶工藝研究及工程開發,及材料工程信息技術開發套用等領域的工作,能確保進行有色金屬礦冶工程相關的技術項目的研究開發。

三、科技研發、資質認證等情況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是以生產經營鋁、鋅、鉛等有色金屬,鐵合金系列產品以及鍺、金、銀等稀貴金屬為主業,集採選冶、加工、勘探科研、設計、工程施工、內外貿以及冶金高等教育為一體的國家520戶重點企業和雲南省政府重點支持的10戶大型工業企業。

雲南2006年,雲南冶金集團生產有色金屬66.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40.8億元,工業增加值35.46億元,進出口總額6.64億美元,利稅總額27.67億元,利潤總額19.14億元,同比均大幅增長,集團成為雲南省4家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大型工業企業集團之一。集團已形成採礦108萬噸、選礦107萬噸、有色金屬冶煉70萬噸、有色金屬深加工19萬噸、鍺產品20噸、錳礦石38萬噸、鐵合金10萬噸、硫酸37萬噸的年生產能力,2006年鋁產量居全國第4位,鉛鋅產量均居全國第3位。
雲南雲南冶金集團技術中心是第13批國家認定企業(集團)技術中心,集團擁有“高鐵硫化鋅精礦加壓酸浸技術”、“ISA-YMG鉛熔煉技術”、“鋁電解大型整流設備新技術”、“CHYG-30型預焙鋁電解槽技術”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有核心技術,並在生產實際中得到了成功套用。僅2000年以來,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2項,獲授權專利37項。集團自主研發的富鉛渣鼓風爐熔煉技術被世界發明家公會評為世界金牌技術,並獲香港國際專利技術博覽會金牌獎,雲鋁公司300KA大型預焙槽電解鋁技改工程獲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集團被中國有色金屬協會授予科技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雲南雲南冶金集團“金沙”牌鉛錠、“YL”牌重熔用鋁錠、“銀鑫”牌電鋅是倫敦金屬交易所註冊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集團生產經營企業均已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雲鋁公司還通過了國際計量管理體系(ISO10012)、國際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OHSAS18001)和鋁合金質量管理體系(QS—9000)認證。雲鋁公司榮獲“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和“中華寶鋼環境獎”,馳宏公司是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
雲南“十一五”新的發展時期,雲南冶金集團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步伐,深入構建和諧發展的企業集團,堅持大項目建設帶動大發展,把自主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設和發展鋁、鉛鋅、錳、矽、鈦五大主導產業,力爭把集團建設成為主業優勢突出、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知名礦業大公司。

上市情況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

證券代碼:000807證券簡稱:雲鋁股份公告編號:2008—041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控股股東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重組改制的公告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和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接本公司控股股東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雲南冶金)通知: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擬定了雲南冶金重組改制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由雲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省國資委)按相關程式審查,並經雲南省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省政府)於2008年12月17日第十五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方案主要內容如下:以2007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由中和正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對雲南冶金國有資產進行評估,評估後的淨資產為75.21739億元人民幣,比賬面值37.41513億元增值37.80226億元,增值率為101.03%。

充分考慮到當前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嚴重衝擊,將評估淨資產作價為69.20003億元人民幣,其中:56.98826億元人民幣作為省國資委的出資,12.21177億元人民幣作為雲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省投控集團)的出資。同時引入戰略投資者汕頭市百聯興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聯興業)貨幣出資12.21177億元人民幣,將雲南冶金整體重組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稱:雲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股份公司)。註冊資本:814,118萬元。股權結構:省國資委占70%,省投控集團占15%,百聯興業占15%。

目前,公司章程等法律文書已準備就緒,即將進行工商註冊登記。重組改制後,雲南冶金的資產、債權債務由股份公司承繼;股份公司仍為國有資本絕對控股;雲南冶金現有員工全部轉入股份公司,不存在身份置換的問題。本公司控股股東此次重組改制完成後,公司實際控制人及股權結構沒有變化。特此公告。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2008年12月20日搜狐證券聲明:本頻道資訊內容系轉引自合作媒體及合作機構,不代表搜狐證券自身觀點與立場,建議投資者對此資訊謹慎判斷,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企業理念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產品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產品

一、突破困局謀求發展
1998年,由原雲南冶金工業廳改制組建近10年的雲南冶金集團正處於歷史上的低谷期,虧損高達1.46億元,潛虧情況更為嚴重。全集團工藝技術和裝備老化,企業管理理念滯後、抗禦市場風險能力脆弱等軟硬體落後的現狀,更潛伏著落伍的危機和再發展的障礙。面對困局,在以陳智同志為班長的集團領導班子風塵僕僕跑基層,艱苦細緻搞調研,在認真分析研究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特別是有色金屬市場和國家政策後,果斷調整經營思路,重點發展資源有優勢、產品有市場的產品,並同步進行大力度的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集團班子從抓管理、抓班子作風和隊伍建設著手,從轉變機關作風乾起,要求集團管理層和各下屬企業主要領導務必廉潔勤政、率先垂範,共圖發展大計;並以加強交流和溝通,建立完善德能勤績的標準和制度,加強集體領導,實施廠務、司務公開,抓好行政管理、經營管理和分類指導等一系列措施,既為2萬多名職工排憂解難、辦好實事,切實解決好大家的工資、福利問題,又穩妥地處理好破產企業和富餘職工的安置問題,改善企業和職工的工作、生活條件,調動起廣大職工為企業同時也為個人前途命運共同奮鬥的積極性。從而加快實施全集團的優勢產品聯合競爭戰略、企業互補協作經營戰略、行銷戰略及一業為主多業經營的外向型發展戰略。
集團領導班子率雲冶集團以先進實用技術的研究開發為主,重點圍繞生產工藝和技術難題進行攻關,加強新材料、新產品開發,加快工藝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換代,並使金沙牌鉛錠、YL牌重熔用鋁錠等產品在倫敦金屬交易所註冊。相繼對會澤鉛鋅礦和昆明冶金研究院等進行分立式和企業化改制,分別建立起雲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和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做好雲南鋁廠改制為鋁業有限公司後的規範完善工作,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對嚴重資不抵債的昆明冶煉廠成功地實施政策性破產,組建起雲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以一系列大手筆運籌,開闢出全集團改組改制和資本運作的新途徑。
集團領導班子以審時度勢的理智思維、善握時代脈搏的應變策略和切實可行的操作措施,帶領集團下屬企業科學地運籌、高效率運轉、深層次拓展。在不長時間內打了一場痛痛快快的翻身仗。1999年,全集團管理成本下降5%,集團企業的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和產銷量卻明顯上升,不僅扭轉了虧損,還盈利9000萬元。2000年起,集團主要經濟指標持續穩定增長,優質資產率大幅增加,進出口額名列全省第一,出口額在全省首次實現單戶企業突破1億美元。成為雲南省唯一一家全國100戶重點外貿企業,在全省40強企業績效評價中排名第一;當年在全國有色金屬行業中綜合實力排名第六,綜合經濟效益上升至第四位。標誌著雲冶集團走出困境後在新的層次上重新崛起,為今後數年的持續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自主創新走出新路
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大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成為了中國大企業理當擔負的使命,也是他們走好集約式增長道路,大跨度提升企業素質的現實需要。雲冶集團發展的難能可貴之處,正在他們較早樹立走產品質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決心,堅持以技術創新為主線,勇敢探索一條適合自己企業特點的自主創新之路。
由於集團領導班子的超前決策和戰略部署,雲南冶金集團在“十五”之初,就決定把引進吸收與自主創新有機結合,以採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有色金屬產業為核心,對集團的產業結構實施戰略性調整,著力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技術,提升集團產業科技優勢、生產技術優勢、技術創新能力,從而提高集團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總公司先後建立起集團科技進步委員會、博士後工作站;建立和完善科技進步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組建了集團專家諮詢委員會,聘請全國著名專家、院士對集團的重大技術問題和發展方向提供諮詢和幫助;以集團統一的領導和管理積極採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並制定實施了項目可行性論證程式,在集團兩級技術中心加強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項目的攻關研究和實施。通過總公司、各企業及各有關方面支持、合作的共同努力,集團規劃重大項目的實施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了傳統有色金屬生產的高新技術化;同時圍繞現行生產系統的工藝流程,大力開展技術攻關,進一步提高了技術經濟指標、產品科技含量和質量等級。
集團把艾薩技術與自主研發的“富鉛渣鼓風爐熔煉技術”完美結合,形成全新的“ISA—CYMG鉛熔煉技術”,從而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動化控制的鉛冶煉艾薩爐。與傳統技術工藝相比,該技術既發揮了富氧頂吹熔煉環保、節能的特點,又發揮了鼓風爐還原熔煉處理量大、投資低、工藝簡單、操作維護方便的優點,具有廣闊的推廣套用前景。套用該技術,粗鉛冶煉過程中排放的煙氣可回收制酸,解決了煙氣直接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問題;通過餘熱回收等技術,使每噸粗鉛的冶煉綜合能耗降為423噸標準煤,比傳統工藝少消耗212噸標準煤;該技術適應性廣,在高雜質鉛精礦、不同返料比例、在各種鉛渣等的冶煉中均可套用。將該技術套用於粗鉛冶煉首獲成功,是我國粗鉛冶煉的重大技術突破,標誌著中國粗鉛冶煉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集團還有一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令人稱道,該技術得到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淀佐及中國有色協會副會長紐因建等專家的讚賞與肯定,這就是被列為國家發改委西部專項的“高鐵硫化鋅精礦加壓酸浸技術”在雲冶集團獲得攻關成功,並在集團控股企業雲南永昌鉛鋅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實現工業化套用。該技術突破了傳統濕法煉鋅工藝難以經濟、有效處理高鐵硫化鋅精礦資源的現狀,鋅浸出率達到98.76%,同時徹底根治了傳統濕法煉鋅工藝二氧化硫尾氣外排對環境的危害,在高鐵閃鋅礦處理工業套用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功打破了這一技術的國外封鎖和壟斷。
集團領導班子始終將立腳點放在創新方面,集團在“十五”期間投入40多億元巨資進行宏大的技術改造。他們既加強集團國家級技術中心建設,又努力健全和完善全集團科技創新體系;既積極推動與國內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又大力引進人才與加強自主培養,走生產建設、科研實踐與強化理論學習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道路。從而建立健全技術創新的決策體制,強化技術創新工作管理,積極整合集團科技資源,為集團企業的發展打造了良好的科技創新平台,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組織保障。從而在“十五”的短短5年中,催生出一項項科技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6項,申請專利60多項,獲授權專利29項。僅在2005年全球鉛鋅大事記中,雲冶就有7件榜上有名……

三、系統運籌穩步前行
多年來集團領導班子率集團企業進行大力度的創新開拓,並不局限於技術創新,而是將其貫穿於經營管理企業的方方面面,在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等方面,同樣是在系統工程式的運籌和腳踏實地的實踐中,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以前集團進出口公司產權結構和業務產品單一,在市場上形不成氣候。集團按照對外貿易一體化的大經貿戰略,按照“多元化持股,集團化經營”的模式對進出口公司實施改制,整合集團內的外貿資源。改制後的進出口公司順應了市場經濟的要求,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大增,進出口總額由改制前的年3000多萬美元,上升至超過年6億美元。
他們將改革改制與調整改善國有股權結構相結合,至今已對集團旗下的全資子企業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集團以資產為紐帶的母子公司架構進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完善,集團運作的一體化、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資源整合和行業整合穩步推進,主導產業後續發展基礎得以夯實。
近年來,雲冶集團經過不懈的努力已邁上了一個較高的平台,集團領導班子以堅強有力、科學求是的領導和部署,推動各企業進一步建立和落實各項管理制度,不斷最佳化生產工藝,強化崗位責任制,突出節能降耗和成本控制,努力提高和改善回收率、直收率、電流效率、物耗、能耗等主要經濟指標,減少跑冒滴漏和各種非正常損耗。同時嚴格成本核算和考核獎懲,合理安排產銷資金費用支出,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規範各種投資行為,從而促成各企業認真落實經濟責任制,實施精細化管理,強化指標控制,使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全集團鋁、鋅、鉛等主導產品生產成本和主要經濟指標,均達到了國內同行領先水平。近年來在上游原材料能源交通運輸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集團各企業在降本增效、新品開發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程度的進步,成為全集團在困難條件下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集團黨委找準黨組織工作與經濟中心工作的切入點,牢牢抓住整頓作風、從嚴治企、廉潔勤政、鼓舞士氣這個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將黨組織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與企業生產經營緊密結合,制定嚴格的廉政措施和考核標準,發揮好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的作用。盡最大所能關心人、誠心誠意為職工辦實事,保障廣大職工的工作和生活權益,努力為全集團的改革發展營造和諧人文環境的同時,充實了廣大雲冶人的心靈,成為全集團三個文明建設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

四、邁向新程再展宏圖
從1998年以來的10年中,雲南冶金集團事實上進行了集團總公司組建以來的“二次創業”。在近10年實現上檔升級的新一輪發展中,雲冶集團大力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於打造創新型文化,在經歷一系列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的苦戰拼搏後,逐步將自己的目標藍圖落實到了企業各方面工作中,不但大幅度提高了規模產量和經濟效益,更在提升企業素質、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科學和諧發展方面,獲得了具有質變意義的進步,積累了一筆有待探討的物質和精神的財富。
如今,集團領導班子正在按照集團“十一五”規劃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步伐,堅持把科學發展和自主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設和發展鋁、鉛鋅、錳、五大主導產業,力爭“十二五”末實現銷售收入過千億元,並把集團打造成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民生和諧、具有較強實力和競爭力的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特大型企業集團和國際知名的礦業大公司。

發展策略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

1、實施資源開發利用戰略。以加強現有礦山勘探找礦、整合周邊資源、到國外開發辦礦以及建立長期穩定的原料採購供應平台等多種方式,強化礦山原料基地建設。力爭到2010年集團擁有或控制資源量達到鋁土礦10000萬噸、鉛鋅礦1000萬噸、錳礦800萬噸、鈦礦2000萬噸。
2、實施產品精深加工戰略繼續擴大集團產業規模,依靠科技進步延伸產業鏈,大力發展多金屬綜合回收利用,拓展集團產業集群,實現集團經濟成長方式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力爭到20100年集團生產規模達到電解鋁63萬噸、電鋅30萬噸、電鉛12噸、錳合金20萬噸、鈦白粉5萬噸、鍺金屬20噸,鋁產品深加工比例達到30-40%,鉛鋅產品深加工比例達到10%;力爭有5個產品的生產規模進入全國同行業前三位,有8種綜合回收金屬的銷售收入超過5000萬元以上。
3、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通過集團海外上市,同時擁有3-4家上市公司,構建完備的資本運作平台,提高市場化運作效率,加快與國際接軌,參與國際競爭,促進生產、技術、人才市場、資金和原料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集團整體跨越式發展,努力成為國際知名礦業大公司。
4、實施集團一體化運作戰略。以“集權化管理,集約化經營,集中化運作”為目的,以行銷整合為突破口,構建集團行銷平台,逐步構建起資本運作龜資源配置、品牌塑造、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科技研發、信息管理、投資融資等一體化決策平台,提高集團運營的集約程度和協調統一性,進一步發揮集團功能,實現集團總公司的主導作用。同時重視人才的培養。
5、建設10個主要項目。冶金集團計畫投資100多億元的巨資,建設年產100萬噸氧化鋁、30萬噸電解鋁、15萬噸錳鐵合金、10完噸鋅基合金等10個主要項目。

發展目標

雲南冶金集團產業集群(建水)基地奠基暨  鐵合金、炭素、鋁加工項目啟動儀式在建水隆重舉行雲南冶金集團產業集群(建水)基地奠基暨 鐵合金、炭素、鋁加工項目啟動儀式在建水隆重舉行

根據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行業整合的要求,集團總公司將充分發揮集團整體優勢,認真抓好行業整合,進一步做強做大集團。總體思路是:“圍繞一個主題,配置整合一批資源,建設四大基地,實現四個目標”。
“圍繞一個主題”,就是緊緊圍繞發展這個主題,突出結構調整和產權制度改革,整合鋅、鉛、鍺資源,充分利用走礦電結合的新路子,高起點加速鋁、鉛、鋅、新材料、貴重稀有金屬等產業的協調發展。
“配置整合一批資源”,就是在最佳化產權結構方面,通過上市融資、改制、國退民進等方式,力爭在3-5年內將集團總公司的國有股權比重降低到50%左右。在資源整合方面,力爭建立國外氧化鋁原料供應基地;以集團總公司為龍頭整合省內有條件的鉛鋅資源,形成分散採礦、定點選礦、集中冶煉的格局;用市場手段闖出礦電結合的發展路子,在2-3年內做到年擁有20-30億kwh的電量。

在產品開發方面,立足鋁、鋅、鉛、鍺主導產品,實施相關多元化發展戰略,推進產業鏈延伸和產品精深加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力爭精深加工產品產量達到集團總產品產量的40%以上。

在科技進步方面,整合集團科技資源,著力從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進行產品精深加工和新材料研發延伸產業鏈三個層次不斷提升集團核心競爭力,使集團的總體技術和裝備水平達到國內同類企業的先進水平,骨幹企業達到領先水平。在行銷方面,調整集團行銷策略,整合集團行銷資源,發揮品牌優勢,努力開拓銷售渠道,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和集團知名度;繼續實施大經貿戰略,不斷開闢新的市場和新的領域,使進出口總額在2005年末達到3億美元;推進對越南有色金屬冶煉項目的合作進程,擴大與周邊國家的合作範圍,逐步在國際市場樹立集團的良好形象。

“建設四大生產基地”,就是以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的鋁生產基地;以鉛、鋅產品為主的集團總公司曲靖有色生產基地以及蘭坪有色生產基地和新材料產業化基地。

“實現四個目標”,就是力爭到"十五"末,實現總資產70億元、十種有色金屬產量60萬噸、銷售收入70億元、利潤5億左右的目標。並在此基礎上,力爭到"十一五"末,達到總資產120億元、銷售收入120億元,成為中國企業前200強、世界礦業界前50位,成為國際上知名的礦業大公司。

所屬公司

雲南省冶金醫院雲南省冶金醫院

雲南省冶金醫院建於1972年9月,位於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東路王大橋、風景優美的曇華寺旁。擁有病床100張,具備副主任醫師以上專家21人,主治醫師35人。屬非營利性的綜合醫院,是以職業病檢查、診斷、治療為特色的醫療機構,獲有雲南省職業健康檢查機構、雲南省職業病診斷機構、雲南省職業危害因素監測與評價、雲南省建設項目職業危害評價乙級資質等四項資質。

昆明冶金研究院創建於1953年,經50多年的努力,現已發展成科工貿為一體的綜合性科研設計單位。本院以礦產資源、工程自動化、新材料、新設備的開發與研究為主要方向。立足雲南,面向全國,廣泛服務於冶金、有色、黃金、化工、建材、煤炭及輕工等行業,遍及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並與美國英國、義大利、德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廣泛開展科技合作與交流。現有職工360餘人,科技人員占73%,其中高級工程師104人,固定資產4500萬元,擁有各種先進的試驗研究設備。設有選礦研究、粉體材料、金屬材料、精細化工、裝備與儀表、自動化、分析測試、工程設計等五個研究部和五個研究室。

雲南會澤鉛鋅礦始ㄓ?951年,是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的全資子企業,現已發展成為集地質勘探、採礦、選礦、冶煉、化工、科研、運輸、機加工、建安、經貿、物業管理及衛生醫療為一體的、主業與輔業多元發展的國有大Ⅰ型聯合企業,具有年生產鉛鋅8萬噸、鍺10噸、硫酸6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是雲南省百家重點骨幹企業之一。

雲南冶金汽車修配廠始建於1961年,主要從事汽車運輸及汽車修理業務。1988年汽車運輸及汽車修理業在市場競爭中相對飽和,為適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先後開拓了新的產業結構組建汽車保修機具生產及銷售、鋁合金裝飾裝修工程、冷軋帶肋鋼筋生產線等經營項目。1999年10月份,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尋求新的經濟成長點並向多元化生產發展,在省委省政府各級部門和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的關懷和幫助下,成功收購了原昆明冶煉廠破產企業的石嘴生產片區、銅板帶分廠的(部分)資產,主要從事精錫冶煉生產及銷售。

相關新聞

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董事長陳智(左)與鶴慶縣人民政府縣長段智深簽署協定後,親切握手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董事長陳智(左)與鶴慶縣人民政府縣長段智深簽署協定後,親切握手

一、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與南非貝特曼礦物金屬公司舉行高鈦渣直流爐熔煉技術服務契約簽字儀式
簽字結束,雙方親切握手。這次合作成功,標誌著我州鈦產業的開發進入了實施階段。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中國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與南非貝特曼礦物金屬有限公司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反覆磋商,本著平等友好、互利互惠的原則,就在楚雄州武定縣建設10萬噸/年高鈦渣項目技術引進相關事宜達成了共識,並在3月8日上午舉行了簽字儀式,協定的簽定,標誌著我州鈦產業的開發進入了實施階段。

州委書記丁紹祥,州長楊紅衛,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董繼理,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啟俊,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楊元茂、耿克明,雲南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裴奇;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總經理董英,雲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董事長焦蘇華,簽字現場雲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翔,雲南冶金進出口公司總經理李永慶南非貝特曼公司火法冶金部經理泰德、南非貝特曼公司火法冶金部高級工程師安勇、南非貝特曼公司項目部經理大衛;以及楚雄州發改委、招商局等州級相關部門負責人、武定縣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簽字儀式。

雲南冶金集團對在楚雄州武定縣建設10萬噸/年高鈦渣項目高度重視,本著高標準,高起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優良型企業的要求,在簽字儀式前,雙方進行座談與南非貝特曼公司就項目相關的技術問題進行了多次卓有成效的技術交流和商務洽談,並對南非現有高鈦渣冶煉工廠和貝特曼公司進行了實地考察,確定了引進具有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功率直流電爐冶煉高鈦渣工藝,並採用原料預熱新技術。該項目具有工藝技術先進,資源利用率高,能源利用合理,環保技術優良的特點,大功率直流電爐冶煉高鈦渣技術的引進,將大幅度提升我國高鈦渣冶煉水平,項目建成後,將達世界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南非貝特曼礦物金屬有限公司具有100多年歷史,現有工程技術人員1000多名。公司業務涉及礦業,州政府副州長耿克明主持簽字儀式工程設計、管理,工程承包與鑽石行業,於2005年在倫敦上市。貝特曼公司參與了世界很多國家的礦業工程的設計和建設,是一家運作規範,具有經驗與實力的工程公司。2月7日,雲冶集團與州人民政府簽訂了合作建設楚雄州鈦產業基地的協定,我州將在資源、工廠外部設施建設及所需資金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支持項目的實施,加大資源整合,確保企業長期生產的資源擁有量,在水、電、路方面提供完備的建設、生產條件,在辦理各項手續,協調各方關係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務。

楊紅衛在簽字儀式上希望全州各級各有關部門把思想統一到州委、政府的決策上來,為項目的開展搞好服務,全力推進項目的實施。並相信此項目的建成投產必將大大推進我州鈦資源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也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二、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正式簽署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協定
2008年6月24日,集團總公司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正式簽署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協定及“創新、合作、和諧、發展——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啟動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雲南省副省長顧朝曦,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馬和勵,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康義,國務院扶貧辦、發改委、科技部、外交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國土資源部、電監會、國家林業局等部門領導,國際非政府組織駐華機構代表,雲南省人大環資委副主任陳智,集團總公司總經理田永、副總經理周強、祁鳴,文山州州委書記李培、州委常委、副州長姚堂文等領導,以及中外企業代表約150人出席了大會。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等媒體進行了重點報導。

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馬和勵在會上作了講話,對集團總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作為中國第一家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的企業表示肯定和讚賞。集團總公司總經理田永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集團的情況以及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表示將根據合作協定的要求,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一道,共同把合作項目實施好,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副代表丁雅珊、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主任王粵、集團總公司總經理田永分別簽署了《長期合作夥伴關係諒解備忘錄》和《分攤協定》。三方主要是在雲南冶金集團產業建設項目及周邊地區的環境保護、生態改善、扶貧等領域開展合作。目前,首期合作的《文山州綠色扶貧示範項目》即將正式啟動,未來5年內集團總公司將投入人民幣4000萬元,在資金上確保該項目順利實施。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馬和勵、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主任王粵、集團總公司總經理田永還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