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如雞肋典出《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雞的肋骨沒有肉,比喻某些事情不做可惜,做起來沒有多大好處。黍,古代專指一種子實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實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等。
之,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之心。段《注》:“引申之義為往,《釋詁》:‘之往是也。’按:之有訓為‘此’者。
膳,又如:早膳;供給膳宿;膳部員外郎(唐代禮部專管膳食的長官之一);膳服(飲食和服用);膳羞(美味的食品);膳飲(飲食)。
出處
《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北史·盧道虔傳》:“﹝盧道虔﹞為尚書同僚於草屋之下設雞黍之膳,談者以為高。”宋司馬光《招鮮于子駿范堯夫》詩:“軒車能朅來,雞黍足充餒。”明徐復祚《紅梨記·初會》:“雞黍慚無,深媿居停。”清方文《禊日與蔡芹溪同舟作》詩:“良朋鹹在茲,先期命鷄黍。”借指深厚的情誼。唐秦系《早秋宿崔業居處》詩:“雞黍之膳會,雲山昔共游。”唐王起《和李校書》:“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五代李瀚《蒙求》詩:“陳(陳重)雷(雷義)膠漆,范(範式)張(張劭)雞黍之膳。”清錢謙益《送蕭孟昉還金陵》詩:“雞黍之膳雪涕頻,相看不語且霑巾。”